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一战,保卢斯投降时,为何对祖国充满愤怒?

amaocc




1943年1月31日,走出指挥部向苏军投降的保卢斯



1946年,在纽伦堡军事法庭上作证的保卢斯

到了1943年1月底,随着包围圈的缩小,根据战后被俘的德国军官描述,第六集团军总司令保卢斯已经陷入了一种“身心崩溃”的状态,保卢斯本人此时患上了痢疾。1月30日,希特勒宣布晋升保卢斯为陆军元帅,并发布公告“战斗在伏尔加河地区的德军士兵,为了德国的自由,民族的未来,为了整个欧洲的安全,给我们每个人做出了榜样”

根据德国陆军不成文的传统,没有一位普鲁士/德国陆军元帅成为过俘虏,保卢斯立刻意识到,这次晋升就是希特勒和整个最高统帅部端给自己的一杯用于自尽的毒酒,在第六集团军的高级军官会议上,他愤怒地大喊“我可不会为这个波西米亚下士打死自己!”。在内心深处,保卢斯对于自杀有一种发自本能的抵触,当他得知有些第六集团军的官兵由于绝望而采取自杀行动时,他的反应是要求各级军官严格执行纪律,以阻止类似的事情发生。

此时,在希特勒和戈培尔心中,他们完全知道援救第六集团军的一切努力已经失败,现在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自杀成仁的烈士,来为德国大众塑造一个神话,鼓舞前线德军的士气。

1月31日,苏军64集团军舒米洛夫将军部队的前锋已经抵达了斯大林格勒市中心的红色广场,距离设在一家百货公司里的第六集团军司令部已经很近,早晨7点35分,第六集团军司令部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给顿河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俄国人已经在门口,我们准备投降”,舒米洛夫将军派出的苏军参谋代表来到德军指挥部,和第六集团军参谋长施密特将军在一间地下室里商讨了投降事宜,保卢斯元帅就在隔壁,但始终没有出现,到底是因为他委派施密特作为全权代表,还是他自己已经精神濒临崩溃无法面对,始终不得而知。随后,保卢斯,施密特坐上了苏军代表团的汽车,被送到了舒米洛夫将军的指挥部,他们胡子拉碴,精神萎靡,这一幕都被随行的苏联记者拍摄了下来。

在64集团军司令部稍作停留后,保卢斯和施密特来到了距离斯大林格勒约50公里的扎维瑞科诺,这里的几间农舍被腾出来作为这些德国高级军官的羁押所。来自NKVD的亚基莫维奇上校告诉他们,他们的随身箱子也必须接受检查,要交出所有危险和违禁物品,包括所有锋利的金属物品,施密特将军大为愤怒“德国陆军元帅不会用一副指甲钳自杀!”,但精疲力尽的保卢斯摆了摆手,交出了自己的刮脸用具。

第二天,顿河前线的苏军最高指挥官罗索科夫斯基上将前来与保卢斯会面,在一番争执后,保卢斯同意签署命令,命令还在据守斯大林格勒城市的第六集团军残部放下武器,立即投降。

希特勒对保卢斯同意投降大为光火,一方面让戈贝尔抛掷所谓“斯大林格勒的牺牲神话”一方面私下表示,如果保卢斯回归德国,等待他的将是军事法庭的审判。

在成为战俘后,和积极与苏联谋求合作的塞德里茨不同,保卢斯一直保持沉默和消极的态度,直到1944年8月,NKVD强迫他和其他十几名第六集团军的被俘高级军官在一份草拟好的呼吁东线德军投降的宣言书上签了字。暴怒的希特勒立刻认为保卢斯已经在和苏联政府开始合作,把他年迈的母亲埃列娜.康斯坦斯.保卢斯投进了集中营。

1946年,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保卢斯作为证人出庭,他得到了一个“斯大林格勒的幽灵”的绰号,他面容憔悴,身体开始出现不自主的抽搐,战后,他被继续幽静在莫斯科附近的一所别墅之内,每天除了打牌,就是开始撰写自己的回忆录。1947年,他的妻子在巴登-巴登去世,临死时也没有见到自己的丈夫一面。

到了1955年9月,由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和苏联签订了一揽子经济贸易协定,最后一批德国战俘也得以被释放回国了,由于积极和苏联进行合作,塞德里茨将军的军衔和抚恤金被剥夺,保卢斯则生活在德累斯顿,在许多亲人战死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国人看来,正是保卢斯的优柔寡断,葬送了第六集团军的命运,作为回应,保卢斯继续撰写自己的回忆录,徒劳地为自己当时的处境辩护,1957年,经受长期病痛折磨的保卢斯终于等待了死亡带来的永恒解脱,最终他得以在巴登-巴登,在自己妻子的身边下葬。


晴天有时下猪


保卢斯是有理由对希特勒充满愤怒的!

其实对希特勒充满愤怒的岂止是保卢斯一人、纵观德军的大多数将领,哪一个对希特勒满意?

博克元帅、隆美尔元帅、莱布元帅、龙德施泰特元帅,哈尔德将军、布劳希奇元帅,哪一个对希特勒满意?


而这些德军将领还只是停留在对希特勒不满意的程度上,真正情绪最激烈的是古德里安将军,他不仅直接拒绝希特勒的命令,而且直接当面顶撞希特勒。

一九四二年,苏德战争进行到了第二个年头,在德军的北方集团军群方向,继续围困列宁格勒,苏德双方围绕着列宁格勒的争夺战正在血拼。

中路集团军群在攻打莫斯科失利以后,放弃了继续攻打莫斯科的企图,期间再也没有大的战事。

战争进入到四二年的夏天,苏德双方的争夺战在苏联西南方向的高加索地区和斯大林格勒地区展开。


这时的德军兵分两路,一路由霍特将军率领的第四装甲集团军进攻高加索油田,一路由保卢斯率领的第六军团攻打斯大林格勒。

到七月底希特勒意识到分兵攻打高加索油田的这部棋走错了。为了对斯大林格勒形成更加有力的拳头,这时的希特勒不顾第四装甲军群已经推进到高加索油田的边缘,,希特勒还是把它抽调回来,集中用于斯大林格勒方向。

时间进入到了九月份,苏联那特有的秋冬季节就要到来了,但斯大林格勒却是仍未攻克。

这时的斯大林格勒其实已经是一片没有战略意义的废墟,德国军队再继续攻打其实是已经意义不大。


到了11月份,苏联旨在围歼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行动“天王星计划”开始了,苏军一百一十多万人兵分南北两路,对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形成了包围圈。

这时候的苏军合围圈刚刚形成还不十分的牢固,假如这时候德军全力后撤是完全还来得及的。

但希特勒拒不同意,他咆哮着说德国军队打到哪里就一定要守到哪里!

希特勒的这一固执意见,白白的断送了第六军团三十多万德军官兵的性命。


一九四三年一月八日,苏联顿河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派信使进入包围圈,带来了给第六军团保卢斯的一封信,信中答应保证第六军团的全体官兵的人身性命安全,并在战争结束之后送他们回国。

这些条件是体面的,保卢斯把苏军的原文电告希特勒,但希特勒拒不允许投降,命令第六军团的全体官兵“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为止!”。

一月十日早晨,苏军对德军阵地又发起了激烈的猛攻,苏军又派信使进入了包围圈之内。

保卢斯又一次电告希特勒,要求便宜行事,但希特勒仍拒绝保卢斯要求投降的请求。

一月三十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式结束,保卢斯和他的第六军团约三十多万人被俘。

保卢斯和他的军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至少有两次能够避免全军覆没的机会。

第一次是当看到斯大林格勒占领无望时,全身而退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第二是当苏军的两路大军开始实施合围时,这时的第六军团如果及时撤退也能保住大部。

但希特勒一道不切合实际的命令便就此断送了第六军团全体官兵的前程:德国军队打到哪里,就一定要守到哪里,绝不能后退一步!

除此之外,保卢斯和他的第六军团在接到苏军信使送来的劝降信之后,如果希特勒允许投降,仍然可以减少第六军团的大部伤亡,并且苏军在对待战俘问题上也会区别于其他被俘的德军。

但希特勒的回答是:一定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为止!

此情此景之下,保卢斯还岂有不对希特勒纳粹德国充满愤怒的道理!


东方中华不败


当被苏军押解到扎瓦雷吉诺后,保卢斯表现出了一名高级将领应该有的沉着和冷静,他除了对日常的饮食、酒水以及报纸配给提出要求外,再无其它;倒是对那副迟到的元帅肩章颇为在意:被俘时保卢斯曾专门强调自己是陆军元帅,而非上将!

保卢斯指挥的第六集团军无论是装备还是作战经验都堪称德军精锐,因此希特勒对这支部队能够拿下斯大林格勒充满了希望;但遗憾的是三个多月后,德军不仅没能攻陷斯大林格勒,拥兵三十余万的第六集团军反遭包围。

坦白而言,第六集团军的困境与保卢斯的指挥失误不无关系,但被包围的事实已成且难以扭转。这种情况对于身为指挥官的保卢斯而言:抵抗毫无意义,只会招致被全部歼灭的结果……

于是,他最后选择了向苏军投降! 而保卢斯身处绝境和被俘时所表达出来的愤怒,很大程度上都指向一个人、一个被他称之为“奥地利陆军下士”的人,而这个人就是曾让保卢斯言听计从的元首:希特勒。

在几乎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保卢斯像一个听话的孩子一样严格遵循着最高统帅部的命令,直到被围之时才迫不得已的宣泄了一次叛逆:他请求希特勒允许他和第六集团军投降!但希特勒果断拒绝了这一请求并命令保卢斯必须与阵地共存亡;当然,希特勒打一巴掌也不忘给一颗甜枣:晋升保卢斯为陆军元帅。

希特勒此举有两个目的:其一,用荣誉改变保卢斯打算投降的念头、其二,如果实在难以支撑,保卢斯可以带着军人最高的荣誉殉国;但在保卢斯眼里,希特勒就是想让自己自杀来为他的“帝国忠诚”锦上添花。

另外一个造成保卢斯心态失衡的原因就是苏联元帅铁木辛哥的经历:基辅战役被围后,苏联专门派飞机救走了铁木辛哥;而经历同样遭遇的保卢斯却没有这样的待遇:德国飞机只带走了伤员。这件事情让保卢斯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如果站在德国的立场来看,保卢斯无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徒!他作为攻打斯大林格勒的主要指挥官之一,竟然是以证人的身份出现在纽伦堡法庭上。他痛斥希特勒的种种罪行,而导致他选择正义的前提是德国战败了!如果他真的痛恨希特勒,为何在投降时还要欣然接受元帅军衔?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保卢斯的愤怒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投降时他对军队说“我绝对不会为那个奥地利下士去死。”

2、投降后他彻底维护苏军,无论是1944年的劝降,还是纽伦堡军事法庭,还是帮助苏军完善军事理论,都说明他对德国有怨恨。

保卢斯二战之前才是少将旅长,希特勒看中了他的忠诚才一直提拔他直至上将、元帅。

他的愤怒,不仅仅是因为奥地利下士要他去死,更在于被欺骗:

1,在1942年冬天,保卢斯率领的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遭遇了强烈的阻击,已经注定无法拿下这个钢铁一般的城市,于是他决定向最高统帅部请求撤退,或者要求支援。形势明确的情况下,最高统帅部要求他坚守,等待援助。但事实上德国当时的条件无法满足保卢斯所需要的援助,直到保卢斯被彻底包围,军队开始杀战马充饥,坦克因为缺乏油料抛锚,保卢斯才知道自己被欺骗了;

2,德军名义上任命当时被晋升为上将的保卢斯统帅第6集团军,却安排了一个联络官对他进行监视(《失去的胜利》“错过拯救第6集团军的机会”一章)。当负责救援第6集团军的曼施坦因部奋力靠近了斯大林格勒50公里,要求保卢斯撤离的时候,希特勒对所有军官说他已经同意保卢斯撤离,但是保卢斯自己却给了曼施坦因两个理由:1油料没了,2元首不允许他撤离---显然,元首对双方采用了两套说辞,因为监视者的存在,保卢斯始终不敢撤回德国; 3,1943年1月24日,德军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发布了一个公告,内容是保卢斯发来的电报,电报中称自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请求派飞机运走伤员和特殊人才,并且勇敢的表示“当然我本人不在这个范围之内”。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德军运走了3万人的伤员,保卢斯元帅果然没有被运走!

要知道1941年德军合围基辅的时候,苏联只派出了一架飞机,运走了铁木辛哥元帅等几位指挥员,最终60万大军损失,连着苏联上将都战死在基辅。苏联之所以选择这么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元帅被俘虏,哪怕战死,确实代价太大了,影响无法承受。但是德军却丝毫不担心保卢斯战死,而且还催着他自杀。


其实保卢斯对于德国来说,早早就被当成必死的弃子,保卢斯必然心寒。而1944年当保卢斯收到一封妻子从德国送来的密信后,更加愤怒了,德国政府居然告诉他的家人说自己已经死亡,这对保卢斯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因此保卢斯决定保住苏联对抗德国。 可惜的是,尽管保卢斯有愤怒的理由,1952年保卢斯回到德国,成千上万的人开始诅咒他,质疑他为什么没有能够保护那30万人的生命,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没有撤退的权力,如果当初宣布撤退,他可能已经被总部的监视者所杀,军队甚至连投降都做不到了。5年后他郁郁而终,留下了文集名字叫做《我履行了遗愿》,他的儿子试图为他恢复名誉,然而西方和苏联对抗激烈,保卢斯彻底成为罪人,他儿子选择拔枪自杀。


村中无人对局


这个说法未曾听说过,不过就算保卢斯内心充满愤怒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斯大林格勒的失败责任并不在他自己,作为集团军司令,他严格的遵守了陆军总司令部的所有命令,但是却没有迎来胜利,而是耻辱的投降。可以说第6集团军是被德军陆军总司令部抛弃了,是被希特勒抛弃了,也可以说是被德国抛弃了。



在苏军对斯大林格勒的反攻还没有发起之前,保卢斯就发现了德军侧翼所面临的巨大风险,他不断得到苏军正在其两翼集结兵力的各种情报,并将这种情况汇报给了B集团军群司令部和陆军总司令部,但得到的回答是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司令部只需关心斯大林格勒的作战,无需过问太多。之后第6集团军陷入合围后,保卢斯和他的各位军长在第一时间判定第6集团军无法长时间坚守,唯有立刻突围,他们向陆军总司令部申请行动自主权,但是遭到了希特勒的拒绝,也就是说拒绝保卢斯的撤退请求,随后并将第6集团军的北部防线划出保卢斯的指挥之列,为的就是担心保卢斯私擅自撤退。因为第6集团军要想突围就必须收缩北部防线以集结足够的突围矛头,否则就不可能发起突围行动。



保卢斯随后指出要想让第6集团军坚守下去就必须为集团军提供每日不少于500吨的物资补给,最低限度也得不少于300吨。陆军总司令部给保卢斯以确定的承诺,保证每天向其提供足够的补给,但事实证明只不过是一个“空头支票”。除了补给上的严重不足,负责为第6集团军解围的兵力也同样很弱,不仅未能突破苏军的包围圈,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被苏军所击退了,保卢斯和他的集团军的命运就此注定。德军陆军总司令部完全没有意识到第6集团军所面临的严峻态势,既不能为其提供充足补给,也无法集结足够的解围部队,而且还不给第6集团军自由行动权,这支东线最为强大的一支集团军就这么白白的牺牲掉了。



最可能让保卢斯感到愤怒的就是希特勒拒绝第6集团军向苏军投降,即便在最后覆灭的时刻也严禁投降,这直接导致苏军对最后被迫投降的九万名德军官兵也残酷的对待,最终回到德国的不足5千人。如果在苏军劝降的时候,保卢斯就率领集团军投降,或许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德军官兵活着回到德国吧。就保卢斯个人来说,其军事生涯和军人荣誉也在这一战中断送,即便保卢斯活了下来,但是他一生都背负着投降和战败的耻辱,这种打击可能比死亡还要严重。所以无论是出于保卢斯自己还是出于第6集团军的全体官兵,保卢斯对德国有所怨恨也是合情合理的,尤其对希特勒的纳粹政权而言。


战略论


是啊。保卢斯元帅只是为了保住孤立无援的10万德军士兵的生命,才向苏军投降了。保卢斯元帅痛恨的是德国有着高级军官也学会的忽悠。没有按照军事规律打战争。希特勒糊涂了。可是地下高级军官们,却在希特勒面前表现的一切都很好,走起来了形式主义的路线。所以说,保卢斯元帅可就是悲剧人物了。德国就是这样完蛋的。当初一位德国将军凯特尔元帅说过,立刻停止对苏联的进攻,因为对苏联实行闪电战已经没有用了。可是这句话被另外一个高级军官给驳回了。保卢斯元帅其实也是那个意思。为什么没有人听呢?











aircraftone


因为,德国统帅不了解莫斯科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天气情况,苏军动向,粗暴地拒绝了保罗斯撤退的建议,下死命令给保罗斯,不准撤退,不准投降,宁可战死。而保罗斯除了本身是军人外,他还是个绅士。他怎么能忍心让数十万将士跟着自己,忍肌挨俄,受冻被困呢?所以,他接到希特勒给他授元帅衔后,非常恨怒,直觉告诉他,这是德国统帅希特勒让他率众战至一兵一卒的意思。所以他毅然决然率数十德国士兵投降苏军。创造了德国有史以来,元帅率军投降的先河!

(碧中)


手机用户70192089180


他被抛弃了,撤退的建议被否决,最后被升为元帅的意思还是让他战死或是自杀(此前德军还没有元帅被俘的记录)。(我看过的资料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