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文有诸葛亮,武有关张赵,卧龙凤雏皆备,为何不能统一天下?

做女人_要拽


三国时期,刘备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复杂原因简单说,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都处于劣势,根本没有实力统一天下。

1.从天时来说,刘备处于劣势。曹操在政治上有汉献帝这杆大旗,他以皇帝的名义对天下诸侯呼来喝去,谁不听就违反了道义,不忠的罪名是跑不掉的。古代治理国家、行军打仗讲究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正则事不随。刘备虽然有宗室的身份,但是和皇帝相比,没有什么说服力,号召力有限得很。这样在政治上就处于被动的地位,处处受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优势的曹操的掣肘。从天时来看,刘备和孙权都处于劣势,不易于统一天下。

2.从地利来看,刘备不如曹操、孙权。曹操占据北方大部地区,三国时期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的经济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北方的曹操拥有足够的人力、物力,经济基础最强,最重要一点,北方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政治中心,影响力大,历史上很多时候均是北方统一南方,很少有南方割据政权统一北方的时候,明朝朱元璋是唯一的一次例外。孙权占据了南方大部地区,虽然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比起只占有四川的刘备来说也强的不少。从物质基础来看刘备的蜀汉占有的土地最少,拥有的人口最少,实力是三国中最弱的一个。

3.从人和来看,刘备的蜀汉政权人才凋零。曹操拥有众多的文臣武将,郭嘉、荀彧、贾诩、司马懿、许褚、张辽、夏侯惇等等,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汉末豪强形成的士家大族大多生活在北方,他们源源不断地为曹魏政权提供大量的后备人才。这一点东吴孙权也比刘备的处境好些,东吴也是人才不断代,周瑜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吕蒙之后有陆逊。反观刘备则凄惨很多。刘备入蜀前后人才虽然不少,但是先后凋零了,庞统死于入川之时。法正、马超、黄忠先后病逝,关、张被杀、赵云不受重用。而且刘备的蜀汉政权后备人才极度匮乏,刘备死后,文臣只有诸葛亮苦苦支撑,武将只有魏延、赵云、姜维等寥寥数人。“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是蜀国真实而惨淡的写照。

此外,晚年刘备违背了当初和诸葛亮制定的联吴抗曹战略,攻打吴国,夷陵之大败把蜀国的灭亡的进程大大提前。

综上所述,刘备的蜀汉政权无论在硬实力还是软实力上不具备统一天下的能力。


闵不克


首先曹操占据了当时的整个北方,而刘备,只有益州和荆州,而且到后来,由于关羽为人孤傲,不仅丢了荆州,还把自己的性命给一起丢了,丢了荆州的刘备,就只有汉中了。那么试问刘备如何以一个州的力量,来对抗曹操十个州呢?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没办法对抗。

其次,从战略方面来看,诸葛亮和刘备的隆中对,可以说是刘备梦想统一三国的基本战略方针。诸葛亮要想帮助刘备实现霸业,那么荆州就是最主要的地方,因为荆州不仅地盘大,还控制着长江的中游,顺江而下能攻打东吴,往上能进取中原,往西则能扼守住西川,往北则是荆山,南边则是两湖和平原腹地,可是无奈关羽丢失荆州,使诸葛亮的战略无法继续进行,而法正通过“汉中策”,帮助刘备拿下汉中之后,下一步就打算向凉州方向用兵,这样看来似乎就避开了和东吴的争斗,有利于和东吴交好,可惜的是,这个战略还没贯穿,法正就先归天了。

再则,刘备麾下的五虎将相继死亡,因为刘备地盘小,所以人才出现了断层,而他的三大谋士之一的庞统,在入川的时候就死了,法正则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后病逝,这时候就只有诸葛亮了,而此时的五虎将,就只有刘备的保镖赵云了,魏延和李严则死于朝廷内部的争斗之中,蜀国人才凋零,青黄不接。

最后,因为刘备举全国之力伐吴,结果以失败告终,失败之后,导致蜀国元气大伤,蜀国皇帝刘备也死了,只留下了个阿斗让诸葛亮辅助,只可惜阿斗并非雄才,如果阿斗是个雄才,虽然统一天下很难,但也不至于是三国中灭得最快的一个。


广东阿俊


总的来说,刘备之所以不能一统天下,主要在于战略上失误,军事上先天条件不好,人才上后继无人和后继领导人懦弱无能。

战略上,蜀国没有很好的执行诸葛亮的联吴抗曹的战略,尤其是后期在关羽被杀的时候,没有处理好个人恩怨和国家战略的优先问题,导致在国家实力本就不占优的形势下,走上了东击东吴北抗曹魏的战略困局!这也就直接决定了蜀国不可能完成严重超出自身实力的任务!

军事上,蜀国后期兵源和优秀将领奇缺,太依赖姜维一人,导致姜维分身乏术。反观曹魏,则是人才辈出,除去司马氏一家本就是优秀将领以外,邓艾父子,钟会等各个有勇有谋!所以后期蜀国是自保都来不及,更别说主动出击了!

在领导人上,后主刘婵不仅懦弱无能,还不思进取!而川蜀地缘政治上就决定了,他要想长存,就必须出川,逐鹿中原,只有在中原站稳脚跟才能保全自己,图谋发展!而它的领导人恰恰是一个不思进取的,这也就决定了在当时那样一个群雄争霸的乱世,是不可能长存更别说一统天下的!

综上所述,川蜀,纵然武有关羽张飞,文有卧龙凤雏,从长期来看,也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更别说一统天下了!



榴芒大亨鲁晓伍


从三国之间的实力比较来看,魏国占的地盘最大,且都是长江以北黄河下游的肥沃平原,哪一个都是自古以来的天下粮仓。东吴就更不必说了,鱼米之乡的好地方都被他占了,怎么样都吃喝不愁,就一个蜀国,占着高山峻岭,难以上青天的地方。成都平原是不错,可是跟另外两家比起来,还是太小了点。后来荆州丢了,这一下子就挖掉了蜀国的半壁江山,接着,一心只为复仇的刘备又被陆逊一场大火烧的凄惨不已,国家境遇每况愈下。从战略层面上看,诸葛亮这位绝世天才的确为刘备制定出了联吴抗曹的总路线。可惜,刘备根本没有贯彻执行,反而和吴国打起了轰轰烈烈的荆州争夺战。刘备帐下虽然不缺名将,可惜方向错了,这些名将们要么不得大用,要么不得其所,发挥不了真正的用武之地。就留下一个诸葛亮太稳当了,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虽说七出祁山,但没有开拓精神,个人见解,有不到处海涵!


大爱無疆


鸽子绑上雄鹰的翅膀也难久停天顶,受症的马儿抢槽不过猛驴。裂吧的旧桌面安再多再好的腿儿还是不耐久用。气数。


6119041506067


这就是搞团团伙伙的结果,和蒋介石一样当个校长搞个黄埔军校的效果是一样的,把人分为嫡系369等,没有搞五湖四海,结果就是关羽被杀,张飞被自己人杀,诸葛亮就他本事大,一个人把事都干完了,累死了。


用户1264630550859


其实是只有刘备是人才,张飞,关羽是辅佐。关羽后期卖勉强独挡一面。赵云最多是保镖。诸葛亮,一出岐山空城计,自己跑回成都比马谡都快。


一念斋


刘备一个阴险小人,跟北宋宋江差不多,但比其政治上强一点的人物,野心大肚量不大,可以说是政治上的不太成熟导致为兄弟之情在白帝城累死,把蜀国由强盛带入底谷,以国家之力为兄弟报仇,如此没有政治胸怀,如何统一得了天下。


杜牧诗丹


有谁都不行。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作为大小,凭刘备那种有野心,无心胸缺智少德的小家子气,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因阴差阳错可能成一时,但成不了一世。


橄榄枝26


建安二十四年,是刘备最春风得意的意念,经过长期的奋斗,终称汉中王,这时蜀汉正处在历史的最鼎盛时期。 荆州军团:兵力5万左右。司令官:关羽 阆中军团:兵力1万余。司令官:张飞 蜀中部队:兵力7万。

由多个大小不等的军队组成。司令官有:赵云、吴班、黄忠、马超等(《资治通鉴》载刘备入川兵力3万,刘璋兵力约5万,减去作战消耗,约6万至7万间。 汉中部队:兵力3万。司令官:魏延。

(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 从以上看,刘备鼎盛时期大概约15-16万人马。 在刘备集团的鼎盛时期,刘备占据西川和荆州的江陵,零陵,武陵三郡,孙权占据江东和荆州的江夏,长沙,桂阳三郡,江东只会比西川强,孙权占据的三郡也明显比刘备占据的三郡富庶。

可惜好景不长,刘备在关羽败走麦城死后,不顾诸葛亮及大臣的劝告、反对,一意孤行攻打孙权为关羽报仇,结果被火烧连营,损失惨重,蜀汉由此开始走下坡路,后刘备在永安(今重庆奉节县东)逝世,此时,国中一切事务都由诸葛亮承担。

后来,到了建兴五年三月,诸葛亮率军进住汉中,蒋婉留在府中,常足食足兵,以供北伐,深得诸葛亮器重。 他忠诚的为蜀国服务,他的努力使他芝麻开花节节高,所以在建兴八年,后主刘禅将蒋婉调回成都,命蒋婉代张裔为丞相留府长吏(军师)。

建兴十二年秋(公元二三四年),诸葛亮再度北伐,率军与司马懿对峙五丈原,最终病逝五丈原,临终前推荐蒋婉继掌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