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精彩小段子:古人如何验证孩子和“隔壁老王”无关?


​通过遗传标记的检验与分析,来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为亲生关系,称之为亲子试验。

也便是人们常说的亲子鉴定。

但在古代,尚无这般先进的科学技术,那世人又该咋样验证,自家孩子不是隔壁老王的呢?

别担心,古人自有高招,且死活都能验。

这,便是发明于汉末三国、被封为圭臬的“滴血认亲”:

验证活人与活人的亲疏关系,用“合血法”;

验证生者与亡者的关系,用“滴骨法”。

今儿个,我们就来扒一扒史上那些滴血认亲的神奇故事。

01

说及滴血认亲,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临沂)人萧综,后改名为萧赞,堪称史上最为“坑爹”的儿子。

没有之一。

萧赞的亲生母亲,名吴淑媛,原为东昏侯萧宝卷的妃子。

据《南史》载,那绝对是个能歌善舞、美艳不似人类的女子。

永元三年(公元501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襄阳,势如破竹攻克建康。

素来不修德行、骄奢淫逸的萧宝卷则众叛亲离,被宦官干掉,年仅19岁。

不得不说,随后建立南梁、史称武帝的萧衍也真不讲究,不只弄死了萧宝卷,抢占了地盘,还将人家媳妇吴淑媛给纳入后宫,百般宠爱。

​一转眼,七个月过去。

吴淑媛生了,儿子萧赞呱呱坠地。

当然,一众文武大臣,皆怀疑此非武帝的功劳。

也难怪,从种到收,短短七个月,也忒快了点吧?

及至萧赞渐渐长大,也开始怀疑爹非亲爹。

一日,他竟偷偷摸去墓地,嘁哩喀喳,刨了东昏侯萧宝卷的坟头。

三下两下,拽出尸骨;

又一跺脚,一咬牙,来了个割腕取血。

滴答答,滴答答……

鲜血滴下,顷刻就渗入了白骨之中。

果不其然,这才是亲爹啊。

萧赞一声悲呼,抱着枯骨呜呜大哭起来。

然而,故事还没完。

验证完毕,萧衍并非亲爹后,萧赞又动了心思:儿子是不是我的?干脆,一块儿验。

于是,杀子滴骨。

结果,合上了。

萧赞见状,顿时喜极而泣。

喜的是,儿子是亲生的,媳妇没给戴绿帽子,也真没隔壁老王啥事;

泣的是,儿子的命,没了。

(自己可以割腕取血,儿子就不行吗?)

02

三国时候,在吴郡有个名气不菲的写手叫谢承,字伟平,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孙权媳妇谢夫人的亲弟弟。

这位老哥,曾在《会稽先贤传》中,正儿八经写过这样一桩真人真事。

说,东汉太守陈业的大哥,姑且叫陈老大吧,乘船出海,不幸遇难。

一同丧命的,还有五六十人。

历经数月,破船回返,亡者尸身皆溃败糜烂不可分辨。

面对惨象,陈业悲从心生,仰天号哭:“吾闻亲者,血气相通,我的哥哥在哪里?”

哭喊声中,挥刀割腕。

顷刻,血涌如泉,在五六十具骸骨上喷洒了一遍。

嘿,还真有一具尸骨,沁入了他的鲜血!

断定,这就是我一奶同胞的亲哥哥。

其他家属见状,也纷纷效仿。

一时间,刀光剑影,鲜血飞溅,很快,人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亡命亲属。

文末,谢承还郑重补充道,此番滴骨认亲,无一差池。

据民间传说,哭倒长城的孟姜女,也是用滴血认亲的法子,找到丈夫万喜良的尸骨的。

而另一个事实是,秦始皇修长城,至少征用了几百万民工。

及至建完,生还者了了。

(问题来了,孟姜到底有多少血可洒?)

03

乾隆年间,道号观弈道人的纪晓岚,在其《阅微草堂笔记》中,也记载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说,“晋人有以资产托其弟而行商于外者,客中纳妇,生一子,越十余年,妇病卒,乃携子归。”

大概讲的是:

有户人家的老大,将万贯家产托付给老二后,去了外地经商。

其间,纳了个小妾,生了个娃。

大约10年后,老大和小妾双双身故,只剩大嫂携子归乡。

老二一瞧,慌了。

他们回来,肯定会讨要大哥的家产,这可咋整?

小眼睛骨碌碌一转,主意来了:那娃娃绝非大哥的亲骨肉,鬼才知道是嫂子和谁生的野种!

既是野种,自然不具备继承权。

而见小叔子耍赖,嫂子当场急眼,一纸诉状告了官。

接下来,县官采用的便是滴骨之法。

众目睽睽之下,那娃娃的血,轻轻松松就渗入了老爹的尸骨之中。

看到没?人家才是亲生父子。

县官一声呵斥,招呼衙役,狠狠拍了财迷心窍的老二一通大板子后,给轰出了衙门。

按说至此,你乖乖还了家产,事儿也就翻篇了。

可老二偏不死心,呲牙咧嘴叫来儿子,与之滴血试亲。

结果,他和儿子的两滴血,居然没溶到一块儿。

瞧瞧,滴血试亲,一点都不准!

老二大喊大叫,捂着火辣辣生疼的屁股跑到县衙去闹。

县令见状,也皱了眉,犯了难,不知该咋整才好。

所幸,就在计无所出之时,早就对老二瞧不惯的左邻右舍结伴而至,报告了一个重要线索:

老二的老婆,另有奸夫,其子是人家的,所以滴血不相溶。

县令听罢,立马捕老二媳妇到堂。

连唬带吓,一番审讯,老二媳妇乖乖承认,嗯,儿子是隔壁老王的。

我去,这剧情反转得真够神的。

这下,老二“愧不自容,竟出妇逐子,蹿身逃去,资产反尽归其兄,闻者快之”。

04

比纪晓岚所记故事更狗血,更离奇的,当属清人许仲元在《三异笔谈》中记载的,且称是亲手审办的一次断案经历。

这个案子,有点类似“愚公移山”。

说,有两个村民,一个姓潘,一个姓李,皆家境困顿,十分拮据,单独一个人,谁也拿不出娶老婆的彩礼。

一人凑不齐,那就俩人一块凑。

于是乎,老潘和老李,共同凑钱娶了一个女人。

一妻二夫,至于生活咋过,请自行脑补。

只说那女人好生养,一连气诞下了六个儿子。

等儿子长大之后,开始生孙子,孙子又生孙子,子子孙孙,不断增加。

到最后,谁也分不清“此身是潘是李”,只好进了衙门,请县令大人许仲元想招儿。

许仲元想到的法子,跟前文坑爹之最萧赞相类,挖出老潘老李尸骸,“孩儿们,割腕滴血,找你们的祖宗去吧。”

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圆满至极:鲜血滴落,祖宗现形。

05

上述几个故事,是不是很神奇?

而更神奇的是,一个从事刑侦勘验的朋友说,任何液体能否渗入某一物体,全看这种物体有无缝隙。

血液也不例外。

​朋友还在网上做过一个实验,大体如下:

取一截遭到腐蚀的骨头,是狗骨。

先滴水,溶了;再刺破手指滴人血,照旧溶了;

再再滴几滴人尿,嘿,居然也溶了!

神奇吧?

没想到,这曾被古人奉为圭臬的“滴血认亲”法,压根儿就不靠谱。

信不信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