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表面和蔼,内心苛刻的老板

在很多现代人看来,古时候的大臣当着京官,能够列班上朝聆听圣喻无疑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但实际上,天子眼皮下的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不仅是一项高智商高风险的活儿,更是一项考验体力的活儿,完完全全地验证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败金言。

伴君如伴虎这是肯定的,基础风险必须承担,那天一不小心触怒龙颜,可能就有去无回了。但除了基础风险,还有很多其他考验。俗话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确实,一入天子门,就像签了一个卖身契一样,基本上要跟着表面亲爱,内心苛刻的老板——皇帝干上很长一段时间。

自古皇帝老板都是高超的统治术或管理学专家,对大臣们除了威严之外,还经常关心关爱,仁君嘛,自然得亲切,但皇帝老板内心绝对是苛刻的,这是我家的天下,谁敢不做牛做马?

我们可以看一下大臣们平时工作的作息表,就可体会大臣们的辛苦。据说很久以前大臣们是不用上夜班的,但从唐朝开始有了大臣们编组上夜班的制度,并且有专员记录考勤。那时的名相姚崇年老了不想上夜班,还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满。大唐盛世不是诗酒吟诵出来的,应该是大臣们拼出来的。

对于上朝列班启奏,更是一件政治大事。从南北朝到明清,朝堂制度越来越严格。以明清为例,大臣们一般都是提前准备,可能在凌晨3点就起床,然后是梳洗,最主要的是要整理好仪容,因为朝堂失仪是一项大罪过。如果家住得离皇宫远的话,那更是要半夜起床了。有时间的话吃点宵夜,然后紧巴巴地赶到宫门口等待。如果是春秋季节还可以,要是冬天的话,碰到懒惰的皇帝,是要在宫门外的寒风之中等待很长时间的。有先见的人多准备厚棉袄,但体弱多病,当场晕倒者也不是没有。朝堂之上都是站班,碰到皇上的特别召见,还得站上或跪上几个小时。于是他们提前会在膝盖处用圆夹布中置棉絮为衬,至少使得下跪时不痛。上奏事情也是言简意赅,免得长跪。该上朝之日,一般是不能请假的,擅自不上朝更是很严重的事情。

每位军机大臣一般都是起早贪黑,加班加点,还要时刻受到皇帝的怒气发泄。遭遇古代的皇帝绝不亚于在现在工作中遭遇那种苛刻的老板。而比这更悲惨的是现在可以自由跳槽,但古代帝王家是不可跳槽的。这就是我们亲爱又苛刻的皇帝老板,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