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害女侠秋瑾的罪魁祸首,晚年做了汉奸,最终因得罪日本人被毒死

作为清末革命风潮中极为少见的女性,“鉴湖女侠”秋瑾不仅兴办新学以培养革命队伍,而且还与徐锡麟等人密谋发动起义,但终因消息走露被捕杀,而杀害她的罪魁祸首,正是满蒙贵族贵福。那么,这个刽子手最终的结局如何?

贵福是蒙古族人,姓喀喇沁诺昆岱氏,肄业于官学兼学弓马,并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取进士,授翰林编修。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贵福因随扈两宫“西狩”有功,返京后得以充任功臣馆编修、协办院士。此后,贵福接连得以晋升,并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京任职,担任浙江绍兴府知府。

贵福一度支持过秋瑾办学堂

1905年9月2日,清廷在重臣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下,正式宣布废除科举制,并在各地创办各式新学校。而在此前两年,浙江已经率先停办科举,并陆续建立起一批新式学校。所以等到贵福出任绍兴知府后,便顺应当时的潮流,一度还支持过秋瑾等人兴办大通学堂(位于山阴县)。

但仅过了两年时间,形势便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学堂被查封、秋瑾遇害,而主谋正是贵福。原来在1907年7月,在安徽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命案,巡抚恩铭在安庆巡警学校参加毕业典礼时,被警察处会办、光复会会员徐锡麟枪杀,而徐随即遭到捕杀。事情发生后,清廷下令彻查此事,由于徐锡麟是大通学堂的创办者之一,由此便将秋瑾牵连进去。

徐锡麟被捕杀后,秋瑾受到牵连

浙江巡抚张曾扬接到清廷诏旨后,严令贵福查封大通学堂,并逮捕学堂督办秋瑾及其同党。贵福不敢怠慢,便即刻电告山阴县令李钟岳,责令他限期完成此事。然而李钟岳出于良知和对秋瑾的仰慕,却替她及大通学堂辩解,并故意采取拖延政策,以期秋瑾等人能够逃生。

贵福见李钟岳迟迟不采取行动,便亲自赶往山阴坐镇监督,并逼迫李钟岳带人查抄学堂,将秋瑾等人逮捕后押到县衙审讯。但是在审讯过程中,李钟岳对秋瑾却是礼遇备至,不仅为她设座,而且还请她题诗作文。秋瑾的遗墨“秋风秋雨愁煞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实际上引自清代诗人陶宗亮的《秋暮遣怀》)。

秋瑾临终前曾留下遗墨“秋风秋雨愁杀人”

李钟岳如此礼遇一名“逆党”,让贵福知道后勃然大怒,竟然在没有得到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便电请巡抚张曾扬要求处决秋瑾,并得到后者的同意。随即,贵福向李钟岳出示巡抚的回电,命他将秋瑾即刻“就地正法”。对此,李钟岳据理力争,迟迟不肯处决秋瑾。贵福见李钟岳不肯就范,便搬出上司的威严,最终迫使他签发处决秋瑾的命令。

就这样,在1907年7月15日,秋瑾等人被押至绍兴轩亭口问斩,年仅32岁。由于秋瑾是国内闻名的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革命志士,如今一经拿获便被斩首,得知消息的人士无不惊骇震悚(“秋瑾女士曾至日本游学,程度颇高。近被人指为徐锡麟党羽,遂被拿获,立予斩决。闻者莫不栗栗。”见《申报》)。

李钟岳对秋瑾被杀一事耿耿于怀,最终自杀

事后,贵福因为李钟岳“袒护”秋瑾,便在张曾扬跟前极力弹劾他,引得后者大怒。结果,就在秋瑾遇难后第三天,李钟岳即因“庇护女犯”的罪名被革职还乡。李钟岳被罢官后寄寓在杭州,因为对秋瑾之死耿耿于怀,每日里沉溺在悔恨之中无法自拔,最终竟投缳自尽,距离秋瑾遇难只有百余天时间。

秋瑾被杀、李钟岳自尽后,张曾扬、贵福顿时成为众矢之的,遭到浙江士民的声讨。在这种情况下,清廷改调张曾扬为江苏巡抚,贵福改调浙江海运局统办,嗣后改任安徽宁国知府、漕运劳保道,算是躲过了风头。清朝覆亡后,贵福因畏惧革命党惩罚,便托病辞官并改名为赵景祺,悄悄潜回北京隐居,时间长达5年。

张作霖曾长期任命贵福为官

1916年后,赵景祺到东北“求发展”,依附于“东北王”张作霖,历任奉天商埠局局长、沈阳县知事等职务。1927年,张作霖进入北京后自组军政府,赵景祺又返回到北京,并担任京兆政务厅厅长。然而仅过了1年时间,赵景琪便跟随张作霖逃回东北,此后又担任过东三省博物馆总务处副处长。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持清废帝溥仪建立伪满政权,赵景祺积极参与其中,并谋得盛京陵庙承办事务处总办的职务。虽然官职并不高,但赵景祺却深得溥仪信任,不仅屡被嘉奖,而且其次子赵国圻还被溥仪赐婚,娶其四妹为妻。不仅如此,赵景祺的长子赵国仁官至民政部高官,赵国圻官至皇宫禁卫队队副,一时间让赵景祺风光无限。

溥仪对贵福很是器重

然而贵福风光没几年时间,便在1936年非常离奇的死在沈阳,终年68岁。关于贵福的死因说法很多,坊间更是传言他是被日本人暗杀的,起因在于贵福跟当地日本驻军不睦,且有争权夺利的举动,由此才遭遇毒手。贵福死后,灵柩被运回北京下葬,具体位置不详。

资料来源:《秋瑾史集》、《女革命家秋瑾》、《秋瑾评传》、《刽子手、汉奸贵福丑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