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玉米面积预期下降,秋天粮价能涨到1.10元/斤吗?为什么?

农事指南


从最近一个月的玉米价格行情来看,玉米价格的增长态势还是很好的。从4月开始,玉米价格就持续上涨,近期全国的平均玉米均价维持在1910元/吨-1920元/吨,按照一些分析人士的说法,玉米价格还有可能有所上涨,预计上涨空间在5%-10%左右。现在的玉米价格属于触底反弹,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养殖业对于玉米的需求依然没有提升起来,但是不利因素的影响减弱,有利因素逐渐增多,主要产区的玉米价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玉米价格可以实现持续长久的增长态势。


玉米的种植面积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今年新季的玉米产量,从供给端来说,供给紧缩会是今年的玉米的供需表现之一。本次的玉米价格增长主要是受到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在我国的两大玉米产区,目前的玉米基层粮源见少,很多玉米都被一些中小贸易商转为库存,随着玉米在基层数量的减少,玉米主要产区挺价的心态明显得到了提振;二是目前市场预期的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玉米产量也会有所下降,很多人也是抱着炒作的心态看待现在的玉米价格。综合以上两个因素来分析,本次的玉米上涨是属于正常的供需市场表现,加上外部的炒作影响则更明显。

至于说秋天的时候,玉米价格可不可以涨到1.10元/斤,笔者认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主要还是有两个利好因素。一是玉米的临储拍卖或许会在6月底开始,市场上目前的说法是底价预计会增加100-200元/吨,这就意味着今年的成交率会比较低,投入市场的玉米也会非常有限。二是从主产区的玉米生长情况来看。今年的玉米主产区减产的可能性很大,再加上种植面积减小,所以供给仍然是今年要关注的点。从现在的市场行情来看,玉米价格均价已经在0.95-1元/斤,后期随着供需关系的调节,玉米价格涨到1.10元/斤基本没有问题。


虽然猪疫情依然在持续,海南、广西等地的猪肉价格不怎么理想,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猪疫情的控制,猪肉价格恢复也是有很大可能,养殖业对于玉米的需求会提高很多。再加上基层的粮源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市场处于青黄不接的现状,从买方市场转为了卖方市场,现在就等6月的玉米临储拍卖的底价高低了。临储玉米拍卖如果低价过高的话,很有可能将全国玉米均价带上1元/斤,大家可以多关注下相关消息。


老农民说事


随着这几年玉米种植结构的调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减少,加上今年大豆振兴计划的实施,很多地方加大了大豆的种植补贴力度,所以从总体来看今年的玉米种植面积要小于往年,但是即便是种植面积减少了,我觉得今年秋粮玉米价格,涨到1.1元/斤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首先玉米做为三大主粮之一,用处较为广泛,它的价格走势一直还算稳定,大起大落出现的频率不高,即便是去年玉米上涨周期的来到,从春天开始上涨,一直涨到十月份,将近一年的时间,玉米价格也没有突破一元一斤,而现在国内玉米平均价格在1910元一吨左右,折合单价也不过0.95元一斤,和我们期望的1.1元一斤还有较大的区别,再有五六个月新季玉米就会陆续上市,几个月的时间一斤涨上两毛钱,我觉得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其次玉米种植面积虽有减少,但是减少毕竟有限,虽然大豆补贴力度加大了,但是并不是所有地区都有大豆补贴的,而且近几年受进口大豆的影响,国产大豆价格持续的下降,种植大豆利润其实并不太高,所以很多人还是愿意去选择种植玉米,供需矛盾并不突出的状态下,玉米价格出现大涨的可能性就不太高了。

最后就是受猪瘟疫情的影响,今年饲料行业对玉米的用量出现了大幅的减少,加上深加工企业利润的不断下滑,对玉米采购比较谨慎,而国内玉米还有将近8000万吨的库存用量,另外进口玉米也在虎视眈眈,如果国内玉米价格大涨,深加工企业肯定会加大进口玉米的采购,所以今年玉米我觉得突破1.1元一斤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综上所述,随着近几年玉米种植结构的调整,玉米种植面积确实在不断的减少,但是猪瘟疫情的影响,生猪存栏数量的大幅下降,饲料玉米用量的减少,对玉米价格上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不过总体来看,今年秋粮玉米价格肯定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个人预计最佳价位应该在一元一斤左右,至于能不能突破?还要看后期市场用量需求的变化。(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卖柚子的小伙子


至于今年秋天玉米价格能涨到多少,现在还很难判断,但是根据市场各方面情况分析来看,下半年玉米价格上涨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尤其是第四季度将是重要的上涨时间窗口期,预计今年玉米平均价格大概率会在目前的基础上上涨5-10%左右,按照目前玉米价格为0.952元/斤计算,也就是玉米价格有可能达到每斤1.0-1.05元之间,当然,如果行情顺畅,不排除达到每斤1.10元的可能。



一、从今年玉米行情走势看,进入4月份,玉米价格出现了震荡上升、小步慢涨的格局,据5月5日数据显示:各地玉米企业有5家上涨、3家下跌,其余企业保持稳定,其中上涨的企业有青冈龙凤淀粉上涨6元,达到1730元/吨;长春大成上涨10元,达到1730元/吨;山东诸城兴贸上涨10元,达到1990元/吨;沂水大同上涨10元,1980元/吨;恒仁工贸上涨20元,达到1970元/吨。从价格看,山东地区玉米价格已经临近2000元大关。



二、近日,国家统计部门在种植意向调查数据显示,玉米面积有可能减少3.1%,大约1900万亩左右,如果按照2018年2.54亿吨产量计算,也就是大约787万吨,略高于玉米进口配额的数量。如果这个种植意向落到实处的话,对下半年的玉米价格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由于数量较少,利好作用应该有限。但是有一个情况,就是由于近期黑龙江大豆、玉米种植者补贴公布,大豆补贴不低于270元,比去年少50元,而玉米补贴在70元以下,估计会高于去年25元的标准,这样黑龙江的玉米面积下降的可能性较小。



三、客观地讲,玉米播种面积增减个3%左右,对于市场市场影响还是相对有限的,看好下半年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个就是今年受玉米深加工、工业加工玉米新增需求1500万吨,以及下半年养殖业回暖的影响,玉米缺口将同比增加700余万吨,3月份数据显示为2210万吨,这将是影响下半年玉米行情的重要因素。

另一个就是今年库存玉米拍卖时间延后,并且底价有望每吨提高150-200元,再加上每吨出库费80元,已经接近当下的现货价格,所以对市场的影响比较有限,并且虽然库存是7870万吨,但实际投放量还有一定弹性,会低于这个水平。

四、有可能很多朋友会考虑进口玉米问题,这件事可以放心,今年还继续执行玉米进口配额制度,配额量为720万吨,实际进口量大约在350万吨左右,对玉米市场的影响就那么大,不用过多担心。



总的来看,对今年秋季玉米行情还是比较看好的,由于市场供需方面的积极变化,预计今年的行情会明显好于2018年,初步预计在1.0-1.05元之间,也有达到1.10元的可能性。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三农广讯


据统计部门发出的玉米种植意向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下降约3.1%,调减的面积约1900万亩,由于东北主产区大豆生产者补贴高于玉米近200元/亩,使得农民改种意向比较强,东北地区调减的幅度也最为明显。其中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同比下降15.8%,下调的面积约为1500万亩,吉林同比下降2.7%,面积约为170万亩,辽宁地区同比下调2.2%,下调面积约为9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的下调,意味着后期玉米总产量会缩减,再加上近期东北地区降雨量同比偏少,一旦旱情延续,那么将对后期玉米产量产生不利影响,玉米价格炒作会明显升温。2019年玉米种植面积预期下降,秋季新粮玉米价格能否涨到1.1元/斤?微尘微视界认为东北主产区很难实现,华北部分地区有望达到,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临储玉米进一步去库存,后期市场关注焦点将在新玉米上,有利于玉米价格上涨

在此之前,临储玉米是压在市场的一座大山,每次到临储玉米拍卖时,现货玉米价格往往会走低,经过2018年高强度投放后,临储玉米库存量明显降低,当前只剩下7900万吨的量,这与2018年相比市场压力明显减少。也正是由于临储玉米去库存效果显著,使得市场对今年的临储玉米拍卖有了更多的期待,认为拍卖底价同比会提高150—200元/吨,单周投放量也会由去年的800万吨降为300万吨。通常情况下,临储玉米拍卖会在下半年新玉米上市前结束,有的甚至认为今年是最后一年临储玉米拍卖,后期将难有这样的拍卖机会,市场关注的焦点会放在新粮上,需求企业采购的心态也会发生改变,这些变化是有利于玉米价格上涨的,在外部因素没有明显利空的情况下,2019年下半年新粮价格会明显好于2018年。

二、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加上春播再遇旱情,炒作天气因素增加

2019年大豆意向种植面积增长16.4%,其中东北地区种植意向明显增加,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同比分别增长了28.4%、37%、14.2%和14.1%,大豆种植面积明显增加,而今年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下半年玉米总产量将有所减少。当前东北地区玉米春播接近尾声,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吉林西部、辽宁西部以及黑龙江部分地区,降水量同比减少,多地需要面临抗旱播种,后期出苗能否顺利,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一旦降水量无法得到缓解,那么减产预期就会增加,相关行情炒作也会随之而来,有利于玉米价格的上涨。



三、玉米深加工领域需求增加,但自身利润有限,使得玉米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玉米饲料需求因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大概率会降低,业内预计2019年玉米饲料需求同比下降10%左右,后期随着生猪价格明显回暖,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增加,后期玉米饲料需求也会有所增长。市场上值得期待的是玉米深加工领域,它与饲企不同,下游销量一直比较稳定,而且随着玉米深加工领域不断拓展,玉米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像东北地区,下半年有多个玉米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本地消费量将有所增加,有利于玉米价格的上涨。当然也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大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偏低,企业利润有限,这也制约着玉米价格的上涨空间,毕竟亏本的买卖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四、玉米进口大概率增加,一旦进口配额全面放开,秋季新粮将无缘触及1.1元/斤

2019年玉米进口配额为720万吨,如果按照往年的情况,玉米进口配额是用不完的,基本上只用不到一半的进口配额,但今年情况似乎有点变化,玉米产销缺口扩大,内外价格差较为明显,如前期进口乌克兰玉米,到广东港口的价格只有1600—1800元/吨,低于国产玉米价格200—300元/吨,加上贸易磋商大概率会加大玉米进口量,使得市场对进口玉米预期增加。还有就是4月18日WTO的一项裁定,认为我国对小麦、玉米、大米等农产品实行进口配额限制,有悖于自由贸易,后期大概率要调整玉米进口配额,一旦当前的进口配额制度被取消,那么国内需求企业会优先考虑进口玉米,国产玉米价格将难以上涨,那时不要说1.1元/斤,能够达到0.9元/斤就很不错了。



总之,在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调减的情况下,后期玉米总产量会有所减少,原来有临储玉米库存压力,而2019年再一次去库存后,临储玉米给市场带来的压力会明显弱化,有利于玉米价格的上涨。不过由于华北、东北两大产区所处的环境不同,玉米价格上涨的幅度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如山东局部地区突破1.1元/斤还是希望很大的,但黑龙江地区就基本上没有希望,这是短期无法改变的现状。对后期玉米价格影响比较大的还是政策导向问题,玉米进口配额是否全面放开,将是后期的市场焦点,一旦确定与国际市场接轨,那么下半年新玉米价格就基本上无缘1.1元/斤。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2019年玉米种植面积预期下降,秋季新粮玉米价格能否涨到1.1元/斤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微尘微视界


粮价涨点也不多,

灾害来临苦奔波。

靠天吃饭终身累,

直到离世锄头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