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是指哪里?陕西为什么被称作关中?

西瓜几分熟


平常我们所说的“关中”,基本上指的是陕西省的渭河平原地带。我来简单说说。

“关中”都包括哪些地方?

渭河平原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陕西省的地市和山西省的运城和临汾两市,总共秦晋两省六个地市,这也是国家“关中平原城市群”包含的城市。由于渭河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自宝鸡流入陕西境内,自西向东流经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由于渭河流经地方都是冲积平原,所以在陕西省域来说,称为“渭河平原”“关中平原”,站在我国疆域范围来说,称为“关中盆地”。

关中平原地处渭北北山(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黄龙山、梁山等)和秦岭山脉之间,这一片地域十分辽阔,因此还被称为“天府之国”,有条友会说,这不是说成都的吗?其实,这词最早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形容关中的。

不是陕西被称为“关中”,而是陕西包括“关中”。

如上边所说,关中包括了陕西省的四个地市,关中盆地还把陕西省分为了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区域。狭义地来说,陕西的关中包括了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而为什么叫作“关中”,这是因为渭河平原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有四个易守难攻的很著名的古代关隘。

关隘?是的,就是古代打仗时守备的关隘,分别是东函谷关(后亦称潼关)、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这四关也被称为“秦之四关”。由此,在这四个关之中的范围就被称为了“关中”,或者“秦中”,也被大家称为“八百里秦川”。

这四个关隘,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可谓战功赫赫,所以,就引来了“关中”之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东函谷关(后亦称潼关)和西大散关之间的部分,被称为“关中”,这种说法不太被认可,四关之说比较受大家欢迎。

综上,关中广义是指国家“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宝鸡、铜川、渭南、杨凌、商洛、运城、临汾、天水、平凉、庆阳等城市,狭义是指陕西省的西安、宝鸡、铜川、咸阳、渭南。所以,从狭义来讲,陕西不是被称为“关中”,而是关中被陕西包含了。


白铅华


事实上,关中平原的北大门是萧关,实属无稽之谈。

《史记》是不能乱注的。

当年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就是因为把“有熊”注到了山东而贻笑大方;司马贞《史记索隐》或是因为资料所限,未实地考察,或是对地理的无知,望文生义,而闹了笑话。

关中平原,又叫做关中盆地,因其四面环山,内有平原而得名。

那么关中平原东西南北与山交界处,各关分别是什么呢?

玩过《三国志》的都知道,进攻西安关中平原只有四条路线,分别对应四关:



东为潼关;

西北方向有一关隘,地名为“漆”,直通安定(今宁夏固原)。原来此关隘正是“漆县”,1964年才改名彬县;

正西与黄土高原交界有一关隘,为陈仓关(今宝鸡),直通甘肃天水;

西南方向群山中有一关隘,地名“故道”,“<”形路线先向西南,再突然折转东南方向,直通汉中。此关隘正是“(大)散关”,用以防御来自巴蜀的兵力。

(诸位可能没想到吧?

散关防御的不是别人,正是汉中。西安关中人可从来没把汉中当成自己人。

汉中讲四川话,不讲陕西话。

汉中是汉水发源地,属于长江流域;西安关中属于渭河黄河流域。

刘邦封汉王,辖地就在巴蜀(包括汉中)。

汉中古属益州;西安关中自古属于中原河南司州。 )

当年刘邦正是占据汉中,“明修栈道(散关),暗渡陈仓(宝鸡)”,攻破陕西关中。



如图所示,四红圈正是代表四关;红线分别为“五丈原”和“扶风”。

(地图下方,“安阳”为安阳县,今汉阴地区,隶属汉中管辖;

“西城”为西城县,今安康地区,隶属于上庸郡管辖,治所今湖北十堰市山竹县。)

也许有人问,为什么不在五丈原防御呢?一个地方守两条路。答案是:五丈原无险可守。

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懿当年早早修筑防御工事,拒不出战的原因,因为司马懿知道,在五丈原出战必败。

有人说,关中南关应为“武关”,实属望文生义。

武关同为“<”形路线,先是西南走向,再折转东南,直通宛城(今河南南阳)。

武关向北最终抵达的并非是关中平原,而是弘农郡(治所今河南灵宝)。

(至于隋文帝杨坚,弘农杨氏,是因为杨坚生于渭南华阴,渭南华阴自古归弘农河南灵宝管辖。)

如果武关也算,那么进攻西安关中的路线就不是四条,而是六条。

除东南方向武关,宛城当年刘邦进兵方向以外;

还有正东方向函谷关,洛阳当年曹操、赵匡胤进兵方向;

东北方向三门峡黄河渡口,直达上党(今山西长治),当年李渊进兵方向。

西安关中就不是“四战之地”,而是“六战之地”。

另外从图中也不难看出:

西安关中平原,不属于西北黄土高原。 西安关中平原,属于中原河南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

西安关中自古属于中原河南司州。 西安人的根在河南。


西安自古属于中原河南,西汉时期,西安就隶属于中原河南司隶州;东汉称司隶校尉部,由洛阳统领;三国时期归许昌管辖;直到西晋才从河南划出,划入雍州边缘。


西安人百分百能听懂河南方言,但听不懂西北方言。


西安人也希望自己属于中原。


用户67724358697


关分两式:

1.山口的隘口,兵家抢占的地理要冲,武侠小说愿述成一夫当关,万人莫开的地界。

2.城郊外,设的入城排查口。此排查入城人的关口,又称关卡,一般设三道,郊外一道,郊线一道,城门前一道。

陕西在陕的西边,那边为西郊,郊的西边安全了,西边就安全了,由是获西安名。

其排列是:

城内.城墙.城根外.护城河内外,护城河外鹿栅,鹿栅外为城畿,畿外为郊,郊外为野。野是田野乡下的农田农户的各村庄及田园。

因此城与农村间的界线处设第一关卡,此为前关,前关与城门间的关卡是中关,也称关中,城门前关卡为后关,也称城关。

第一关外设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长亭外再设二十里埔或三十里埔,埔外设五十里驿站或八十里驿站,驿外设镇,镇那边与另一城的这一套设施连接,从而构成两城或众多周边城的联接通道,此道为官道,村村相连及同官道相接交的道为小路。

地广人稀处设风火台相联系联通。间插庙观奄,人烟稠密处庙等设山里或不易农务处的地面上。通河渡称津或浦,通山里称隘口。

由是全国连通。仅北方让地在自边界内立长城墙,将牧业区与农耕区分开。

陕就是宽大些的峡隘处。

悟空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味哎儿


在陕西省人来看,陕西分三部分,陕北、陕南、关中。陕北(包括榆林,延安),陕南(汉中、安康、商洛),关中一般指的是东至潼关西到宝鸡所属八里秦川腹地(包括西安、宝鸡、渭南、咸阳、铜川)。


荣誉军人王平


西安所在的“关中”,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因在函谷关(后被潼关代替)、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人称“四塞之地”,俗称“关中”。


金周至


陕西人说:我们不是关中,我们是中原。


柯蓝233


你买四把锁子放在地上,锁子围着的地方就叫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