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公里碎石颠簸,自驾勇闯白骨之路,俄罗斯的“川藏线”

大家好,我是一脚油门儿,就是2018年开到法国的那部沪C牌照雪佛兰探界者的车主。今年我又出发了,这次自驾旅行的目的地是北美洲,目前正在旅途中。上次更新和大家分享了我们从中国满洲里口岸到俄罗斯雅库茨克这一段的沿途故事,在百忙中没看到上期更新的朋友可自行点击如下链接哦: 本期呢,我们正式进入了M56白骨之路,它被俄罗斯人视为最危险的公路,在俄罗斯的地位堪比中国的G318川藏线。在这段颠簸近2000公里、历时9天的旅程中,我们这2部城市SUV表现如何呢?说实话出发之前我心里也没底儿,但我始终认为,世界上的地方,没有去不了的车,只有去不了的人,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通过自己的亲身行动践行着这句话,这次也一样。


上图为本集路线图:雅库茨克 - 奥伊米亚康


白骨之路在哪?


从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县往北,一直到最北边的北冰洋,纵深5000公里左右,再往东,一直到堪察加半岛、太平洋,最东北角的白令海峡,西边一直到叶卡捷琳堡的乌拉尔山脉,也就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这一广袤的区域称之为西伯利亚。即下图双色范围,面积大约1300万平方公里,比我国总面积的960万平方公里还大了340万!


整个西伯利亚的东部,称之为远东地区,这一区域覆盖堪察加,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国称海参崴),一直延伸到亚美两大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人烟稀少,冬季酷寒,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无人区,众多的熊和狼等野兽出没,当中有个小村落叫奥伊米亚康,人类测出过的最低气温零下71度,正是出现在这个村落。在远东地区,有一条公路通往亚欧大陆的东北尽头,这条路就是白骨之路!这条被俄罗斯人视为最危险的路共有3个名称:

俄罗斯洲际公路编号M56,从最西部的莫斯科一直到最东部鄂霍次克海边的马加丹,全长12000公里左右,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洲际公路之一。

科雷马公路,这是以西伯利亚的一条河流“科雷马河”命名的,在西伯利亚,提到科雷马,就意味着寒冷、死亡和无人区。

白骨之路(也有人称尸骨之路),这是因为这条路修建的时候死了很多前苏联时期流放的囚犯,因为死的人太多来不及妥善安葬,于是就地掩埋在路边、路基下面,按路的里程平均下来基本上每一米就会埋一具白骨,所以称白骨之路。下图即当年修路时留下的照片。


我最早知道这条路是几年前在大树老师的游记,本段部分文字也节选自《大树的视界》,同为洲际自驾玩家,包括八戒黄涛哥、大树、麦克陈猛等前辈,以及我们很多车友都想找到一条能从中国出发一直开车到白令海峡的路,因为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其实非常近,近到只有37公里的间隔,过了白令海峡就是美国的阿拉斯加了。但这条路一直没有找到,因为目前汽车能走的路,最东就是到达白骨之路的终点俄罗斯马加丹,从马加丹再往白令海峡方向就没有汽车能走的路了,至少量产车不行,坦克可能可以。



上图就是M56白骨之路的全线,它是连接俄罗斯萨哈共和国首府雅库茨克市和马加丹州首府马加丹市之间的干线公路,而本集中我们要走的是前900公里,雅库茨克到奥伊米亚康——就是《侣行》曾经去过的地球寒极奥伊米亚康。


这就是白骨之路


2019年8月15日一早,我们先乘轮渡跨过勒拿河,离开雅库茨克,下了船没开多一会儿,铺装公路马上就没有了,接下来就是连续1800公里的碎石路,这个我们早就做好了准备,也为此加装了发动机下护板,换了大尺寸AT胎。




上船之前,我们三人来个蹦高高,环哥跳的比较腼腆,饼哥跳的比较浪。




在船上,一群水鸟突然来袭,不知是不是能给我带来好运。


渡口处立了一块牌子,显示着轮渡的时间表,在这还是公路。



然而转眼间,白骨之路就向我们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看来它进入状态很快。


看到我车屁股后头扬起的沙尘了吗?



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扬起的沙尘更是可以瞬间让我的视线完全受阻,能见度极低。


前面饼哥那部车为了不让我吃烟,刻意和我保持了200米以上的距离。


原始森林中扬起滚滚烟尘,恐怖、危险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白骨之路。



昨天出发前在雅库茨克刚洗的车,不到2小时就造成这样了。




下午的一段路,遇到一阵连续的“横雾”,虽然我们车认为是雾,但饼哥那个车认为是烟尘,总归看着蛮妖的。


路边时常会有这种阴森恐怖的水潭


下午时轮胎已经被烂泥给裹成这样了,不过因为我这次为了走这条白骨之路,特意为我车换装了AT越野胎,来自将军AT5,245 65 R17,所以即便裹了不少烂泥,轮胎抓地力也没受什么影响,接下来长达1800公里的碎石路面,我们能否顺利通过,很大程度上仰仗我带的这6条(其中2条全尺寸备胎)AT胎的表现,拭目以待吧。




当然,不下雨这种烂泥路并不多,在白骨之路上。但每次遇上我都极为小心,毕竟我是前置前驱。








好,耍帅结束,继续赶路,我们今天目的地——汉德加,沿线能住宿的第一座小镇。



路况再差,条件再艰苦,我们也要把环哥拍好看了,对不对!



快要顺利抵达汉德加时,极为应景的夕阳,仿佛可以缓解我们颠簸了一天的疲劳。


在汉德加,环哥帮我们找到了一间当地人开的民宿,一套温暖的木屋,3个卧室,还有厨房。


小镇汉德加


在远东如此偏远的地区,我其实很难想象还会有人居住,但这些零散的城镇正是依靠白骨之路联系起来。我们在汉德加小镇休息了一天,昨天一天的颠簸,车倒没事,但人快散架了。



在汉德加,我们主要逛了逛海边的白骨之路纪念碑,以及一座白骨之路博物馆,听馆长讲了讲这条路的故事。从博物馆的展品中我们还发现了许多淘金工具,因为远东这边储藏有大量的金矿,而白骨之路也正是因为当年前苏联发现了金矿需要开采而修建。





在河边,我们遇到一个老大爷,他告诉我们他从伊尔库茨克搬过来,在汉德加生活了几十年了,非常喜欢这里。总之这小镇给我的感觉,就是白骨之路上一处温馨港湾的所在。


网红加油站


在阴森恐怖的白骨之路上,还有一个网红加油站,就在从汉德加到奥伊米亚康的路上。之所以叫它网红,是因为基本上世界各地来挑战白骨之路的车友,都会来这个加油站打卡,加油站的收费处上贴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车贴。另外,因为这座加油站时而营业时而不营业,但前后600公里却又没有其他燃油补给点,所以这里承载了车友们和白骨之路数不清的故事。



这个加油站只有92号油没有95号油,额其实远东地区早就如此了,所以那部四驱的探界者一直加的92号油,并没有什么问题。






来自世界各地的车贴,包括饼哥的“穿帮”!



由于主要的区域实在找不到地方了,我的“一脚油门儿”只能贴在了一旁的栏杆上...







碎石路依旧在继续,其实白骨之路夏季的路况并不算特别差,主要是颠,颠的人心烦意乱。它和早期的川藏线那种让人害怕的大烂路还不一样,这路是对人心理的折磨、精神的摧残。






这座废弃的老桥始建于一九三几年,现在白骨之路逐段翻修,这座老桥已经不再通车了。


奔向地球寒极


过了那个网红加油站,再开200公里就会到达著名的地球最冷小村庄——奥伊米亚康,这段路路况很差,不仅颠而且烂,所以我们足足开了3个多小时。除了路烂,这一带蚊子也是十分的凶猛,只要一下车,蚊子们会疯狂的围攻你,隔着面罩围攻你!



一天的颠簸,让人、车、轮胎都饱受考验,我也算老司机了,这种接近10个小时的连续颠簸,真的让人心烦意乱,眼冒金星。看看这破烂的砂石路面,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扎胎,因为扎胎这个事儿全拼人品,有的车运气好一路也不会扎,有的车再好运气不好也会被扎,我曾听说一部中国牌照的牧马人在白骨之路上接连扎胎十多次,你能说他车不好吗?肯定不是,所以走这种路啊,心态很重要,平和一些,会有好运的。



天将黑时,我们刚好抵达了奥伊米亚康,幸运的是,虽然没有网络我们没有提前订到住宿,却在村口遇见了一处民宿主,3000卢布一个床位,不管怎么说,在这种地方能找到住的已经很不错了。好了朋友们,本期更新就先写这么多,下期我将带你们看看地球寒极——奥伊米亚康!如果您想了解我在新的旅程中将经历怎样未知的乐趣或风险,敬请关注:一脚油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