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评选出武侠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你觉得哪四本可以入选?

古今谭


武侠小说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学题材,历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辐射范围更是布及整个华人圈甚至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自《水浒传》起就有了武侠小说的雏形,后面《三侠五义》《隋唐演义》等有了进一步发展,近代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的诞生更是代表着武侠小说开始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体系。

后来随着金庸、梁羽生、古龙、黄易等一大批作者的崛起,武侠小说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些人的作品也被称为新派武侠小说。抛开本来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不说,新派武侠小说的受欢迎程度要远远大于之前的武侠小说,很多作品更是被反复搬上大荧幕,知名度越来越高。如果从中选出四本作为武侠小说的四大名著,我觉得应该有这么几部作品当选,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古龙先生的《楚留香传奇》,黄易先生的《寻秦记》。

一 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不是金庸先生第一部作品,也不是他最优秀的一部的作品,但绝对是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射雕英雄传》横空出世,奠定了金庸武侠武侠小说大宗师的地位,也代表着新派武侠小说走向成熟。

在人物塑造方面,《射雕英雄传》是相当成功的。主角不再是传统武侠小说里的翩翩公子或者盖世豪侠形象,而是一个脑瓜子呆笨的傻小子,长得一点也不英俊潇洒,黑黑壮壮的。但是郭靖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忠厚善良无人能及。女主也不是什么贤良淑德的淑女,而是一个刁钻古怪的小姑娘,除了貌美如花以外,基本没有传统女孩子的优点。但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却深受读者喜欢,因为他们身上有太多不一样的地方,又有太多可以触动人心灵的地方。除了主角,诸多配角也是形象丰满,个性鲜明,特别是五绝五大宗师,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各个都有十足的人格魅力,让人钦佩不已。

在武侠领域本身,《射雕英雄传》完全奠定了金庸先生的创作风格:平凡小子的逆袭之路。这种写法影响深远,甚至今天网文玄幻修仙沿用的打怪升级套路也可以说是对他的模仿。整体布局上,作者采用一主线多线头的布局方式,情节丰满充实又互相联系,让人百看不厌。明目繁杂的武功绝学更是进一步充实了作品的可读性,对于其他武侠小说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影响力方面,《射雕英雄传》已经不局限于武侠小说,而是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来。其他它有三大概念,“五绝”“华山论剑”“九阴真经”,它们不单单是指武侠元素,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比如说今天某些领域有厉害的人,就会被人选出来叫做“五绝”,某次高峰论坛,可能被誉为是“华山论剑”,某种厉害的方法或者绝招会被人叫做“九阴真经”。这种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尽管有些业内人士瞧不上武侠小说,但试问又有多少纯文学有这种影响力呢。

后期《射雕英雄传》被翻拍成多部影视剧,特别是八三版《射雕英雄传》作为首部引入大陆的香港武侠电视剧,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轰动,从此金庸武侠便拥有了大陆这个最广大的市场受众,《射雕英雄传》居功至伟。



二 算计的武林《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时候金庸先生的笔法已经相当纯熟,论老辣跟他封笔之作《鹿鼎记》不相上下。不过《鹿鼎记》里武侠的元素已经大大削弱了,甚至主角最后武功也是不入流,所以它已经不算什么武侠小说了。而《笑傲江湖》呢,武侠味依旧浓厚,从头到尾都在讲武林中的故事,不过作者很巧妙的把政治斗争也参入其中。

《笑傲江湖》是围绕着门派斗争和博弈展开的,岳不群的虚伪狡诈,任我行的狂妄霸道,左冷禅的心狠手辣,冲虚的老谋深算,东方不败的奇诡变异,每个门派的首脑都不简单,每个首脑都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主角令狐冲就凭借着他的率性不羁在各个大佬中间周旋,快乐、痛苦、失意、淡然,种种经历穿插其中,在成长中见证了诸多门派的兴衰。

很多人都把《笑傲江湖》当作隐喻小说,因为在里面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武侠世界是弱肉强食,争勇斗狠的,但往往也比较纯粹,有仇就报,不爽就大,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而《笑傲江湖》不一样,故事是武林中的故事,但斗争手段之复杂,却与当时的商场、官场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多人都把它当作斗争参考书来看。

如果就从纯粹武侠小说角度去看,它也是非常经典的,“独孤九剑”,“葵花宝典”,“吸星大法”,种种神奇的武功让人耳目一新,正邪两派斗争不休,正派里有不少恶人,邪派中也有不少好人,真真假假,好好坏坏,都不能一概而论,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江湖。

三 理想型武侠形象《楚留香传奇》

《楚留香传奇》是我看着最舒服最好看的古龙作品,就知名度来说,怕也是古龙作品里最高的一部吧。

《楚留香传奇》依旧是按照古龙常用的悬疑破案的套路来写,分成了好几个系列,通过几个故事塑造了一个完美无瑕的武林人士楚留香的形象。说实话,看遍武侠,很难找出像楚留香这样完美又生动的武侠形象。原著中的楚留香是一个雄壮而带点落拓风情的中青年男子,相貌堂堂,武功高强,机智无双,性格更是无可挑剔,是让朋友喜欢,让女人着迷,让敌人佩服的一个角色。

记得书中有两个描写很有意思,一个是楚留香曾经在雨中赶路,一身白衣,但是浑身上下却一丝尘土都没有沾染,一个风流潇洒的贵公子形象跃然眼前。还有一个就是他听到苏蓉蓉有危险时第一次有点情绪失控,而在其他情况下,无论多么危及,他都能保持从容淡定和微笑。这样的男人,真的是现实生活中无法想象的。如果真的要说缺点,楚留香可能就一个鼻子不太好使吧,但是这又算什么缺点呢。

楚留香满足了人们对江湖侠客的最终幻想,在古龙自己的作品中,有一些类似的武侠形象,但李寻欢太悲情,陆小凤、叶开不够稳重,而沈浪形象不算丰满,只有楚留香,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如果真的要入江湖,谁又不想做楚留香呢。都说武侠小说是成人童话,那楚留香就是童话里当之无愧的王子。看了楚留香,会觉得武侠世界是那么的绚烂多彩,又有那么多精彩世界等着去冒险去探索。

当然了,郑少秋版电视剧《香帅传奇》等系列作品也大大提高了楚留香的影响力,他塑造的楚留香跟原著一开始想表达的健壮中年男子貌似有点出入,但反而他这个楚留香形象是最深入人心的,也成了大部分人中楚留香的化身。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互相影响,互相成就,也许是《楚留香传奇》另外一个让人出众的地方。


四 不一样的武侠《寻秦记》

《寻秦记》是黄易先生的代表作,看遍了金庸和古龙,再看其他武侠小说,很难再有惊艳的感觉。直到遇到了黄易的作品。

初看黄易作品,会震撼于作者的宏大的场面和广阔的构思,难以想象有人居然用这种方式来写武侠小说。黄易先生许多小说已经不局限于人间武功这个层面,开始走玄幻路线,出现了破碎虚空等所谓概念,比如说《大唐双龙传》《覆雨翻云》等作品,还有一些纯粹就是玄幻小说。《寻秦记》开头虽有穿越部分,但是就后期架构和武功设置来说,还算得上是武侠小说。它跟以往所有武侠小说都不一样,但不得不说很好看。

《寻秦记》讲述的背景就非同一般,不是一般的武林,而是整个战国后期。那时候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方大能层出不穷,主角项少龙凭借前世特种兵的底子,游走在各国权贵大能之间,不仅帮嬴政立国,还抱得诸多美人归。

不得不说,作者的设置十分大胆,把诸多历史事件都交给项少龙去推动,可以说一个人撬动了整个战国。很多武侠迷第一次发现,原来武侠还能够这些,而且还写得如此有意思,看了以后不禁拍案叫绝。

《寻秦记》除了是一部武侠小说 ,也可以说是穿越小说和现代历史参与小说的鼻祖,后面诞生了大量的模仿者,今天诸多网文都会看到有寻秦记的影子。但就质量来说,还是《寻秦记》最上乘。《寻秦记》中侠的成分不多,它主要还是讲权谋的,而且很多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权谋,直接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一般来说政治都是枯燥的,但是寻秦记完全避开了这一点,就叙事能力来说,《寻秦记》已经超过了金古的大部分作品,也可以说是武侠小说最后的辉煌。


当然了,优秀的武侠小说还有很多,评选其中的四大名著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每个人对武侠作品的理解不同,欢迎大家来讨论。


一览众河小


先说金庸吧,无论如何绕不开金庸,他是武侠的巅峰。

金庸的书看的人最多,我觉的有两本可以入选,一本是《天龙八部》,这是现实的一本,里面的人物都代表了一种人生,并且每个人都是苦的,正是人生皆苦的象征,虽然是武侠小说,但写的很现实,是最现实的一部。对现实的意义最大。

第二是《笑傲江湖》,这是一部政治小说,里面的岳不群、左冷禅等都是政治人物,是适合高层领导看的书。

再说古龙吧,按照古大侠的地位,是肯定得入选的,我选《多情剑客无情剑》也就是《风云第一刀》,这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李寻欢简直就是古大侠自身的写照,爱酒、有咳嗽的毛病,深情。

梁羽生也该有一部,我选《云海玉弓缘》,因为最喜欢厉胜男的爱情。


口水丁羊羽


看了四十年武侠小说,要评四部出来,真的是有些不容易啊。个人认为,武侠小说各有所长,一定要选的话,有以下标准。

首先,作者的地位,金庸古龙,肯定是绕不过去的。梁大侠文化素养出类拔萃,但是他的武侠小说构思比较简单,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远远逊于金古,所以暂时不能轮上。温瑞安也不错,但是塑造人物太过单一,角色死亡率过高,很多形象刚刚让人有印象,他就给写死了,所以差得多。其次就是黄易,确实玄幻武侠写得很好,而且首创“穿越”文学,引领了20多年穿越文化的先河,值得一提。

以此来看,这几位的武侠小说可以参选“四绝”。

其次,小说情节构思,文学底蕴,细节场面描写等等,这是组成武侠小说经典的重要因素。

以此来看,我认为可以列为武侠小说“四绝”的有:

1、射雕英雄传:

金庸小说之中,射雕英雄传不能说是“最好看”的,个人也认为“天龙八部”场面更宏大,情节更曲折。但是不能不说,射雕是金庸登上峰巅的起点。三部曲由此而来,无数经典武功出自“射雕”,将琴棋书画等国粹融合进武侠小说,射雕也是首屈一指。更有一点,个人认为射雕是“破绽”最小的一部金庸武侠小说。就如同全真教王重阳诸弟子武功最高的是丘处机,如同小说“天龙八部”,最好看。但是,地位最高的是掌教丹阳子马珏,射雕就是这样。

2、多情剑客无情剑。

古龙以略带悲情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历尽沧桑的大叔主角——李寻欢!精彩绝伦的古龙笔下主角形象,最像生活中的中年男人。充满矛盾,却又无所畏惧。淡淡的那句“他输了”,太过经典了。

3、破碎虚空。

本想推举“寻秦记”,想想还是这部更好。永远不会忘记97年读到破碎虚空香港版的欣喜之情。很小的三本小册子。黄易塑造男女角色比较类同,很多小说主角相互套用一下几乎完全一样。只有这部小说最与众不同。

高典静绝望的泪水,祁碧芍气绝那一刻传鹰的悲痛……

不为别的,去看就行。

4、天龙八部。

金庸的“第二”,已经是无数武侠小说的巅峰了。

没有人说过四绝必须每人一部,“天龙八部”好在哪里?

在你们所有读过天龙人的心里。

个人浅见,希望得到您的认可。


Frank_G


要我选肯定从金庸笔下的名著选:《笑傲江湖》、《鹿鼎记》、《书剑恩仇录》和《倚天屠龙记》。他们分别从四个部分完善“武侠”这个概念。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有金庸的地方就有武侠。

一、权谋·人心

俗话说"老不读《三国》",就是因为书中的阴谋权术、人心狡诈让人不寒而栗,汉室、曹氏、司马氏彼此的碾压、杀戮;"奸雄"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鲁迅先生评"仁厚"之君:"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此外,悲剧的结尾正是作者心中正义的没落。

《笑傲江湖》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从三个方面可以窥探:1、《笑傲江湖》发表时,正是大陆的文革时期。文中所涉及人物左冷禅、东方不败、任我行等身上或多或少带着鲜明的政治色彩,如清理门户、拥戴帝王等行经,这就使小说本身有一种对政治的反讽意味。所以,该小说在很长时期内被指是对文革的含沙射影。2、

《笑傲江湖》将人心的险恶写到极致。小说讲的是一出骇人听闻的武林阴谋。两本所谓的武林秘籍掀起了江湖上的血雨腥风,在这场明争暗夺中,所有人的面具都已卸下。《辟邪剑谱》《葵花宝典》以魔鬼般的十足魅力,诱唤着每一位武林豪杰心底深处的邪恶与贪婪。左冷禅、余沧海的明抢豪夺,岳不群的工于心计,乃至东方不败的变态疯狂和林平之的处心积虑,都是一种欲望的极度膨胀所导致的冷酷与残忍。3、从武林秘籍看其隐喻意味。《武穆遗书》是岳飞的遗作,是一种辉煌的象征,因此,郭靖成为人人都敬仰的大英雄。而《辟邪剑谱》却是宫内太监秘创的阴毒剑法,这本身就是一种邪恶的象征。众多武林人物抢夺它本身就是追逐邪恶的过程,所以这是金庸笔下武侠精神的全面没落。

二、解构·戏谑

《西游记》可以说是"戏谑"之笔的大作,全书透露着作者对社会的失望与不满。高高在上的天庭、文武百官都是人间的缩影。如灭法国抓和尚所说:"莫说是和尚,就是毛少的,都会被抓走。"这正是当时东厂爪牙遍布的真实反映。还有求取真经时需要缴纳财物,佛祖知道并认可这种行径。诸如此类,数不胜数。在吴承恩的解构下,一切神圣、庄严不复存在,有的只是讽刺与滑稽。

《鹿鼎记》亦是"解构中的解构"。1、解构之前的英雄形象。韦小宝出身妓院,连生父是谁都无从知晓,这种出身的隐喻性暗示他具备任何一个中国人可能具备的特点。他不识字,却在皇宫、民间、官场、江湖都混得风生水起,靠的是谎话连篇、溜须拍马等技能,但这正是那个时代最高超的"生存本领"。2、解构之前的武侠神话。书中情节多游戏之笔,如"智擒鳌拜":12个小太监和鳌拜打斗,眼看无果,康熙自己走下龙位,亲自扎了鳌拜一刀,韦小宝用香灰迷了鳌拜双眼,又用香炉砸昏鳌拜,最终擒得这位满洲国第一勇士。这种戏笔读来多少有些好笑。这是金庸先生对武侠的解构,更是武侠神话的坍塌。

三、英雄·挣扎

《水浒传》是一群绿林好汉的故事,但因为首领宋江的正统思想,所以他们与朝廷又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恩怨。"替天行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英雄豪气;"博个封妻荫子""效忠朝廷"是现世安稳。这种矛盾的思想使他们和朝廷处在对立与非对立的中间。

《书剑恩仇录》也是矛盾的复调。"天地会"中英雄侠肝义胆,"八臂罗汉"赵半山、"绵里针"陆菲青、"奔雷手"文泰来........他们逍遥江湖,快意恩仇。矛盾的核心在于总舵主陈家洛,他复杂的出身让他和朝廷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他想光复汉人大业,却轻信皇帝的许诺,最终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四、爱情·自由

《红楼梦》是爱情之曲,自由之歌,书中有言:"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倚天屠龙记》为我们描绘了"爱情"不同的样子,却都有自己独有的一份美好。

1、"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赵敏于张无忌、宋青书于周芷若。

2、"你是我年少时的欢喜":阿蛛是张无忌名正言顺的妻,可阿珠爱的却是那个平凡的少年----曾阿牛。虽然现在的你是明教教主,是万人追捧的对象,但我还是爱你曾经的样子。

3、"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曾经不相识":纪晓芙说:"弟子千方百计,躲避于他,可是始终摆脱不掉,终于为他所擒。唉,弟子不幸,遇上了这个前生的冤孽........"杨逍说:"晓芙,我虽强逼于你,你却没懊悔。"纪晓芙碍于门户之见,离开了杨逍,却为孩子取名"不悔",面对师傅灭绝师太的逼迫,她宁愿死也不肯去杀杨逍,这些是纪晓芙对杨逍最"深情"的回答。

小昭为张无忌远走波斯,杨不悔对殷六侠的守候,殷素素与张翠山的生死相随,韩千叶和紫衫龙王的情深缘浅.........


一往文学


非要选的话,我不知道了。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只看过古龙的武侠。电视剧倒是看了不少金庸的原著改编。

性格使然吧,习惯古龙的人,大多都是冷峻(外冷内热)多一点。喜欢金庸的啥人都有。。

偶然一次,手边实在没啥可看的,朋友放这里一本金庸先生的《碧血剑》,就翻开一看。结果,两页没看完,就直接放弃了。你知道,古龙的小说大多语法奇怪,思维跳跃,即便是激烈打斗也是描写的出奇的言简意赅,基本都是心理变化和意境上的描述。并且主角大都是一出场就是武功卓越,不是背负血海深仇就是各有使命。反观金庸先生的小说,因为我实在看的少,但这么多人追捧,又深受电视剧剧情熏陶,我可以说,一定是在很多方面超越古龙先生的。由于无知,所以不做评价。

只选古龙先生的一部作品《楚留香传奇》。

其实傅红雪系列也不错,但主角的光环只能令少数人为之着迷,我就是一个着迷的。相反,楚留香这个角色,会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因为他比较“正常”。有义气,有智慧,有颜值,有神功。。。古龙笔下三公子之一踏月公子,盗帅夜留香,威名震八方。谁人双手不沾血,唯有盗帅楚留香。其实六如公子李寻欢,铁血公子铁中棠都不错,但是李寻欢过于悲情,铁中棠过于完美。只有楚留香最为平常,却最具“人气”。

根据电视剧体验,选一部金庸名著。看了好多电视剧,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天龙八部》。兄弟情义,国恨家仇,爱恨情仇,淋漓尽致,回味无穷!

其他武侠小说,基本没有涉及。不便选择。


银河疼就


我觉得武侠小说中金庸是别的作者无法超越的一个巅峰。无论从文学素养和情节设置,到人物的对话乃至人物的名字都是让人回味无穷。所以要是评选四大武侠名著,只能从金庸的作品里面选了。

程灵素。她自称是《灵枢》的灵,《素问》的素:那是两本医书。而她自己,是金庸小说里最好的医生。鸠摩智。暗扣了鸠摩罗什,罗什者,智也。狡猾狡猾地。阮星竹。单纯觉得这名字太美了。配上段正淳“星眸竹腰”的描述,更好。而且她住在小镜湖、方竹林,真是好名字配了好所在。林平之。游坦之。平者坦也。都是被灭门,都想报仇,都是孽情。都瞎了。岳不群。看似是卓尔不群。但仔细一想: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其实已经说明他是小人了。周芷若是极上等的名字:白芷和杜若,都是云梦中的香草名字。令狐冲,让你起名字 ,你能想到令狐和冲组合吗?但是读着就那么顺嘴,令人记忆尤新。可见老师的功底是多么深不可测。

金庸的许多作品,我们都有一种相同的经历:拿起来就放不下,总想一口气看完,有时简直到了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欲罢不能的地步。他的小说没有看了头就知道尾的毛病。情节曲折,波澜迭起,层层递进,变幻莫测,犹如精神的磁石,艺术的迷宫,具有吸引读者的强大魅力。金庸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他创作的15部小说,就情节设计而言,没有多少雷同的地方。这样非常难能可贵。基本上每隔几年我就重新读几部金庸的小说,感觉每次都是被深深吸引,没有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局的感觉。这可称为一种魔力吧。


涅槃行者


我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看了十多年武侠小说!入迷了,基本上可以说绝大部分武侠小说都看过!(八十年代好多小书店小说可以出租,借书交押金后每天伍角到一元,我在江西南昌大部分书店的书都被我着完了,有些带色情的武侠书经常会被别人撕走几页收藏了!😄😄(比如棍王巴大亨等等)😄)所以我最有发言权!武侠四大名著逃不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多情剑客无情剑、四大名捕或是七种武器;替补就多了:楚留香传奇、笑傲江湖、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大旗英雄传'、鹿鼎记、陆小凤……


老婆的辣椒炒牛肉


如果从“金古梁温”中各选取一本的话,我觉得是:

金庸:《射雕英雄传》,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是奠定金庸武侠宗师级历史地位的一部作品。

第一次华山论剑,王重阳力压群雄,成为天下第一,赢得了《九阴真经》的保管权。同时,江湖也实现了短暂和谐,形成了以中神通为核心,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松散自治的局面。

王重阳一死,这种格局立刻被打破。

西毒率先发难,夜闯全真教总坛,想要夺取真经。哪知王重阳回光返照,用先天功加一阳指戳中欧阳锋,西毒铩羽而归。

然后是东邪,和夫人冯蘅一唱一和,利用连环妙计骗走了周伯通准备藏匿的《九阴真经》。哪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梅超风和陈玄风趁师父黄药师大意,私奔前盗走了这本真经。从此,江湖又陷入四分五裂,血雨腥风之中……

最终,在和几大家族都有关系的郭靖的串联下,东邪加入了南帝和北丐的阵营,把西毒搞疯,把裘千仞俘虏。从此,江湖又进入了十余年的统一时期。

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天平的两端,一边是友情,一边是爱情。



李寻欢和林妹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李寻欢文武双全,重情重义,林妹妹美丽善良,多愁善感。龙啸云的突然到来打破了这种宁静,三人之间陷入了尴尬。

李寻欢再三思量,决定为了伟大的友情,牺牲他和林妹妹之间爱情,并远走关外。从此两个人一个枉自嗟啊,一个空劳牵挂。

十几年后,当两人再次重逢,已经物是人非,一切都在朝他预想的相反的方向发展。经过一番腥风血雨,原来门庭若市的李园一片萧条。夕阳西下,李寻欢离去,只剩下林诗音孤单的身影。

梁羽生:《萍踪侠影录》,神仙?妖怪?好人?坏人?

对云蕾而言,张宗周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澹台灭明是汉奸还是孤忠,是个问题,这也直接影响了她和张丹枫之间的恋情发展。

好在张丹枫痴心不改,冲破重重困难后,不但得到了宝藏,帮助大明王朝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最终还使得云,张两家的误会,矛盾得以化解,和云蕾牵手成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与各路贵人的相助是分不开的。

温瑞安:《四大名捕》:封妻荫子的代价就是要成为奴才,还可能两面不是人。

无情、铁手、追梦、冷血和他的师父诸葛神侯就是招安后的梁山泊团队,在宋江的带领下去灭田虎、打王庆、征方腊,一刻也不得停歇。


田获三狐


《欢乐英雄》:人物特点勾画鲜明,故事情节紧凑曲折合理,完美地赋予了武侠世界浓厚的现实感!

《多情剑客无情剑(下)即~风云第一刀》:开创了武侠小说新的境界,对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描绘江湖人物的对话形式上开辟了新的气象,将蒙太奇、悬疑推理等大量高端文学表现手法融入了武侠小说之中。

《鹿鼎记》:金庸武侠风格中唯一精品,主要人物思维较为正常,故事情节基本合理,写实手法与插入的历史事件较为合拍。

《陆小凤传奇之决战前后》:情节紧凑,人性凸显,承接流畅,引人入胜!


追烽难1


题主这个问题简直就是脑洞大开,武侠小说四大名著,想想都有趣。武侠小说被称为成人的童话。具有最广泛的读者和群体。

说起评选武侠四大名著。这里面首先绕不开的就是金庸。作为武侠小说丰碑和代表人物。金庸武侠小说无疑是最佳候选作品。至于说哪部可以作为代表入主四大名著,在清水哥看来应该是《天龙八部》。这部巨著人物众多,历史背景复杂。堪称武侠小说里的《红楼梦》。



而《射雕英雄传》则是普及读物。一个从来没有看过武侠小说的人,他应该首先射雕作为他的开蒙读物。至于说《笑傲江湖》则是政治性太强。《神雕侠侣》写情太多。《倚天屠龙记》可图性没有《天龙八部》高。


武侠小说里的《三国演义》应该是黄易的《大唐双龙传》。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极度可读性,是极度爽文。两个小混混从一文不名到左右天下。真实人物与虚构人物穿插期间,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李世民,隋末唐初的历史。

古龙的《大旗英雄传》写的十分苍桑。与他的其他作品大有不同。书中的铁中棠堪称完美无缺,有古龙笔下三公子之首的说法。《大旗英雄传》应该对应的是《水浒传》。清水哥的对应只是假设,绝非说内容相同。再就是《大旗英雄传》以智见长,这是金庸小说所不具备的。金庸小说是把小说嵌入到真实的历史当中,让人觉得是“真人真事“。而古龙则是放弃历史背景,完全是天马行空,让人不知道是哪朝哪代。



梁羽生的《萍踪侠影》完全够得上武侠四大名著之一。清水哥看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就是《萍踪侠影》,如今想来,已经是二十余年。必须承认,梁羽生的小说太传统,引入入胜的不多。但《萍踪侠影》确却是难得的佳作。一代宗师张丹枫的少年历程堪称完美。与云蕾的感情描写的十分细腻。


金庸小说特点在于好比烧水,越来越热,阅读越吸引读者。最终成为沸水。而梁羽生恰恰相反。开篇如沸水,引入入胜。最终归于平淡。古龙则是冷热不均。一百度与冰点相互交替。让人有冰火两重天的感觉。黄易则是兼而有之。反而没有自己的特点。更多地是迎合读者而写。如今,四大名家均已离世。而武侠小说也是彻底地离世了。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