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性的服饰为何比较开放?

xwaicdd


方干《赠美人》:“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

施肩吾《观美人》:“漆点双眸鬓绕蝉,长留白雪占胸前。”

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这些“美人”诗文将唐代女性半露酥胸的装束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唐代女性的服饰十分开放,原因在于政治的开明、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妇女地位的提高。更关键的是,唐代以“胖”为美,实际上是“风姿以健美丰硕为尚”,而胸部的丰硕是其关键,所以女性为了突显自己的健康丰满会刻意展现自己的胸部,所以这种半露胸式的裙装十分流行。

襦裙是唐代女性的主要服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衣窄而领低,到了盛唐时期发展成了领口宽大的袒领襦裙,不穿内衣,酥胸半露,突显了女性风韵,因而深得女性喜爱,相当流行。


老照片


浅谈唐代女性服饰

受当代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都会认为唐朝的女性服饰非常开放,但事实上是怎样呢?为此,笔者搜集相关素材带大家一同来探个究竟。

可以说,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唐朝已经到了颠峰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也已趋于成熟,对外交往借助海上及陆地的丝绸之路,促使服饰空前繁荣。特别是在服装款式、图案、色彩等方方面面,都是世界一流水平。应该说,唐朝是当时世界的超级大国。而这一期间的女性服装,应该说是最精彩、华丽的,妆饰影响深远,从日本、朝鲜当前的服饰来看,都留着唐装的缩影。而且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仍把唐朝时期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久。

唐朝服饰主要唐代汉服和胡服,唐代盛行的缠枝图案,就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唐代服饰图案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初唐服饰较为紧致,形象以清瘦为主,中晚唐开始往丰满宽大的风格发展。唐代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裙、衫、帔,这是唐时女装的三要素,无论地位尊卑、服饰丰俭,这基本的三件是必不可少的。“衫”是唐代女性日常穿用的长袖上衣,式样为窄袖短身。衫子一般指单衣,到了冬天,则改用夹衣,也称为“夹衫子”。上身着“衫”,下身则穿“裙”。唐代妇女大多喜爱色彩浓艳的裙子,在文献中常将红裙称为“石榴裙”。在裙、衫之外,唐朝妇女都穿戴“帔”。唐代的帔像一条长围巾,还可以称为“帔帛”或“帔子”,常用轻透的纱、罗制成,披搭在肩上,旋绕于手臂间。

在唐代,女子脚上穿的也很讲究,着履、靴、屐等。而且,女性开始化妆,穿戴佩饰。化妆及佩饰内容非常丰富,有发式、头饰、面妆、佩饰等。面部化妆有敷铝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诸多方法,化淡妆者则采其二三,盛妆者悉数运用。项饰有项链、项圈、璎珞等,臂饰有臂钏、手镯,腰饰有玉佩、香囊等。这已经和现代人差不多了。

除了上述这些,读者一定很关注那些影视剧里的露胸服装。在唐代,这种情况确实有,但不多见,而且不是什么人都敢这样。慢束罗裙半露胸,一般只在内宅里出现,也就是说,这些着装是不能出门的。唐朝女性仍然处在封建礼教制约之下,只有身份相对特殊的人达官贵人家庭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当然,还有一些歌女们半裸胸,则是以身体取悦于达官贵人们。但平民百姓家的女子仍然是不可以半裸胸的。当时,唐朝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无论如何,出现了半露胸服装,进一步印证了当时社会思想开放的程度。因此很多人由此相信并断定唐代的女性开放自由。但这其实只是一种片面的理解;这些现象多出现在武则天当政期间。在武则天之后,唐朝社会对女性抛头露面的情况愈加心怀芥蒂,毕竟男人不喜欢自己家的女人在外招蜂引蝶。“守本分、守妇道”为仕家大族对女性成员的通常要求。有很多针对女性定立的规章制约书籍,就出于唐朝。

众观历史,女性在唐代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出现了相对的活跃发展期,但仅是昙花一现。“走出去”的途径只有偏向放纵肉体取悦于男性掌握的权力阶层,另一种对社会地位权利的呼唤则很快湮没在男尊女卑的传统风俗下了。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当时的唐朝女性要给武后多鞠几躬。


宏灯诗话





江湖夜雨不关情


唐代文化开放所至。。


鲲鹏万里翱翔


一个小小的服装,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不同时代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