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堵車、高鐵擠不上、景點“看海”,假日旅遊亟待休假制度改革

1、高速堵車、高鐵擠不上,這個假期還是“堵”

今年五一放四天假,大家歡呼慶祝多了一天的假。

不過毫不意外,五一全國又開啟了到處擁堵“看海模式”。

(1)高速公路上擁堵的車海

5月1日凌晨出發還是沒逃過高速的擁堵,

半天都堵在高速公路上看“車海”。

根據全國40條主要高速公路的檢測數據,

有200個重要通道點位流量環比上升75.9%。

其中,京藏高速、京港澳高速北京段等點位監測流量環比30日上升超過200%。

(2)買短補長,高鐵累趴下

高速堵車,

坐高鐵總能躲過一堵吧。

結果不少提前買好了高鐵票計劃好行程的遊客發現自己錯了。

由於存在買短途票上車補長途票的現象,

五一期間有些高鐵超載導致正常買票的乘客無法上車。

(3)景區的“人山人海

比高速公路擁堵更甚的是景區的“人海”。

不論是高山還是大海,

假期統一變身為人山和人海。

有密集恐懼症者慎入。

長城

泰山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

五一當天深圳灣公園湧入了40多萬人。

人多到什麼程度呢?

進地鐵站排隊40分鐘,

去廁所排隊1小時。

由於人密度太高把手機信號都擠沒了!

出發前嚮往的詩與遠方,

浪漫的海浪、沙灘、美景都是不存在滴。

2、假期總堵背後是旅遊消費需求與休假制度的矛盾

為啥一到假期就堵呢?

背後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現在休假制度的矛盾。

近年來,僅僅就國內旅遊市場來看,

每年遊客人次和旅遊收入均呈兩位數增長,

2018年,

國內遊人數達到55.39億人次,比2017年增長10.8%。

出境旅遊人數14972萬人次,比2017年增長14.7%。

旅遊總收入5.97萬億元,比2017年增長10.5%。

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94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4%。

可以說,

旅遊業為經濟增長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

如果仔細分析一下,遊客的出行時間是非常集中的。

根據國家旅遊局發佈的數據,

2018年,

春節黃金週國內遊客達到3.86億人次,

“五一”假期國內遊客達到 1.47 億人次,

清明假期國內旅遊總人數達到1.01億人次,

端午假期國內旅遊總人數達到8910萬人次,

中秋假期國內旅遊總人數達到9790萬人次,

國慶黃金週國內遊客達到 7.26 億人次。

也就是說,

2018年幾個小長假總共26天的時間,

國內遊客人數就達到了15.47億人次。

佔到了全年國內遊客總量的27.92%

3、休假制度該改了

小長假模式下,

放假期間所爆發出的短期遊客暴增,

既不有利於遊客的旅遊體驗,

又不利於景區的運營和維護,

給交通、安全保障等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為什麼明知道到哪裡都堵,

大家還是不惜一切代價上路,

因為一年就這幾次小長假,

這也是沒有選擇的無奈之舉。

旅遊無疑已經成為人們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組成部分,

並且這種需求還會不斷增長,

如何通過假期制度安排更好地滿足這種需求是當務之急。

好的休假制度既能夠滿足了需求,

還可以更好地促進內需推動經濟發展。

是時候好好研究下帶薪休假制度,

並且做好配套的措施,

將人們的旅遊需求分散到自己想走就走的時間,

而不是一年就那麼幾次的無奈選擇。

真正享受到旅遊的樂趣,

而不是到哪裡都是堵不完的車、排不完的隊和擁堵之下一顆疲憊的心。

期待這一天早點到來,

期待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嚮往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