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人故居之湖北名人故居(二)

三袁故里

位于公安县孟家溪镇东2公里的桂花台,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的故里。桂花台高约4米,宽约6米,相传是三袁的祖父袁大化为观赏风景、夏日纳凉而特意在后花园修筑的土台,并在上面栽上一棵桂花树,故得名桂花台。台东南100米处有座荷叶山,是宗道和中道的合葬墓,墓前300米处立有一块高大的墓碑。三袁中,袁宏道另有一处故里,即现在的柳浪遗址。

杨涟故里

杨涟故里在广水市北30公里照壁湾。杨涟( 1572-1625),应山(今湖北广水)人。字文孺,号大洪。明代大臣,万历进士,累官至左副都御史。泰昌元年(1620年),与左光斗等反对李选侍。天启四年(1624年),上疏-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次年为魏忠贤诬谄,被捕入狱,受酷刑死。崇祯初,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溢忠烈公,著有《杨大洪集》。照壁湾坐落于八字冲中,其故居房舍已坏,现有杨涟塑像。

林氏三兄弟故居

林氏三兄弟(林育南、林育英与林彪)出生地林家大塆地处黄冈团风县回龙山镇,是当地人自发集资修缮的三兄弟故居,虽因陋就简,但保存完好。三兄弟故居并没有连成一块整体,其中林育南与林彪故居位于林家大塆,而林育英故居位于回龙镇林家染铺湾,均为土砖建筑,基本保存了当年的风貌,故居内陈列了当年林家生活起居及耕作的器物。

汉口刘少奇故居

在汉口友益街尚德里2号(今为4号)。1926年10月——1927年7月,刘少奇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房。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湖北省总工会的部分领导同志也在此居住过。故居系一幢20年代里弄式二层楼民房。坐南朝北,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砖木结构。大门为石框门,有天井、客厅;左右两间房,每间20平方米。楼上房间布局与楼下一致。

秦基伟故居

-故居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盐店河村罗庄。-(1914——1997),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师长,八路军一二九师第十一旅副旅长,第二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第十五军军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十五军军长、昆明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等职,被授予上将军衔。故居现存一进二开间,占地面积67平方米,硬山布瓦顶,砖木结构。

邓玉麟将军故居及墓

邓玉麟将军故居及墓位于巴东县野三关镇金象坪村大石桥。邓玉麟(1881—1951),字炳三,巴东县人。1911年组织领导了武昌首义。曾任-高级顾问、广州军政府参军、北伐军左翼军第一路军司令、第一届“国大”代表。故居建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共11间,东西长29.6米,南北宽25.5米,占地面积154.8平方米。2005年巴东县人民政府为其新建墓及墓碑。邓玉麟将军故居及墓葬是重要的首义文化遗存。

武汉陈潭秋故居

在武昌都府堤20号(今江汉大学武昌分校内)。都府堤位于武昌解放路北段的西侧,其东原有司湖,清时在此筑堤,堤近都督府衙门,故名督府堤,亦称都府堤。清代末年,沿堤形成居民区,就叫都府堤大街,人们仍习称为都府堤。街为南北走向,南起自由路,北至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的大门口,长560米,宽6至10米。1922年秋——1923年春、1924年夏——1927年夏,陈潭秋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住于此。

路易·艾黎旧居

路易·艾黎旧居位于洪湖市新堤解放街中段。路易·艾黎(RewiAlly1897-1989)新西兰国际友人。1932年元月,路易·艾黎受国际救灾机构委托,将一批粮食由上海运抵洪湖灾区。在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交通部属特别支队的楼上住宿七天。旧居建于清末,是一幢面积152平方米,面阔一间,进深二层,穿斗梁柱、砖木结构的小楼房,单檐硬山顶屋面灰布瓦。

汉口鲁兹故居

鲁兹故居纪念美国主教鲁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口城内鄱阳街32号院内。占地面积323平方米。在鄱阳街34号那个院子里头,两层高的小楼,弧状的大门,看上去别致的很。这栋房子现在已经是某个单位的办公点,而在抗战时期,它是众多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的起居所。鲁兹故居西北向,是一栋西式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建筑面积646平方米。

卢立群旧居

卢立群(1904-1976),字龙骧。湖北红安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北伐,追随董必武投身革命。20世纪三十年代主持修建武昌蛇山首义公园,并以蛇山为中心建设了一大奠定武昌中心城区格局的工程项目。旧居位于武昌蛇山首义公园抱冰堂后,始建于1896年,20世纪80年代末拆除,随着蛇山透绿工程建设,于2008年修复。

吴光浩烈士旧居及墓

吴光浩烈士旧居及墓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镇。吴光浩(1906—1929),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在黄麻起义中任副总指挥,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第二路军司令,1929年牺牲。

施洋烈士故居

施洋烈士故居施洋烈士故居座落于麻家渡镇桂花树村施家湾,1983年12月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土木结构房屋3间,面积117平方米。

张振武先生故居

张振武故居:位于双台乡南口村,2006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振武(1877年—1912年)是辛亥革命首义元勋。少年时期在家乡读书,1905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07年毕业于日本早田大学,同年回国从事反清灭帝革命活动,1909年担任湖北共进会理财部长,1910年加入中山先生在武昌组织的武装起义,1912年8月被袁世凯暗害于北京

段氏府宅

位于英山县南河镇灵芝垸村南420米。为候初知县段昭灼的府第及庄园,始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后不断续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中轴对称布局,有二路两进院落,各路均有门厅、前堂、后堂及左右厢房。通面阔九间47.25米,通进深36.27米。主体建筑均为梁架为芏架。天花大多采用菱角轩。石作多汉白玉材料。山墙脊饰长龙,墀头变化多端。檐下有砖砌斗及栱花鸟人物故事彩画。

郭天民故居

郭天民故居位于红安县杏花乡郭受九村。郭天民(1905~1970),红安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1927年加入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1955年授上将军衔。该故居坐东朝西,面阔三间,深一进,建筑面积61.6平方米。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布瓦铺盖。该故居是郭天民成长的见证,具有较高的纪念意义;同时,故居具有传统民居风格,对于研究我省传统民居也有一定的价值。

王建安故居

王建安故居位于红安县永佳河镇沙河村。王建安(1907~1980),1924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黄麻起义。1956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该故居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深一进,砖木结构,硬山顶,屋面小青瓦铺盖,总面积75平方米。该故居是韩先楚成长的见证,具有较高的纪念意义。

张裕钊故居

张裕钊故居位于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东沟镇龙塘村,316省道从故居门前穿过,距鄂州市区约30公里,是鄂州市目前知名度最大的名人故居之一。故居遗址为上下两幢砖木结构普通民房,堂中设有天井、庭院,四周栽有梅、桂等树木。大门前立有六柱五间的贞节石质牌坊,立柱上刻有双象、对狮、麒麟等图案,张裕钊书法造诣精深,独创内圆外方雄奇峻拔的“张体”,因执教数十年,桃李盈门,学者甚众,其日本弟子宫岛咏士深得衣钵,归国。

王世杰故居

王世杰故居位于崇阳县白霓镇回头岭村,建于清代。王世杰(1891~1981),崇阳人,1911年肄业于天津北洋大学采矿冶金科,后留学英、法,1917年获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士,192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研究所法学博士。回国后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并与胡适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后进入政界,历任国民党政府法制局局长、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教育部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外交部长、-秘书长、行政院政务委员

韩先楚故居

韩先楚故居位于红安县上新集镇复兴村。韩先楚(1913~1986),红安人,1927年参加农民革命,1928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0年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授上将军衔。该故居坐北朝南,面阔两间,深一进,砖木结构,石块基脚,前檐墙为青砖墙体,东山墙及后檐墙均为土坯墙,屋面小青瓦铺盖,硬山顶,总面积59.5平方米。该故居是韩先楚成长的见证,具有较高的纪念意义。

钱亦石故居

钱亦石故居钱亦石故居位于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是清朝时期的民居建筑,为一进两重连五传统式砖木结构楼房。钱亦石(1889—1938)是我党早期著名的理论家和宣传家。

传播文化,传递知识,铭记历史

喜欢请关注,转发,收藏,每天都有精彩文章等着你

名人故居已经更新内容,请看官多多支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