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杯、保温杯、飘逸杯泡白茶,多数人都选错了,看看你做对了没

《1》

太姥山上,春茶季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中午一点才吃上饭。

这个时间点,正是各大写字楼里,上班族们开始犯春困的时间。上菜前,村姑陈也连连打着哈欠。

吃饱喝足之后,加上如今这温柔的春风,一到下午,可谓“春眠不觉晓,哈欠停不了”。

春困,仿佛成了上班族的魔咒。

什么“早起傻一整天”,悄然流行起来。

其实,要远离春困,并不难。

一般来说,中午不能吃太饱,最好眯个十五分钟,醒来之后呢,习惯冲泡一杯白茶来提神醒脑。

看到这里的茶友,或许有不少正坐在办公室里,纳闷道:我的办公室只有普通的杯子(多数是玻璃杯、马克杯等喝水的杯子,非专业冲泡茶器),也能冲泡白茶吗?

不同的茶友,手里的杯子肯定是各种各样的。

而玻璃杯、保温杯、飘逸杯这三种杯子,应该是大家使用最广泛的。

它们之中,到底哪一种杯子,适合在办公室冲泡白茶呢?

《2》

玻璃杯,适合冲泡白茶

玻璃杯是最常见的茶具了,透明的杯子还能观色,喝的时候,观看茶叶在里面静止、游动,如同一个微缩景观。

白茶芽头上的白毫熠熠生辉,绿色的叶片在其中翻转。

使用直筒型的玻璃杯冲泡白茶,容量一般在200毫升。

第一步,在正式冲泡白茶之前,要记得将玻璃杯清洗干净,再用沸水烫洗一遍,去除闷味、水味。

第二步,投入白茶。

投茶的量,建议搭配1~1.5克。

如果只有0.5克,对于200毫升玻璃杯的水量太少,白茶的鲜香或成熟滋味,难以呈现出最佳的风味。

喜欢滋味适口的,建议投茶1克,不浓不淡,这也是大多数茶友能接受的口味。如果喜欢稍浓些的,1.5克的投茶量就刚好适合。

在办公场合,没有克称的情况下,1~1.5克茶量,只要浅浅地将杯底覆盖一层就好了。

第三步,等水彻底烧沸后,开始泡茶。

办公室饮水机的水一般是烧不沸的,我们可以自带一个烧水壶,这样就能保证烧的水达到100℃了。

有些茶友趁着开水烧好,喜欢先倒水再投茶。干燥的茶叶投入水中,因为身骨轻盈,往往会漂浮在水面,无法沉入水里,不利于释放滋味。

而且这么做,在我们喝茶的时候,也很容易将茶叶喝到嘴里,引起不适。

是以,玻璃杯冲泡白茶,投茶和注水的先后顺序不能反,要先注水,再投茶。这样更利于将投下的茶叶浸润,释放出完整滋味。

往直筒型玻璃杯中注水时,要防止注得过满,否则高温的水蒸气一直往上冲,容易烫手。

第四步,注水完成后,让茶汤静置两分钟,降低到适宜的温度就可以享用了。

在刚冲泡好的时间里,不宜急匆匆喝下。我们在饮水和进食食物时,入口的温度,不能超过60℃。

若是让高温的水进入嘴巴,会烫伤舌头和口腔内壁,咽下会损伤食道粘膜,长此以往容易引发食道癌。

对于玻璃杯的直筒造型,如果没有专门清洗杯子的小工具,便难以伸入到玻璃杯的底部,不容易彻底清洗干净。

特别是用来泡茶叶,杯底很容易沉积茶垢,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直筒型玻璃杯冲泡白茶之前,要将其彻底清洗干净,以免影响茶汤的滋味。

若是有带把手和盖子的玻璃杯,同样200毫升的容量,使用起来就更为方便。

这样的玻璃杯在泡茶时,既不会烫手,又方便清洗。盖子的存在,还能阻挡住香气的飘散,让茶香停留在盖子上,便于闻香。

《3》

保温杯,不太适合冲泡白茶,建议尽早喝完

说到保温杯,一般是不建议大家使用它泡茶,因为保温杯对水的影响,是一种持续的高温、恒温方式。

茶叶若闷泡在了保温杯里,在持续的高温、恒温状态下,加快了养分的释放。

如此释放的速度,比使用玻璃杯快速的多,原本需要十几二十分钟才能释放出来的香气和滋味,在保温杯中很快就释放出来了。

如果不得不使用保温杯冲泡白茶,为防止茶叶闷泡苦涩,首先需要降低投茶量。

便携保温杯的容量,一般从300毫升到550毫升不等,根据不同的容量,容量越大,一般投茶量越多,容量越小,投茶量就越少。

400毫升以上的容量,一般搭配1.5克的白茶即可。而400毫升以下的容量,降低到1克即可。

冲泡的水温也需要降低,刚烧沸的水要稍微放凉一会,让水温降到85℃左右,再注入保温杯里。

85℃的水,等到注入保温杯之后,水又会在空气中不断散热降温,到了保温杯里,水温应该是82℃左右了。

与此同时,保温杯中茶汤的温度,还会受保温杯的保温影响,会以一个较缓慢的速度下降。

如此用保温杯泡茶,低水温,可以避免茶叶长时间闷泡在保温杯中,减少了茶叶大量养分的加速释放。茶汤入口,就不容易那么苦涩了。

在办公场合使用保温杯冲泡白茶,只是一种折中的方式,它便捷保温,也不容易闷泡。但要让茶香真正释放出完整的风味,还是用盖碗冲泡最适合。

如果有条件,也可先在家中冲泡或煮好白茶,再倒入保温杯中携带,到了办公室之后需要及早喝完。

《4》

飘逸杯,不适合冲泡白茶

飘逸杯的出现,让许多茶友都心生喜爱。

它本是一个玻璃杯,但玻璃杯里面还嵌套着一个过滤内胆,按一个按钮,就能让过滤杯里的茶汤漏在杯子里,实现了茶叶与茶汤的分离,十分便捷好用。

飘逸杯比起玻璃杯,似乎大大改善了茶叶长时间在水中闷泡,滋味容易苦涩的问题。

而且,相对于盖碗冲泡白茶,飘逸杯的过滤胆,相当于茶海,加上带有的滤网,自身的茶杯,一套齐全,携带起来也非常轻巧,适合办公场所使用。

但使用如此完美的茶具泡茶,也有不少茶友反映,冲泡出的白茶茶汤味道不好,容易苦涩。

原来,在向内胆注水完成后,按下开关立即出水时,因为过滤网中的小孔较细小,出汤的速度缓慢,让白茶在过滤的同时经历了长时间的闷泡。

这时,白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等苦涩物质,就会过量析出,造成茶汤苦涩难喝。

而我们冲泡白茶的时候,要求出汤快,让茶汤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快速倾倒出来。

若是使用敞口大的白瓷盖碗出汤,它的速度比透过滤网的飘逸杯出汤更快。

就像是两个沙漏,一个沙漏大,一个沙漏小,肯定是容量大的,开口大的沙漏倾倒细沙的速度更快。

而对于白茶这类内质丰富的茶叶来说,飘逸杯则不大适用,容易影响口感。

《5》

办公室冲泡白茶,在玻璃杯、保温杯和飘逸杯中选择,还是常见的200毫升玻璃杯更加省心。

保温杯和飘逸杯,一个高温,一个出水慢,都很容易造成茶叶闷泡,让茶汤产生苦涩味道,不建议使用它们。

若是不得不使用,就要在水温和投茶量上多一些斟酌,让白茶的风味尽可能释放得更好。

办公室一族,几乎整天坐着不动,除了冲泡白茶调整状态,有条件的话,建议到室外走一走,活动活动筋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给大脑提供新鲜的养分。

工作再忙,也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做人呢,最重要的还是开心。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课堂(hongmucaotang)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