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那么强,为何败给了日本?看了一个数字,问题也就找到了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大的危机,因为甲午战争的战败,让西方看到了秦王朝的真正实力,使中国陷入了生死存亡危机。当时中国已经洋务运动30年,同时哈有亚洲危局前列的海军舰队,但是为什么中国在面对敌人的进攻却一点反抗时间都没有,难道说洋务运动都只是做做样子?其实战败的原因比你想的还要荒唐。

甲午战争时,双方正式开战时间是在1894年8月1日,然而在此之前清军和敌军就已经交火。但是清军统帅叶志超因为贪生怕死,最后从清军驻地带军逃跑。然而他在给朝廷的战报当中却说敌军三千人,被击毙一千多人。这种战绩可以说是大捷,这也给了中国一种错觉,随后清廷下了《宣战诏》,打算要把倭寇赶尽杀绝。然而满朝文武万万没想到,仅仅是在四天之后,敌军就把他们缴获的清军装备,武器,物资摆了一地,还在旁边竖起了一面大旗,旗上写着“清兵战败之证”。同时还允许各国媒体报纸进行拍照。于是清王朝才发布了《宣战诏》,但是对方反手就给清王朝一个嘴巴子。

此后叶志超带着自己部队一路北逃,从汉城退到了平壤。虽然当时敌人已经做好了战前准备,但是没想到这么难打,所以在开战一个月之后倭寇其实就已经有些撑不住了,他们在进攻平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然而就在这时清军将领叶志超却给他们送来一份大礼。叶志超自己不敢指挥军队,所有左宝贵迅速调派军队进行防守,随后双方爆发惨烈争夺战。敌军在进攻九个小时之后终于攻占了玄武门,但是战果也仅限于此。然而就在这时,叶志超竟然下令放弃平壤城,退守国内。

本来已经精疲力竭的敌军一下子来了精神,迅速进入平壤城,之后又在清军撤退道路上设伏。敌人在进入平壤城之后获得了清军留下的56万发子弹,600公斤金银以及堆积如山的粮草。就这样子,叶志超不仅把自己同僚坑死在了撤退路上,还给敌人送来了巨额物资。随后也叶志超在撤退时还吹牛说自己血战平壤,最后事情败露才被朝廷严惩。

黄海海战时,两国舰队在海面上展开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海战。最后的战况大家都有所了解,日军一舰未损,但是北洋水师主力战舰基本沉没。后来敌军在制作各舰中弹受损图时却让日本海军军官吓了一跳。日军所有中弹位置基本上都是在舰尾,中部锅炉以及水线以下三个位置。这三个位置对于在铁甲舰来说是最为致命的,也是最难打中的。但是清军在火力,速度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清军炮手凭借高超炮术精准打击到舰队要害,可以说是世界级的命中率。如果中国舰队拥有一些稍微正常的开花弹,那么日军舰队恐怕早就迎来厄运。

一个帝国海军怎么可能连弹药都没有?这就不得不说三年期的事情了。1891年,清王朝的官员提出了暂停海军建设,随后北洋水师坐吃山空。随后这支曾经有着“亚洲第一舰队”之称的北洋水师在开战前吨位比别人少8000,火炮少了70多门。但是战败之后铁血,坚决的北洋水师成为了背锅人,被清末名家抹黑。别的不说,这都对不起那些为国殉职的海军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