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到底有多高的荣誉?

范李英芳


“狼居胥”是草原上游牧民族心目中的圣山,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据传成吉思汗就是葬于此处。

“狼居胥山”现在叫肯特山,位于现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东侧。

那么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完成了怎样的壮举?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礼”非常重要,而祭天就是最为重要的“礼”。

祭天,对于封建王朝极为重要,一般都是由“真龙天子”亲自主持。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在灭亡了匈奴王庭以后,将匈奴人打得溃不成军,狼狈逃窜,一直追杀到匈奴的圣山“狼居胥山”。在敌人的圣山上,霍去病从容不迫,亲自主持完成了祭天大典。

然后,霍去病立碑纪念,宣示此地为汉家疆土,确定了领土主权。

这是怎样的一种英雄气概?

当然,这一战的战果也极为丰硕,“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霍去病开疆拓土,立下战功无数,因此被封为“冠军侯”。

中国的爵位制度历史悠久,但是“冠军侯”在西汉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是汉武帝为了突显霍去病的功绩专门设立的,“功冠全军”才能称为“冠军侯”。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三位冠军侯,但是只有第一霍去病、第二位窦宪得到人们的认可。

公元77年,东汉大将窦宪平定北匈奴,深入瀚海沙漠3000里,在燕然山(现在蒙古境内杭爱山),勒石记功。内容大致有“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从此以后,“封狼居胥”与“燕然勒功”成为了武将心目中的最高荣誉。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这恐怕是将军们再也无法企及的高度了!因此也就能看出他的荣耀之甚!这八个字,让其他的军功失去光芒!

霍去病迴回穿叉,以不可能出现的角度发起强攻,一切的抵抗让人感觉匈奴就像在郭德纲旁边捧人的于谦!是役,匈奴战亡七万(也有说伤亡七万)!有生战斗力基本团灭!一曲《失我焉支山》可以想见造成的后果何其凄惨!从此漠南无王庭!(单于:我倒是想有,可这次实力真的不允许啊!)汉朝自武帝归天后,一直在走下坡路,刘病己操劳到死也没有效改善,但北疆无大碍!壮哉,冠军候!实致名归!一身是胆!

窦宪在我个人眼里怎么看都是个半吊子军人!可人家命好,干掉那个见不得光的便宜妹夫没过太久就出征了。他真得会打仗么?我持怀疑态度!但老话怎么说的?一命二运三风水!这货应该都占全了!于是他领着汉军和南匈奴的混成兵团出征了。能力可以不重要,但底气一定得硬梆,随他出征的都是像耿夔这类提着刀子见谁都敢上的主!将军们可能是过于兴奋,一不小心发力过猛,导致战争基本没悬念,这一战就要了匈奴的亲命了,他们直接被赶出漠北,成了蓝星上成规模的难民团体了!一路流浪向西!……那叫一个悲催,百年间说多了都是眼泪……可这群人终于找到了平衡,重新拾回了自信,他们二话不说一脚踹死了东哥特人,两刀跺残了西哥特人!感觉还是不过瘾,好像是跟罗马帝国都要过保护费!欧洲人说,这货不是人,他是上帝的皮鞭(匈奴王阿提拉)!牛掰!冠军侯!生逢得时!猛将如云!

穿越历史的天空……

霍:我也就是死得早!

窦:你注定没有我的命!

霍:也是,干了!冠军侯!

窦:干了,冠军候!


朝明晚辉


封狼居胥(xu,第一声),是西汉名将霍去病带来的历史,也是古代武将军功的最高荣誉。

西汉,汉武帝时期,国力逐渐强盛,但边疆的匈奴还是时刻侵扰,为此,汉武帝重用了一批优秀的军事将领,其中最为出色的一位,就是霍去病。

经过多次与匈奴交锋,霍去病掌握了一套军事方法。

匈奴骑兵的特点,就是快速机动,侵扰汉朝边境,抢到了好东西,就直接四散逃跑,而汉朝的军地都是兵团集结,既耗时,又消耗资金,而且还没有成效。

因此,霍去病采用了一套与匈奴相同的方法,充分发挥骑兵的作用,对匈奴军队,发动突袭。

最终,在元狩四年,霍去病率军攻占匈奴左贤王部,一直将敌军追到了狼居胥山,也就是今天内蒙古境内。

为了纪念这次军事胜利,霍去病再此进行祭天仪式,这一行为,便被称为“封狼居胥”。

(霍去病祭天)

随后,霍去病一鼓作气,将匈奴一直撵到了瀚海地区,也就是今天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地区。

这是汉族武将,首次将边境扩充到蒙古地区,而在古代,能将疆域扩充到狼居山、瀚海一代的王朝,更是屈指可数,仅有唐朝、元朝、明朝,清朝而已。(西汉疆域)

这是因为,狼居山地带,在广阔的蒙古地带之中,位置偏僻,接近沙漠,人烟罕至,汉族人很少能到达这里,因而,少数民族得以在这里生存。

所以,“封狼居胥”逐渐成了最高军功的代名词,也就成了武将的最高荣誉,是胸怀大志的、军人的最高理想。

我是七哥,大家可以多多评论,点赞,关注哦

岁七夸父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西汉元狩四年,即公元前119年春,从汉帝国的代郡、定襄各有一支军队驰出,两支人马都是五万人,领军的分别是霍去病和卫青。他们此行的任务是深入一望无垠的大漠,寻找并且歼灭匈奴的主力。

其中霍去病的那支军队一路挺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最终在大漠深处找到匈奴主力所在,与匈奴左贤王带领的主力部队大战一场,战斗以汉军获胜而告终。

此役,霍去病带领的汉军歼敌70443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汉军乘胜一直追杀到狼居胥山(有说是今内蒙古肯特山),在这里,霍去病让士兵堆土为山,在山顶举行了祭天封礼,然后又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

经此一役,"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这就是狼居胥山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而封狼居胥说的就是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祭天封礼的事。在当时,这是汉民族对外侵异族所取得的最大的军事成就。

大汉雄风,何其壮哉!从此以后,“封狼居胥”便被用来形容对外族主动出击所形成的巨大胜利战果。

刘宋

但是,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宋文帝刘义隆就是一例,各位朋友请看仔细,这个宋文帝,是南朝时期的宋国皇帝。当时的宋文帝刘义隆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在听了臣下的劝说后,对“封狼居胥”很是向往。然后,宋文帝还真组织了军队进行北伐,试图将当时北魏政权赶到狼居胥山去。结果,刘义隆被北魏军队打的丢盔卸甲,刘宋王国差点就因此灭国。

后世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讽刺道: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唐代

到了唐朝,天朝的军队到达狼居胥山的次数还真不少。

李靖、李绩破突厥的轻骑快马从它山脚下驰过;侯君集灭吐谷浑的大军也在这里扎营。

就连唐朝诗人的诗中也说道:

"何问狼居胥,执戟夜急行"、

"狼胥山前秋风紧,黄沙漠漠起塞声"。

明代

除了唐朝,有这一辉煌成就的当数明朝了。

洪武二十一年,太祖朱元璋拜蓝玉为大将军,率军十五万北征蒙古。蓝玉此役一直追到了捕鱼儿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在那里,蓝玉率大军突袭元军大营,杀其太尉蛮子,仅元皇帝及太子带领随从数十人仓皇北逃。

蓝玉继续率军追赶,捕获元帝的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余人及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俘获男女七万七千余人,缴获大量宝玺、符敕金牌、金银印诸物及马驼牛羊十五万余,销毁敌军械不计其数,彻底摧毁北元职官体系,又破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名震天下。

除了蓝玉,明成祖朱棣也是龙威震天。朱棣五征蒙古,追击蒙古败军至狼居胥山下,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凯旋还朝。

以上便是“封狼居胥”的概况。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北临瀚海,封狼居胥,是西汉名将霍去病首创的荣耀,为后世武将的毕生的追求。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仓慌失措。于是南宋诗人辛弃疾慷慨激昂写下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千古名句。


中原王朝与北方匈奴的冲突由来已久,匈奴人强悍、勇猛,来去无踪,中原民族备受凌辱。汉武帝登其后,立志扫除匈奴人的威胁,从马邑之谋开始,汉朝与匈奴之间进入了全面的武力对抗间断。从公元129年开始,在往后的十余年间,汉武帝主动派兵出击匈奴数十次,先后发动了大规模的河西之战、漠南之战及漠北之战。漠北之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全面胜利,从此匈奴再也没有力量和勇气主动进攻汉朝。而这次决定性战役的领导者就是封狼居胥的霍去病。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分别出定襄和代君,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史称漠北之战。霍去攻率军北进两千余里,越过离侯山,度过弓闾河,与匈奴右贤王接战,歼敌7万多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从此匈奴远遁,幕南无王庭。


公元91年,东汉和帝时期,大将军窦宪主动联合南匈奴,于金微山包围北匈奴单于,北匈奴大败。单于之母阏氏被俘,斩杀大部落王以下五千人,北匈奴单于率残兵败将一路西逃,从此消失并退出漠北草原。大将窦宪封燕然山,勒石记功,成为了后世功臣名将向往功业的又一巅峰。

唐朝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将开国、及玄武门之变的24位功臣画像,然后挂入象征大唐无上荣耀的凌烟阁,以表彰英雄一生的功绩。而凌烟阁又成为了,后世文臣武将的至高无上的梦想追求。因此李贺有诗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封狼居胥、燕然勒石、大唐凌烟阁,即是个人的荣誉,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而霍去病的封狼居胥更是一个时代的传奇,因此注定彪炳千古。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每一个优秀的文明都会吸引周边文明向他靠拢,一点在历史上面比比皆是,这些被吸引过来的其他文明或者是部落,都是成为这个文明继续发展的阻碍,很多的文明都在这种一波接着一波的民族迁徙大浪潮之下倒下,比如说罗马人。

能够战胜这些来自于他乡的或者是来自于周边的游牧民族,对于。整个文明来讲,这都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长城是秦代开始,为什么一直修到明代就是因为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游牧民族天然的威胁性,西汉的时候,匈奴的骑兵就可以威胁都城,导致汉文帝在自己的周边设置三个赢,其中细柳营就是周亚夫,这个典故大家都清楚,五胡乱华更是将整个北方搅了个天翻地覆,胡人将汉族近乎绝种似的屠杀,也让北方的汉人的人数达到了一个冰点值,只说接下来有目民族一波又一波的入侵,若非中华文明天上的那一种文化特质,她的傲然和独立性,恐怕中华文明早在游牧民族的不断入侵之下灰飞烟灭,汉族也不在炎黄子孙自居,我们就像其他的三大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面,连我们自己都不记得我们曾经拥有一个强盛的文明,它的名字叫作中华文明。

所以游牧民族绝对是农耕文明最需要头疼的一个威胁,能够战胜游牧民族,那当然是对于整个王朝来讲是一件可以,名载史册的大功绩,为何汉武帝可以并称入千古一帝的行列?就是因为它击垮匈奴人,击败了不可一世,曾经蹂躏汉朝皇帝的匈奴人,当然,击败匈奴最重要的标志是什么?不是说修建长城修建长城,那是怯懦的表现,你长城修在那里游牧名族可以躲开它可以绕开大,总之你永远不可能保证你修的长城以后就不会出事情,你只有击败对手,正面击垮对手,这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这才是真正能够让历史学家大书特书的大手笔。

那,这个大手笔,什么标志作为体现,那当然是封狼居胥了,霍去病,两千多公里的长途奔袭达到了匈奴王庭,把匈奴人逼,倒像北方的不毛之地千玺,从来都是游牧民族跑到我们这里来掠夺人口,我们何尝曾经打到他老家去没有,汉武帝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这不仅仅是勇气和军事力量的体现,这是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能够支持如此大的一场战役,能够拥有如此的丰功伟绩,那对于一个国家的皇帝,将军,士兵,平民老百姓来讲,这都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时代。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只需要乘坐火车,飞机等等交通工具到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古人来讲,这是士兵和平民的鲜血,一步一个脚印,踏上去的一条钢铁之路,这是一条辉煌的路,有此就有民族自豪感,就有国家自豪感,这是什么?这是一个朝代,这是一个民族,这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

一个国家辉煌的时候不是说一统宇内,威震四海,而是能够在外族入侵的时候爆发出民族前所未有的抵抗力和战斗力,(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去战胜对手,去战胜貌似不可能战胜的对手,让敌人感到胆寒,让你自己的人感到这是奇迹,这才是一个国家真正应该自豪的事情。

这不是说我自己发挥自己应有的战斗力,而是我自己战胜了自己,我到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这是后人没有办法达到的事情,这是属于一个时代特有的骄傲!

所以说到最后什么是封狼居胥,就是做到后人所不能达到的事业高度,让后人不断地去仰望,不断地去超越,但是却没有办法超越的事情,这就是封狼居胥!


漩涡鸣人yy


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出自于《汉书·霍去病传》,后来封狼居胥成为华夏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狼居胥,即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

霍去病年纪轻轻就创造了武将的一个历史纪录,此纪录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且激励着无数后世武将心向往之!这项纪录就是封狼居胥!

作为一个以中原为核心,农耕为本的历代王朝,北边的游牧民族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并且,农牧政权之间,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永远的一个现象就是:稳定(或进化)的农耕民族,都会被游牧(或背井离乡)的民族打破王朝的稳定。

历史上固然有有不少农耕民族(或政权),想打击游牧民族,但都由于农耕民族的战争消耗更大,大都是半途而废。

所以,有那么一次能把游牧民族打败,都很了不起了。能追击深入腹地的并打败敌人的,更是少之又少。而霍去病是其中一个,也是第一个!

对于一个武将,是多大的荣誉!应该是梦寐以求的。纵观几千年华夏史,能千里深入并打胜仗的,也就只有唐的李绩(驰骋而过),明的蓝玉(捕鱼儿海)……



以史为鉴而言


方圆论坛观点!

封狼居胥一词出自于《汉书·霍去病传》,封狼居胥起初就是指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登上狼居胥山建造祭坛告慰先辈成功之事。后来封狼居胥就成了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



历史上霍去病封狼居胥最大的意义不是一战俘获了多少,杀敌多少。而且汉朝第一次从精神方面重创匈奴。狼居胥山本来就是匈奴人祭祀的圣地。霍去病在攻占狼居胥山之后,在狼居胥山代替天子设立祭坛祭祀天地,如此这般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军事上斩将夺旗的意义。


在古代古人尊奉天地,不管任何民族都有需要祭祀的精神象征。霍去病在匈奴人的圣地,狼居胥山举行汉人的祭祀大典,就是赤裸裸的从精神信仰山践踏了一个民族,并且宣告了自己对这片领土的所有权,这在古代匈奴人看来,比杀了他们都难受。匈奴本就是一个游牧民族,因为生长环境恶劣,所以他们看淡生死。但是他们对于信仰是无比看重的。但匈奴的祖地狼居胥山被攻占,直接击溃了匈奴人的精神防线。肉体的疼痛不可怕。可怕的就是精神上的鞭挞。


举个简单直白的例子。当时匈奴的狼居胥山就像是二战时期日本天皇对于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是一样一样的。都是精神上的最高象征。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举行祭祀大典就好像是二战时期日本天皇被抓起来当做战犯一样。都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而大家也知道二战时期日本人为了天皇不受审判做了多少事情,明知道必败无疑了还是要拼死抵抗,就是为了天皇可以逃脱审判。从这一点你就可以看出霍去病封狼居胥究竟有多高的荣誉。

当年汉匈之间的战争,争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只要族群不灭战争就一直会继续下去。但是霍去病一次封狼居胥彻底击垮了匈奴的精神意志,而且他的意义也上升到了民族性的高度。后世所有的武将也以封狼居胥为最高荣耀。这就是青史留名的佐证。有如此战功,虽然皇朝湮灭交替,但是你的传说一直都会流传下去。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方圆论坛


听过“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这句话,你就知道这是多高的荣誉了。这是后辈的武将们几千年来视做最高荣誉的功勋,也是他们

梦寐以求的荣誉。下面我来和大家一起说一说封狼居胥的事。

大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汉武帝在位期间带领大汉骑兵出定襄,深入漠北两千多里与匈奴作战,霍去病击败匈奴单于军队,匈奴人远逃漠北,霍去病一路追击,兵锋直达贝加尔湖畔,最终在狼居胥山修筑祭台,祭天后班师回军。现金考证狼居胥山为今外蒙古肯特山,距离长安三千多里。经此一战,达到了如下功绩。(可看图中位置)

第一,击垮匈奴,使匈奴远遁漠北,自此漠南无王庭。大汉军队第一次这么彻底的战胜匈奴人,也是农耕文明对游牧民族的大胜利,匈奴分裂,南匈奴投降汉朝,迁居河套地区等。从此决定了农耕文明对游牧民族的吸收融合基础。

第二,这是对中华版图的有效扩张和奠基,确定了河套地区为华夏的绝对控制之地。有效扩张了大汉版图,为大汉打下了大片战略要地和战争缓冲地带。

第三,这是千古武将和战士荣誉的巅峰,是他们追寻的梦想,后世的名将也不耀眼的战功,但却无法与封狼居胥比。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华夏名族战斗的精神鼓舞。

综合以上,封狼居胥的荣誉是创记录,跨时代的,是武将们梦寐的巅峰。虽然霍去病英年早逝,但有此一战就足够传唱千古,后世东汉的窦宪虽然也击败匈奴,勒石燕然,但那时的匈奴远不是霍去病时代的强大匈奴,况且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也仅两千多里地(地图上看),远没有霍去病的大军深入那么伟大。所以封狼居胥真的是武将很高的荣誉。





文史小达人


简单说,封山祭天这种活儿,只有皇帝才能干,其他任何人,包括太上皇都不能干。而这事儿汉武帝要霍去病干了,说明他几乎高兴疯了,虽然作为中国最早的几个皇帝之一,在制度上未免不完善,但是他可是权利集中的第一人,能这么做真的太不容易了。而其后基本没有人能获此殊荣了,后世接近的只有李靖和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