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一美男杀死自己人,没想到留下了“暗箭伤人”一词

读《春秋左传》也好,读《古文观止》也好,都会很快接触到《郑伯克段于鄢》这一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的具体内容,大家都非常熟知:

郑伯在察知其弟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勾结,准备颠覆郑国政权时,采取了雷霆霹雳的手段,扑灭了共叔段的武装政变。郑庄公回到国内后,“遂置姜氏于城颍”,而且发誓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来,就是这位颍考叔,其时正担任颍谷封人之职,以“有献于公”的方式,得到“公赐之食”的机遇,并借此劝谏郑伯公应该善待母亲,而且,提出了建议:“若掘地及泉,邃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史上因而对颖考叔赞颂说: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这事发生在隐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722年。

可以这样说,郑伯最终在颖考叔的协助之下平息了内乱,并且走上了日见强盛之路。

但非常遗憾的是:东周礼崩乐坏之开端,也因此开始了。

我们看到,十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712年的隐公十一年,这位纯孝之人,也是郑伯非常赏识的大臣,竟然遭人暗算,在攻打许国时,被一个叫子都的人“自下射之,颠。”

也就是说,在同一个阵营里的子都,在颍考叔挥舞着郑国大旗“蝥弧”攻上许国都城时,从下面发暗箭将颍考叔射杀死了。

史书上对这件事的描述也非常简单:“秋七月,公会齐候、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颖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等,子都自下射之,颠。”

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先来为这场战争复盘:

史书上说:夏季,隐公和郑庄公在郲这个地方会盟,策划进攻许国。郑庄公准备进攻许国时,于五月十四日在太宫也就是祖庙内分发武器。公孙阏(郑大夫,字子都)和颍考叔争夺兵车,颍考叔为了得到这辆车,挟起车辕就跑,子都拔出戟就追。追到大路上,没有追上,子都很愤怒。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子都便在攻城时暗算了颖考叔。

这一年秋七月,鲁国会同齐国与郑国攻打许国。七月初一,军队逼近许国,颖考叔一马当先,勇猛冲杀,高举郑伯的旗帜,率先冲上敌城,“以蝥弧登”。就在这时,一支罪恶的箭矢从自己的阵营中,准确无误地射中了颍考叔,颖考叔从城上“颠”了下来,中箭身亡。郑国这方“瑕叔盈又以蝥弧登”,郑最终还是赢下这次战争。

仗打完了,仗打赢了,但先锋官被自己人射杀了这件事,就要排查、算账了。

这时,人们自然首先想到与颖考叔争先锋官的子都。你不是没有争到吗?于是你就怀恨在心,图谋暗算,以出这一口恶气。

这是一种正常的思路。

郑庄公的做法是:让一百名士兵拿出一头公猪,二十五人拿出一条狗和一只鸡,来诅咒射死颍考叔的凶手。

君子们当然是反对这种做法的,政是用来治理百姓的,刑是用来纠正邪恶。就是因为缺乏清明的政治,又没有威严的刑法,这以才发生了邪恶。既然已经发生了邪恶,你现在又加以诅咒,又有什么好处?

但郑伯的做法不会因为君子评说而停止。事情也并不因此而停止。而且,我们知道,郑庄公在克段于鄢这件事上,已经显示出一点:他不是个善茬儿。他想做什么事,是必须得有个水落石出的。

按规矩,大夫死后要三个月才下葬。那好,庄公,也就是郑伯,就在这三个月里,派人轮流守灵,第一个奉旨守灵的是世子公子忽,之后依次是这次出征许国的众位将军。世子也都参与守灵了。最后,子都守灵十五天。

关键不在守灵。在守灵的每一天,郑庄公都安排守灵仪式上的巫师们诅咒施放暗箭的人。

更重要的是,众人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其实都是在内心里骂子都这个暗箭伤人的人。十五天里,子都天天听着巫师在诅咒自己,有时候,巫师还怪怪地看向子都,心里实在是不好受。

但子都属于那种心理强大的人。再有,子都属于美男子一类的人,据说,就是在为颖考叔守灵期间,竟然还在勾引女人。

三个月守灵期结束,正式下葬这一天,庄公率群臣来到,看见子都和平常并无二致,内心非常失望。

葬礼非常隆重,郑伯亲自致悼词,最后宣布:颖考叔为国捐躯,为纪念他,特决定将他所抢的那只车辕随他陪葬。

那乘战车如何处理的呢?这是每个人都很关心的事。按照惯例,战车是不可能随葬的,实在,每个人都想得到那乘战车,因为,相传这辆战车是由精于军事制造的大国鲁国工匠所制,当时,只有三辆这样的战车,周、鲁、郑各有其一。这也是人人都想拥有的原因了。但现在只有两个人最有资格拥有这样的战车。一个是子都,另一个是瑕叔盈。

最后郑伯有意将战车赐给了瑕叔盈。

就在瑕叔盈感动不已向主公表达感激之时,子都从人丛中走了出来,大声叫道:“国君在上,这一辆战车,不管从哪个角度说,都应该归我。主公素来做事公允,这次为什么如此有失公平?”

郑伯本就期待子都自己跳出来。于是,郑伯立即大声叫道:“来人,把那支箭拿上来。”

拿上来的箭来,正是子都射向颖考叔的那一支。

庄公冷冷地从侍从手里接过箭,然后狠狠地掷在公孙子都面前,喝道:“战车不能归你,只有这支箭才是你的。”

郑庄公说完之后,随即命令:“左右,给我拿下!”

“慢!”子都大叫道,“不需主公动手,这事儿,还是我自己来!”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电光火石之际,子都抽出自己的宝剑,横向脖子,自刎当场。

自刎之前,子都激愤地说:“都在说我暗箭伤人,背后使箭射杀颖考叔,我无可辩驳,那就以死谢罪吧!”

美男子公孙子都,就这样自我了结了自己。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公孙子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子都原名公孙阏,本姓为姬,与周王同宗,字子都,是郑国的宗族子弟,也就是郑国公族大夫,春秋第一美男,历史上十大美男之一,武艺高超,相貌英俊。公孙阏后人以都为姓。

《诗经》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首诗里的“子都”并不是子都本人,而是被借代用作美男子的代称。所以,可以想见子都是多么英俊帅气。据云,子都是众多郑国女子的梦中情人和偶像,几乎每一个女孩子都在做着和子都这样的白马王子假想的约会与神交,女孩子们都以能见到这位美男子为荣,有人为了能见上他一面,甚至不惜苦苦等候几个时辰。

《孟子·告子上》都说 :“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连亚圣人都在夸奖子都,你就可以想象子都之帅之美。

但这个美男子就这样自杀了。

历史上诸多指责,就这样集中在他的身上,并为他创造了像“暗箭伤人”这样的成语。

戏剧《伐子都》、昆曲《英雄罪》(亦名《暗箭记》或《公孙子都》)也描述了这段故事。

当然,戏剧编得就有水准了,暗箭伤人之事以外,还塑造了颖考叔的妹妹为报兄仇嫁于子都,以求得杀兄真相云云。喜欢的读者,可以搜求一观。其故事之曲折,情节之动人,当在我这篇小文之上。

几千年过去了,子都究竟有没有暗箭伤人,抑或是误伤,或者是冷兵器时代必然出现的一种战场情形?这些都无从考究了。

不过,你还可以大致推断得出这背后真正的原因。期待读者诸君为子都进行一次无罪推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