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库尔斯克的坦克“肉搏战”

1943年7月的一天,苏联的库尔斯克地区。通往奥博扬的公路上,依然十分宁静。

突然,大地深处传来一阵令人悚然的颤动。

四个坦克师的近千辆坦克,排成四个巨大的菱形梯队,如一群黑压压的甲虫,向着奥博扬轰隆隆地逼近过来。

战幕,从苏军的反击炮火发出第一声怒吼而正式拉开。

122榴弹炮、152加农炮、卡秋莎火箭炮、85反坦克炮……

小口径的迫击炮、无后坐力炮、自行火炮还有严阵以待的数百辆坦克车上的滑膛炮,随着南线司令员瓦图京上将的一声命令,几乎同时,射出了愤怒的炮弹。

德军坦克上的火炮立刻还击。

灼热的炮弹尾焰,拖着道道火光,如千万条飞龙在天空乱窜。

德军的前进阵型,被这阵熔金化铁的炮火打散了。

有的坦克被巨大的汽浪掀翻在地,像翻个的乌龟一样轰轰空转;有的履带被炸断,只能在原地吞吐着炮火。

苏军阵地上同样一片狼藉。

整片整片的炮阵地被炸成一片废墟,10余吨重的榴弹炮居然被炸得尸骨无存;成班成排的战士倒在了火炮的旁边。

德军的攻击并没有因为苏军炮火的猛烈而停止,后面的坦克仍然源源不断地开了上来。他们把被击毁的挡路的坦克推到一边,继续铺天盖地地碾压过来。

苏军的前沿阵地被突破了,一道道纵横交错的堑壕被豁出无数条口子,钢筋水泥铸造的工事被碾成平地。

许多苏军士兵仍然在顽强地作战,他们被卷在德军的钢铁洪流之中,用肩扛的反坦克炮,用反坦克手雷,用炸药包,对身前身后的坦克进行着最后地拼争。

尽管他们大多数人像肉靶一样被坦克的枪弹击中,躯体被碾成肉泥,但他们的这种顽抗并非是无效的,他们用血肉之躯,迟滞了德军的行动。

瓦图京毅然动用了苏军准备反击时使用的T-34坦克。于是,一场二次大战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坦克战,在奥博扬上演了。

苏军的800辆坦克从一个高岗后杀了出来,也以波浪式的队形,向着德军的钢甲洪流撞了过去。

双方的坦克和双方的步兵,厮杀在一起,扭打在一起,死伤在一起……

有的坦克以逸待劳,只在原地转动着炮塔进行射击,万没想到一个断了腿的士兵在它的履带里塞进一颗反坦克手雷……

近5个小时的血战,油烧光了,炮弹打没了,能跑的都跑了,跑不动的便留了下来。

如水的月光下,一辆辆被烧毁、被击穿、被炸碎的坦克,宛如一个个从地狱探出头来窥望的面目狰狞的魔鬼。

呛鼻的血腥味,焦臭的焚尸味,辛辣的烧烤轮胎的气味,随着轻柔的夜风四处飘荡。

它们在用自己独特的气味,向人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叫作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