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这几种“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现,家长别忙着制止

文 /BoBo妈妈,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小的时候,最是好动,还会有一些家长觉得不能容忍的习惯。在长大的过程中,家长会对这些习惯加以规范,让孩子变得很“乖”。家长们觉得这就是孩子听话的表现。

但是,家长的这种管教真的是正确的么?其实,并不是。有时候,小孩子的一些怪癖正是“高智商”的表现。而家长的规范式管教才是真正地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的原因。

小李的儿子在小时候特别喜欢画画,但是他画画不分地点,有时候会在墙上画。小李每次看到都很头疼,家里好不容易粉刷干净的墙,又被儿子涂画得乱七八糟。小李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把儿子的所有画笔全部没收了。

到了小孩子上学的时候,小李觉得儿子应该像其他小孩子一样有点特长。又想起他小时候最喜欢画画了,便把孩子送去绘画兴趣班。

但和小李想的不一样的是,儿子在兴趣班里不仅没有像以前一样很开心地画画,反而还一整天都闷闷不乐的。

最后,小李和兴趣班的老师沟通之后才发现,可能自己之前做得太绝对了,让儿子丧失了对绘画的兴趣。现在一想,十分后悔,也许耽误了一个天才画家的诞生。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时候,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做法和行为,光想着自己图方便,就在不自觉中抹杀了孩子的一些天性。

有时候,孩子的某些“怪癖”就是“高智商”的表现,家长朋友们来看看,究竟有哪些。

1、孩子的好奇心特别旺盛。

搞学问,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一直保持好奇心。小孩子也是如此,只有对这个世界有所好奇,才能更多地认识这个世界,进而探索世界。如果没了好奇心,人也就是碌碌无为的。

有些孩子正在牙牙学语,就会经常问“那是什么”“这是为什么”。有的家长觉得很不耐烦,因为小孩子的问题通常过于常识,而且经常重复。对于大人来说,那些问题简单枯燥得让人感到厌烦。

但这个过程就是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如果家长不愿意重复,那么孩子的语言学习也会滞后,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2、孩子的“动手能力”特别强。

有些孩子,家长一时间没看住,就开始拆家。他们拿到玩具的第一时间,不是赶紧玩耍,而是把它拆解,然后再试着自己拼回去。但是,孩子的能力有限,有时可能难以复原。

家长看见之后,就会埋怨孩子“败家”,斥责孩子这种行为。孩子听到家长的批评,以后就再这样做了,但其实他的动手能力就被扼杀了。

3、孩子有时候会发呆。

家长不喜欢孩子在发呆、无所事事,但是很有可能孩子是在进行一些个人活动。他可能在集中注意力想着今天的某件事或者某个人。这是他思考的一种表现。

但是家长的催促考核批评可能会让他丧失思考的兴趣。

读完今天的文章,你有什么感想?快来评论分享吧!

我是BoBo妈妈,5岁男宝和3岁女宝的二胎妈妈,生活中任何关于育儿的问题都可以跟我一起探讨,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记得关注我,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