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礼有节|这哪是西南联大的老师,分明是全民“偶像天团”!


清华 + 北大 + 南开 = 西南联大

国立西南联大设于昆明,是抗战时期一所综合性大学。

1938年4月,国立北京、清华、南开大学,

从长沙的临时大学西迁至昆明,

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联大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

全校师生员工约3750人,教师370,

职员400,其中行政管理人员200人,

约有300个教授、副教授在联大任教。

∆ 联大师生


联大“内树学术自由,外筑民主堡垒”。

保存了抗战时期许多力量,培养了大批才子,

为中国甚至世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刚毅坚卓”是联大的校训,

“刚毅”要求师生无私无畏,

刻苦自励,追求真理,建功立业;

“坚卓”则是内心坚定,卓然成家,

不慕名利,不好为人师,谦恭和蔼,

待人以诚,循循善诱,成人之美。

校训肯定人的尊严、人的价值,

充分体现联大的人文精神。

∆ 校旗


闻一多在迁徙(taonan)的路上

1937年,抗战爆发,北大、清华、南开南下长沙,

不久又迁徙至昆明,正逢暑假,战事吃紧,

师生们的撤退毫无秩序,各自奔命。

朱光潜扮商人挤车出城;

闻一多只拿了手稿,行李箱都没有;

学生就更惨了,家乡沦陷,身无分文,

“逢车便上,遇庙就栖”,一路乞讨南下。

在逃命的路上,闻一多撞见了臧克家,

后者见一多,很惊愕地问:

“那么多名贵的珍本你都不要了?”

闻说:“大片国土都丢了,几本书算什么!”

若是留下来,日本承诺继续教学,年金丰厚。

当教授,有保姆、厨师、洋车夫,

但闻一多带着饼干、孩子,拂袖而去。

∆ 一多


“刚毅坚卓” or “穷困潦倒”

三大名校里的284名师生抵达昆明,

“联合大学”成立,一段教育史上的传奇开启。

或许因为预知到会很艰苦,

才定校训为:刚毅坚卓。

成立之初,条件艰苦得难以置信:

一间宿舍住40个学生,教室只有椅子没有课桌,

废油桶上放一块木板当书架使用。

起初,清华校长梅贻琦请来梁思成夫妇设计校舍,

两人精心设计,给出一个方案,

梅一看,不顾面子,当即否决:

“联大没钱建这样的房子。”

∆ 梅贻琦


夫妇俩不说话,改改改,接连5次,越改越简陋,

从高楼、到矮楼、到平房,还是不满意。

梁忍无可忍,把方案往地上一摔:

“你们到底要什么样的校舍?”

梅说:“除了图书资料室做砖瓦建筑,

教室用铁皮做顶,其余统统做茅草屋。”

一听,(婴儿肥的)梁大怒:

“茅草屋农民都会建,干嘛要建筑专家设计!”

梅贻琦被怼得无话说,拿出了“王牌”:

“国难当头,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呀……”

当晚,梁和林重新设计,

林徽因一边改一边流泪,

哭联大,也哭中国。

∆ 梁也很漂亮

大教授们穷得叮当响

不久,雪上添霜,联大遭遇财政赤字,

铁皮屋顶没保住,卸了、卖了,屋舍全改成茅草房。

又逢昆明通货膨胀,北大校长蒋梦麟说,

“物价一日三跳,有如脱缰野马。”

那时,那刻,教师们穷得叮当响!

∆ 蒋梦麟


按照当时物推算,联大的“高薪”教授,

一个月工资买不起40斤豆腐,

大半教授只能依靠吃稀粥度日,

一般的老师就略过不计了。

当时昆明流行一句话——

“如今只剩下3样便宜货:邮票、电影、助教。”

有一年的冬天,昆明异常寒冷,

教授们买廉价披风,晚上当被子,白天裹身上。

偶然,一乞丐追着教授要钱,

他无可奈何:“别追了,我是联大教授。”

乞丐扭头便走:“你早说嘛,害得我白跟了半天!”

∆ 校舍


八仙过海,各展一技之长

联大教授们,住是问题,吃也是问题。

华罗庚放弃国外的大好前程,跑到联大租住牛棚,

吃饭都牛粪熏天,晚上牛在柱子上蹭痒,

一家人就像回到了“摇篮”,无法入眠。

夏天,牛粪和蚊虫折磨着华罗庚,

华批改作业到深夜,然后埋头钻研学问,

被牛虱咬得体无完肤,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

华攻克了10多个世界级数学难题。

∆ 华罗庚一家


这时间,其他教授也没闲着:

闻一多开辟了一块菜园,勉强维生,

又买书、卖衣、治印换钱养家。

治印谋生,本是文人所不耻的职业,

但闻在联大2年,留下了1400多方印谱。

“各显神通”的教授们,也没好到哪去。

费孝通曾在街上卖大碗茶;

∆ 费孝通和妻子


物理学家赵忠尧在家生产肥皂;

化工系谢明山研制出了“西曼”墨水,

还在昆明远近闻名,畅销一时;

生物系教授还建了酒精提炼厂,


要穷一起穷!校长也不例外。

梅贻琦在清华时,住洋房、有司机,

到了联大,夫人韩咏华要到街上去卖米糕。

为改善教授生活,梅发动人脉,四处“谋财”,

几乎把家里的家具都卖光了!

∆ 赵忠尧


教师联名,拒绝补助

但就是如此窘迫,当听到教育部打算从经费中,

拿出一部分补助穷困潦倒的教师们时。

联大召开会议,作出决定:

所有教师联名拒绝政府的救济!

理由是:“全民族都为抗战付出了巨大牺牲,

还有许多的人民比我们还要艰难,

我们有什么理由接受政府补助呢?”

于是,师生们只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有的当编辑、做家教、翻译、电影放映员,

一时间,联大师生都有了兼职。

当时流行一个有趣的说法:

“若是梅贻琦校长下令封校3天,

不准师生出来,昆明大到政府机关,

小到民营企业,恐怕全都无法正常运转。”

∆ 联大师生


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最穷困的时候,师生们没有长袍衫穿,

里面的衣服破烂不堪,碰到联大师生,

“抢劫犯都懒得多看一眼”。

在学校,无人攀比穿着吃住,

学生们求学惜时,坚韧卓绝。

得闲的时候泡泡茶馆,

因为联大没有固定课桌和教室,

看书、写作都是在茶馆里进行。

学生花几分钱点一杯茶(没钱就喝白开水),

一坐一整天,老板也不下逐客令,

喝到一半想起有事,就说,

“老板,茶别收了,等会我还回来!”

物质上越贫乏,精神上就越丰富。

风雨如晦,炼就联大的顽强精神,

尽管生活艰困,朝不保夕,

师生们依旧激情不减,攻克重重困难。

上世纪40年代,林语堂路过昆明,不禁感叹:

“联大师生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学子


唯才是举,自由、民主

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

他们是联大教授,也是人生导师。

在联大建校的8年11个月中,

(1946年7月停办,清华北大回迁)

教授们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身为联大学子也异常幸福:

国文老师是沈从文,英语老师是李赋宁,

物理老师是吴有训,中国通史老师是吴晗……

鼎鼎有名的教授讲课,课程风格多样。

∆ 吴有训 & 李赋宁


这所大学的遗产,属于全人类

在联大上课,不点名、出操升旗也不呼口号。

个人行为很自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喜欢看的书才看,喜欢听的课才听。

师生之间平等、诚挚、和谐、教学相长。

不过,联大虽然很自由,却也十分严苛。

注册的8000多学生中,毕业的不到一半,

每个学分都严格至极,不及格就得重头来。

也就是如此,联大短短8年,

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30年还多。

谈及这所独特的大学,美国教授伊瑟雷尔感叹,

“这所大学的遗产,属于全人类。”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8年11个月,联大创造了许多奇迹。

杨振宁在导师的辅导下完成了学士论文,

后来和李政道两人获得“诺奖”;

我国“两弹一星”奖章23位获得者中8位出自联大;

抗战中,有1200余名联大学子投笔从戎……

联大育才育人,追求思想独立,学术自由,

在教育史上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光辉。

抗战胜利后,梅贻琦做最后演讲中说:

“联大没有强迫,只有诱导,

没有盲从,只有信仰。

联大的存在和光荣的获得,

依靠自由民主和活泼的传统。”

这优秀的品质将在全中国师生中

流传不息,百代更新,育人育德!

∆ 师者,所以解惑、受业、传道也

有礼有节®是扎根在深厚的中国文化里,用当代文创思维推动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复兴的美学品牌。品牌理念源于《礼记》,寓意以谦谦君子之心,温和的推动中式生活风格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