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安江高鐵逐夢來

NO.7133

在我童年時代,因為深處雪峰山腹地,交通不便,沒與外界接觸,鐵路與安江這兩個概念都是遙不可及的夢,只是長輩們聊天時偶然聽到。

第一次聽說鐵路這個詞,是1960年代末。作為大隊幹部的母親去公社開會回家,神秘兮兮又興奮無比地說,安江要通鐵路了。當時的我連公路也沒見過呢,鐵路是什麼樣子,根本就無法想象。

沒過多久,母親回家時唉聲嘆氣地說,該死的小偷!鐵路不過安江了。

通過多次追問,好久之後才弄明白,當時安江是黔陽地區行署所在地,也是黔陽縣城,三線建設規劃中的湘黔、枝柳鐵路都過安江。可是,設計圖紙被一個小偷偷去,當時三線建設是基於國防事業的,考慮到洩秘問題,只好改了線路,兩條鐵路在榆樹灣(現懷化)交叉。

後來又聽長輩們說起,1974年,湘黔鐵路竣工通車,黔陽地區有了鐵路。1975年,黔陽行署搬從安江遷往懷化。1978年,枝柳鐵路建成通車。

在小學語文課本上,曾經學過歐陽海奮不顧身救火車的故事:1960年代初的一個早晨,一匹馱著炮架行軍的部隊戰馬,被突如其來的火車驚嚇住了,突然跨上了軌道,站在路軌中間,任憑趕馬戰士使盡全力猛拖韁繩,仍是紋絲不動。一列火車正朝這邊開過來,100米、50米、40米……火車司機拉下了緊急制動閥,車輪與鐵軌瘋狂地嘶叫著,尖銳的摩擦聲響徹山谷,如雷霆萬鈞的慣性力把千噸重的列車繼續推向前去,車廂猛烈地晃盪震動,一場災難眼看就要發生。千鈞一髮之際,從部隊的行列中猛然衝出一個戰士,他奮不顧身地躍上鐵路,搶在機車的前面,用盡全身的力氣把戰馬推出軌道之外。一切再次重歸平靜,年輕的歐陽海卻倒在了無情的車輪下……這個故事讓我對火車有了一個初步印象,也引發了我的英雄情結。

小學音樂課上,我們學習歌曲《火車向著韶山跑》,對火車的印象與情感,又加深了一層。

1979年,去外地上學,才在長途汽車上看到鐵路,看到呼嘯而來的火車----綠皮車、郵差包、巨大的汽笛聲和咣噹咣噹越來越遠的背影,成為深刻於記憶中的印痕。

長長的火車穿山越嶺,像一條飛騰的巨龍,那麼美好,在我心裡端端正正,風馳電掣,令我念念不忘。

後來有了電視,曾經看到過兩個戀人,隔著車窗,手貼著玻璃,眼睛裡盈著淚,彼此溫暖地說再見。之後火車慢慢起步,站臺上的人跟著奔跑,一直跑到火車不見了,眼淚流下來……

第一次坐火車是1980年代末,從懷化去往長沙學習。慢車,見站就停,要坐十幾個小時。記得當時站票與硬座票價一樣,都是9.8元。上車是在凌晨,當時旅客很多,我拎著一個包,仗著年輕,從車窗裡率先鑽進車裡,車裡人很多,幾乎無處插腳。

我站在車廂中,人來來往往,車廂裡夾雜著各種味道。到處人挨人人擠人,有人坐在麻包上、行李上,有的鑽到座椅下,有些小孩被大人抱上行李架……

火車雖然晚點了一個多小時,但心裡一點也不埋怨:是火車把我送到千里之外。如果沒有火車,我要輾轉十天半個月,經歷千辛萬苦,才能用雙腳步行到達!

2

曾幾何時,高鐵這個時代的詞語,從中國大地之上冒出,茁壯成長,不斷創造世界奇蹟。

1998年5月,廣深鐵路電氣化提速改造完成,設計最高時速為200公里。

1999年興建秦沈客運專線,中國鐵路步入高速化的起步。

2004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歷史上第一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以大氣魄繪就了超過1.2萬公里“四縱四橫”快速客運專線網。

2008年2月26日——中國鐵道部和科技部簽署計劃,共同研發運營時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車。

2008年8月1日——中國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水平的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工程類型最複雜、時速350公里的武廣高鐵開通運營。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條修建在溼陷性黃土地區,連接中國中部和西部時速350公里的鄭西高速鐵路開通運營。

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條地處高寒地區的高鐵線路——哈大高鐵正式通車運營。

截至2012年底,中國高速鐵路總里程達9356公里。

2013年,隨著寧杭、杭甬、盤營高鐵以及向莆鐵路的相繼開通,中國高鐵總里程達到12000公里,“四縱”幹線基本成型……

2012年,懷化高鐵南站開工建設;2014年12月16日,懷化高鐵南站正式通車運營……

電視上一個一個喜報,高鐵建設一日千里,風靡全國。可是,偏處一隅的安江凼凼依然是“土無寸鐵”。

在一個秋天去到安江,曾經繁華的凼凼,因沒有鐵路經過,秋分冷雨擁抱著葉子飄落。冷冷清清的感覺包圍了我,想尋找一個心靈的站臺,卻只能在老街徘徊。

行走安江,街上車多如蟻,炙熱著秋日節奏,期盼鐵路的聲音迸發火花,燒紅陌上楓林。只有紅色的雨傘映亮些許陰暗天幕,卻也無法阻擋雨水的滑落。可這個季節偏偏最需要的是一條鐵路的承載。林立的樓房裡有多少網絡的虛擬,一個個都難以變成現實,如同電視裡分手的戀人,只能看著遠行的背影流淚。

火車夢,火車情。

火車之上,疾馳而過。村莊、原野、河流、山崗、歲月、思念,紛紛向後。花骨朵,蹦出雪地,開在春天,開在春天的眼眸裡,開在春天的鐵道邊。粉色的、黃色的、白色的,抑或半明半暗的翅羽,劃過倦容。風聲、破空之聲次第響起,一浪緊似一浪,超過原野上的二重奏。100km/h、200km/h、300km/h……

心率加快,加快,再加快!

江南還沒來得及看清,一瞬間就到了江北。

那些熟悉的花、草、樹,熟悉的安江農校,黔陽一中,熟悉的稻田與菜園,熟悉的工廠與農莊,熟悉的安江方言,以及熟悉的犬吠和牛哞,都一一向後退去。

它們在迅速地向後退卻,退卻時可以清晰地聽見靈魂與肉體割離的聲音,也可以清晰地看見佝僂的身影和稚嫩的臉孔,以及成片成片的黔陽冰糖橙果園、安江香柚、雜交水稻、沅水漁歌漸次地遠離了視線。

對於每一個安江人,鐵路是一種悠悠意境,也是一種綿綿憧憬。

3

安江對火車的渴望,一個夢想牽著下一個夢想。夢想不斷,不斷夢想,總有一個夢想,在巍峨的雪峰山與雞公界之間,邂逅一位美麗的天使。總有一個夢想,在沅水淙淙流響中,化身兩隻蝴蝶,翩翩起舞。

2004年至2007年,衡陽、邵陽、懷化三市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連續在全省“兩會”上提出建設靖邵衡鐵路的議案。

2006年4月,湖南省發改委在向國家發改委申報關於“十一五”期間湖南省規劃新建的6個鐵路項目方案中,靖州——邵陽——衡陽鐵路名列其中。

2008年7月30日,國家制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國家幹線鐵路懷邵衡列入規劃。

2010年10月28日,懷邵衡鐵路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

2014年6月30日,懷邵衡準高速鐵路全線正式動工建設。

一支支鐵建隊伍,一群群鐵建工人,一臺臺鐵建設備,迅速地撒進雪峰山、沅水岸,像春天的種子,在安江的前前後後紮根。邃道、橋樑、土石方、機器轟鳴聲如雨後春筍,在他們的腳下冒出來。汗水和著泥土,粉刷著山山水水的面孔,灌溉著雪峰山的林海與田疇。熱忱攪拌著辛勞,在焊接、打夯、掘進、吊裝、架設之上延伸。每一個安江的日子,被他們砌成通向未來的鋼鐵之路。

爬上雪峰山腰,讓思緒在夕陽的山頂流過。夕陽西下,金色籠罩一切。鐵軌閃著亮光伸向天際,塔吊偉岸的身軀插入天空。鐵軌、鋼柱、鋼樑、吊車、盾構機也不再顯得冰冷,而是發出暖暖的餘熱,這暖意滲入所有安江人的心田。

穿越,必須穿越。盾構機輕響,岩層碎裂,讓億萬年的思想沉潛於地層,乃至地層之下。立於邃道中,深切感受地殼內那些流動的岩漿轟然作響。我知道,那是歷史的另一種表達形式。在轟鳴聲裡,岩石讓路,雪峰山洞開一扇門扉。

在安江,沅水鐵路大橋從無到有,從大沙坪飛越,高廟遺址也睜大了眼睛,注視新時代的神奇。夜幕垂下,安江亮起萬家燈火,鐵路大橋工地上探燈照耀,又是一派喧鬧,一派繁忙。

夜,能擁有一片皎潔的月光,能擁有一片繁星的天空,能在無垠的田野中,在轟鳴的工地上,獨自享受心靈的靜穆,將一切的煩亂和疲憊一掃而盡,竟像回到了溫馨的家。

從安江凼凼裡,爬上一個山頭,讓思緒在含露的清晨駐足。朝陽升起,看得到安江的裊裊炊煙,聽得到安江的喔喔雞鳴。沉睡了一夜的肥沃富饒土地,散發著泥土的芳香。鐵路大橋工地上,熱騰騰,雙塔斜拉的身影,一天天合攏……

2018年12月26日,懷邵衡鐵路開通運營,湖南西南地區新增一條快速直達東南沿海和珠三角地區的“黃金通道”,懷化、邵陽、衡陽三地間形成湖南高鐵“金三角”。安江凼凼,從土無寸鐵,突然之間飛來高鐵,真是喜從天降!

帶著無比興奮的心情,搭上11元人民幣,從懷化坐高鐵去安江。

列車貼地飛翔。

還沒有將沿途的景色看明白呢,雞公界就過了,安江東站就到了,追風時速啊。我們走下車來,列車又徐徐發動,甩下逶迤起伏的雪峰群山,甩下奔騰不息的沅水,甩下時光的身影,在生命的軌道上,呼嘯向前。

喜洋洋的安江,喜洋洋的雪峰沅水。在歡聲笑語中,我又打高鐵票回懷化。手裡捏著一張“G”字開頭的車票,在靠窗的位置坐下,無比舒適,空氣清新,心中怡然。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無論是群山、田疇、民舍,還是樹林和小路,它們都在往與我相反的方向狂奔、漂移。在我正要接近的時候,它們一眨眼就會消失,就連藍天和白雲也開始跟我繞圈子。車廂內的電子顯示屏上,數字在不停地跳舞,和車廂內的溫度一起,跳一曲現代探戈。山山水水,百里千里,在高鐵面前,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變得觸手可及;那些浪漫的詩與遠方,與安江的脈搏一起跳動。

安江東站(周憲良攝)

在高鐵上,回憶已往的慢時光。在慢時光裡,從廣播,電視,微信裡讀外面的高鐵,偶爾在思緒中穿過,我還在安江工作與生活,思想沒有提速,我還在原地。

六年前,我學習攝影。多次拍攝藍天白雲,拍攝藍天白雲下駛過的綠皮火車,從懷化到通道,經過黔城的綠皮火車,沿途有無數小站。等,是我切身感受到的一個詞,等一陣風又一陣風吹過,等一列又一列的綠皮火車駛過,等一個站臺又一個站臺經過。一列綠皮火車之上,我按動快門,一幅曾經的照片就完成了。如今,我在安江,會像過去一樣,等待在一片白雲下,拍攝一列高速行駛的列車,風一樣穿過我的記憶,穿過我的眼前。我要用高速快門,才能將其完成定格。

安江東站運營第一天(周憲良攝)

安江進入高鐵時代,洪江市駛入發展快車道,懷化乃至湖南西南地區廣袤區域,浪潮爭湧。

有夢的家園,崛起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