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老师长期不向学生家长公布考试成绩,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后果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瓜太郎


当然了,现在的情况确实是这样的,作为老师是不能够在班级群中向家长公布孩子的成绩的,不过,每次考完试后,孩子是会知道自己的成绩的。

老师不向家长公布考试的成绩,这本身就在说明学校和老师已经认识到了成绩的公布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负面的作用。我们知道分数的公布一定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好孩子成绩好自然会受到表扬,但是孩子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学困生成绩差,学生的学习动力会更差,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

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和社会都考虑不再公布孩子们的考试成绩了,同时作为家长我们也要转变我们的观念。改变过去单一的分数决定论,现在对于一个孩子的评价已经变为多元化的评价,不仅有学习,还有其他方面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因此,作为老师,我支持不向家长公布成绩,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孩子的学习自觉性,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整体发展。


说文写作


我是一名工作20多年的语文老师,首先说学校老师不向家长公布成绩,不是老师的原因,也不是学校的原因,而是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教育部都不允许的。

1.回顾以前公布成绩的方式。

还记得90年代初期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每到期末时,班主任老师都会印一张大大的成绩通知单,那上面不仅有自己的成绩,还有全班同学的各科成绩以及排名。

这样的成绩单在当时颇受家长和同学们欢迎,尽管考得不好的回去免不了吃“干笋子炒牛肉”,但是大部分同学被打以后,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差距,激发斗志,争取下次能够考好。

我记得我上初中二年级时,因为各种原因,期末考试考的不太理想,当时被爸爸妈妈批评后心里特别委屈。第二天早上五点多就起来看书。当时心里就憋出了一股劲儿,一定要把成绩冲上去。

2.现在的成绩单。

有的学校是填的分数,但是大部分学校的成绩单都用优、良、中、差,或合格和不合格进行代替。 孩子们不知道自己具体的分数,也不知道自己的排名,更不了解在班上学生的总体状况。

大部分同学都以为自己还不错,根本也没有想过要奋起直追。

有人说成绩单是孩子的隐私,那么高考的时候是不是也不应该用发布成绩单呢?用优良中差进行代替不更好吗?

3.孩子们的抗压能力减弱,是不是因为成绩单引发的问题?

的确有很多孩子因为考试考得不好,回家挨了打,最后导致轻生。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是不是真的就是成绩单出了问题?我觉得不是的,主要是因为家长和孩子自己没有调整好心态,过分追求成绩。

成绩单只是一个导火索,不公布成绩单,顶多就是让事情少了诱因,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轻生的现象。让孩子不去轻生,主要是要从心理上、根本上去耍让孩子知道生命的可贵性,让孩子学会怎样面对挫折,面对失败。

很多孩子在高考成绩出来前后都选择了轻生,就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成绩不好,无法面对家长和老师。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们抗压能力太差。

不管怎么说,上级不允许公布成绩,老师不能擅自做主,因为私自公布成绩而引发的老师受惩罚的事情已经很多了。老师千万不要一时心软去公布成绩,如果有家长想要了解孩子成绩,可以私发信息,老师再把成绩私发给家长本人。

从此老师不要轻易公布成绩,家长也要理解老师,并不是老师不愿意公布成绩,更不是老师害怕成绩太差引起公愤,而是上级不允许。

我是语文教与杨柳依依,关注语文教育,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学校老师长期不向学生家长公布考试成绩,这样做一点毛病也没有,也不存在什么严重后果,老师是在执行上级的规定。相反,老师如果公布成绩,倒是要承担带来的后果,有时候还很严重,因为现在的学生玻璃心太多,谁也不知道会出多大事。而出了事,老师就是背锅侠,从来都是!

最近国家的一系列文件都明确规定,中小学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学生评价要打等级而不是分数。国家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定?这是因为,一直以来很多家长反映,公布分数涉及学生隐私,伤害学生自尊心。于是就有专家论证了分数是学生的隐私,不能公布。于是有了这样的规定。虽然好多教师并不认可这种理论,但是必须执行这个规定!

如果老师公布了学生成绩,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2018年4月,河南一位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在检查学生默写古诗时发现,不少学生没有达到要求,于是就把默写成绩公布出来,结果有几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要求教师必须道歉。这老师被迫道歉,事情并未到此为止,这名教师后来还是因为此事,被迫辞职。

放暑假前,期末考试的时候,一位老师在群里看到很多家长要求公布学生成绩,老师回复说上级有明确规定,不能公布。但是家长轮番上阵,不断请求,这位老师心一软,就把成绩发到了群里。结果第2天,教育局的调查组就来到了学校,这位老师被家长告了,他悔不当初,现在就等着教育局的处分决定了。

那么老师不公布学生成绩会有什么后果呢?对于老师来说没有任何效果,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点后果的,就是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学校学的怎么样,也就不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绝大多数的家长,还是想知道孩子的成绩,还想知道孩子在班级的排名。只有少数的家长,他们的孩子成绩很差,所以才极力反对公布成绩。不公布成绩的后果就是,等到中考高考的时候,家长看到排名才彻底傻眼,才知道不公布成绩,并不能保护什么自尊,最大的作用就是掩盖可怜的成绩。但是,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不公布成绩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但是,家长没有任何权利把这种后果推到老师的身上,因为老师是在执行上级的规定,无论是老师的身份要求,还是其职业要求,老师都必须这样做,真的没毛病。


当代师说


虽然现在国家已经明文规定不允许向学生家长公布考试成绩,坦白说我还是很难理解这一决定。

不公布学生的考试分数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淡化分数竞争、注重多元评价。

2、减少学生间的横向比较及分分计较的现象。

3、降低孩子对分数和排名的敏感度,以免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但是这种不公布分数的形式无疑已经引起了家长的更多的焦虑,学生也更难客观了解自己在群体中的水平。

分数不是唯一,但是分数代表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知识的掌握水平我们也是无法否认的!

不公布成绩的做法也许除了一部分孩子和极个别家长,可能绝大多数家长、老师及学校管理者都持反对意见。

因为不公布学生成绩只是一种过度保护,不仅难以真正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反而容易导致孩子不重视甚至忽视考试。

与其不允许公布成绩,倒不如引导大家正确看待考试和成绩。

为何要考试?

对家长来说无非是检查孩子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效果。然后,家长依据孩子的考试分数,找出孩子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

对孩子来说,可以客观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知道自己在群体中的水平。

学业评定实行等级制确实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在大家都不理解的情况下实行,大家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接受,正如题主所说: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后果,责任由谁承担?

现在农村大部分家长眼中只有分数,如果连分数也没有了,简直不敢想象——无事生非的孩子是不是越来越多?

教育影响太深远,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教育从业者,还是希望所有的规定在了解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推行。


妈咪老师


我是一名工作20多年的语文老师,首先说学校老师不向家长公布成绩,不是老师的原因,也不是学校的原因,而是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教育部都不允许的。

1.回顾以前公布成绩的方式。

还记得90年代初期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每到期末时,班主任老师都会印一张大大的成绩通知单,那上面不仅有自己的成绩,还有全班同学的各科成绩以及排名。

这样的成绩单在当时颇受家长和同学们欢迎,尽管考得不好的回去免不了吃“干笋子炒牛肉”,但是大部分同学被打以后,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差距,激发斗志,争取下次能够考好。

我记得我上初中二年级时,因为各种原因,期末考试考的不太理想,当时被爸爸妈妈批评后心里特别委屈。第二天早上五点多就起来看书。当时心里就憋出了一股劲儿,一定要把成绩冲上去。

2.现在的成绩单。

有的学校是填的分数,但是大部分学校的成绩单都用优、良、中、差,或合格和不合格进行代替。 孩子们不知道自己具体的分数,也不知道自己的排名,更不了解在班上学生的总体状况。

大部分同学都以为自己还不错,根本也没有想过要奋起直追。

有人说成绩单是孩子的隐私,那么高考的时候是不是也不应该用发布成绩单呢?用优良中差进行代替不更好吗?

3.孩子们的抗压能力减弱,是不是因为成绩单引发的问题?

的确有很多孩子因为考试考得不好,回家挨了打,最后导致轻生。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是不是真的就是成绩单出了问题?我觉得不是的,主要是因为家长和孩子自己没有调整好心态,过分追求成绩。

成绩单只是一个导火索,不公布成绩单,顶多就是让事情少了诱因,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轻生的现象。让孩子不去轻生,主要是要从心理上、根本上去耍让孩子知道生命的可贵性,让孩子学会怎样面对挫折,面对失败。

很多孩子在高考成绩出来前后都选择了轻生,就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成绩不好,无法面对家长和老师。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们抗压能力太差。

不管怎么说,上级不允许公布成绩,老师不能擅自做主,因为私自公布成绩而引发的老师受惩罚的事情已经很多了。老师千万不要一时心软去公布成绩,如果有家长想要了解孩子成绩,可以私发信息,老师再把成绩私发给家长本人。

从此老师不要轻易公布成绩,家长也要理解老师,并不是老师不愿意公布成绩,更不是老师害怕成绩太差引起公愤,而是上级不允许。


游戏人超超


1 不公布成绩不是学校老师的事儿,教育部有要求不允许公布

2 说后果谁承担?那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3 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什么样,在他的同龄人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咱们自己不知道吗?


dy琉璃盏明月心


不让公布成绩高低,

录取依照分数先后

试问,

哦,不敢试问

弱弱滴问

有关负责人

矛盾不?!

[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泪奔]


鹅鹅曲项天


教育部门比一般人更懂教育,既然不让学校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自然有其道理,有其理论,但是家长们接受起来,还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应试教育的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关于学生成绩的矛盾,其实是一个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矛盾,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如果要追究责任,我觉着最大的责任, 不在学校,而在家长。

一、学校不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的原因

很多人把学校不公布学生成绩的责任归结为学校,认为学校遮遮掩掩或者不负责任,如果考得好,还能不公布成绩?不公布成绩,一定是考得不好,或者老师不负责任。

其实,这是错怪老师了!不公布成绩,不是老师和学校的原因,而是执行上级部门规定的结果。

早在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中就作出明确要求:“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正是在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

那么,教育部为何不让学校公布学生成绩?这是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考虑的结果。

1、分数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虽然我们对应试教育深恶痛绝,但是似乎谁也不愿意抛弃应试教育,分数往往成为我们评价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这不仅在家长中是这样,在老师中也是这样。成绩好,就是三好学生,就一起都好,成绩不好,就一无是处,最近陕西省一名班主任辱骂成绩差的学生的事件,更能说明老师就是以成绩评价学生的。

但是,这种评价真的合理吗?小学时候,令你引以为荣的学生,到了初中,发展如何?到了高中和大学,发展如何?走向社会,发展又如何?那些被你断定为学渣的学生,真的就没有未来了吗?当我们踏上社会多年以后,我们发现当年的成绩,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 可能就会在各种语言暴力下,彻底沉沦。

2、学生全面、全程发展最重要:不公布学生成绩,不代表不对学生进行评价,只是评价不再单一,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比如孩子身高很高,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打篮球非常好,那么学校的篮球赛,就成了她表演的舞台,她能体验成功,不至于自我堕落,以后也可能就会从篮球方面有所发展,我们这里就有学生,高一就已经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

另外,把学生的日常表现放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把评价只看结果,到看中学生发展的过程,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那些期末考试考90分的学生,未必就比考95分的学生学习差,因为成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能把平时的表现和成绩都加入到评价中,或者都评价为优秀,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加公正的评价。

3、成绩属于个人隐私:官方一些说,成绩属于学生的隐私,学生有让别人知道的权利,也有不让别人知道的权利,如果把成绩贴在校园里,不仅让成绩差的学生和家长非常难堪,即便是成绩好的学生,也不一定都欢迎这种方式,因为他们也会产生心理压力,比如你这次是前三名的学生,下一次如果掉出前三,有的学生可能会愈挫愈勇,但是有的学生可能就会一蹶不振。有一次,我同事说她孩子的同学,每次基本上都是班级第一名,但是偶然考一次不是第一名,都会闹几天情绪, 不愿去上学,选择逃避,到了初中出现这种问题, 家长和老师都非常担心,但是无能为力,只是寄希望她能正确看待成绩。

虽然高考最重视成绩,但是现在的高考也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用学生自己的手机号和验证码查询高考成绩了,除了学生自己之外,别人是无法查询的。高考尚且如此,日常考生不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也就可以理解了。

二、学校不公布学生成绩,是否会产生恶劣后果?

有些人将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归结为学校不公布成绩,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公布成绩的时候,也有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不公布成绩,好的自然还会好,不会因为老师公布成绩而改变多少。

1、家长真的会分析成绩吗?即便家长拿到了孩子的成绩,多数家长也无非是看看孩子的成绩和排名,考了多少分,考了多少名,仅此而已。成绩好了,一切都好,皆大欢喜,成绩不好,就会受到各种批评,就会报考各种辅导班,家长看孩子成绩,也有个别家长会把孩子历次成绩进行一个统计,但是多数家长基本上就是和别的孩子比较,这种比较的意义不大,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2、孩子的成绩有欺骗性!我周围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小学生家长,说到孩子成绩,都说考得很好,几个100分,但是这些孩子,很都到了初中,成绩就不行了,连个高中都考不上。这些100分能代表什么?题目的难度如何?孩子的习惯如何?孩子的态度如何?这些都不能真实的体现出来,而不懂教育的家长,只看成绩,不关注其他,导致孩子成绩下滑时,不能及时发现,即使发现了,也无能为力。

三、聪明的家长,会怎么破解这个难题?

学校不公布成绩,家长就不管孩子了吗?不要把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归咎为学校不公布成绩,聪明的家长,可以这么做:

1、更加关注孩子的平时:无数的成功的例子表明,孩子成绩好不好,最主要的因素是家长的有效陪伴,过程好,结果才能好。现在孩子成长的环境,更加复杂,网络、手机的普及,让很多孩子的课外,处于一种失控状态,如果家长只看孩子结果,不重视过程,往往是“一切都晚了”,所以,只要关注和用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就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的问题,这比关注成绩和排名,更加重要。

2、更关注孩子的作业和试卷:有的家长说,我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辅导孩子怎么办?其实,家长陪伴的目的,不是辅导孩子,即便是博士生,也未必能很好辅导孩子的功课,陪伴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观察孩子的学习态度,你也许不知道孩子做的对不对,但是起码能看出孩子做得好不好,是不是拖拖拉拉?是不是潦草应付?只要能长期看孩子这些作业,孩子就很不容易出问题,出了问题,也会及时发现和纠正。

再说说考试,孩子试卷带回家,可以看看孩子错的题目,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原因,看看孩子有多少是不会导致的失分,有多少是会而不对的,统计一下这些失分的多少,帮助孩子找到失分的原因和提升的空间,比单纯评价孩子的成绩,有意义的多。

3、和老师保持联系:作为家长,平时要多关注老师发的信息,也要定期和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保持家校沟通的畅通,如果你实在想知道孩子的成绩和排名,偷偷发个信息问问老师,老师也是有感情的人,给你聊聊孩子的成绩,也不是什么难事。如果你平时不和老师交流,贸然跟老师要成绩,我想老师也许会有所顾忌,未必会给你。

总之,不公布学生成绩,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这是上级部门的要求。不要认为学校不公布成绩,就可以不用管孩子学习,或者无法管孩子学习,那些能够有效陪伴孩子的家长,不会为失败找借口,更不会去追究学校和老师的责任。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


赢在高三


学校老师长期不向家长公布全世界的考试成绩。这个不是老师和学校做出决定的,这是教育部有相关文件所规定。学校老师不得不遵守这个规定。所以作为家长必须理解学校和老师的做法,结果可能只是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或者考试分数情况。但是如果长期跟踪孩子学习的家长,也应该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到底怎么样,所以平时对孩子学习情况关注不够的家长都要用纸巾来,你有些问题确实需要你去发现,学校老师只能给你交流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其实用分数来衡量的话,可能就没办法告诉你。

学校老师不公布孩子成绩,我想那我们家人该怎么办呢?

首先谁对你孩子学习情况了解比较清楚,还是存在问题,谁更知道比较详细,他肯定是叫他老师,对不对?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也请李老师跟你沟通交流,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大概在班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一丝一毫不能松懈。

其次留意孩子平时的家庭作业情况,学习状态。虽然老师和学校没有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一般的试卷应该是发到孩子手中的,会从孩子手中试卷了解孩子的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很多助理也能反映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找出孩子的薄弱项,在对症下药,帮孩子分析问题的原因,改进的方法,补救措施。

总之我们家长只要负起责任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相信孩子问题是不可能不会发现的,如果你不用心孩子的问题,真怪不了别人。


杨锅来了


有时候感觉学生就像小白鼠,政策实验的牺牲品,如果有什么后果的话也只能自己承担,即是实验失败,也没有包分配,包衣食无忧这一说。

不允许按照成绩高低排名,那高考为什么要按考试分数择优录取呢?不允许老师以任何形式向家长公布成绩,真的就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吗?最后连本科都考不上的时候不一样丢脸吗?感觉这种政策有点儿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感觉。

考试成绩,反映的是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老师和家长之间没有沟通,学生就容易钻空子。

我有一学生,上课不听课下课不写作业,老师的话就是耳边风,平时考试一直个位数,我就一直很纳闷,他的家长怎么如此淡定,孩子都这分数了也没找过老师,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就叫家长,孩子爷爷来的,一沟通才知道孩子经常跟爷爷奶奶说自己考八九十分,老师经常表扬。这不,滋生了惰性,还撒谎。

现在学生成绩基本靠自觉,我曾回访过一些家长,一多半家长不清楚孩子具体的考试次数,也就是说孩子要么不说,要么报喜不报忧。每次都坦诚交代的只有一小部分。如此一来,家长眼里的孩子都很优秀,怎么对孩子学习进行鞭策。

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不太可取,对孩子全面发展也不会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如果怕成绩公之于众一些家长面上挂不住,一些孩子心理有负担,大可以做一个查分系统,像公务员成绩查询入口一样,自己只能知道自己的,也没有排名。这不依然达到保护隐私的作用,如果真想给孩子减负,就好好好治根,别弄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