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互联网行业发展得怎么样?

杨默晗


有人说,武汉正成为互联网第四极,这主要是因为武汉正成为众多互联网公司第二总部的集结地。据媒体公开报道进行统计,2008年至今武汉已收获第二总部或总部不少于62家,主要集中分布在光谷地区的有45家。2017年—2018年,仅这这两年就有56家企业入驻武汉。

其中有不少互联网明星企业,科大讯飞、小米科技、小红书、慕声科技、ofo共享单车、跟谁学、江民科技、尚德机构、猿辅导、东方梦幻、滴滴(Uber)、奇虎360、摩拜单车、神州数码、华发集团等等。

不仅如此,在培养或引进的过程中,第二总部也有成为第一总部的可能。譬如国药器械、中诚信集团、尚德机构等5家知名企业,都决定将总部迁到武汉。

所以,随着这些互联网企业将第二总部迁至武汉,短时间内武汉将会迎来一个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高峰。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人才的吸引,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发布了《2019年人才资本趋势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武汉人才需求同比增速超过四成,与杭州、成都共同入围新一线城市人才需求量三甲,其增长态势延续到2019年春节后首周,武汉成为求职者最受欢迎城市之一。

其次在融资方面,这些公司的涌入也会有利于吸引融资、解决缺钱的困境。2017年的统计公报显示,一二线城市的资金总量差距巨大。比如成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是34423.3亿,重庆是33718.98亿,西安是20047.62亿。北京是多少呢?144086亿,是重庆和成都的四倍。

正如雷军所说,武汉的区位优势、教育优势和人才优势非常明显。只要领军企业发展起来,很快武汉会迎来高速发展机会。


歪道道


虽然近两年作为新兴一线城市的武汉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但是同传统一线城市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武汉光谷现在正雄心勃勃要3年培育10个独角兽,更是对斗鱼TV寄予厚望,希望其构建一个直播产业链,成为BATD中的D。整个湖北则希望武汉能成为中国互联网第四城,因此有人说整个武汉的互联网依然处于焦虑之中。

武汉互联网行业到底发展的怎么样?我们不妨来看下武汉互联网发展现状。

武汉用户量较多的公司:

微派(社交和休闲游戏方向,多条产品线,贪吃蛇大作战用户3亿+,日活千万级)

木仓科技(驾考宝典3亿+,日活近千万级)

斗鱼(斗鱼TV 2亿+,日活千万级)

卷皮(9块9包邮+卷皮PC&app亿级用户,日活数百万级)

百纳信息(海豚浏览器 2亿+,日活数百万级)

活力天汇(高铁管家+航班管家3亿+,日活数百万级)

多比特(近50多款手游1亿+用户,日活几十万级)等

武汉资本成熟度代表公司:

包括盛天网络(创业版)、明源(新三板)、扬讯(新三板)、悦然心动(新三板)、搜房网(美交所上市)、找钢网(D轮)、青云(D轮)、宝宝树(D轮)、PPTV(D轮)、风行网(D轮)、猿辅导(D轮)、斗鱼(C轮)、卷皮(C轮)、百纳信息(C轮)、小红书(C轮)、胡莱游戏(C轮)、航班管家(C轮)、斑马快跑(C轮)、车来了(C轮)、微派(B轮)、宁美国度(B轮)、宽途汽车(B轮)、极验验证(B轮)等

全国市场份额领先的公司:

微派(休闲和社交游戏及桌游公众号占有率领先)

斗鱼(直播领域市场领先)

盛天(网吧生态业务领先)

两点十分(动漫业务全国领先)

卷皮(平价电商市场领先)

武汉第二总部:

科大讯飞、小米科技、小红书、慕声科技、ofo共享单车、跟谁学、江民科技、东方梦幻、滴滴(Uber)、奇虎360、摩拜单车、神州数码、青藤云安全、航班管家等。


京津冀互联网特点是大而全,长三角则是侧重娱乐生活,珠三角的优势在于智能硬件。武汉拥有全国最多的大学生(光谷百万大学城),可从直播、人工智能为切入点,做中国互联网第四极。加之武汉在光电子、生物医药、北斗等领域的优势和特色,相信未来武汉的互联网行业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不加班的程序猿


作为一个圈内人,说说自己的看法吧,个人看法,不喜勿拍。

我们知道,互联网其实是一个智力密集度很高的行业,从业人员都是大学以上学历,里面的每一个岗位都是需要高学历人员来支撑的。而武汉最不缺的就是高素质人才,以武汉百万大学生的规模,如果在一个互联网发展成熟的城市,也是很容易被消化吸收的。大学生对薪资要求高,互联网最不缺的就是高薪,互联网对高学历人才青睐有加,武汉最不缺的就是高学历人才。可以说双方是天生一对,珠联璧合,但是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武汉政府历年规划,互联网从来都不是重点发展对象。武汉以前一直发展的是汽车和钢铁,后续发展重点又集中在光电和生物技术,从始至终,互联网都没有特别提出来重点发展。当然武汉互联网在中部来说,也算是首屈一指,但是对比一线城市和杭州等二线城市,武汉的差距还是相对明显。无论是薪资还是公司规模、以及影响力等方面,都差距颇大。

武汉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更多的是民间力量。大家只要说起光谷,都会会心一笑,明白那里是程序员集中地,但是光谷名字的来由是光电子,而不是互联网。也就是说,民间力量扭转了市民对光谷的解读。本来政府希望是一个光电子产业和生物产业的集中地,结果风头都被互联网公司盖过了。武汉发展的比较好的互联网虽然有类似斗鱼这种回家的公司,但是也有不少出走一线城市的公司,至于为什么,大概可能是因为武汉的互联网生态环境制约了这些公司的发展吧。

幸运的是,市政府大概意识到了这种情况,所以最近大力招商,姿态很低,引进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第二总部以及研发中心,比较出名的有小米、金山、顺为、泰康、CFO、摩拜、小红书、360等等。这些公司的引进,彻底激活了光谷互联网生态环境的改善,未来,小编表示很看好武汉互联网的发展,武汉互联网将不会再次失去机遇!


伏羲氏族


作为武汉的投资人,对于武汉的这几年互联网行业发展还是比较熟悉。

我从以下5个方面来回答:

在时间节点上,武汉的互联网创业爆发元年是从2014年年底,在武汉的孵化器及良好的创业政策帮扶下,一大批的创业项目走上了台前,特别是以斗鱼、卷皮网、宁美国度、斑马快跑为“光谷四小龙”代表,作为互联网行业的新贵正在为武汉这个城市注入互联网基因。

在行业类别上,武汉本土有了自己的直播、网约车、电商、基因医疗等目前市场热门的企业,而真正在互联网端开始发力,还是因为武汉本土的人才储备才是回流。武汉一直是一个人才输出大省,拥有全球最多的大学生,而在新的领导班子倡议的招才等政策,资智回汉的项目也越来越多。

在区域发展上,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光谷附近,而武汉的汉阳、江汉、青山等地区,按照我自己在武汉的了解,目前各区政府的招才部门都在招揽优秀项目进行入驻,势必会有百花齐放的新气象在2018年。

在项目质量上,由于工作关系,我基于影视文创领域研究的项目比较多,也接触比较多。初期项目的水平与质量,同期相比北上深杭,还是有很多差距。即使如我等机构投资人,也是差一大截的学习。

在企业运营上,我接触的很多初创型企业在获得融资后,基本都把基础运营和客服留在武汉,技术和推广放到一线城市。其实倒不是人才问题,而是整体市场环境的试错时间太高。这是客观因素,也是武汉本土环境正在变化的一点。

你们觉得呢?欢迎关注评论点赞

魔投谭


要说失之交臂,也不算。武汉的互联网企业还是有几家拿得出手的。武汉高新产业基本上集中在光谷,以下企业还算值得一说。


以上最具有成长性的企业都不太知名,涉及的行业有文化娱乐,交通出行,云计算,教育,房地产,游戏开发。有数据显示,武汉东湖高新产值在全国高新区里面排行第二。但是,武汉的总体经济结构带不动,仍然以房地产开发和基础建设为主。所以回到开始的话题,这也是为什么武汉的互联网经济在武汉经济发展中贡献不大。

在下面来看武汉比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在2017的融资能力排行榜。


能拿的出来的就是六点整北斗,斗鱼。

斗鱼大家都知道,做游戏直播出身,之前有过一些不雅视频事件,吃鸡开挂等风波,但这并不影响斗鱼的融资能力。投资者对于斗鱼的信心还是很足的,只是相比阿里,腾讯,百度这些企业起步太晚。发展前景还需要观望。

六点整北斗,可能大家都不熟悉,这是一家军转民的企业,2015年成立。专门从事研发,大数据推广,云计算,北斗卫星科技,智能车载终端,人工智能等。首个国家以北斗卫星精确定位技术应用于保险领域的应用。这一块打出来就是王者,非常的特立独行。因为车辆剐蹭是常有的事,定损是个难题。六点整北斗为这一块提供了方案。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但是,武汉的互联网企业并未出现群雄逐鹿的局面,目前还是几家独大的情况,而且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大学毕业生人才流失率逐年上升。几家大企业还是倾向于到阿里,腾讯这样的大企业挖人。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才很难留住。

周边产业链,人才机制,以及有关部门重视程度还不足以让武汉能在互联网这块异军突起,需要突破的瓶颈还很多,将来如何还需观望。


小野奇谈


笔者受邀曾去武汉参加过几次厂商采访活动,对于武汉印象深刻,比如光谷地区。

我知道有腾讯无线研发中心、搜狐武汉研发中心、华为武研所、新思科技、ThoughtWorks在武汉,另外在光谷也有很多创业形公司!

我觉得武汉的优势是人才聚集,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等58所高等院校,100万名在校大学生;科研机构众多,有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10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0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52名两院院士,25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年获科技成果1500余项,是中国智力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科教实力居全国第三。

回答来自科技行者团队成员——李祥敬


科技行者


想起曾经聊起过这个问题,总结出来希望能有点参考价值,整体来看,武汉互联网的基底其实打的比较厚实了:

1. 众多人才回归武汉

一批批的互联网从业人员主动离开北上广深,有的是打算在武汉寻觅新机会,以及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在武汉开设分部或第二总部,纷纷申请调回武汉;

2. 高校云集

武汉的高校很多,拥有高等院校82所,高校数量全国第二,所以是极佳的人才储备中心,也是众多互联网公司愿意搬来武汉的关键点之一;

3.互联网公司纷纷在武汉安新家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在武汉设立分公司或是设立为第二总部,像小红书、小米、尚德机构、科大讯飞、沪江等,将来也会越来越多;

4.生活成本较低,幸福指数相对较高

生活成本较北上广深低,房价、租房各方面压力较小些,更适宜居住,幸福指数相对较高些,武汉晋升为为新一线城市,交通、生活等都越来越便利,是个不错的选择;

5.政策很好,适合发展

东湖高新区发布的“上市十条”、 设立光谷“互联网+”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独角兽”企业创新发展等等政策,助力武汉互联网企业的发展。


不说现在多完善多好,但是未来肯定是越来越好~


垂定报单—团购小程序


首先,我觉得,一个行业的发展最关键的就是人才,互联网行业也不例外。其次,政府的鼓励,大环境得过得去。那么,武汉的大学那么多,为什么武汉的互联网行业发展会如此缓慢呢。

刚才说到人才,武汉设有互联网专业的大学并不少,但是很多这种专业人才毕业后都不选择在武汉当地工作,他们有的去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这就是人才外流。人才外流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恶性循环,当地没有根基深的互联网企业,更没有优秀的互联网企业管理人才,总感觉,武汉还是大多数以实体企业为主,互联网行业为辅的模式。

还有,互联网这个行业,不管是淘宝,还是京东,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发展常常是以用户需求的出发来开发为基础,简单的说就是以客户为基础。而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的思维是以项目为主导,流水化作业。武汉的互联网从业者抱怨找不到正规的公司,而公司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就这样,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很缓慢。我只是现在自己的角度简单的分析了一下,希望专业大神可以给与完善,相互交流,谢谢。


太阳551当空


首先,所有的高科技都是人类所期盼的,但是这一过程需要科学家的辛苦付出外,还需大量的资本投入。武汉相对一线城市,资本环境肯定是落后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对创新文化的迫切追求,和一线城市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武汉虽是一个新城市,但组成武汉的三大镇中的汉口和武昌,都是历史文化厚重,肯定会迟缓新思潮的冲击,因此当前的氛围就很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