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肥肉是怎样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的?

中西骨伤胡医生


“肥肉就是香啊”这是很多喜欢吃肥肉的人的共同心声。是啊,谁都知道肥肉就是香,那是因为肥肉中所含的脂肪,因为肥肉中基本为脂肪,发香是脂肪的的一特性。



脂肪又称为甘油三酯,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结合而称。脂肪膳食中的脂肪主要为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的主要功能为供给和储存能源。

血清中的甘油三酯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一个是膳食中,一个是肝脏以及脂肪组织。肥肉中的脂肪经常摄入,增加脂肪组织,降低肝脏分解,易引起动脉硬化,动脉壁增厚,血管狭窄就会引起血管组织缺血或坏死。是心血管疾病得危险因素。



此外,肥肉中的脂肪多为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血压也呈正相关,同时能量较高,摄入过多还会引起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慢病的发病因素。


李爱琴营养师


恰逢春节,你知道你吃的那些肥肉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啥影响吗?

亲朋好友聚会时,香喷喷的肘子或米粉肉摆在餐桌上。我们面对这油腻腻的一块肥肉时,我们是吃还是不吃呢?这样的一块肥肉吃下后,会对我们的心血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肥肉,主要是脂肪。吃下后,我们的血脂会升高。血脂在血液循环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转运。根据脂质的含量、超速离心密度、电泳速度以及表面的载脂蛋白的不同,可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等。

引起心血管发生病理改变的主要是极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极低密度脂蛋白亚型中的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过高的血脂,可以改变血液的成分和流速,对我们的心血管系统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高血脂可以直接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及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加

进入血管壁的脂滴会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系统,巨噬细胞吞噬脂滴后,会变成圆形、体积较大、透明像泡沫一样的细胞,称之为泡沫细胞。巨噬细胞还可以吸引血液里面的单核细胞,使单核细胞在此蓄积,刺激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可进一步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在上述机制的作用下,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血管内膜由开始的光滑、完整而变得凹凸不平,这样会促进血小板的黏附增加、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分泌基质。

炎症的作用

这种作用贯穿于病变的开始、进展和并发症形成的全过程。巨噬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这些物质进一步促进炎症的发生。

血管内膜形态改变

由于深入脂质的刺激,加上附着于血管内皮的血小板、单核细胞等均会促进平滑肌细胞增生,这时血管内皮便显著增厚、变硬。血管内膜的形态随之发生改变。

以上就是高血脂引起血管病变的原因,这些原因是血管病变的基础,它可以造成血管如下可见的改变。

1. 脂纹形成

在动脉内膜上可见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条纹宽约1-2mm,平坦或微隆起。显微镜下可发现这些就是大量泡沫细胞聚集的产物。

2. 纤维斑块

血管内膜表面散在的不规则隆起的斑块。初为黄色或灰黄色,后因斑块表层胶原纤维的增多及玻璃样变而呈瓷白色,形状像凝固的蜡烛油。斑块大小不等并可以合并。

3. 粥样斑块

血管内膜可见灰黄色斑块,既向表面隆起,又向深部压迫。切开可见黄色粥糜样物质。显微镜下可见胆固醇结晶及钙化,周围有肉芽组织和炎细胞。

4. 血栓形成

病变处的内皮损伤,使血管壁的胶原纤维暴露,血小板在局部聚集而形成血栓,导致缺血和梗死。

5. 其它改变

如斑块内出血、破裂和溃疡形成。钙盐沉积可使血管变硬变脆,易于破裂。动脉瘤形成或造成夹层动脉瘤。

看来,长期的高血脂确实可以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今天,我们吃一块肥肉,仅会有轻微的改变。但长期的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这种改变可能就会发生,可能会造成冠心病、脑出血等严重后果。所以,我们还是要从平常的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健康生活永远围绕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