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大王用計抓了唐僧,孫悟空對陣時為何說起如來和孔子的事

文|瘋癲史鑑,西遊記第八十六回說,孫悟空等人中了分瓣梅花計後,誤以為唐僧已經讓洞府裡豹子精給吃了。為了給師傅報仇,孫悟空帶著豬八戒氣沖沖的到了豹子精的洞府。兩人在門前一通亂打,直接把石門打破。

嚇得裡面的小妖們腿都打哆嗦,一個個全都在埋怨那個用計抓住唐僧的狼先鋒,全然忘了自己之前流口水的樣子。短短几句話就把小人只願佔便宜,不願擔責任的嘴臉生動的表現了出來。

只是這世上幾乎就沒有隻吃飯不幹活的好事兒,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面對其他人的指責,那位狼先鋒卻很理智的說,手插魚籃,避不得腥。事已至此還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帶人衝出去迎敵。

豹子精點好精銳帶上器械殺出了洞門,孫悟空和豬八戒急退了幾步,到了寬敞的地方擋住那些小嘍囉,朗聲喝道:那個是出名的頭兒?那個是拿我師父的妖怪?

輸人不輸陣,豹子精拿著鐵杵很硬氣的說道:我乃南山大王,已經在這兒混了幾百年,唐僧已經讓我吃了,你能如何?南山是終南山的簡稱,這個地方是道教的發源地。據說楚康王時期,函谷關守將尹喜是一個天文星象學家。

有一天他登樓望氣的時候,發現紫氣東來,吉星西行,是聖人降臨的徵兆,於是就守在關中靜候。沒過多久一個身披五彩雲衣的老人,騎著青牛來到了函谷關。

這個老人就傳說中的太上聖人老子,尹喜得知後非常恭敬的把這位賢人請到樓觀,請老子講經著書。道教興盛後,後人將老子尊為道祖,將尹喜尊為文始真人,而在函谷關講的經文則彙集成了《道德經》流傳了下來。

古代向來都有避諱的習慣,比如孔子的母親曾在尼丘山祈禱,生下孩子後取名為丘,字仲尼。後來孔子游歷諸國成了聖賢,後人為了避諱把尼丘山改成了尼山。

豹子精自稱南山大王,其實就有點犯諱。孫悟空聽到後,開口罵道:你這毛團真是大膽,你能有多大年紀。想當初李老君身為開天闢地的道祖,還位居太清之右。我佛如來身為治世之尊,還坐於大鵬之下。

還有孔子身為儒教之尊,也僅僅稱呼為夫子。你這孽畜居然敢叫什麼南山大王,孫悟空罵完舉棒就打。孫悟空之所以這麼生氣,是因為豹子精只是一個沒什麼修為的山野妖怪。

夜郎自大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反而越是見過世面的人,越懂得謙虛,因為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人。不剋制自己的話,早晚都會踢到鐵板,遭到別人的鎮壓。

就像這個豹子精一樣,孫悟空最後只用了個瞌睡蟲的咒語,就讓他像死豬一樣睡了過去。制服妖怪後孫悟空急匆匆的跑到後園找到了唐僧,他一會兒想打了妖怪再救師傅,一會兒又擔心師傅綁的時間長了受不了。

糾結了好一會兒,孫悟空才下定決心到園子裡給唐僧鬆綁,這時候的他已經沒有了當初大鬧天宮不被條條框框束縛銳氣,曾經敢作敢為不服管教的齊天大聖,在經歷了種種磨難,已經學會了低頭。

​變成了一個循規蹈矩,瞻前顧後的孫行者。感謝你的耐心閱讀,感覺還不錯的話還請花費幾秒鐘時間點贊或評論支持獎勵一下,如果願意關注那就更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