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年表(叁)

本文加粗文字均为大事或重点

秦国

秦王嬴政

秦王——政——前247年-221年——26年

秦王政九年

前238

秦王政亲政,平长信侯嫪毐之乱

秦王政十四年

前233

秦桓齮攻赵,赵李牧败秦师于肥;韩非入秦遇害

秦王政十五年

前232

秦攻赵,赵李牧败之

秦王政十七年

前230

秦内史腾攻韩,虏韩王安,韩亡

秦王政十九年

前228

秦王翦攻赵,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奔代,自立为代王

秦王政二十年

前227

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未遂

秦王政二十一年

前226

秦将王翦攻燕,拔燕都蓟。燕王喜迁都辽东

秦王政二十二年

前225

秦将王贲攻魏,虏魏王假,魏亡

秦王政二十三年

前224

秦将王翦攻楚,破楚师于蕲

秦王政二十四年

前223

秦将王翦破楚国,虏楚王负刍,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

前222

秦王贲攻燕辽东,虏燕王喜,燕亡;秦王贲攻代,赵(代)亡

秦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

秦将王贲攻齐,入临淄,俘齐王田建,齐亡。至此,秦统一六国。战国时期结束。

封建社会——秦朝

前221年-前207年(16年)

历三位君主,15年

始皇帝嬴政

始皇帝——政——前221年—前210年——11年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秦始皇二十七年

前220

全国筑驰道,东通燕、齐,南达吴、楚

秦始皇二十八年

前219

秦始皇东巡,封禅泰山,立石颂德

秦始皇三十一年

前216

令黔首自实田

秦始皇 三十二年

前215

蒙恬率兵三十万北攻匈奴

秦始皇 三十三年

前214

略取南越陆梁地;蒙恬败匈奴,略取河南地。增筑长城,以御匈奴

秦始皇 三十四年

前213

用丞相李斯议,下令焚书

秦始皇 三十五年

前212

坑杀方士、儒生四百六十余人于咸阳;发隐宫、徒刑七十万人造阿 房宫和骊山陵

秦始皇 三十七年

前210

始皇巡游,死于沙丘;李斯、赵高立始皇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于骊山

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3年

秦三世——子婴——公元前207年——46天

项羽在秦将章邯投降后,率兵向咸阳进发,杀死了已经投降刘邦的秦王子婴,并火烧秦宫殿。

秦二世元年

前209

七月,陈胜、吴广起义于蕲县大泽乡,旋入陈,陈胜称王,号张楚。九月,刘邦起兵于沛,称沛公。项梁与兄子羽起兵于吴。齐、赵、燕、魏等六国后裔也纷纷起兵反秦

秦二世二年

前208

陈胜为御者庄贾所杀

秦二世三年

前207

项羽率军渡漳河救赵,于巨鹿大破秦军;赵高杀秦二世胡亥,立二世兄子子婴,贬号为秦王

张楚

楚隐王——陈胜——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8年

楚假王——景驹——公元前208年

楚怀王/楚义帝——熊心——前208年-公元前205年

西楚

楚霸王/西楚霸王——项羽——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封建社会——西汉

前202年——8年

历16位皇帝,210年

以下顺序分别是 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在位年数

如(BC 206)=(前206年)

太祖高皇帝刘邦

太祖——高皇帝——刘邦——前202——前195——7年

元年(BC 206) 秦亡,项羽称西楚霸王,分封各王,汉王刘邦还定三秦

二年(BC 205) 项羽破北齐,南破汉军于彭城

三年(BC 204) 韩信北破魏赵,降燕代,楚汉相峙于荥阳

四年(BC 203) 韩信下齐地,项羽与汉王约划鸿沟为界以和

五年(BC 202) 项羽败死乌江,汉王即帝王位,建都长安

六年(BC 201) 韩信为淮阴候

七年(BC 200) 高祖伐韩王信为匈奴困于平城

十年(BC 197) 代相陈豨反

十一年(BC 196) 平陈豨,诛韩信、彭越,英布反

十二年(BC 195) 平英布,高祖卒于长乐宫

孝惠皇帝刘盈

无庙号——孝惠皇帝——刘盈——前195——前188——8年

元年(BC 194) 吕后害戚姬杀赵王,始城长安

二年(BC 193) 萧何卒,曹参为相

三年(BC 192) 遣使与匈奴和亲

四年(BC 191) 除秦挟书律

六年(BC 189) 长安城成,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七年(BC 188) 惠帝卒,立少恭帝,吕后临朝称制

吕后吕雉

吕后干政

无庙号——少帝——刘恭——前188——前184——5年

无庙号——少帝——刘弘——前184——前180——5年

元年(BC 187) 以陈平为右丞相,审其食为左丞相

四年(BC 184) 幽杀少恭帝,另立恒山王弘为帝,太后仍称制

五年(BC 183) 南越王赵佗自称南越武帝

六年(BC 182) 匈如入寇狄道,攻阿阳

七年(BC 181) 匈如入寇狄道,杀两赵王,以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

八年(BC 180) 吕产为相国将南军,吕禄为上将军将北军 吕后卒,刘章、陈平、周勃诛诸吕,立代王恒为帝是为汉文帝

太宗孝文皇帝刘桓

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前180——前157——24年

元年(BC 179) 以陈平、周勃为左右丞相,赐赵佗书,南粤称藩

三年(BC 177) 匈奴入寇北地,济北王兴居反,兵败自杀

五年(BC 175) 除盗铸钱令,更造四铢钱,贾谊上书

六年(BC 174) 淮南王长谋反,徏蜀道死于途

十一年(BC 169) 梁王楫坠马死,迁淮阳王武为梁王

十三年(BC 167) 除肉刑

十四年(BC 166) 匈奴大入萧关,晁错上书言兵事

十六年(BC 164) 方士新垣平以望气见

后元元年(BC 163) 诛新垣平

二年(BC 162) 与匈奴和亲,申屠嘉为相

六年(BC 158) 匈奴入入寇上郡云中,诏周亚夫等屯兵备之

七年(BC 157) 帝卒,周亚夫为车骑将军

孝景皇帝刘启

无庙号——孝景皇帝——刘启——前157——前141——16年

元年(BC 156) 御史大夫陶青使匈奴结和约 减收田租之半,三十而税一

三年(BC 154) 吴、楚七国反,周亚夫等讨平之,诛晁错

五年(BC 152) 遣公主嫁匈奴单于

六年(BC 151) 梁孝王刺杀袁益

七年(BC 150) 立胶东王彻为太子

中元元年(BC 149) 夏蝗

六年(BC 144) 梁孝王卒,分梁为五国,匈奴入入寇雁门

后元元年(BC 143) 周亚夫死狱中

二年(BC 142) 匈奴再入寇雁门,太守冯敬战死

三年(BC 141) 景帝卒

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41——前87——54年

建元元年(BC 140) 始建年号,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徵鲁申公

三年(BC 138) 闽越围东瓯,遣兵救东瓯,徏东瓯民于江淮间

张骞出使西域。

五年(BC 136) 行半两钱,置五经博士

六年(BC 135) 闽越攻南越,遣韩安国、王恢击闽越,闽越降

元光元年(BC 134) 命李广屯云中,程不识屯雁门,御匈奴

二年(BC 133) 设马邑之谋诱匈奴,事不成,诛王恢

三年(BC 132) 河水决濮阳,泛郡十六

五年(BC 130) 通西南夷治 道,张汤、赵禹定律令

唐蒙出使夜郎,置犍为郡。

六年(BC 129) 遣卫青、公孙贺、李广等出击匈奴

元朔元年(BC 128) 立卫皇后,遣卫青、李息出击匈奴,置苍海郡

二年(BC 127) 卫青出击匈奴,收河南地区,置朔方郡

三年(BC 126) 罢苍海郡,城朔方,匈奴入寇代郡、雁门,张骞使西域还

四年(BC 125) 匈奴入寇代郡、定襄、上郡

五年(BC 124) 卫青将六将军出击匈奴大胜,拜大将军

置博士弟子五十人

六年(BC 123) 大将军卫青两度出击匈奴大胜

元狩元年(BC 122) 获白麟,始通滇国,淮南王安,卫山王赐谋反诛

二年(BC 121) 霍去病出击匈奴大胜,浑邪王降,置河西两郡,开通西域之路

四年(BC 119)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桑弘羊置盐铁官,再遣张骞使西域

五年(BC 118) 罢半两钱行五铢钱,汉币制至此始定

元鼎元年(BC 116) 得宝鼎汾水上

二年(BC 115) 西域始通

五年(BC 112) 遣杨仆、博卢瑟等讨南越

列候坐酎金夺爵者百六人

六年(BC 111) 定南越,置九郡,又伐东越

平西南夷置五郡,分置张掖、敦煌两郡

元封元年(BC 110) 帝巡北边,封泰山,禅梁父,浮海求仙,降东越

二年(BC 109) 遣杨仆、荀彘伐朝鲜,塞瓠子河

滇国内附,置益州郡

三年(BC 108) 破楼兰、车师,平朝鲜,置四郡

五年(BC 106) 帝南巡,置十三州刺史

六年(BC 105) 以江都王女细君嫁乌孙

太初元年(BC 104) 造太初历,始以建寅为正月

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筑受降城

二年(BC 103) 赵破奴为匈奴所俘

四年(BC 101) 贰师将军斩大宛王获汗血马,封海西候

天汉元年(BC 100) 匈奴放还汉使,汉遣苏武等答聘为匈奴所留

二年(BC 099) 李广利击匈奴失利,李陵被俘降匈奴

四年(BC 097) 再遣李广利、公孙敖等伐匈奴

太始元年(BC 096) 徏郡国豪杰于茂陵,杀公孙敖

二年(BC 095) 大夫白公引泾水作渠,谓之白公渠

三年(BC 094) 生皇子弗陵

四年(BC 093) 再祀泰山

征和元年(BC 092) 巫蛊祸起

二年(BC 091) 丞相公孙贺,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坐巫蛊死

江充治巫蛊引起大乱,江充、皇后均死,太子据亡走

三年(BC 090) 李广利伐匈奴,兵败,降匈奴,诛丞相刘屈牦

后元元年(BC 088) 杀鈎弋夫人

二年(BC 087) 立弗陵为太子,帝卒,遗诏以霍光为大将军,金日磾(读jin mi bi都读一声)、上官桀、桑弘羊等共辅政

孝昭皇帝刘弗陵

无庙号——孝昭皇帝——刘弗陵——前87——前74——13年

始元元年(BC 086) 霍光辅政

六年(BC 081) 苏武、常惠等自匈奴返国,置金城郡

元凤元年(BC 080) 燕王旦,上官桀父子诛反谋

三年(BC 078) 范明友等出击乌桓

四年(BC 077) 傅介子诱杀楼兰王,改楼兰为鄯善

六年(BC 075) 乌桓犯塞,范明友再击之

元平元年(BC 074) 昭帝卒,立昌邑王贺廿七日而废,立武帝曾孙病己为帝是为汉宣帝

废帝刘贺

无庙号——废帝——刘贺——前74——27天

中宗孝宣皇帝刘洵

中宗——孝宣皇帝——刘询——前74——前49——25年

本始元年(BC 073) 霍光继续辅政

三年(BC 071) 田广明、赵充国等五将军出击匈奴 地节

元年(BC 069) 楚王延寿谋反自杀

二年(BC 068) 霍光卒,宣帝亲政

四年(BC 066) 霍氏谋反,伏诛 元康

元年(BC 065) 西域龟兹国王及其夫人来朝

二年(BC 064) 命郑吉屯兵渠犁

神爵元年(BC 061) 赵充国讨先零羌

二年(BC 060) 西羌平,置金城属国,日逐王来降 置西域都护,始以郑吉为都护

五凤元年(BC 057) 帝行幸甘泉,郊祀

二年(BC 056) 匈奴大乱五单于争立

四年(BC 054) 匈奴单于称臣遣弟谷蠡王入侍,始置常平仓

甘露元年(BC 053) 匈奴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均遣子入侍

三年(BC 051) 呼韩邪单于再来朝

黄龙元年(BC 049) 宣帝卒,汉元帝即位

孝元皇帝刘奭

无庙号——孝元皇帝——刘奭(shi第四声)——前49——前33——16年

初元元年(BC 048) 史高、萧望之、周堪共同辅政

二年(BC 047) 宦官弘恭、石显用事,萧望之被逼自杀

三年(BC 046) 罢珠崖郡

永光元年(BC 043) 刘向上书

三年(BC 041) 冯奉士讨平西羌之乱

建昭元年(BC 038) 帝幸雍,祀五时

三年(BC 036) 陈汤、甘延寿攻杀郅支单于于康居

竟宁元年(BC 033) 呼韩邪单于再来朝,嫁宫人王嫱与单于,元帝卒

孝成皇帝刘骜

无庙号——孝成皇帝——刘骜(ao第二声)——前33——前7——26年

四年(BC 029) 黄河水决东郡没四郡十三县,王延世筑河堤成

河平元年(BC 028) 因河平元

三年(BC 026) 刘向典校群经,谒者陈农求天下遗书

四年(BC 025) 匈奴单于来朝

阳朔元年(BC 024) 京兆尹、王章下死

鸿嘉元年(BC 020) 薛宜为相

四年(BC 017) 渤海青河河溢,灌县三十一

永始元年(BC 016) 立皇后赵氏,封王莽为新都候

三年(BC 014) 山阳、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作乱

元延元年(BC 012) 王根为大司马,朱云上书

绥和元年(BC 008) 王莽为大司马,立定陶王欣为太子

二年(BC 007) 帝卒,刘欣即位为哀帝

孝衰皇帝刘欣

无庙号——孝哀皇帝——刘欣——前7——前1——6年

建平元年(BC 006) 以傅嘉为大司马,朱傅为司空

今古文经学之争开始

二年(BC 005) 朱傅自杀,复置刺史

元寿元年(BC 002) 丞相王嘉下狱死,董贤为大司马

博士弟子景卢从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佛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二年(BC 001) 匈奴单于,乌孙大昆弥来朝,六月哀帝卒

王莽复为大司马,诛董贤,立中山王 是为平帝

孝平皇帝刘衍

无庙号——孝平皇帝——刘衎前1——6——6年

元始元年(AD 001) 王莽辅政,群臣颂莽功德,莽号安汉公

四年(AD 004) 立明堂辟雍,置西海郡,安汉公进号宰衡

五年(AD 005) 徵天下经术士数千人至京师,加王莽九锡

莽弑平帝,徵立宣帝玄孙婴为帝

汉孺子刘婴

无庙号——汉孺子——婴——公元6年4月17日—公元9年1月10日——(名存实亡)

新朝

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

王莽

王莽——8——23——15年

新始建国元年

9

正月,废孺子刘婴为定安公;四月,颁行王田私属之制。天下田改名曰王田,奴婢曰私属

新始建国二年

10

颁行五均六筦

新天凤四年

17

新市人王匡率饥民起义,据绿林山,后号"绿林军"

新天凤五年

18

琅邪人樊崇率众起义于莒,后号"赤眉军"

新地皇三年

22

刘縯、刘秀聚众起事于舂陵

新地皇四年

23

二月,绿林军新市、平林部立刘玄为帝,建元更始;六月,刘秀等大破新莽军于昆阳;九月,王莽被杀

玄汉

更始帝——刘玄——23年10月-25年——2年

封建社会——东汉

25年——220年

历14位皇帝,195年

以下顺序分别是 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在位年数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25——57——32年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

25

六月,刘秀称皇帝于鄗,建元建武;十月,定都洛阳

汉光武帝六年

30

十二月,减田租,三十税一

汉光武帝十五年

39

诏州郡检核田数、户口年纪

汉光武帝十六年

40

交趾麊泠县雒将女征侧与妹征贰起事,称王

年汉光武帝十八年

42

罢州牧,置刺史

汉光武帝十九年

43

伏波将军马援大破征侧、征贰,岭南悉定

汉光武帝二十四年

48

十月,匈奴薁鞬日逐王自立为单于,是为南单于,率漠南八部归降于汉。自是匈奴分为南北

汉光武帝二十五年

49

南匈奴单于遣使称藩;乌桓大人郝旦等内属,置乌桓校尉于上谷宁城

汉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

56

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之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

57

正月,倭奴国来贡,汉赐以"汉倭奴国王"之印;二月,光武帝死,皇太子庄嗣位,是为汉明帝刘庄。是岁,全国有户四百二十七万零六百三十四,口两千一百万七千八百二十

显宗——孝明皇帝——刘庄——57——75——18年

汉明帝永平八年

65

楚王刘英奉缣帛赎罪,诏还之,以助供养伊蒲塞。是为中国人崇信佛教见于记录之始

汉明帝永平十六年

73

窦固击匈奴,至天山,取伊吾庐地,置宜禾都尉,因遣假司马班超使西域,西域与汉绝六十五年,至是复通

汉明帝永平炟十八年

75

八月,明帝死,皇太子炟嗣位,是为汉章帝

肃宗孝章皇帝刘炟

肃宗——孝章皇帝——刘炟 [dá] ——75——88——13年

汉章帝建初四年

79

十一月,白虎观会议。

汉章帝章和二年

88

正月,章帝死,皇太子肇嗣位,是为汉和帝

孝和皇帝刘肇

无庙号——孝和皇帝——刘肇 [zhào] ——88——106——18

汉和帝永元元年

89

春,邓训大破诸羌,略定陇右;六月,窦宪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北匈奴单于遣弟奉献

汉和帝永元三年

91

窦宪大破北单于于金微山,北单于遁,其弟於除鞬自立为单于,款塞请降

十二月,复置西域都护

汉和帝永元四年

92

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议,诛大将军窦宪。以功封侯,是为宦官用权之始

汉和帝永元十七年

105

和帝死,少子隆以皇太子嗣位,是为汉殇帝,皇太后邓氏临朝称制

孝殇皇帝刘隆

无庙号——孝殇皇帝——刘隆——106——220天

汉殇帝延平元年

106

八月,殇帝死。清河王子祜嗣位,是为汉安帝

孝德皇(子刘祜追谥)——刘庆

孝安皇帝刘祜

无庙号——孝安皇帝——刘祜[hù] ——106——125——19年

汉安帝延光二年

123

以班勇为西域长史,率兵出屯柳中

汉安帝延光四年

125

三月,安帝死,以北乡侯刘懿嗣位。十月,懿死。十一月,中常侍孙程等拥立废太子济阴王保,是为汉顺帝

无庙号——少帝——刘懿——125——206天

孝顺皇帝刘保

无庙号——孝顺皇帝——刘保——125——144——19年

汉顺帝汉安三年

144

八月,顺帝死。皇太子炳嗣位,是为汉冲帝,皇太后梁氏临朝称制

孝冲皇帝刘炳

无庙号——孝冲皇帝——刘炳 [bǐng]——144——145——148天

汉冲帝永嘉元年

145

正月,冲帝死,大将军梁冀立勃海王鸿子缵嗣位,是为汉质帝

孝质皇帝刘缵

无庙号——孝质皇帝——刘缵 [zuǎn]——145——146——2年

汉质帝本初元年

146

六月,梁冀鸩杀质帝,蠡吾侯刘志嗣位,是为汉桓帝,皇太后梁氏仍临朝

孝穆皇(孙刘志追谥)——刘开

孝崇皇(子刘志追谥)——刘翼

孝桓皇帝刘志

无庙号——孝桓皇帝——刘志——146——168——22年

汉桓帝延熹二年

159

八月,收梁冀大将军印绶,冀及其妻皆自杀

汉桓帝延熹八年

165

初令郡国有田者,按亩敛税,每亩十钱

汉桓帝延熹九年

166

党锢事件发生。司隶校尉李膺等两百余人下狱,太尉陈蕃被罢免

汉桓帝延熹十年

167

十二月,桓帝死,皇太后窦氏迎解渎亭侯刘宏嗣位,是为汉灵帝,皇太后临朝称制

孝元皇(孙刘宏追谥)——刘淑

孝仁皇(子刘宏追谥)——刘苌

孝灵皇帝刘宏

无庙号——孝灵皇帝——刘宏——168——189——22年

汉灵帝建宁二年

169

诏将党人赦归乡里,禁锢终身;十月,党事狱起,党人妻、子徙边,附从者锢及五属

汉灵帝熹平四年

175

三月,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是为熹平石经

汉灵帝熹平五年

176

诏州郡更考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皆免官禁锢,爰及五属

张角

汉灵帝中平元年

184

二月,张角率众起义,是为黄巾起义;大赦党人

董卓

汉灵帝中平六年

189

四月, 灵帝死。皇子辩嗣位,是为汉少帝;八月,宦官杀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尽诛宦官。董卓带兵入洛阳,尽揽朝政;九月,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是为汉献帝

无庙号——少帝——刘辩——189——136天

孝献皇帝(魏明帝曹叡谥)孝愍皇帝(昭烈帝刘备谥)——刘协——189——220——31年

汉献帝初平元年

190

正月,关东州郡推袁绍为盟主,讨董卓;二月,董卓胁献帝迁都长安

汉献帝初平三年

192

四月,司徒王允等杀董卓;曹操在济北诱降黄巾军三十万,号青州兵

汉献帝建安元年

196

曹操迎献帝于许,开始许下屯田

汉献帝建安二年

197

袁术称帝于寿春

汉献帝建安五年

200

十月,曹操破袁绍于官渡,是为官渡之战

汉献帝建安九年

204

曹操平定河北后,颁布户调令,户征绢两匹、绵两斤,称户调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208

六月,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进位丞相,挥军南下;孙权、刘备联军破曹军于赤壁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

211

曹操自将兵进入关中,驱逐韩遂、马超;刘备入蜀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

215

曹操征降汉中张鲁,统一北方

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

216

曹操进号魏王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

219

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自立为汉中王;关羽攻樊城, 大破曹军。 孙权袭杀关羽,占荆州

220

正月,曹操死,子丕袭爵,嗣为丞相。十月,曹丕称帝,是为魏文帝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汉亡。

曹魏

太祖武皇帝曹操

高皇帝(世祖追谥)——曹腾——100年-159年

太皇帝(世祖追谥)——曹嵩——?-193年

太祖(世祖追谥)——武皇帝(世祖追谥)——曹操——155年-220年

(创立魏国基业)

世祖文皇帝曹丕

高祖(世祖)——文皇帝——曹丕——220年-226年

(休养生息,国力强盛)

烈祖明皇帝曹叡

烈祖——明皇帝——曹叡——227年-239年

(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曹叡一死曹氏一族再无人能压制司马懿)

无——无——曹芳——240年-254年

无——无——曹髦——254年-260年

无——元皇帝——曹奂——260年-265年

孙吴

孝懿王——孙钟——?-?

始祖武烈皇帝乌程侯孙坚

始祖——武烈皇帝——乌程侯——孙坚——155-191

(确立孙家的诸侯地位和自己是孙武后人的身份)

破虏将军长沙桓王吴候孙策

破虏将军——长沙桓王——吴侯——孙策——175-200

(打下江东基业)

讨逆将军太祖大皇帝吴王孙权

讨逆将军——太祖——大皇帝——吴王——孙权——182—252

(前期休养生息并与季汉联合赤壁之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后期因为继承人的问题使孙吴国力大损)

会稽王废帝孙亮

会稽王——废帝——孙亮——243—260

太宗景皇帝琅琊王孙休

太宗——景皇帝——琅琊王——孙休——235—264

世宗——文皇帝——南阳王——孙和——224-253

乌程侯末帝孙皓

乌程侯——末帝——孙皓—242—280

季汉

昭烈皇帝刘备

昭烈皇帝 ——刘备—— 221年,-,223年

(白手起家创立基业)

思公孝怀皇帝刘禅

思公(,晋朝,谥) 孝怀皇帝(,汉赵,谥) ——刘禅——223年,-,2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