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亲戚自豪地说,自家两个女儿都考了一本,在他们村中只有他们一家,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漫谈君


有亲戚自豪的说,自家两个女儿都考上了一本,这在他们村子里,还是第一遭,你怎么看?

我认为有亲戚,自家两个女儿都考上了一本,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祝贺他,祝贺他,终于苦到甘来,两个女儿都考上了一本。

啊,其次,我认为你应该好好的向人家学习一下,人家是怎么教导女儿的,两个女儿都那么争气,都考上了一本,你可别告诉我,那是因为他家两个女儿从小就懂事,争气啊,那是因为他们的家庭环境,氛围让孩子自觉不自觉的懂事,应该学习一下。

还有,就是你要有一个自己的规划了,你应该怎么培养你自家的孩子,在和这些孩子的成长中互动,你有没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这是每一个家长,都要经常反思的问题。

我是 ,喜欢就关注我,一起阅读那些温暖的小故事。





邻家均姐姐


这个我也最有发言权!农村出个大学生不容易,尤其出两个一本生,那绝对是相当的骄傲和自豪!我们家五个孩子,就考出我和妹妹两个大学生,当时那在村里,亲朋和十里八村的亲戚中当时是相当的有名气,简直象“炸了锅"。人们都以羡慕的眼光和佩服的口气和你交流,为什么呢?因为在当时人们的认知里,就是你从此可以远走高飞,吃香的喝辣的。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妹子是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要知道那时的大学少,考生也少,大学生含金量高,尤其是我们那个时候,高考前要预选,预选上的才能参加高考,预选不上的连参加高考的资格都没有,那时的大学难考又难上!所以一经考上人们是真的羡慕,不仅户口农转非,更重要的是考住大学就等于有了“铁饭碗"。因为大学一毕业就直接分配工作,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当时简直就是一步登天。上学基本不花钱,学校象征性的收点学费,每个学生都有助学金,好象以饭票的形式发放在手,女孩子根本吃不了,伙食也好,这对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人们普遍还没摆脱贫穷命运的当儿,考上大学就等于给家里减负,大学生的吃喝,大学生的未来无疑让人羡慕不已。知识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整个家庭的命运。我当时考上了,别说家人兴奋,亲戚道贺,没想到就连平日和父辈有意见的长辈们见了我都笑意盈盈的要问候祝贺,什么感受?我想任何一个过来人都明白。我们家庭很穷,在当时农村重男轻女现象普遍很严重,不让女孩子读书的家庭太多了,但我的父亲非常开明,不论男女,只要愿意学习,父亲供养到底。父亲这步棋真是下对了,即便在哥哥娶媳妇有外债的情况下,(好多父母为男孩子娶媳妇聘女换钱了)父亲不仅没有中止我的学业,而是贷款供我继续学业,在我迷茫时还不时给我最朴实的鼓励:"你啥也不要怕,不要想,只要你愿意学习,父亲砸锅卖铁也要供你……"甚至还去算卦,说:“你今年是太阳星照命,肯定能考住……芸芸,父亲知道我有压力,他用他特有的励志方式鼓励我,我当时就想:"如果我考住,一定要好好报答父母,对整个家庭承担起责任!在父母的期待中,在压力和动力的并行中,我最终考上了!全家人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乐观而大度的父亲这回真的增加了"吹牛"的资本,村里父辈们一开玩笑,父亲就说:“我算过,我姑娘是靠笔杆子吃饭的,呵呵……"一众说过后,哈哈大笑。过后我又拉扯爱学习的小妹妹也考上大学,和妹妹一起拉弟弟离开农村,侄儿,侄女儿都离开农村,在农村父母成了大多数人羡慕的幸福老人(可惜母亲走的早)。父亲一激动就喜欢和人们讲:"我供出两个大学生",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反道是母亲比较低调,但父辈的小叔子婶婶大娘们,一开玩笑就说:“个人(方言)有个好肚皮",母亲直笑的合不拢嘴。总之,我们家两个大学生没有辜负父母的培养,我们不仅仅对父母非常孝敬,而且力所能及的帮助了我们其他的兄弟姊妹!也就是说,在父亲和我的引领下,整个家庭的命运发生了大大的改变!父亲晚年过的很幸福!我经常和父亲开玩笑说:"父亲,您这是吃"利息"呢!父亲除了笑还是笑。农村出个大学生不容易!但现在因为大学太多了,好多有点高考分花钱就能上,所谓的大学生太多,就说一本生考上也照样的花钱,好多农民因为学费实在笑不起来。上学花钱多,就业难,在大多农村人看来,上学还不如不上,考上又能怎样,所以真的羡慕不起来,虽然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还的自己选择就业,但就一本生而言,就业一般来说没问题,我觉得还是值的羡慕!习主席执政以来,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更加阳光,这让有学识的农村孩子们能通过考试公平竞争,公平就业,这对于学会数理化,没有好爸爸的农村的莘莘学子们来说,又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想上边农村妈妈两个女儿考上一本,她的骄傲我最能理解,千辛万苦在此刻都化作兴奋,化作孩子和父母出人头地的骄傲,化作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希望!我也由衷的为你们高兴!


好事成双猜两字


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父母不容易,农村里能供出两个大学生而且都是一本,说明父母教育得当,孩子懂事。毕竟和城市孩子比起来,他们的物质条件和教育环境都有很大差距,他们真的是靠自己一点一滴努力得来的回报。父母也是拼着全力供他们读书。

记得我们小时候,家里贫穷,兄弟姐妹多,全部读书是很奢侈的事情,但是父母依然坚持让我们读,无论男孩女孩,只要你读得进。所以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成绩成为了我们是否能继续读书的唯一判断标准。

偏偏我们三姐妹成绩都不错,最终大姐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初中毕业后主动辍学打工,一直到现在父母都深感遗憾。而到弟弟妹妹读书时,家里条件好一些了,妹妹又读不进,不愿意继续上学,父母恨不得拿鞭子抽,却依然不起作用。

所以说,在农村有能力又开明的父母,同时孩子还懂事成绩好,那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两人同时考上名牌大学,更是光宗耀祖,扬眉吐气的喜事,必须得见人就说呀,因为太不容易了!


卢文冲吧啦吧啦


在农村能考上大学的确是件高兴的事。我们家三姐弟,都没有读过大学,我爸兄弟姐妹的小孩都还在读大学,所以我们三姐弟老是被我叔啊,奶奶,爷爷看不起,觉得我们笨,没用,我是最大的(女的),已经结婚了,嫁的很远,是外省,所以就更让我家里的亲戚看不起了,我老公自己做包工头,但是我家里人就觉得我老公是在工地干活的,也看不起,都觉得自己家小孩读大学了,以后有出息的,所以都看不起我们家,但是我想说,虽然我们没有读过大学,不过挣的钱不一定比读了大学的人挣的少。


晓敏mm1


我家兄妹两,我们小时候我爸就希望我们两个上大学,那个年代大学生是包分配,铁饭碗。后来我家兄妹两人都是大学毕业,在村子里也是人尽皆知。从大学那会,村里人遇到我爸妈,都会说,你管了。两个大学生。我爸喜欢显摆,我妈不显摆。我妈知道别人的奉承只有是嫉妒。其实大学生现在不值几毛钱,别人家孩子初中毕业就打工赚钱,我家不但没赚钱还继续花家里钱直到二十多岁。家里真是被念书念的穷啊。人家问我爸我工资多少(我在外打工,我哥老家当老师,所以不问我哥),我爸都是往高了说。偶尔问到我,我不直接回答,人家说多少我都说差不多。我不喜欢张扬。过了那种穷酸并且被人瞧不起的年头。现在我只希望家人开心幸福就好


用户3861870567657


在农村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能有大学生还是很值得骄傲的,祝福这个家庭出了二只金凤凰。

我的父亲50年代的中专生(1937年,副县级,现身体棒棒哒),兄弟姐妹5人父亲最小集全家之力供出一个中专生是全家人全村人骄傲。父亲当年县农委工会主席给我们村农资、化肥、农机、煤炭、煤油帮助不少。父亲的同学初中毕业后来都上升到县农行行长,市农行副行长。常听父亲讲他的一位同学当年被参选国家原子弹工程,当年国家动员他同学谈话不能告诉任何人如果项目实验不成功永远消失不能通知家人,他同学是独生子就一个母亲结果没去,后来感到很后悔如果去了也会成为功臣。2010年父亲的同学聚会在北京,军界的几位同学介绍了我们的原子弹可比当年的原子弹威力强大多了。

我大伯父家的二位哥哥70年代的高中中专一位教育系统退休(高教)另一位(正县级)市水利局副局长(现在职,当年下学6年种地干临时工1977年恢复高考,考上中专)让我们村第一个八十年代安上了自来水,农田、村路、农田机井都有所提高。

我兄弟姐妹三人(初中毕业)学习都不太好也都不爱学习也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都不太成材但受父亲的教育人品影响,也各自通过自己努力在单位都有点小成绩,我们兄弟姐妹三人都是80年代初农转非父亲给安排就业。

可喜的是2015年我儿子与弟弟家的孩子都双双考入211重点本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中国石油大学,我的儿子当年山东全省位次7500名646分(985山东大学644分)姐姐家的孩子也是一本毕业2010年考入本市公务员。

2019年4月我的儿子与弟弟家的孩子又同时都考入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药物代谢动力学,第一志愿),弟弟孩子上海大学研究生(第一志愿)。

我哪位正县级的哥哥家孩子也硕士毕业分到国家水利部工作多年了。

我一个堂哥也是1979年的中专生市财政局退休,孩子研究生毕业考到教育系统工作。

另一个堂哥家儿子军校研究生毕业空军正团级,北京工作安家多年了。

一个小家族(总人口不足100人)出了5个硕士,9个本科生,4个中专生(70年代)2个中专生(50年代)我们村1980年时4500多人,2017年时听自己的同学村长说5600多人了通过发选票获知,有二大家族都过千人。我们村前前后后走出去1000多人,北京三人空军司令部一人,水利部一人,最高检一人。


手机用户85061279407


上学无用论都是嘴上说说,你敢说你不羡慕学历高的,反正我是羡慕,虽然我挣钱也不少,但是就是羡慕嫉妒,我也上了可惜是不入流的大学,我老家村里有几个学习超级好的,其中一个直接保送国外留学了,待客的时候村里都去巴结去了,出去的时候村里都把那姑娘的学业拿出去吹吹,觉得自己村里出人才,自己也很有面子,我初中同桌研究生毕业直接去澳大利亚工作加进修,总之一句话你自己感觉自己挣钱挺多的,其实人家说出来自己的年薪的话你可能只是人家的零头,只是人家不想吹罢了


丢失的戒指4


说实话,如果一个农村家庭的两个女儿都考上一本大学,确实值得自豪的。虽说现在的高考上大学相对比较容易,但考一本大学也并不是那么轻松,更何况是农村家庭,还是两个女孩,为你点赞。你的两个女儿的人生之路会更加精彩,这绝对是值得骄傲与自豪的。

一、农村家庭孩子成才难。本人是从农村出来的,我深刻体会到农村家庭的孩子成才比城里的孩子要难得多。当年我们的家也应该可以自豪一把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大队(现在叫村)也难考上几个大学生,而我们家就占了两个本科。姐姐早我五年上的大学,而我成了全大队第二个上大学的,虽说很荣耀的,但其中的艰辛也只有我们自己能体会。我家是全大队最穷的家庭之一,当年的学费不高,伙食费也不贵,但就是拿不出,所以经常自己带一坛咸菜去学校。真的吃咸菜吃腻了,以至于几十年过去了,依然对咸菜不感冒。所以如果不是父母比较开明,在当年那样的家境下,很可能会缀学的,也就很难上大学的。父母是举全家之力来供我们上学,我们才有了上大学的机会。

当然,现在的条件相对来说好多了,但同样也不容易,要想赚比较多的钱,可能就要去打工,而去打工,可能就没办法陪孩子,管孩子。在现今电子新产品这么多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比较好的引导和陪伴,很可能会走偏,一旦走偏就根本没机会上大学了。

二、农村家庭重男轻女现象比较严重。我们不得不承认,农村人重男轻女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农村女孩子成才比男孩子更难。如果家里有男孩和女孩子,一般会优先培养男孩子。因为很多农村人认为女孩子是别人家的,嫁人了就是别人家的了。当然现在这种观念相对来说要淡了些,因为有不少家庭生的是女孩子,也只能培养女儿了。这个家庭能培养出两个女儿上大学,可见父母还是比较有眼光的,也是比较有能力的。

三、一本大学并不好考。虽说现在大学录取率高达80%,但其中一半都是高职高专生,很多地方把高职高专不看能大专的。而一本录取率除了北京、天津、上海外,都不到25%,要知道,这还是在初中考高中时有近50%的学生分流到职业学校后的录取率。所以真正的一本学生占同龄人口比例就更低了,在大部分省都不到10%,因此能考上一本大学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两个女孩肯定是非常努力去学习,并且有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一个农村家庭能出两个一本大学生,真的可喜可贺,女儿将来的路肯定会不一样,因此我觉得这是一件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你们认为是这样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农村里,一家出一个一本大学生都是很不容易的事,何况自家两个女儿都考上了一本,肯定是一件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情。


我家也是农村的,姐姐考上了二本,我考上了一本,今年又考上了研究生。每次寒暑假回家,亲戚朋友们总会说,我家风水好,老祖宗为什么单单只照顾我们一家人,七大姑八大姨,整个家族加起来三四百多家人,就你家除了大学生,还是两个。爸爸每次听到别人这么说,总是乐呵呵的,略微有点尴尬地笑笑。

爸爸偶尔也会语气平静地跟我说,你们小时候靠父母给你们挣面子,父母老了就得靠你们给我们挣面子了,我们家出了两个大学生,虽说几年下来花销有点大,我们比较辛苦,但是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全村有多少人家能培养出大学生?你们考上了大学,我走在路上,腰杆子都硬得多。


大灰狼28537


其实,农村做父母的,普遍有这种思维和想法,可以理解,在农村,能够供出两个大学生,且都是一本,挺不容易,也挺伟大的。

在农村,因为教育资源的缺失,跟城市差别太大,甚至没有幼儿园,他们要考上大学,比城市孩子难上好几倍,特别是在高中,付出的心血,是城市孩子没法比的,就如我90年代上高中那会儿,真的是拼命学习,高考前几个月,晚上12点才睡觉,早上6点又要起来学习,一天就睡6小时,夏天晚上把被子搬到教室,灯一关,就在教室睡了,蚊子咬的。那种痛苦,非一般人能坚持。



何况,农村父母忙于干活,学习完全靠自己主动,家长根本就没时间监督你,在这样的家庭中,能够考上大学,太不容易,即便考上了,家里能够送出来,也更不容易,而且,还是两个大学生,亲戚炫耀下,也可以理解,他们孩子成为村里的佼佼者,加上农民自身眼界、思维的局限性和小农意识,他们自豪,属于正常行为。

我家也同是来自西南大山里的农村,一家五兄弟,也都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纷纷考上大学,夫妇也把我们供出来了,父母平常也会很自豪,别人说起来的时候,也很有羡慕的感觉,我哥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我们家是全县目前唯一户出了五个大学生的家庭,所以,父母自豪满满。



有时候,他们在给别人介绍时,会说这是第几个儿子,在哪儿工作,满满地自豪,虽然有时候我觉得尴尬,但父母们一辈子辛苦和付出,他们最简单的一点自豪,也就满足一下,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