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兵团远征过国外,三次逃过打击,这次老天爷相助将其全歼

1947年1月,在鲁南战役中,华野主力在42个小时内就全歼国民党嫡系整26师及第一快速纵队。

其中,叶飞为司令员的一纵负责打敌第一快速纵队。

何为第一快速纵队?

这是蒋介石新组建的一个机械化装甲兵部队,以“战斗快速”为目标。它原是中国远征军,参加过美国史迪威将军指挥的缅甸战役,在远征军时番号为装甲兵团,不仅战斗力强,还有极其丰富的战斗经验。1946年内战爆发后,蒋介石把它调往华东前线,令它协助陆军作战,速战速决,且名为“第一快速纵队”。

叶飞的一纵与第一快速纵队曾作战过三次。一纵由于不会打坦克,三次吃了它的亏,让它跑掉。

因此,这一次在鲁南战役中,叶飞使用了精锐的第2旅负责攻歼卞庄之敌——整26师第505团及其捍卫的第一快递纵队。

战斗一开始,2旅就一举攻占了卞庄西102高地,同时向塔山发起攻击,把敌人紧紧包围。1月3日晨,大雨倾盆,敌第505团在坦克掩护下出击,被2旅击退;15时半,2旅攻占了敌制高点;16时,卞庄之敌再一次进行突围,又遭到2旅的严重打击,缩回去了。

4日上午,乌云密布,雨雪纷飞。敌整26师大部已为华野各部歼灭,只剩下卞庄的残敌及第一快速纵队。敌军于是立即全部脱离工事,企图全线西窜。

可是,此时一纵已决心定要把它们全歼。老天爷也为一纵帮忙,一连几天都是倾盆大雨,现在又下起了雪。雨雪给一纵助威,道路变得泥泞,不利坦克运动。

这时公路全被民兵事先破坏了。敌第一快速纵队位于渔沟一带。这里的村庄连名字都是叫什么常家渔沟、孙家渔沟、马家渔沟,等等,一听地名就知是河沟沼泽地,事实上也到处是洼地、水沟。

敌坦克出动后,在公路上不能走,只好向着公路两侧展开,从两边的洼地里走。哪知道,大雨使得洼地积水不少,更加泥泞。坦克一下去,就陷到深泥中去,走不动了。坦克驾驶员们慌了,却不敢爬出炮塔,只在里面拼命打炮。可是,坦克有很大的死角,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和左右。于是,他们躲在坦克里面,任由外面的解放军战士冲上来,打的打,炸的炸,无可奈何,结果坦克兵不是被炸死,就是被活捉。

经过一阵混战,只有敌整26师副师长曹玉珩和参谋长郑辅增乘一辆坦克逃回峄县,第一快速纵队其他官兵全部被消灭,解放军缴获敌24辆坦克,还外加一个美械榴弹炮团。

战后,陈毅、粟裕等人高兴地在一辆缴获的坦克上照了一张相,以示纪念。

在鲁南战役中,整26师师长马励武也当了俘虏。被俘后,马励武自述:“迄2日晚与薛岳联系,得其指示谓准予1月3日拂晓撤至峄县附近,并谓即派飞机掩护。我即电令前方遵照薛岳的指示示撤退……不料事出意外,天不凑巧,3日清晨,忽然大雨倾盆,下了很久,飞机既不能掩护部队撤退,坦克、炮队及机械化车辆陷入泥泞状态,这就陷军队撤退于大不利的危境。”

马励武把敌整26师和第一快速纵队的被歼,归之于“天不凑巧”。但是,一纵司令员叶飞却说:“这一战,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和敌快速纵队打过三仗,已经有打坦克的经验了,只是由于雨雪天给了我们以更为有利的条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