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良的第88师在南京保卫战中有何表现?

小树叶岑


总体来说,88师的表现虎头蛇尾,当然这是有客观原因的。


南京保卫战中,按照唐生智的部署,88师和36、87师、教导总队、宪兵团等防守市区及幕府山、紫金山、狮子山、雨花台等近郊阵地。

1937年12月1日,南京保卫战外围战斗开始打响。

88师的考验是从日军进攻南京复廓阵地开始的。当时,日军猛攻雨花台,受到了88师的顽强抵抗。

12月10日,雨花台第一线阵地被日军摧毁,88师退守第二线阵地。

12月11日,第二线阵地又被突破,88师被迫退守核心阵地。

12日,雨花台陷落,88师据守中华门与日军激战。

当日中午时分,师长孙元良率领部分军队向下关退却,被宋希濂挡回,重新回中华门作战。

12日下午,唐生智发布命令下令撤退。

此时,88师已经元气大伤。

大家知道,南京保卫战的撤退是十分混乱的,88师也未能例外。

这其中最为诟病的是师长孙元良扔下部队逃跑。

根据宋希濂的回忆,孙元良从长官部开好会后,就直接脱离部队,化装进了难民营,躲了一个月才逃出来。

本身88师就是上海战场退下来的疲惫之师,主官又扔下部队逃跑,自然军心大乱。

可是,按孙元良的说法,他是并没有逃跑,而是外围潜伏下来,收容了3000多名士兵在栖霞山附近打游击。

不管怎么说,在战斗后期,孙元良与部队失去联系是事实。

据统计,88师在南京保卫战中阵亡6000余人,三个旅长阵亡两个,六个团长阵亡三个(韩宪元、李杰、华品章),营长阵亡十一个,连排长伤亡占全员的十分之八。

全师撤退时各自为阵,极为混乱,安全渡江者不过四五百人。

总的来说,88师在南京的表现是远不如上海的。

但是,88师从上海退下来,已经遭受极大损失,部队士气也远不如淞沪会战,加上指挥的紊乱,所以,我们也不应对其过分苛求。

正是有了这些先烈的英勇奋战,才有我们今天的安宁生活。

致敬英雄!


鄣南煮史


孙元良的88师几乎在南京保卫战中全军覆没。该师下辖的3个旅中,在中华门外的2个旅基本拼光了,只剩下2000多伤员,2个旅长朱赤、高致嵩殉国。

孙元良让辎重营在长江边准备了200多艘小渔船,帮助部队撤退。

但这2000人撤退期间出现问题,被其他部队拦住。无奈之下,孙亲自前往交涉,最终才得以放行。

这被人曲解为孙要逃走,正是笑话。

令人震惊的是,这2000多先行撤退的伤员,竟然是88师唯一成建制撤退的部队。

在12日17点下达撤退命令后,孙元良仍然奉命在中华门继续防守。

在日军的攻击下,孙元良又死撑了2个小时。于是,该师剩下的部队又伤亡极大,日军认为中华门内的88师官兵遗体就有1000具。

该师剩余部队约一二千人,从中华门向南到中山码头撤退时,日军已经封锁了长江。

最终,这些部队几乎都没有撤退成功,连孙元良自己都被裹在城中,差点死于大屠杀。

至于有些家伙黑孙元良,说什么孙元良放弃部队逃走。

那么请问,国军在南京有差不多10万军队。其他那么多军长都撤退成功了,只留下孙元良一个人没走成,差点把命都送了。

都逃走了,为什么就他一个没走掉?这符合基本逻辑吗?

88师最终成功突围出去的仅仅二三千人,师长也险些送命!

之所以黑孙元良,是因为他说明一句名言:说国军消极抗日,真是天理难容!


萨沙


“我辈既已为军人,生死便已置之度外,今日奉命守此阵地,则无弃地保命之由,古人云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今日我88师的命是和南京在一起的,否则有何面目见南京数十万民众。”——高致嵩

孙元良的第88师在南京保卫战的过程中的所做所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纵观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孙元良的部队都有参与,而这支部队的表现是可歌可泣的,这支部队的功劳是用血泪写就的。

1937年11月30日,刚刚从淞沪战场上撤下来的第88师接受了保卫南京的任务,他们的阵地是雨花台朝中华门方向,这是南京守卫战中最重要的部分,丢了这个阵地南京就丢了一半。

1937年12月10日,日军凭借强大的炮火优势再加上两百余架飞机的空中支援向雨花台阵地发起攻击。88师下面的两个旅只能凭借防御工事守卫阵地,但到了11日阵地工事全部被毁,此时的88师是既无弹药又无援兵,士兵的伤亡极其严重。

大家都认为雨花台阵地是不能再守了,再守下去88师就交待在这里了,然而此时有一个人说了开头的那句话,那就是高致嵩,这是一个中国军人的气节。

但情况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气节而好转,到了12日凌晨,雨花台阵地已经到了守无可受的境界了,第88师减员到8000人。日军调来飞机,大炮,坦克猛烈进攻,第88师523团全军覆没,无一人生还,到了上午88师指挥员几乎全部死亡,再也不能组成有限抵抗,只能撤退到南京城里。


当日殉国的高级将领有88师264旅旅长高致嵩少将,88师262旅少将副旅长华品章(黄埔四期)、88师264旅少将副旅长兼527团团长李杰(黄埔一期)、88师524团上校团长韩宪元(黄埔三期),还有中校参谋赵寒星、少校参谋杨华龙等高级将领。

撤退到南京城内的情况其实并没有好多少,因为此时的唐生智下达了总退却令,除了南京卫戍司令部的警卫人员从下关突围,其余的部队一律向正面突围,88师在正面突围的过程中被打散,损失更加严重。


后来统计88师12000多人打完南京保卫战以后只剩下800多人,两个旅长全都战死沙场,六个团长除了528团团长幸运存活下来以外其余的也全都阵亡,营排长伤亡率高达90%。

所以我说南京保卫战88师是无愧于民族,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整整一个师差点就把全都交待在了南京,想想都不免让人伤心难过,他们都是好样的,历史没有那些士兵的名字,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不知道大家对孙元良和他的88师有什么看法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观点。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点个赞关注一下,谢谢各位啦!


围知历史


蒋介石是1937年12月7日凌晨飞离南京的,此时日军对南京外围阵地的进攻已经开始了四天,西路第6师团陷芜湖,九个师团正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合围压缩南京防御半径。



(南京保卫战第88师青年士兵)

1943年蒋介石还有一次在空中遭到日本战斗机拦截的历险,左右大惊失色,惟蒋介石正襟读书,甭管真的还是撑的,作为最高军事统帅,镇定的架势还是有的。

由于飞机载员不足,他的两个贴身侍卫班迟至12月11日才从下关码头乘船撤离,负责看管船只的宋希濂脑子还算灵光,未予阻拦。



孙元良已于淞沪战役第二阶段被晋升为第72军军长,不过只是架子军,手下的部队仍然还是一个第88师(组建了补充旅),在南京卫戍总司令唐生智的军事地图上,第88师的防区为南京城南的雨花台和城垣的中华门,是日军的主攻方向。该师左翼是俞济时第74军,右翼为王敬久第87师,雨花台山冈上筑有永备国防工事,以重机枪堡为主、战车防御炮碉堡为辅,各碉堡之间以战壕相连,阵地前沿布有雷区。

孙元良中将根据本部实际情况,作如下兵力布署:以第262旅朱赤(黄埔三期)所部和264旅高致嵩(黄埔三期)所部死守雨花台,亲率师直属队和补充旅坐镇中华门。此前,唐生智已颁布“背水一战”命令,下关码头大部船只开往上游,所余船只由第36师切实掌握,未经命令擅自渡江北撤者,格杀勿论。既然如此,各部也做好了决死一战的准备,孙元良的战斗动员很简单:“敌人不是打不死的”。



(第88师师长孙元良)

1937年12月10日下午1点,在唐生智拒绝了松井石根的最后通牒后,日军第6师团和第114师团对雨花台发起进攻,最先上来的是战力一般的末松茂治中将第114师团,日军先趟了地雷,再被重迫击炮轰,最后是猛烈的机枪火力扫射,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几个回合下来,主攻的第150联队战死中佐大队长以下数百人;次日,更加凶恶的第6师团牛岛旅团冈本联队担任进攻主力,在重炮联队没有到达的情况下贸然发起冲锋,又扔下500多具尸体。

战犯谷寿夫率师团主力到达战场后,首先呼叫第三飞行团对雨花台阵地狂轰滥炸,由于雨花台山顶平缓,日机捕捉目标极易,第88师阵地尽毁。随后日军在重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锋,每次冲到山顶又被打下去,然而第88师也出现了可怕的伤亡,两个旅四个团八名正副团长仅存一名,官兵伤亡超过6000人,血战至12月12日上午10时,雨花台阵地失守,朱赤和高致嵩两位旅长力战而死,残部由264旅副旅长廖龄奇(黄埔四期)率领向中华门撤退。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

孙元良的南京保卫战历程,跟唐生智一样,是标准的“虎头蛇尾”,发现雨花台陷落后孙元良立即下令炸毁了护城河上的桥梁,致廖龄奇残部无法进城,只能且战且走,绕城撤往下关码头。

中华门是南京最坚固的城门,总高超过20米,瓮城中有藏兵洞27个,城门上有88师的标语:誓复国仇(见照片)!然而在现代化的攻城武器面前,古老的南京城墙是无力的,日军在雨花台上架起加农炮,到下午4时即轰破数个缺口,中日两军围绕突破口展开厮杀。

(注意城门上的誓复国仇四字)

前一天安徽当途陷落,蒋介石即知南京守军已陷死地,嘱江北的顾祝同通知唐生智可以相机撤退和突围,结果唐生智心理动摇了,12月12日傍晚召集各部队长开会布置撤退,并要求各部队长在撤退令上签字(没有蒋介石的直接命令),孙元良第三个签字。随后唐生智下达了一个愚蠢的口头命令:变更原撤退预案,允第87、第88两师和教总跟随第36师一起自下关码头撤向北岸,要命的是宋希濂却没有接到这个命令!

12月12日晚,两个德械师和教导总队的残部涌向下关,非但渡船极少,宋希濂第36师还奉原命令开枪拦截,长江上的日军舰艇炮火连天,教导总队一名颇多战功的团长竟被活活踩死,其状惨不忍睹。第88师雨花台残部2000人由于不能进城,因祸得福最先到达下关附近撤出;孙元良则未及中华门陷落,即率师直属队逃往江边,结果被36师拦阻后折回城内,部队终被打散,第88师最后仅存廖副旅长率领突围的人马,余皆损失。



(第36师师长宋希濂)

孙元良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到:“带司令部600人从龙潭附近渡江,经泰兴、淮阴等地,于1938年3月下旬到达武汉云云。”纯属自吹自擂。

实际情况是,孙元良的直属队被打散后,只身一人躲进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所,后来被德国人拉贝藏于学院一座楼房的阁楼,躲过日军搜捕后,1938年初逃离南京,辗转到达武汉,这一细节已经在后来出版《拉贝日记》中完整的记录下来,可惜当时没有人了解清楚。第264旅副旅长廖龄奇撤至武汉后,面呈蒋介石要求枪毙孙元良,理由就是惊慌失措、放弃部队和临阵脱逃,孙元良随即被陈诚扣押。



颇具讽刺的是,孙元良被审查42天查无实据无罪释放,“告御状”的廖龄奇(转任第74军第58师师长)却在第二次长沙会战后以“擅离职守”被执行枪决,虽然后来证明是冤案,不过成全了另外一位国军网红:副师长张灵甫,天上砸金蛋,意外得以转正。


度度狼gg


孙元良,成都人,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深得蒋介石的信任。孙元良在黄埔毕业后,先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了第一、第二次东征,参加了平定滇系军阀刘震寰、桂系军阀杨希闵的叛乱。1926年,北伐战争中,曾任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后到日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回国后任教导第二师第七团团长。

1930年,孙元良参加了蒋、冯、阎中原大战,后任国民政府警卫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1932年初,率部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因战功被授予宝鼎勋章,并任88师副师长,旋升88师中将师长,这就是孙元良后来参加南京保卫战的88师。

1937年8月,孙元良率88师由无锡、镇江进驻上海,8月13日,日本发动侵略上海的战争后,孙元良首先率部迎敌参战。之后,他指挥全师将士和上海保安总队以及独立第二十旅一团等并肩作战,在闸北地区和日军血战两个多月。因抗战有功,升任七十二军中将军长,仍兼任88师师长。

于是,1937年底,孙元良带领他的88师,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关于南京的守与战,蒋介石在战前曾召李宗仁、白崇禧、唐生智、何应钦等人商议,李宗仁和白崇禧从军事优劣上分析南京不可守,唐生智则从政治上说南京应该守,蒋介石就让唐生智来当南京的卫戍司令,保卫南京。结果,十一万守军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下,虽然打得很顽强,但败得很悲壮。

孙元良的88师,就是在保卫南京之战中,几乎全军覆没,辖下的三个旅长阵亡两个,六个团长阵亡三个,88师战前约6000余人,大部分死于惨死的战斗,还有一部分死于南京大屠杀,到战后,88师将士仅剩500人生还。孙元良最后化装成难民,躲藏了一个多月后,才侥幸逃出南京。随后,孙元良被蒋介石撤销七二军军长和88师师长职务。

1944年,孙元良被蒋介石重起,任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二十九军军长,收复贵州独山、南丹等地,逼迫日军自贵州撤退,孙元良因此获得“青天白日”勋章。抗战胜利后,孙元良任重庆警备司令。

解放战争期间,孙元良任中将兵团司令兼徐州剿总郑州前进指挥部副主任,下辖四十一、四十七、九十九三个军。此后,孙元良率军参加了淮海战役,被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子打得全军覆没,他自己化装成农民,才经信阳、武汉,逃回南京。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孙元良也到了台湾,再也没有受到蒋介石的重用,他转而经商。1956年,东渡日本,在日本经商十余年,1975年到台湾定居。2007年,孙元良在台湾去世,享年103岁,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中最著名的长寿将军。


帝国的脸谱


孙元良是国民党中著名的“飞将军”,当然和蒋鼎文那个飞将军意义不同。在淞沪会战爆发后,孙元良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88师师长,而这第88师是一个在国民党军队中也少见的德械师,战斗力极强,算是国民党的主力。



在淞沪会战结束后,日寇进逼南京,而国民党围绕守卫还是放弃南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后来唐生智自愿请求守卫南京,其后被蒋介石任命为南京卫戍司令。而孙元良便率领刚刚退下战场的88师奔赴南京,展开了南京保卫战。



而这88师的战斗力是毋容置疑的,在淞沪会战时谢晋元率领的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便是孙元良的部下,而南京保卫战打响后,孙元良率部守卫雨花台和南城,在88师全体官兵的英勇抵抗下,南京依然城破。



后势于南京共存亡的唐生智也下令撤退,而孙元良却乘乱独自离开了南京城,抛下了88师的国军士兵,使得所部损失惨重,88师突围出去的不足千人。后在解放战争时期孙元良于淮海战场逃跑,相比于长腿将军刘峙,这位“飞将军”却更让人“佩服”。


绝笔历史


孙元良的第88师刚刚参加完淞沪会战之后又立即参加了南京保卫战。第88师负责守卫南京的南大门——雨花台。



南京保卫战中 ,雨花台是中日军队交火的主要阵地之一。负责守卫雨花台的是孙元良的所谓“德械师”第88师,该师下辖第262旅、旅长朱赤,第264旅,旅长高致嵩。进攻雨花台的日军为第6师团、第114师团各一部。




第88师的官兵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至1937年12月12日时,第88师的官兵大部分壮烈殉国。坚守雨花台的官兵有6000余人,经过连日的血战,伤亡了大半,到南京沦陷时,又一部分官兵未能撤退遭到日军的大肆屠杀,最后收容者仅仅只有四五百人。

第88师在南京保卫战中的表现是不差的,但是身为师长的孙元良却在关键时刻抛弃了自己的部队而只身逃走,这与黄埔精神是不符的。


历史军魂


孙元良(1904一2007)四川华阳(今成都市)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历任排、连、营长。1926年任北伐军第一路军第一团团长。1927年留学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特别炮兵科肄业。1929年返国后任国民革命军教导一师野炮营长、陆军第二师第七团团长。

1931年任国民政府警卫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后改为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旅长。1932年派赴上海抗日。参加了淞沪战役,在庙行镇击退日军。此役被当时国际间评为“国军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由此获得宝鼎勋章,擢升为第88师师长。驻军京沪线,并先后兼任苏常守备司令及首都警备副司令。

同年冬,相继被派往福建、江西等省与中国工农红军作战。 抗日战争期间,历任第七十二军军长,第十九、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二十九军军长等职。1946年6月任重庆警备副司令。后担任过第十六兵团司令官、第十五编练司令部司令兼第四十军军长、徐州“剿总”前线指挥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去台湾。2007年以103岁高龄在台北去世,他是最后一位离世的黄埔军校一期生。根据其遗愿,骨灰暂放林口,等待适当时机再安葬南京。

孙元良,南京保卫战有个事件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被人们津津乐道,议论的主角就是时任第72军军长兼第88师师长的孙元良。有资料在介绍他的生平时有这么一段话: “1937年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驻守城南雨花台一 带,曾经私自下令撤出南京城,被其后队宋希濂举机枪督战逼迫下才不得不重回战场。南京失守前,因畏敌如虎放弃对本部队指挥直接导致部队崩溃,致使大批士兵被俘被杀,自己一人化装躲进妓院得以存活。此战后廖耀湘等上 呈报告要求追查责任,因此被撤职查办,投监拘押42天。”




由于在淞沪会战初期中孙元良谋划得当,指挥有方,被蒋介石加官晋爵,升任为第72军中将军长,仍兼第88师师长,后又被授予国民政府“云麾勋章”。 1 1月9日,日军突破苏州河,国军余部皆溃不成军。孙元良也与大部队失散,身边只有几个卫士。直到苏州后,才将陆陆续续零散而来的部队重新集结起来。12月10日,南京保卫战打响,第88师未经休整即迅速投入战斗,负责守卫南京的制高点雨花台和南京城南。官兵们虽经浴血奋战,拼死搏杀,终因兵力、武器、给养方面的全面劣势,仅仅两三天,外围阵地即告失手,复廓阵地主要方向也被日军逐渐突破。 12月12日上午,雨花台阵地陷落,日军居高临下,攻击中华门阵地。第88师第262旅官兵坚守城垣…… 事情发展到这里,关于孙元良“逃跑”的说法就出现了以下几个版本: 1.就在第88师第262旅官兵坚守城垣的时候,孙元良却率师直属队和第262旅一部擅自向下关撤退,企图渡江北撤。在挹江门内被第36师师长宋希濂的督战队用机枪“劝阻”,只得返回中华门继续作战。到了当天中午,中华门被日军突破。孙元良不通知部队,独自逃跑,用金条收买老鸨,躲入南京青楼之中。

2.有个叫吴求剑的下属说,在12月1 1日下午3时左右,我还同孙师长通电话一次,他告诉我见机行事,就失了联络…… 3.德国商人拉贝在《拉贝日记》中说:“对于国民党第72军军长兼88师师长孙元良,拉贝更是关心入微。得知孙藏身在难民营中,拉贝亲自将他接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顶层密室里居住……” 4.奉命驻守雨花台、中华门一线的第72军军长孙元良尚未接到撤退命令,便擅自率部向下关码头转移,借口是即将弹尽粮绝,移师下关寻求粮弹补充。




李三万的三万里


诚邀,如题。南京保卫战是二战时期日本为了迫使中国政府投降,集中兵力攻打民国首都南京城,蒋介石集中几十万精锐中央军迎战而爆发的一场战争。为了保卫自己的老巢,一向抠门的蒋介石也拼了老本,将自己最得意的德系装备部队也全部投入了战场,这其中就有以孙元良为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72军88师。

孙元良,籍贯四川成都。父亲孙廷荣,曾任清廷知县。叔父孙震,川军将领,曾任第二十二集团军司令官、国民军第五绥靖区司令官等职。孙元良战斗本事不行,在北伐军势如破竹的时候还被北洋军阀给打趴下过,基本属于兵熊熊一个,88师全是好汉,也架不住领导贪生怕死。

实际上88师在南京保卫战中还是非常出力的,八百壮士守四行仓库就是88师长524团团副谢晋元所造就的奇迹。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用在抗战前线的将士上面是最好不过的。据史料记载,由于日军攻势很猛,国军之间又缺乏配合,88师伤亡惨重,于是孙元良率师直属队和262旅一部自行向下关撤离,在挹江门内被督战队所阻。当日下午,部队打散,遂放弃指挥脱队躲藏。是役,其辖下88师的三个旅长阵亡两个,六个团长阵亡三个,营长阵亡十一个,连排长伤亡占全员的十分之八,战士伤亡难计其数。虽然88师后来重建,但战斗力已所剩无几。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孙元良的88师在南京保卫战中硬抗日军,表现不错,可惜最后有些凄惨。

88师是国民政府的德械师,精锐部队。他们曾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与日军第九师团大打出手。然后此后六年,中国与日本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到了1937年的淞沪抗战,88师和其他友军一样,被日军打成了残破不堪的空架子,然后被编入南京保卫部队。

88师到南京后等待后方的补充兵。可惜来的,全是强抓的壮丁。重机枪连排长匡希圣回忆道:

“发枪给士兵时才知道,这些新兵被捉到师管区后,关在院子里,不仅没有训练,连枪都没有摸过。我们相顾失色……刚刚三天,便把这些新兵塞进第一道防线里去了。”

南京保卫战中,88师部署在了“城垣防线”,负责防守南京南面的核心要塞雨花台和中华门。这两处核心要塞的工事建设很早,浇筑了大批钢筋水泥的机枪掩体,有钢板和厚橡皮两重门。然而从军事技术角度,这些堡垒基本是对付红军的粗劣版,“掩体只着重射界广阔,射击口又高又宽,在敌人面前暴露无遗……不能起到半点作用”。

12月9日,日军兵锋直抵南京城垣。88师拼死抵抗。由于新兵太多,班排长们甚至不得不亲自担任机枪射手,而让新兵负责搬运子弹。新兵们面对日本的炮击和飞机,很多吓得胡乱逃窜而不是隐蔽,白白牺牲。

12日,日军冲进了雨花台、中华门,与88师展开了白刃战。88师溃败了。残兵试图逃回城内,却发现护城河上的浮桥已经被炸断。大多数士兵战死或被俘虏后屠杀。不是当场战死,就是成了俘虏,在后来的大屠杀中死伤殆尽。88师两个旅长朱赤、高致嵩,以及五名正副团长战死。

这时候,唐生智下令撤退。然而主官的无能和组织的混乱,使得撤退变成了大溃乱。88师发现找不到师长孙元良了。两千多人的部队甚至试图挹江门的兄弟部队第36师,结果被宋希濂机枪扫射阻止。

最终,所有的部队开始放羊般的逃亡。只有264旅接任旅长廖龄奇带领一千多名士兵搭乘木船逃走,另有几百人自行逃脱渡过长江。88师其余人全部战死或被屠杀。

师长孙元良则毫发无损。他在12日离开卫戍司令部会议后,并没有回到部队指挥弟兄们突围,而是脱下军装逃进城内,在一家妓院里躲藏多日,靠着拉贝的帮助逃离南京。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也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