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到底能不能吃盐?做过这个事儿,娃真的会“挑食”!

现在的家长们,大多已经具备了宝宝不能过早吃盐的常识。但有一个点却为许多家长所忽略……也就是这个细节,让很多家长的辅食喂养变得异常艰难。

这个细节常发生在九、十个月的宝宝身上

有时候宝宝跟着爸妈一起出去聚餐,宝宝的用餐也顺便在餐馆解决了。虽然餐馆的菜向来重油重盐,但很多父母想着偶尔吃吃,再用水多涮涮,盐分摄入应该不会超标。或者在日常的饮食中,有时为了贪图方便、或者老人为了逗宝宝,让宝宝跟家中的成人吃一样的饭菜。

是的,摄取的这些盐分或许不足为怪。但这种行为却可能引发另一种担忧:孩子品尝了盐的味道之后,再也吃不下清淡无盐的辅食了,他们的味觉被盐“唤活”后再也“回不去了”,家长再想培养宝宝理想的膳食均衡和健康习惯就比较难了。这在九、十个月大的宝宝身上见得比较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专门针对7-24月龄婴儿提出了喂养指南。指南指出,这个阶段的辅食,要保持原味,不加盐、糖以及刺激性调味品,保持淡口味,因为淡口味食物有利于提高婴幼儿对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减少偏食挑食的风险。此外,有很多研究表明,过量摄入钠与成人高血压、心脏病等密切相关。婴幼儿的肾脏、肝脏等器官还没发育完全,过量摄入钠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因此,这个阶段的喂养行为对婴幼儿的营养和健康饮食习惯都有深远的影响。

宝宝的钠、碘需要自有其来源

有些家长或许有疑问了,如果宝宝不吃盐,怎么满足他们对钠和碘的需求呢?原来,母乳中本身含有的钠含量就可以满足6月龄婴儿的需要。如果宝宝吃的是配方奶,那么配方奶的钠含量还要高于母乳。7-12月龄婴儿可以从天然食物尤其是动物性食物中获得钠,比如1个鸡蛋含钠71mg,100克新鲜瘦猪肉含钠65mg,100g新鲜海虾含钠119mg。加上从母乳中获得的钠,可以达到7-12月龄婴儿钠的适宜摄入量(AI)350mg/d。

至于碘,0-6月龄婴儿碘的适宜摄入量(AI)为85ug/d,7-12月龄婴儿115ug/d,1-3岁幼儿的碘推荐摄入量(RNI)为90Ug/d。当母亲碘摄入充足时,母乳碘含量可达到100-150ug/L,能满足0-12月龄婴儿的需要。7-12月龄婴儿可以从辅食中获得部分碘,而13-24月龄幼儿开始尝试成人食物,也会摄入少量的含碘盐,从而获得足够的碘。

希望辅食有些味道,家长可以这样做

婴幼儿的味觉、嗅觉都在发育形成中,与成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家长不要以自己的口味和喜好来判断。既然不能用调味品,家长可以换个思路,通过不同食物的搭配来适当增进口味,比如番茄带些许酸甜、牛奶带有天然的奶味。在1岁前,提倡给宝宝尝试多样化的、多种口味、多种质地的食物,这样1岁后,宝宝对于食物的接受度会比较高。

如果宝宝已经挑剔了,怎么办呢?

这时候我们需要耐心引导,让宝宝能重新适应淡口味的食物。大部分的孩子适应度比较好,可以坚持无添加的原则,反复尝试引导直至宝宝适应。如果宝宝非常抗拒明显,影响进食量甚至影响体格生长,则可以采用降阶梯的策略逐渐过渡到低盐或无盐饮食。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减少外出就餐或外出就餐自带辅食,在家进食单独为宝宝做辅食等。

温馨提示

家长们一定不要忽略饮食的小细节哦,孩子的味觉是逐渐养成的,需要不断强化健康概念,改变烹饪和饮食习惯,最终培养孩子的清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