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会向唐朝学习?

陈虫工_Caroline


日本是一个岛国,物资较为缺乏,觊觎大陆,他不断地学习,只求有朝一日入主大陆,享用大陆的地大物博。并不因为日本与大陆两岸相隔,日本就与大陆不相往来,其实不然,日本和大陆,尤其是中国有着频繁的往来。

早在秦朝之初,方士徐福率领秦始皇给他的五百童男童女东渡寻“不死药”,就有传说他们到了日本。日本也有徐福庙之类的纪念,他们所尊崇的神武天皇就有可能是徐福。而到了魏晋,魏明帝曹睿甚至给了日本女王卑弥呼王称号。那为什么日本只认唐朝?

1. 唐朝国力强盛、人民富足。中原地大物博,加之唐朝君主励精图治,唐朝国力甚至超越曾经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当时西方是中世纪,东罗马帝国也正和穆斯林打得不可开交)。日本当然深知这一点,尊崇唐朝的科技和文化。
2. 日本曾大败于唐朝军队。日本趁三韩(新罗、百济、高丽,当时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内乱,日本帮高丽攻击新罗,新罗也找来了唐,唐朝军队所向披靡,把日高联军打得节节败退。而唐朝先进的科技让他们叹为观止,从此日本上百年不敢出兵大陆。

3. 日本对唐朝派遣了许多留学生,也就是“遣唐使”。日本在被唐朝大败以后,虚心学习唐朝技术(现代输给美国也是如此,可能是民族的性格),便派遣船队,将日本的许多学子精英送过东海黄海。学子们回馈给日本许多的先进科技,包括政治制度和建设方针等。比如,日本也存在科举考试;现代的奈良城、京都城就是当时长安城的翻版,是当时全日本人向往的都城。而日本的许多学子也被任命为大唐的官员,其中就有一个较为著名的官员,叫阿倍仲麻吕。他在回国过程中,遭遇了风暴,有传言他死了,李白还为他写了一首诗《哭晁衡卿》(晁衡也就是阿倍仲麻吕)可见当时的留学生在唐朝有多大的地位。

无论如何,日本在唐朝的科技文化熏陶下不断成长壮大,这也不难怪他会只认唐朝。日本在磨难中开花生长,即使在历史上犯过错误,但其积极学习、知错就改,是值得学习的。他与唐朝的亲密关系,也是我们应该发扬的友好精神。


邓海春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日本的起源吧,对于日本起源,众说纷纭,连自己都不知道根在哪。相传最多的是周朝吴伯放弃王位东渡创立大和名族,但遭到日本学者反对。而日本独特的环境文化使日本变得与邻国极其敏感。而在唐朝,对外政策宽松,与各国交流往来,这是封建朝代最为鼎盛的时刻,四方来朝贺,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基本都是大和名族,凝聚力极为强悍。对强者有着狂热的崇拜,唐朝,黑船事件之后的美国都是日本愿意学习的榜样。

尽管日本在出师之后总想对师父下手,但在学习期间他们比谁都认真。唐朝历史文化对日本而言,是强者的历史,就像在侵华战争时候,日军高级将领都是非常想把唐朝文物据为己有。强者的文化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

日本是一个尊重强者的国家。你在强大时候,他只会学习你。黑船事件后,日本对政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明治维新开始打开资本主义道路。当时欧美列强称日本为“东方的猴子”,但最后却不得不佩服日本显著的进步。这一点在唐朝也是一样,日本将唐朝先进的社会制度运用到自己身上,使封建帝制才彻底稳固下来。所以,日本崇拜唐朝历史文化是因为唐代时中国的强大,日本有学习强者的特点。只有强大了,别人才会热衷于你的历史文化。





陨落一一


日本这个民族的最大优点,就是谁在世界上最强大,就学习谁,并且精心研究,加以创新,形成更独到进步,比如说他们全盘接受汉字,又创造了平假名,学唐制,但对内宫毫无人性太监制与令人至息的科举制坚决拒之。英国工业革命成功,迅速明治维新,变成工业强国与軍事强国。二战失败,向美国学习市场经济,汽车技术与流水线作业,又克服了美国车的浪费燃料与占地太大,形成独领风骚、当世界汽车领头羊,而占领世界汽车市场首位达三十多年之久。如果中国重新成为世界上第一强国,毋容置疑,日本必会全力重新学习祖国,即使目前,日本对中国的研究与重视,远超过了中国对日本的研究和重视,但这都日本的优点,能时时转败为胜,或立于不败之地。远远不是我们所说的什么小日本,那么简单。看看今天工业领域,日本处处技压世界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