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曾和英国有一段蜜月期,但因何最终破裂?戴笠还一肚子牢骚

八年抗日战争中,除了牺牲在战场上的烈士之外,中美两国的特工人员,也在敌后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较量。中美合作的代表人是戴笠与梅乐思,对这两个人的评价,两岸截然不同。姑且不论是非对错,情报工作本身,决定了它的从事者,是无从循规蹈矩、守纪守法的,尤其是在漫天烽火、国家危难的时刻。

在与美国合作之前,戴笠也和苏联进行过接触,但是“苏联的私心太重,帮助中国是有目的的。”“它只希望中国挡住日本不要侵略苏联,一旦安全保险了,就把朋友抛弃了,这种合作不要也罢!”

戴笠与梅乐思

对于和英国人合作,戴笠也是一肚子牢骚。事情发生在中日爆发战争后的四五年,太平洋战争即将爆发前,在上海遭到日本人监视的英国驻华情报首脑门德内哥罗,由军统局辖下的游击武装忠义救国军,借口偷运日货之机将其藏在卡车中护送到重庆。门德内哥罗感激戴笠,以英国大使馆商务参赞的名义,提出与中国合组中英特种技术合作所,进行情报交流。英方表示,愿意援助武器装备和派专家,帮助中国组建、训练一支敌后游击部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方又决定让这支部队开赴东南亚战场,配合英军作战。

于是,军统局在1941年9月进行研究,不久即在重庆近郊沙坪坝红槽房建立起了中英特种技术合作所,1942年1月又在沙坪坝小龙坎成立了军统局属下的别动军司令部,中英合作所主任及别动军司令均由前忠义救国军总指挥周大龙担任,中英两国进入了蜜月期。

戴笠以军统局原混成队为基础,又在汤恩伯、李仙洲等集团军中挑选了部分官兵,加上军统局人员,组成了别动军七个纵队。除此之外,中英两国还在东南亚及印度组成许多华侨部队,一部分保卫侨居地,一部分支援祖国与其他地区。其中最知名的是区长林谋盛,他是中国派遣马来亚工作队的区长。

林谋盛生于1904年4月27日,16岁到新加坡,在莱佛士学校毕业,进入香港大学深造。中日战起,他即刻加入救国行动,联络政要和爱国侨胞,抵制日货,筹资赈款,成为反日的中坚分子。

林谋盛

日军攻打马来亚时,林谋盛在新加坡任抗敌动员总会执行委员兼劳工服务团主任,1942年2月新加坡沦陷前夕撤退到印度。后奉重庆国民政府命令,林谋盛赴印度加尔各答组训中国留印海员战时工作队,计有二千多人。

当英方抛出橄榄枝时,林谋盛同意合作。英方同意,由林谋盛到重庆向中央党部吴铁城处报告,获得吴的支持后,获得政府授权,与英国驻华大使签约达成合作。由中国派遣人员与英方合作,到马来亚敌后作战。中方特工乔装“人力挑夫”深入日军占领区。

后来,军统局在援助及训练等问题上与英方意见严重分歧。据蒋介石侍从室情报组组长唐纵1942 年4 月日记中记载:“英国与我国特务工作之合作,我始终认为英国另有企图。”又记载说:“英国的目的在取得我特务工作之掩护,以便各地活动。”戴笠获悉,立即命令他的属下周大龙“停止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