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少年不在,人老至矣!”谁又真能经得起现实岁月的磨砺呢?

小A点评三国风云人物之“少年与老矣”徐璆

小说第二十一回中算上公孙瓒一共去世了五个人,另外四个是袁术,纪灵,袁胤和车胄。

袁术

袁术也是汉末三国里非常重要的大军阀,下一篇我们单独开讲。今天先讲一下另外三个人。

纪灵在小说中是袁术手下上将,出场的频率非常高,我统计了一下分别在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回以及第二十一回中有过出场,基本上袁术所有的战事纪灵都有过参与。但是在史书记载中他其实只有“辕门射戟”这一件事。

纪灵

据史书记载,在兴平二年的时候,袁术曾经派遣纪灵率步骑三万人马征讨被吕布任命为豫州刺史屯驻在小沛的刘备。当时刘备刚刚到任立足未稳就遭遇这么大规模的战事,自然是抵挡不住,于是就向吕布求救。吕布的属下都向吕布建议正好趁机会让袁术除掉刘备。可是吕布却认为袁术若是将刘备击败就会与兖州北面的泰山诸将相连,对自己形成包围。这里所说的泰山诸将也有称之为泰山群盗的,也就是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等人的地方势力。于是,吕布就率领步骑一千余人马去营救刘备。在这里可以看出吕布果勇的一面,毕竟不是谁都敢于带领一千多人去解救面对三万人马敌军的刘备。同时也能感觉得到吕布的胸有成竹。

吕布到了以后屯驻在小沛西南方向一里地开外的地方,派人给刘备和纪灵分别送去请柬,请两个人前来赴宴。在宴会上吕布说道“玄德,布弟也。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吕布就让人在辕门下竖立起方天画戟,继续对纪灵和刘备说道“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结果吕布一箭正射中画戟小支,纪灵等人大惊,纷纷喝道“将军天威也”第二日大家又饮宴了一场,然后各自罢兵而去。

辕门射戟

这也就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辕门射戟”的故事。

在这里纪灵之所以会在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退兵,是受到了吕布的震慑,但是紧紧凭着吕布射戟的行为就退兵,未免有些懦弱,也感觉不太现实。作为袁术手下重要的将领之一,简单的按着这种史书记载去理解显然是有失公允的。所以纪灵的这种行为,恐怕还要有对袁术吕布联姻关系的一种支持。无论如何淮南袁术都只有与徐州保持联盟的关系才能够拥有与曹操抗衡的能力。

袁胤,在小说中被说成是袁术的侄子,但是在史书中他却是袁术的从弟,也就是叔伯兄弟。据史书记载袁术曾经任命袁胤代替周尚为丹阳太守,周尚就是周瑜的叔叔,从这里来看袁胤算是袁术比较信任的人物。只不过袁胤恐怕是没什么本事,据《江表传》记载,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也任命了自己的表兄弟(孙坚的外甥)叫做徐琨的为丹阳太守。徐琨就领兵攻打袁胤,并将袁胤赶走。袁术应为这件事当然是非常的生气,也算是其与孙策彻底决裂的原因之一。

袁胤

后来,袁胤一直跟随袁术直到袁术病死。

袁术死后,因为害怕曹操会讨伐自己,袁胤不敢在寿春居住,就率领部众保护着袁术的灵柩以及妻子儿女去投奔了庐江太守刘勋,自此后袁胤下落不明。

袁术的妻子投奔庐江太守刘勋这件事在《三国志袁术传》中有过记载,只不过并没有提到过是袁胤护送。在《资治通鉴》卷六十三中在袁胤投奔庐江太守刘勋的后面插进了一条“故广陵太守徐璆得传国玺,献之”的记载。在小说中,袁胤在投奔庐江太守刘勋的路上被徐璆反杀,将袁胤及袁术的妻小全部杀死。徐璆抢夺了袁术所藏匿的传国玉玺,投奔许都献给了曹操。

徐璆

徐璆这个人在《后汉书》中是有传记的。据《后汉书徐璆传》记载,徐璆字孟玉或者孟平(裴注《三国志武帝纪》注引《先贤行状》),广陵海西人,父亲徐淑曾做过度辽将军,名震边塞。所以徐璆应该也是属于世宦子弟,在少年时就以博学闻名,而被公府征辟,举为高第,后来做过荆州州刺史。在任期间曾经与中郎将朱俊一起征讨过黄巾军,并在宛城斩杀赵弘的战役中立过大功,最终却由于为官正气而得罪了董太后,功过相抵被免职回家。

除了前面提到的《资治通鉴》中记载徐璆曾经做过广陵太守以外,在《先贤行状》中还说他担任过任城、汝南、东海三郡的郡守,而且“立朝正色,所在化行”。是属于一身正气一般的人物。

在汉献帝迁都许县的时候,朝廷曾经征召徐璆进京做廷尉,可是当徐璆走到袁术地盘的时候被其所劫持。袁术僣号的时候,曾经想要授以徐璆上公之位,可是他誓死也不肯接受。估计袁术也是比较敬重他的为人,也就没有逼迫他。

据《后汉书》记载袁术死后徐璆“得其盗国玺,及还许,上之”一同被徐璆带回许都的还有他自己曾经担任过的汝南、东海二郡的印绶。当时的司徒赵温问徐璆说道“你遭受了这么大的磨难,竟然还保存着这两枚印绶?”。徐璆当即回答道“昔苏武困于匈奴,不队七尺之节,况此方寸印乎?”

建安十三年,汉献帝在曹操的胁迫下下诏废除三公制度,改设立丞相一职。时任太常的徐璆奉命持节征拜曹操为丞相。曹操以丞相之位相让给徐璆,徐璆终“不敢当”。

曹操让相位这件事当然并不是真心,徐璆不敢接受也是明哲保身的一种行为。但是仔细品嚼这段记载,终究会有一种“少年不在,人老至矣”的感觉,曾经的“少履清爽,立朝正色”,终于还是在现实残酷的磨练之下变得圆滑中庸了起来。

徐璆最终去世于太常任上。

小说中并没有交代徐璆的最终结局,在此简略记述一下他的人生,抒发感慨以为篇名。

车胄这个人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历史上都只是一个曹操与刘备之间的背景龙套人物。

车胄

曹操擒杀吕布收复徐州以后,就委派车胄担任徐州刺史,而将刘备带回了许都。在青梅煮酒以后,刘备个人感觉到了危险,就借袁术北上投奔袁绍的机会,请命去截杀袁术。曹操同意了刘备的请求,派遣大将朱灵与刘备一同前去截杀袁术。结果在袁术死后,刘备却拒绝返回许都而且还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杀死,然后举兵屯驻在小沛。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当时徐州的许多郡县都叛变了曹操,投效到刘备的阵营。刘备一时间风光再起,手下聚敛了数万的兵马,派遣孙乾连和袁绍,与曹操分庭抗礼。正是“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咱们以后再说。哈哈!

小A斯蒂芬写于2019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