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向披靡的府兵制,为何到盛唐却成了鸡肋?

乌文俊


首先我们要了解府兵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为何会在唐初发展壮大,却在玄宗时期被募兵制所替代。

府兵制由西魏宇文泰建立,参考的是自周朝就开始的耕战制度。

府兵制的完善

这种制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兵农合一,全国设置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民众平日里耕田种地,农闲时加以训练,到了战时就上马为战,自备武器和马匹。府兵制历经西魏、北周、隋朝,至唐朝初期发展完善,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状态。

唐朝建立之时,李渊、李世民父子就着手恢复府兵制,设置军府,把关中地区分为十二道,每道置一军,军下管辖骠骑府、车骑府。将征战事务交于三个儿子负责,尤其是秦王李世民。可以说唐朝最终能统一全国,很大部分靠的就是这府兵制度。

到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进一步整顿府兵制度,将全国分为十道,置军府634个,关中地区占261个,强干弱枝,“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唐初府兵制也是公认的自井田制以来最好的兵制。



府兵制的衰败

不过万物有利皆有弊,府兵制在唐朝初期,奖赏丰厚,也能按照规定轮班更换,很少出现过要一辈子当兵、青黄不接的情况。甚至许多有钱人还把当兵作为了求取功名利禄的手段。

但太宗以后,高宗和武后对外战事频繁,府兵得不到轮换,出现了“壮龄应募,华首未归”的情形。青壮人入伍,但到了退休年纪的人却因战事而无法退居回家,而且战事过多,农事基本都闲了下来,只有人打仗,没有人种田了。

而且军费巨大,能给予府兵的奖赏也越来越少,府兵地位下降,当兵有害而无利,自然没人愿意应征了。富人就千方百计地逃兵役,所有的兵役负担就只能让穷人来背负。

而且因为穷人地位本来就不高,当兵之后也得不到国家的尊重,府兵到了后期已逐渐沦为长官们的杂役了。富人逃脱,穷人既要当兵、又要种田缴税,还得给长官们做仆人。压迫得紧,甚至出现了穷人为了逃兵役而自残手足,宁愿做一个残疾人也不愿当兵。

到了唐玄宗时期,国家已经出现了“折冲府无兵可用”的局面了。无奈之下,唐玄宗被迫停止征兵,折冲府名存实亡,府兵制也逐渐被募兵制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