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新华词典背完了,能不能写出一首好诗?背词典真的对写作有用吗?

牧边读书


如果你有恒心能把新华词典背完了,不论能否写一首好诗,但你的收获一定不小,因为背一本新华词典功夫比写一首好诗难多了。因为,它既要大把的时间,又要有一个好脑子、好记忆、好耐力、好环境配合,才能完成这个目标任务。这也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我认为比写一首好首要难多了。



当然写一首好诗也不容易,以什么标准来衡量诗的好坏呢?当然有人会说,有平仄、有对仗、有意境就是好诗。这能肯定吗?有人会用唐宋诗词来比较,你写的诗能够和唐宋诗词相比吗?所以,一首好诗也是一坐山峰,也是难以逾越的目标。

一个人真正有这么大的决心,也是难能可贵的,即使写不出来一首好诗,但你背熟了这本新华词典,所取得的成绩也可能会不小,说不定“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也可能你将来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了,也可能成为曹雪芹式的伟大作家的。虽然曹雪芹没有达到李白杜甫诗人那样的高度,但曹雪芹写出了不朽的著作《红楼梦》,也是成为一个伟大文学家了。


因此,如果一个人能有背新华词典的毅力和决心,无论能否写成一首好诗,它的收获是一样的大的。


昆仑之柏


即便真的把新华词典背完,也未必能写出好诗。

为什么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我承认,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创作,是需要丰富词汇的。像鲁迅、郭沫若、巴金、茅盾,那些大作家,同时也就是语言大师。他们的作品,不但词汇丰富,而且极有表现力,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百读不厌的优秀作品。

一个作者,一旦有了丰富的词汇,并且能够手到拈来,写作的时候就能够得心应手,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绝不会因为找不到词,而伤脑筋。因此,加强语言学习,对于创作是有好处的。

词汇是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的建筑材料,就如同高楼大厦的砖瓦。但是,只有砖瓦,高楼大厦也未必能够盖起来。因为它涉及到选址、设计、建设,等一系列的技术和过程。

词汇只是建筑材料,并不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内容才是根本。

文学作品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是作者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体验到的人、事、物、景、像。这些人、事、物、景、像,都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过这种思想感情,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浅显,有的深奥罢了。

试想,如果我们把一部词典的词都背下来了,但是,我们却找不到创作的内容,怎么进行创作呢?即便找到了内容,我们也不一定能搞清楚其中的生活哲理,未必能够从内心里产生独特的感情。因此,我们就写不出诗歌,写不出散文。

比如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整个一阕词,用的都是常用词。如果李煜没有那种独特的生活经历,又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词句呢?

再比如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的诗句,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大师就能写出来的。只有鲁迅,他的特殊经历、特殊追求、特殊思想感情,决定了他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非写出这样的诗句不可。

再比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清照:“人比黄花瘦。”这两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感悟不同、追求不同,甚至性别也不同,因此,菊花在其作品中的形象也就不同。

因此,文学虽然是语言艺术,但是只有语言,是写不出文学作品的。

关于语言的学习,我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然而,写出来的东西常常感觉苍白无力。原因就在这里。



郁津里


如果一个人真的能把新华字典背完,那这个人会不会写诗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的词汇量已然达到一个高度,只要他拥有汇句成篇的功力,完全可以自由写作。

一个擅长写作的人,一般必须拥有一定的词汇量。词汇作为人类语言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但是,你想写诗与你拥有多少词汇量是不成正比的。写诗之人首先必须性灵,也就是你骨子里必须有诗。古语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

诗写性情,非人所适。诗来风有致,言尽月无聊。佳句千寻处,率性自天真。诗者性洒脱无拘,风韵天成非字句可造。诗者乐山乐水而以言情咏古咏物,韵达之处妙意横生。

虽然,你熟背新华词典不一定会成为一个诗人,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可以边背词典边熟读诗词,腹中有物不会作诗也会吟诗。好吟之人,便可顿悟诗之道,水到渠成时你也可即兴轻吟。

不作诗,你可写随笔散文、小故事、小说,一样有真趣非诗所能及。

水寒雅芙随笔


水寒雅芙


学生、初搞写作的人,语文教师,翻译官,编辑,记者通讯员网络小编等,都需要的了。

明显不同的,如小说家等文学家,当然不单只是词汇丰富、文字能力强的事;如小说创作追求传统的情节、细节、环境描写的的,离不开生活、社会内容等的把握能力(因为这要讲真实,小说虚构于此一般是不能的)。以及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法律政策性,小说的艺术形象性和民族理念展示,哲理寓意等表现,非书本功夫所能实现的。

如现代作家(小说作家)王蒙,莫言,铁凝等著名大家,莫不如此。

小、中学生背记词典,一般很难。天生有志有趣于语文与写作的,还行。因为不加理解的真的是死记硬背下一些,多数也会用不上多少派场。(以小说创作谈的,有点文题不符。)


花鸟鱼虫儿686


这个问题嘛,背词典可以助长词汇的丰富,但对诗词的写作邦助是有限的,最好的方法是把唐诗三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以及杂集诗词类的都能倒背如流,朗朗上口,那么您的写作能力便能直线上升了,至于为什么,有些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有经历过风雨的人,才能知道彩虹的宝贵与燦烂!


孤心淡1


能啊,你把字典好好背背,不要磕磕绊绊,最好能倒背如流……既然把字典都背了,也不在乎把能看的古诗词的书全部都背了……

都说古代人是死读书,死读书都能写出那么好的诗词……何况古代都没新华字典,你连字典都会背了,写的诗词肯定比古人强,你写诗的成绩能超过诗仙,诗圣,诗王的总和……

加油,多背点字典之类的……背就对了!


熬夜对身体不好啊


谢谢,不要说背完,就是按上面去理解,应用,你也会得心应手。真能背完,也称神奇了。肯定对写文章有极大的帮助。编字典,大词典,词海的更不简单。这本身就是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他是集各种文化精英为一体的杰作,是編辑者们的幸勤劳动成就。他就是一部浩瀚的百科全书。不朽的史诗。


自在了然1


把新华词典背完了,对写诗有帮助。我不太相信有这样的奇人,或有亦说不定。世界之大不可不信,.听说真有过目不忘的人,或是一个比方?倘有背新华词典这样的毅力学诗,定能写出好诗。写出好诗的人不一定能背新华词典,亦不一定有必要。但诗人所下功夫或不亚于背新华词典?诗在学习中,诗在生活中,诗在兴趣中,诗在时代的韵律中,诗在诗人的高尚情怀中。背词典对写作有用。这是学习的方法的一种。学习,不拘限在背词典;可以读小说,读诗,读一切有兴味的无兴味的好书。


李廷明5


以前我们背字典,那是肚子都填不饱,木钱买书看呀……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知识爆炸……要找啥有兴趣的知识,实在是太丰富了,根本就木必要再像我们那个年代那么傻去背字典了


守望幸福快乐a


有!字典词典都是文学老师,写字成词,吟诗作联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