解讀非物質文化遺產天然纖維之王制作的榮昌夏布文化

夏布又名苧麻布,是由純苧麻纖維手工紡織而成,古代因用於製作夏季服裝和蚊帳,因而得名夏布。其透氣好、防菌、防黴、防蛀等功效,又被尊為天然纖維之王。夏布特殊悠久的手工織布工藝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譽為紡織的活化石,重慶榮昌夏布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夏布坊開發的夏布禮品,是以榮昌夏布為原料,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巴渝文化,運用傳統與現代工藝相結合的手法精心製作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夏布文化創意產品。如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過來,成為真正有生命、有靈魂的東西, 古為今用,是長久以來我們面臨的難題。壹秋堂夏布坊出品的夏布系列禮品通過大膽創新,在設計理念上把“過去”和“現在”做了有機的結合,賦予傳統工藝以新的生命,產品既有民族元素的魂,又有當下的時代特色,讓傳統的夏布迴歸了生活。

中國織夏布的地方很多,除了榮昌之外,還有江西和湖南的一些地方。不過三個地方中,榮昌的夏布生產規模和產業化的成熟度應算是最高的。但是直到今天,其它種類的面料的生產組織已經高度自動化了,但夏布織造的絕大多數流程都離不開手工。



“錦繡”是《21世紀經濟報道》的一個系列專題和公益項目,一直致力於成為鄉土中國之美、傳統中國之美、非遺中國之美的傳道者。2018年度《21世紀經濟報道》攜手渤海銀行聯合發起“錦繡”—— 2018中國貧困地區發現之旅。在暖風拂面的4月,走訪再次開啟。

第五站,榮昌夏布。



離開重慶市區,一路西行,兩個小時的車程便到達榮昌。這裡已經在重慶的西北部,更西、更北的地方,就進入四川地界。

重慶被巴山和長江深刻地塑造,城市呈現著驚人的高度落差。但位於重慶轄區西部的榮昌,遠離了長江,更靠近四川盆地中部,它並沒有那麼陡峭,坡度較為和緩。巴山地區本來難得見到稻田,而在榮昌鄉間,卻還常能見到大片稻田。

榮昌城區的邊上,有一個夏布非遺文化園,顏先英在這裡上班,給來往的遊人講解和演示夏布的織造工藝。顏先英生於夏布的織造世家,老家在榮昌一個叫“石田村”的地方,那個村子過去以全村織造夏布而聞名。



顏先英介紹了一圈夏布的材料和準備工序之後,來到一臺老式的木織機前坐下,他用腰部拉住經線的一端,織機下方有一個像縫紉機的踏板,他有節奏地踩著這個踏板,帶動經線的上下牽引,並推動筘的起落。

他的速度很快,手腳很熟練,在經線上提和筘下壓的間隙裡,他敏捷地擲過梭子,並用手頂住下壓的筘,讓筘子的下壓力度更適中。而後,腳下的踏板接著又帶動上方的粽架拉出一個交織的空間,他再次把梭子擲回來,緊接著筘也跟著壓了下來,又一條緯線被編入織口。

如此循環下去,緯線被不斷編進交替起落的經線之中,夏布便在織機上一點點的生長。而熟練的織布工人如顏先英,他可以讓織機的操作和自己的手腳動作渾然一體,人和織機的節奏高度匹配,而梭子引導著緯線在經線間來回滑行穿越,給人一種爽利流暢的觀感。



但要做到這種流暢並不容易,需要漫長時間的練習和重複。除此之外,夏布本身的材質特性,也讓織夏布有著不同於棉線的困難,這種困難導致了夏布只能由手工來織,而無法像棉布、絲綢那樣,把製造的環節交給機器。

夏布的原料是苧麻,苧麻的皮層韌勁十足,其中的纖維撕成細條,手搓連接成線,竟是可以織成布的材料。在榮昌的鄉間,苧麻或成片種植,或散落於田邊路邊,看起來平凡無奇,只是一種長的較高的草本植物,但它們的確是織造面料的重要材料來源。而苧麻織造的麻布,之所以有“夏布”這樣的雅稱,是因為它透氣涼爽,尤其適合夏天時穿用。



苧麻的皮層纖維曬乾以後,會被撕成細絲,但這些細絲表面總有一些毛刺。同時,用手把細絲連成線,會形成一些結點。這些毛刺和結點,會阻礙織布時的流暢,解決的辦法是必經線刷漿,讓經線變得平滑。還有,麻線對天氣的溼度很敏感,在天氣太熱時織布容易斷線。種種原因使得夏布的織造效率,只能依靠像顏先英這樣的熟手用自己熟練的手腳來保證。

中國織夏布的地方很多,除了榮昌之外,還有江西和湖南的一些地方。不過三個地方中,榮昌的夏布生產規模和產業化的成熟度應算是最高的。但是直到今天,其它種類的面料的生產組織已經高度自動化了,但夏布織造的絕大多數流程都離不開手工。


在重慶夏布博物館位於重慶榮昌夏布小鎮景區中心位置,是該景區核心景點與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夏布織造技藝為主旋律,在注重對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展示、科普的同時,更致力於向公眾傳播榮昌夏布品牌,助推夏布產業的發展。該博物館是由重慶布典實業有限公司出資打造,於2018年4月竣工建成。

博物館進口處擺放著兩臺老式的木織機

2008年榮昌夏布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被國家商務部授予“國家外貿榮昌夏布苧麻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全國首批59個);2013年3月,經國家工商總局批准,“榮昌夏布”成功註冊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現目前榮昌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2名,市級3名,區級14名;2016年重慶市服務貿易產業園落戶夏布小鎮,將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巧妙融合;另外,國家農業部先後授予榮昌“夏布之鄉”和“夏布加工基地”的稱譽。

“輕若蟬翼,平似鏡片;薄如宣紙,細勝羅絹”、“巴渝良材各標新,榮昌夏布佔窈窕”享有如此美譽的夏布,在此博物館裡詳細介紹了它的種植、製作、織造和應用的全過程。阿春實在難以將解說詞一一翻寫在此。朋友們只能隨我騎馬觀花走一遍,瞭解個大概哦。

館內有許多場景模型。生動地體現了當時夏布的生產製作、運輸、交易等情景……

苧麻織品,實則廣有絕妙,夏布博物館詮釋了夏布的前世今生,夏布研發中心和夏布信息發佈中心為夏布的未來發展奠定助力.

在博物館周邊,有夏布展示中心,夏布文化研究中心和一些夏布的專賣店等,這裡展示了夏布服飾以及延伸產品的各種風采——

榮昌夏布既是傳統的,也是時尚的。將傳統夏布和時尚時裝結合,意在豐富夏布的產品類型,提升夏布的價值。近年來,榮昌一直致力於開拓創新,將傳統與生活、家居、藝術等方面結合,將夏布產品開發成與服裝、夏布襪、床上用品、摺扇、牆紙、手工藝品、創意產品等各個領域融合,將傳統夏布融入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