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兵后为何跑遍大半个唐朝,他去沿海省份干什么?

独行客地图帝


说过春秋的流浪大师晋文公姬重耳、三国的流浪大师蜀先主刘备,再说说唐朝的流浪大师黄巢。

生于公元820年的黄巢是曹州冤句县人,在哪呢?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菏泽市西南与河南省的边界上。黄巢不第后赋了一回菊,在公元875年,参加了老乡王仙芝的起义军,开始了推翻腐朽唐朝的努力。

黄巢入伙后,跟着王仙芝进攻郓州(今山东省郓城县)。黄巢的下一站,是郓州以东二百多公里的沂州(今山东省临沂市),黄巢等人在沂州被暴打后,稍事休整,进入河南地界。在河南洛阳、许昌、平顶山之间折腾一圈,然后进入豫南与鄂北交界地带,包括河南南阳、湖北襄阳、随州一带。起义军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包括淮南以南、长江以北,扬州以西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官军被打得鬼哭狼嚎。

不过,黄巢一直是跟着王仙芝行动,还不是起义军男一号。直到乾符二年(875年)年底(阳历876年初),王仙芝想接受朝廷招安,黄巢大怒曰:招安!招安!招甚鸟安!说罢,黄巢怒从心头起,揪起王仙芝劈头盖脸赏了一顿老拳。王仙芝没机会当宋江的投降老前辈,只好继续做“贼”。只是和黄巢翻了脸,二人各玩各的,黄巢率部回山东折腾。

877年初,黄巢再次杀回郓州,下一站又是沂州。这两地的官军听说黄巢又回来了,所有人的表情都是:……

黄巢没有根据地,在二州呆不下去,又向西杀回河南,与王仙芝部会合,然后杀向宋州(今河南商丘)。在宋州城下,起义军吃了败仗,黄巢南下进入湖北省东部的黄州、蕲州。黄巢打算过江,可是没有攻下和州(安徽和县),无立足之地,干脆又把军队拉回北方,一路杀到黄河南岸的濮州(河南濮阳)。

黄巢带队在大江南北来回跑,以战养战。王仙芝战死后,大将尚让带残部到安徽亳州,与已到这里的黄巢会合。在亳州,黄巢自称冲天大将军,设百官,朝着正规化公司又迈进一步。

不过,黄巢还是草台班子做派,奉行流寇主义。当然,官军追杀甚急,黄巢也来不及搞根据地,只能变被动为主动,以歼灭唐军为主要目标。在攻打汴州(开封)、宋州之间的襄邑(睢县)、雍丘(杞县)未果后,黄巢把部队拉到豫中,从南线进攻唐朝的东都洛阳。

唐军云集洛阳一带,黄巢苦无下手之机,干脆来一个千里大跳跃。官军有段时间没见到黄巢了,再见时,黄巢已到了长江南岸的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淮南节度使高骈只要不求仙问道,还是战神级别的人物。高骈把黄巢打得灰头土脸,黄巢在江南也无法立足,率军直插浙东观察使辖区(浙江省不包括富春江以北地区)。在浙江地区,黄巢与五代吴越国创始人钱镠擦肩而过。黄巢从婺州(浙江金华)穿衢州,“开山路七百里”,在崇山峻岭之间进入福建观察使辖区(今福建省)。

黄巢的目标是广州,准备在岭南做第二个赵佗。可黄巢的进军路线却是:从福建沿着岭南五岭进入广西,攻下桂、管观察使辖区大部(今广西桂林、柳州、梧州一带)。拿下桂管后,黄巢军杀进广州。

黄巢军多是北方人,在岭南水土不服,黄巢又思念北方家乡。唐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军准备好船只,从桂林城边的漓江上船,经灵渠进入湘江,然后一路北行。穿过永州境(州治在湖南零陵县)、衡州(今湖南衡阳),然后杀进长沙城。

进入长江后,黄巢军转攻重镇江陵(今湖北江陵),再进攻襄阳,结果被唐军又打了一顿。黄巢又再进入江南,在江西省境内来回转圈。黄巢从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再次进入浙江省境内,吃掉了淮南节度使高骈的围剿部队。黄巢所过之处,多是当年经过的老地方,比如婺州、宣州,看来黄巢“挺念旧”。

黄巢似乎也觉得自己的流寇主义走到头了,应该有个根据地。黄巢率部离开扬州周边地区,一路北上,进入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交界的宋州、徐州、兖州等地,他的战略目标非常清晰了,先克洛阳,再克长安。

881年初,黄巢军攻克洛阳,紧接着向西进攻潼关。唐僖宗吓得带着太监干爹田令孜连夜逃入蜀中避难,黄巢军不久后顺利进入长安。黄巢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大齐王朝,黄巢达到了人生的高峰。

但高峰不远处就是悬崖,黄巢直接掉进历史的悬崖里。因“经营”不善,黄巢在关中无法立足,被官军到处追杀。唐中和三年(883年)四月,黄巢率部进入河南,在河南中部的陈州(今河南省周口市)又不停折腾。各路官军加紧了对黄巢的追杀,此时的黄巢已是强弩之末,再无力躲避。

黄巢的人生终点,在山东泰山的虎狼谷(山东省济南市莱芜湖西南方向),黄巢被外甥林言杀死,献其头。你看看黄巢的行军路线图,几乎跑遍了大江南北,而黄巢只用了8年时间。所涉及省份,包括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广东、陕西。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这一点是古代农民起义军的通病,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对古代农民起义军来讲,第一缺乏一个领袖,一个优秀的领袖,通常能够带领大家做一个正确的决策,作为一个战略性的决策,从而为大家接下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任务全部给复制好,你免得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随地乱撞。

第二点缺乏一个大管家,萧何和李善长这样的大管家不多见,很多农民起义军做事情,那简直就是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今天跑到人家地盘把人家粮食全部抢了个干净以后,吃完了没粮食吃了,跑到下一个地方接着去掠夺粮食。

谁想种田行,留下来种田,等你把田给种好,快要粮食收割的时候,官府跑过来,你那粮食等于给别人白种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很多时候的农民起义军浩浩荡荡,但事实上只是蝗虫过境,蝗虫大家都知道的吧,掠过之地,那赤地千里,能吃的东西都吃完了,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遍地浮漂,哀鸿遍野。

对于黄巢来讲,他其实面临的环境也很困难,首先第一点,他起疑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南方,这个南方是一个大问题。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凭什么李唐还能够坐稳江山,(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大部分就是依靠着南方给他输送大量的血液,所以说其他地方爆发农民起义,招安也就招安了,但这个地方,尤其是在李唐王朝的江南地区,李唐王朝是绝对不可能和他们讲和的,对于他们来讲,这个地方的农民起义军势力,要么投降,要么被剿灭。

本来黄巢人家都已经打算要投降了,结果,大唐王朝气数已经,偏偏闹了一档子事情,让人家又不想投降了,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黄巢不想投降,但他另外一位铁哥们儿打算投降,此时此刻的黄巢可以说是腹背受敌,没办法,跑呗。

因此,拉着自己的部队,呼哧带和的跑遍了整个江南地区,当然,对于黄巢来讲,这一路走并不是没有收获,长途行军,对于一支部队的作战意志有着很大的考验。如果有一支部队能够跟随你长途行军走起来的这支部队是绝对可靠的,战斗力,那也是杠杠的。

幺二点在长途行军的路途之中,掠夺当地的粮食,或者是青壮年劳动力,充实自己的军队,继续武装自己的武装团体,这也是黄巢自己要做的事情,第三点,直接规避掉敌方主力,让自己的军队能够安稳的发育下去。

黄巢依靠着这三点,拉起来一只不大不小的势力,并且在不断的作战之中开始锻炼自己的军队,不仅如此,还动摇了李唐王朝的根基,让李唐王朝愈加虚弱,这样的话,为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做足了准备。


漩涡鸣人yy


什么叫跑遍大半个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