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讀書,才不至於成為過眼雲煙?這是我聽過的頂有用回答




你讀過的書,終於有一天會成為你腳下的路。

這句話,乍一聽,挺激動人心的。

但靜下心來想想,為什麼我們九年義務制教育讀了不下100本書,自己還經常給自己加餐讀書,有些書本就是用不上呢?

有人對你說,你讀過的書,雖然沒能直接成為你成功的一把梯子,但都轉化為你身體的血和肉了。

就像你吃過的食物,不見得每一塊麵包、每一口牛奶都會成為你的身體,但是至少有一部分轉化為你的血液和肌肉。

這話有道理嗎?

當然有。

但我要問,有沒有辦法提高讀書的轉化效率,讓讀過的書真正成為未來的路呢?

如果把讀書比作攝入食物,是不是也該講究選擇、搭配和消化、吸收的方法呢?

你看,如果我們吃東西一點兒也不講究,隨便亂吃,不但得不到應有的營養,還有可能吃錯東西,導致拉肚子、生病。

讀書也是如此。

不講究選擇、搭配以及消化、吸收書本知識的方法,那麼極有可能讀得沒收穫,沒成就,更談不上照亮未來的路了。

《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一書中,作者茂木健一郎提出了“吸收知識並運用於人生”的7個關鍵技能。

把它整理成3各部分,形成一套讀書攻略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掌握讀書方法有幫助。


如果你沒時間讀完全文,好好琢磨這張圖


01 如何選書:關鍵要找到教典

說到選書,你一定會想到出版社、作者、印刷次數、書評等這些指標。

這些都是幫你選出一本好書的重要參考因素。

但這些只是從技術層幫你選一本書

但我們的問題是,先要搞清楚自己該讀哪些書。這不是一本書的選擇,是整體讀書攻略。

首先,我們讀書是為了啥?

休閒娛樂?增廣知識?解決問題?走向成功?成為某領域的高手?

或許這些都是。只不過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階段,我們讀書的目的會有不同。

作為一份整體讀書攻略,既要解決一時一地的具體問題,滿足當下的需求,又要促成個體的長線發展。

站在這樣的角度,我覺得《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就具有戰略性指導意義了。


《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日本 茂木健一郎著)


廣博加專深的讀書路子,這是多數專家都認可,也是眾所周知的。

但問題在於,多讀書,涉及多領域,這似乎容易做到,而專深就不容易。

作者茂木健一郎的建議是,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教典”。

什麼是教典?簡單說,就是要陪你一生的,成為你生命中不可替代的“聖經”書籍。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據說身體有不適,就會讀《唐吉可德》。

或許在他看來,一直堅持自己的理想並挑戰風車的唐吉可德,恰是自己的同類吧。

在他人眼裡,唐吉可德是不可理喻的瘋子,在愛因斯坦眼裡卻是精神支柱。

所以,教典可以是一個人精神上的大廈。

被人譽為最具智慧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臨死前在獄中讀的是《伊索寓言》。

在很多人看來,這部《伊索寓言》是教育性故事集。

教典可以是哲學意蘊的故事書。

不同的個體,我們可以擁有自己不同的教典。正如每個人都擁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個性一樣。

我曾經把韋勒克 沃倫的《文學理論》視為自己的教典,也許是跟那段時間寫作畢業論文分不開吧。

依據你的教典,打造你的核心理念或競爭力,這樣的讀書方法一定可以讓你終身收益。


02 如何讀書:關鍵是讀得下去

成年人讀書,大多沒有束縛,沒有限定,很容易滑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泥坑裡。

再或者,好不容易抱著書打算惡補一下,靠著沙發或者床頭睡著了。

尷不尷尬?冤不冤枉?

怎樣讓讀書行為,可以持續下去呢?

堅持一天讀十頁。

讀書也需要小目標

一本300頁的書,每天讀10頁,一個月就能搞定;當然如果能超額就能提前完成。

小目標的作用,是把任務拆解到你可以接受的程度:大化小,小化零。

化整為零的作法,可以幫助我們完成很多艱鉅的任務,讀書亦然。

這是從量上降低讀書的難度,還有一點是從質上降低難度。

怎麼降低?

方法因人而異。

比如,我的做法是:遇到一本有閱讀難度的書,先找一找同領域的基礎讀物。

舉例來說,我如果讀不懂《中國的小說史略》(魯迅),那就先讀《歷代小說選》(呂組緗)。

對歷代小說作品瞭解了,有了感性認知,再讀小說史這樣的書也就有了基礎。

同一本書,也可以採用先易後難的策略。

眾所周知,蘇東坡曾提出“八面受敵法”。每次讀這本書,都會從不同側面切入、展開。

例如,讀《紅樓夢》可以從人物開始,第一遍就圍繞自己喜歡的人物展開閱讀,忽略其他內容;

第二遍,可以找出關於吃穿住行的內容,展開研讀;

第三遍,如果對其中的花鳥蟲魚感興趣,那麼就可以抓住這些好好讀讀。

以此類推,每一遍閱讀,都會有不同切入點,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你也許發現了,我如果第一遍閱讀避開難點,先找自己容易理解的讀,恰好吻合先易後難的策略。

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需要快速轉向下一本書呢?

第一種情況,目前你所讀的書對你來說,太簡單了或者價值極少。

如同我們旅遊觀光,熟悉的風景不必經常重溫,一掠而過,搶佔新的風光更有意義。

第二種情況,這本書目前完全讀不懂,不妨先放下,轉向下一本你能讀懂的書。

或許,某個時刻,當你回首前一本書,你就讀得懂了。

怎麼樣,運用好這些讀書策略,你一定可以讀得下去,讀得輕鬆愉快。




03 如何用書:關鍵是輸出


書讀完了,然後呢?

然後等它慢慢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除此以外,有沒有更高效的轉化方式?

這兩種可供參考:

分享給感興趣的朋友聽;寫成文章,成為一種作品。

有沒有作品意識,效果完全不一樣。

比如烹飪,如果只是為了把菜餚燒熟自己吃,你一定不會對色、香、味和擺盤等有較高要求。

相反,你把它看作是烹飪作品,那麼就會不斷鑽研,不斷改進,直到色、香、味、形都符合高標準,讓大家覺得賞心悅目。

站得更高一點看,把做事看作是“輸出為作品”,其實也是人生的一種價值呈現形式。

人生,也是有輸入、加工和輸出組成的。

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我們一直在做輸入;畢業之後,進入社會踏上工作崗位,就進入了以“輸出”為主的模式。

以一個醫生為例,他輸入的是有關人體生理、健康、疾病治療、藥物學等內容,輸出的是治病救人的工作。

輸出可以倒逼輸入。

回到正題上來。

讀書之後,如果能形成輸出,而且是作品形式的輸出,那麼促進讀書品質提升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如果你擅長說,那就分享給朋友聽;如果你擅長寫,可以寫成文章。

一場讀書分享會,或者一篇書評、拆書稿、聽書稿,能帶給他人知識增長、智慧啟迪、思想碰撞。

為了做好分享,寫好文章,你會更深入挖掘所讀書本的價值,也會深入考慮如何輸出:

(1)我的分享主題是什麼?

(2)分成幾個部分來分享?

(3)哪裡需要補充材料?

(4)哪個環節要設計互動?

(5)如何分享,才能讓受眾更有收穫?

倒逼自己不斷思考、不斷梳理,你的系統思維力、分析力、 綜合力、表達力自然就得到提高。

這些能力,遷移到工作和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也會得到相應提高。

這就是有作品意識和輸出動作的好處。

當然,讀書所得,還可直接運用於生活和工作。

關於這一點,《實用性閱讀指南》一

書給出了不錯的建議。


《實用性閱讀指南》(日本 大巖俊之)

簡要介紹一下,讀書之前,我們先明確自己的讀書目標(或目的),是解決一個問題還是完成一項任務。

然後根據這個目標(目的),在書中尋找答案。

沒錯!這是一種極其功利的讀書法。指哪打哪,沒有任何作秀和走過場的成分。

獲得了某些策略性和操作性的知識,還得制定行動步驟,而後一步步去執行。

你發現了吧,這也是一種指向行動的讀書法。

兩本書的共同之處,在於輸出:一種是知識型輸出,一種是行動型輸出。

這也在提醒我們,不重視輸出的讀書,是很難產生實際價值的。

著名投資家查理·芒格說過:

“學習,能讓你每晚睡前都比那天早上醒來時聰明一點點。”

的確,一日不讀書,百事荒蕪。

楊絳先生的話來說,就是:


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瞭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瞭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讓讀書和生活、工作成為朋友,互相促進,互為滋養。

這才是不圖虛名、不廢光陰的讀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