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李氏王朝的明成皇后是如何被害的?真凶又是谁?

幻之狮


题目中所说的明成皇后,是朝鲜李氏王朝高宗的王妃、纯宗的母亲。她本名叫闵兹暎(민자영/Min Jayeong),因此在又被称为闵妃,死后的谥号为明成皇后,后连同尊号加谥为“孝慈元圣正化合天洪功诚德齐徽烈穆明成太皇后”。

所以一般称她为明成皇后。

一、出身朝鲜望族

1851年农历九月廿五,闵兹暎出生于京畿道骊州郡。在她13岁那年,即1864年,朝鲜国王李昇去世,由于没有子嗣,便以他弟弟之子,年仅12岁的李熙继承王位,是为高宗。

由于骊兴闵氏是朝鲜望族,15岁时,闵兹暎即被兴宣大院君选入宫中,成为王妃。

二、走上权力顶峰

由于李熙太过年幼,因此事实上是他的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摄政。不过大院君在政治上极端极端守旧,仇视外国势力,不仅屡次杀害传教士,还坚决不肯朝鲜开放通商。

闵妃刚入宫时,与高宗很合不来,后者终日花天酒地,而闵妃则总是读书学习。闵妃这个人很有政治手腕,尽管没有家族做靠山,但她却一直在悄悄培养忠于自己的势力,为此,招来了兴宣大院君的不满。

当闵妃生的第一个儿子夭折时,兴宣大院君公开指责闵妃,并且打算立另一个妃子所生的完和君李墡为世子。闵妃在此问题上毫不退让,她奋力展开反击,最后逼的兴宣大院君还政于22岁的高宗。

随后,闵妃又将高宗的妃子及其所生的王子赶到宫外居住,很快那孩子就夭折了。不久,闵妃生下第二个儿子李坧,即纯宗。

看到老婆这么厉害,高宗改变了最初的看法,开始仰慕闵妃的聪明。很快,年长几岁的闵妃就已经成为了高宗离不开的政治靠山。

三、从亲日到亲华

1876年,日本出动兵舰,胁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清政府完全没有尽到宗主国的责任,包括闵妃在内的朝鲜王室和大臣中一些人开始亲日。因此闵妃控制朝政后,鼓励高宗引入日本势力的同时,还利用军制改革,裁汰由大院君创办的“亲军营”,组建了以日本人为教官的新军“别技营”。

由于处处排挤大院君,最终矛盾激化酿成1882年6月的“壬午兵变”,闵妃被迫化妆成宫女出逃,其党羽闵谦镐等后党高官被捕杀殆尽。

大院君卷土重来的时间很短暂,逃亡途中的闵妃指令正在天津的朝鲜使臣金允植向清廷求救。很快,清廷派出吴长庆率领的淮军在朝鲜登陆。23岁的袁世凯行动果断,主持诱捕大院君,并连夜押送天津,一举成名。

由于清军帮助闵妃平息兵变,因此,当她再度掌权后,自然而然选择亲华。

不过,闵妃的亲华,也使得她与亲日势力开化党渐行渐远,后者试图发动政变夺权,结果被闵妃联合和袁世凯再度击败。

平息两次兵变后,闵妃的地位越发稳固。

四、被迫借助俄国反日

甲午战争后,满清势力彻底被逐出朝鲜,闵妃也被亲日派夺权,逐渐失去权势。由于俄国人在“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表现,使得她把目光放转向沙俄,认为可以联合俄国驱逐日本势力。

闵妃曾经说:“日本人和闵氏势不两立,就是丢失若干土地给其他国家,也要报日本这个仇。俄罗斯是世界的强国,日本不能相比,而且有保护君权的条件,可以依赖。”

为此,闵妃积极联络俄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公使,还成立了贞洞俱乐部,聚集一批反日大臣,如李范晋、李完用、朴定阳、沈相薰、安𬳶寿等,形成“贞洞派”。

五、被日本浪人所害

1895年7月6日,闵妃在俄国公使韦贝尔的协助下,逼迫日本扶植的亲日派朴泳孝下台,并解散亲日派组成的内阁,建立亲俄政府。

10月8日,日本驻朝鲜公使三浦梧楼与朝鲜亲日派里应外合,组织日本浪人和400名日本守备队员,挟持大院君攻入朝鲜景福宫,乱刀杀死闵妃并浇上煤油焚尸,史称“乙未事变”。


由于担任宫中警卫部队的美国教官全程目睹,乙未事变的真相才得以人尽皆知。日本政府为此假惺惺宣布调查事情真相,不过最后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被广岛地方法院宣判无罪。

六、死后哀荣备至

李熙称帝后,追赠她为明成皇后,并于1897年11月21日举行国葬。后来,李熙还派人前往清南京考察明孝陵旧制,并借鉴仿造洪陵,“前后靡费百亿,为国朝山陵之冠”。

由于闵妃早期主张开放,后期又抵抗日本而身死殉难,所以成为韩国人心目中的烈士,被称为“伟大的铁娘子(위대한 철여자)”。

闵妃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三个出生不久便夭折,唯一存活的儿子李坧在1908年继位,1926年去世,没有任何子嗣。


小奔说史


明成皇后是日本浪人乱刀砍死,临死前还被强奸。


日本人杀害明成皇后后,为了销毁罪证,将她的尸体用汽油烧成骨灰,丢进了池塘。

所以明成皇后的陵墓内只有残存的一点骨灰和生前所用的物品。

可气的是:日本国民还把杀死明成皇后的56名刽子手当成凯旋的将军来迎接,可见日本人的残忍与变态!

历史上将这次事件称为“乙未事变”。根据日本作家角田房子所著《明成皇后——最后的黎明》记载:

明成皇后被杀事件是史上少有的残忍、野蛮事件,暴徒们高喊着“闵妃在哪里”冲进宫中,在一群被吓呆的宫中女官中,他们选出两名美貌者残忍杀害,其中一人在太阳穴处留有出过天花的痕迹,他们认出就是闵妃。杀人者中的一人后来承认那是非常残暴的行为,杀害明成皇后之后又对她的尸体施以了用言语无法形容的暴行。



日本人为什么用如此残忍的手段杀害明成皇后?

原来日本自甲午六月以来一直在朝鲜苦心扶植亲日政权,为首的是内部大臣朴泳孝。

晚清在甲午战败前,一直对朝鲜有宗主权的,在朝鲜也有驻军,为首的是袁世凯。

中日在朝鲜的力量是犬牙交错、错综复杂。

甲午战争后,晚清在《马关条约》中被迫承认朝鲜独立。

接着,俄国联合法、德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闵妃见俄罗斯势力强大,便企图利用俄国对抗日本。

日本也终于察觉出了明成皇后的意图。高宗三十二年(1895)闰五月,亲日的内部大臣朴泳孝谋杀明成皇后失败,皇后趁机发动宫廷政变,解散亲日内阁,朴泳孝逃亡日本。日本眼看着苦心扶植的亲日政权消亡,便对明成皇后怀恨在心!

明成皇后掌握政权后,更加明目张胆地亲俄排日,日本当局为了扭转局势,便派军人出身的三浦梧楼出任新一任日本驻朝公使,密谋刺杀明成皇后。

高宗三十二年(1895)八月二十日(10月8日)凌晨,日本陆军中佐楠濑幸彦、浪人冈本柳之助等率领数十名日本浪人、400多名日军守备队和800名朝鲜训练队冲进景福宫。

只有200多人的朝鲜侍卫队虽顽强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很快被日军击溃。

日军很快攻人明成皇后的住所,一名叫中村楯雄的日本浪人在内室发现了明成皇后。他抓住明成皇后的头发,上去就是一刀,但没致命,明成皇后逃到院子里。另一名浪人藤胜显又砍了一刀,皇后终于在血泊中倒下,嘴里还喃喃叫着儿子的名字。

这群畜牲趁明成皇后还有口气,将奄奄一息的皇后放在木板上开始轮奸,明成皇后在屈辱中死去。


小熙为人人


这个明成皇后是死了后追封的,一般人称她为“闵妃”,当时的朝鲜也是闭关锁国,俄、日、英等国数次侵略,朝鲜都以失败告终,于是出现了锁国派和开放派,而闵妃就是开放派的代表人物,为了避免朝鲜被吞并,她先依附利用清廷,但甲午一战后失败,她又与沙俄结盟来对抗日本,为了清除这块绊脚石,闵妃被日本人杀害,然后把罪行转嫁到其政治对手,顽固派公公大院君身上,2年后朝鲜国王李熙改国号为大韩帝国,追封闵妃为明成皇后。

图为闵妃像。

她1851年出生朝鲜外戚家族闵氏,嫁给了朝鲜国王李熙,成为其王妃,通称为“闵妃”,她这个家族和皇族李氏历代有多次联姻,李熙的奶奶、母亲都是闵氏,势力非常庞大,1866年嫁给李熙时,朝鲜政权掌握在公公大院君手里,由他来监国,李熙长大后性格懦弱,很多事情都听老婆的,渐渐形成了以闵妃和大院君两大势力集团争权对抗。

图为朝鲜国王李熙。

大院君摄政时,奉行锁国政策,国家非常封闭,与西方列强经过数次战败后,逐渐被外界打开,闵妃代夫掌权后就形成了依附西方列强的开放派,与大院君依附清廷顽固的锁国派展开了激烈斗争。1894年在朝鲜爆发的清日战争,清廷惨败,日本逐渐掌握对朝鲜的霸权,这时不甘做傀儡的闵妃又与沙俄建立外交同盟,以此来牵制日本,于是惹来了杀身之祸。

图为“乙未事变”策划指挥杀害闵妃的元凶,三浦梧楼。

日本人起初不想杀死闵妃,最起码以前合作是很愉快的,谁知4月签订的《马关条约》,闵妃并不买账,公开与沙俄结盟,赶走了亲日的内务大臣朴泳孝,解散了亲日的内阁,7月日本随即派出了军队出身的三浦梧楼任朝鲜公使,这人是强硬的军国主义,10月的一天凌晨就纠集部队和浪人冲进景福宫,挟持了高宗李熙,杀死了闵妃,焚尸。

明成皇后在韩国历史上,被刻画成主张开放、抗击日本的英雄女性,图为明成皇后洪陵。

由于死后无尸,日本人拒不承认杀害闵妃,把责任推到政治对手大院君身上,并挟持李熙将闵妃废为庶人,但当天晚上有两个洋人是目击证人,他们把真相告白天下,朝鲜民众对日本群起激愤,也迫于国际舆论压力,三浦梧楼等人象征性的被“抓捕审判”,1897年李熙建大韩帝国时,追封闵妃为明成皇后。


图文绘历史


有关朝鲜李氏王朝有着许多解不开的谜,其中以近代史上的明成皇后之死尤为难解。到底这位美丽的皇后是死于谁手,贵为皇后的她为何会给自己招来祸端。

明成皇后出身骊兴闵氏家族,名叫闵兹暎,嫁入李氏家族之后,被封为闵妃。这个人物在朝韩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她放任闵氏外戚干涉朝政成为贪腐集团,但又反对过日本人。(下图为后人所画的明成皇后画像,事实上明朝皇后的真实样貌没人知道,在其死后,所有的画像和照片全部被焚烧。)

李氏王朝在末期出现外戚干政现象,闵妃犹如大周女皇武则天一样嚣张跋扈,曾一度成为朝鲜王朝真正主宰者。她主导的外交政策反复无常,最初表现为亲日,希望利用日本帮助开国。在其过程之中闵妃与亲日之改革开化派势力渐行渐远,转而偏向亲中,多次利用清军势力扫除政敌以求掌权。这期间还传与袁世凯暗中私通暧昧,并借助袁的势力排除自己的公公兴宣大院君(高宗是大院君的次子)。

清国甲午战败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正式宣布大清放弃对朝鲜宗主权,并且要求驻朝兵力全部返回。这一回闵妃失去了日本和大清两座靠山,她继而谋求接近俄国反日。

许多李氏王朝的元老人物对闵妃憎恶有加,但不敢明示,甚至有人想要暗中除掉她。其中最想铲除的他是贵族朴泳孝。朴泳孝在甲午之后频繁接触日本人,成为日本人的铁杆朋友。他在1895年对日本公使三浦梧楼说:“闵妃是朝鲜的大狐狸,万事都是障碍”。不久后三浦梧楼策划发动了乙未事变,当时的行动代号称为“狐狩”。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的“狐”就是闵妃。

闵妃的左右摇摆,让人厌恶,就连袁世凯都说:“王妃昏妄,亲西人而薄中国”而且“非常淫乱,有意和他私通”。

除此之外,闵妃被认为是“朝鲜的慈禧”,因为她大兴奢靡之风,最终造成国库空虚,生下王世子李坧后,更是将奢侈发挥到极致,不少历史学家认为她是导致朝鲜王朝亡国的祸水。

朝中不少大员来自于闵氏家族,这些人全部通过闵妃的关系成为朝廷大员。他们借势嚣张跋扈,作为闵妃一派与兴宣大院君为敌,双方势如水火,彼此互相暗杀,恐怖活动不断。

早在1882年7月23日,兴宣大院君曾煽动旧式朝鲜军发动“壬午事変”杀入皇宫,计划铲除闵妃与其一族。闵妃获悉情报后,提前从王宫逃出,因此逃过一劫。当闵妃再次掌权成为朝鲜末代王朝的真正掌门人后,迅速反扑回去。在后来的许多年中,朝鲜王朝一直掌控在闵妃手中。

直到1895年,闵妃才算彻底失势,并且为之送命。但究竟是谁杀掉的她,这个成为一桩悬案。当时的事件大致是这样的:日本公使三浦梧楼与开化派、大院君等势力对于闵妃联俄反日的政策不满,趁“朝鲜训练队”准备造反的机会除去闵妃这个障碍。

1895年10月8日,朝鲜训练队、朝鲜亲卫队、朝鲜警务使、日本军守备队、领事馆警察官、“日本壮士”(帮派成员,来自黑龙会等组织,与孙先生关系密切)、日本新闻记者等冲入景福宫。

这支人们约为1000人,其中朝鲜人800名,日本人不到200。当这些人冲入宫中后,只遭遇到闵妃侍卫官洪启熏的轻微抵抗,洪启熏手下只有200人,而且多数没有配备枪械,使用的是原始的刀剑。故很快被击溃,洪启熏重伤战死。

朝鲜高宗先被制压,兴宣大院君与三浦梧楼负责保护并安抚高宗,陈述利害关系,要其接受铲除狐妖闵妃与闵氏一族的事实,并告知这次行动是为了清君侧,而不是针对高宗。(下图为接受日本化训练的朝鲜新军,闯入皇宫的就包括这支新式军队)

闵妃被杀的消息很快传来,兴宣大院君派人辨认后,确定是闵妃。闵妃死因是被刀砍致死,而进入宫中的人马,不但日本人使用武士道,朝鲜军官也配备军刀,可偏偏没人承认是自己所为。

事后,有幸存的侍卫透露,在他们投降之后,冲进来的人并没有为难他们,他们看到日本浪人持武士道乱砍乱杀,不少宫女惨死刀下。最终一个日本浪人在坤宁阁发现一个宫女打扮的女子,不由分说挥刀就砍。这个日本浪人事后被证实为黑龙会成员中村楯雄,而那个宫女打扮的被认为是闵妃。

侍卫声称看到闵妃试图反抗,并在挨了一刀后逃到玉壶楼的院子,另外一个日本浪人冲过来(黑龙组成员藤胜显)补上第二刀,闵妃倒在血泊之中,嘴里喃喃喊着她儿子李坧的名字。而后朝鲜将官禹范善赶到,拿出军刀刺了一下后,将奄奄一息的闵妃放在木板上,让宫女来确认。当证实闵妃的身份后,禹范善与另外两个身穿将官衣服的人跟日本浪人窃窃私语几句后,各自挥刀朝着闵妃乱砍。不久后,兴宣大院君派来的人看过尸体后,回去复命。禹范善命人烧毁闵妃的遗体,做最后的处理。

据说闵妃儿子李坧(朝鲜纯宗)目击了整个过程,事后他精神受到打击,常常痛哭咒骂“杀死国母者禹范善”。

后来有关闵妃的死,几乎全部归结于日本人之手,闵妃的形象只因为是“被日本人杀死的!”,此等民族仇恨使她反转,从一个慈禧似的的人物,成为一个大义凛然的有气节的女子。

闵妃死后,胜利派大院君剥夺儿媳妇闵妃王后的称号,降格为平民。1906年,高宗回忆此段“明成皇后弑害事件”说:“我臣僚中不逞之徒”所为。因为大院君是自己的父亲,高宗也无可奈何。

1897年,大韩帝国成立,高宗自行称帝,将闵妃复位,并追谥为“孝慈元圣正化合天明成太皇后”,并厚葬于南杨州市金谷洞的洪陵。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后,大韩帝国宣布灭亡。

谁也不会想到,闵妃的死竟然被再次推到一个著名人物身上,这个人就是刺杀伊藤博文的安重根。安重根被俄国人逮捕交给日本人后,日本人对其列出15大罪。第一宗罪,就是刺杀闵妃。不知道安重根是怎么想的,反正自己是死罪,任日本人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大狮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我最喜欢回答这个问题了。

大家可以看看韩国电视剧《明成皇后》。

先说明一个概念,明成皇后这个词本来就是扯淡的。

明清时期,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只能称王,没有资格称帝。所以闵妃只能是明成王妃,绝对没有资格称后。这是根本性问题。

其实明清时代,朝鲜国王如果没有受到中国的正式册封,他们登基是无效的,是篡权。

比如闵妃的公公大院君李昰应,曾经政变推翻了儿子高宗,自己执政。

当时清朝认为高宗李熙是中国册封的正统国王,大院君是篡位,派袁世凯去将大院君生擒,押回中国长期关押。

就是这个意思了。


韩国电视剧《明成皇后》中,闵妃死的非常壮丽,比战死的李舜臣更牛逼。

电视剧中,闵妃面对几个拿着武士刀的浪人,比刘胡兰还刘胡兰,大义凛然,毫不畏惧,还下令浪人快动手。

相反,几个日本浪人吓得屁滚尿流,满头大汗,差点就跪下了。

最后在闵妃怒骂“快动手”中,日本浪人才“被迫”挥刀将闵妃砍死。

一个民族能意淫成这样,也算了不起。


实际上,闵妃死的极惨。更惨的是,她死后还被日本浪人辱尸。

其实,最初将日本势力引入朝鲜的,就是闵妃。

闵妃为了和公公大院君争夺权力,利用日本势力壮大自己,不惜签订《江华条约》同日本建交,引狼入室。

同时闵妃和慈禧太后一样,擅长夺权,却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更缺乏外交能力。

在闵妃执政的10多年内,朝鲜国内情况严重恶化,民乱兵变政变多如牛毛,国家一片乌烟瘴气。

壬午兵变中,闵妃靠化妆成宫女才逃出王宫。

随着满清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朝鲜全境都被日本占领,闵妃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搞笑的是,此时闵妃还利用沙俄试图对抗日本,继续控制朝鲜。

日本人是豺狼,如何能够客气。日本人直接用武力解决问题,对付已经没有什么实力的闵妃。


1895年,日本驻朝公使三浦梧楼策划下,日军率领400名日军和800名朝鲜伪军,冲入景福宫。朝鲜卫队不敢抵抗,作鸟兽散,卫队长(闵妃的亲信)洪启薰被杀死。

随后,日本人控制了景福宫,立即派出几十名日本浪人(流浪武士),搜寻闵妃。

为啥他们不去对付高宗?因为谁都知道高宗懦弱无能,不需要对付他。

这边,闵妃再次装成宫女,试图躲藏起来。

这边,日本浪人冲入闵妃的住所坤宁阁,将阻拦的宫内府大臣李耕稙砍成重伤。

闵妃无法逃走,只能躲在衣柜中,被一个叫做中村楯雄的日本浪人扯着头发拖了出来,一刀砍中腹部。

另一个浪人藤胜显也冲过来,连砍数刀。

本来杀了人,也就算了。没想到这群日本浪人还非常变态。

当时44岁的闵妃已经重伤,奄奄一息。这几个日本浪人为了羞辱她,当众将她的衣服剥光,让她裸露下体在大庭广众之下。一说,一个日本浪人还做了一些下流的举动。

需要说明的是,闵妃也不是什么好人。当年高宗宠爱妃子张氏,闵妃大大吃醋。他将张氏逐出宫廷,还让侍卫割下她女阴两边的肉。日本浪人此举,不知道算不算报应。


随后,他们又连砍几刀,将闵妃彻底砍死。

日本人杀害了闵妃以后,将她的尸体在景福宫边的松林中浇上汽油焚烧,并把骨灰丢进了池塘里。

所以今天闵妃的陵墓内没有她的遗体,而是残存的一点骨灰和生前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