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八百里加急”,为什么土匪从来不劫?看腰上绑的啥

古代不如同现在,千万里之遥也不过是一个电话的事情,在古代如果想要传递消息是很困难的,烽火台、烟花信号弹等等,全部都是为了更好的传递消息而生,不过一些需要文字传递的内容,仍旧在传递上困难重重。

古代传递消息是非常慢的,有时候比较重要的事情或者紧急军情,这样的事情必须要紧急传递,也就有了大家常说的“八百里加急”,并非是从八百里外的地方送过来的,而是说这是需要日行八百里的特急件。

而且这种加急信件并非只有八百里加急,三百里加急、四百里加急等等,依次叠加,加急文书上面都会印有“立即飞递”的字样,跑死马更是及其常见的事情,每到达一个驿站就换上一匹马,连续几天内赶到。

八百里加急往往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在官道上设有驿站,每隔20里一个,驿站中养着日行千里的良驹,携带消息之人片刻不得安歇,到达驿站换马就走,在马背上吃干粮,一刻也不停歇的奔到皇帝的面前。

古代最多的就是各种土匪了,虽然传信之人走的是官道,但是每个驿站之间毕竟还有着距离,这其中就是土匪活动的范围,按理来说送信的人也有危险,但是这些土匪为什么从来不劫“八百里加急”呢?看腰上绑的啥。

“八百里加急”顾名思义是非常急迫的,也就是说尽量的一刻都不要耽误,所以这些信使的腰上会绑有一个黄色的小旗子,方便关卡能够在远处就看到来人,为其备好干粮与马匹,到达后直接就能够换马前进,不耽误时间。

正是这黄色的棋子保护了传信之人的安全,因为土匪活的就是一个眼力见,自然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如果劫了这送信之人,恐怕离死也就不远了,土匪自然是没有胆子去做的,再者法律中也有规定,不得任何人干扰带着黄旗前进的人。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些送信人只是传递消息,身上并没有什么财物,这些土匪也就没有必要去劫了,虽然土匪爱财,但是冒着一点小财而得罪国家,恐怕任何一个土匪都不会去做,这也是为什么“八百里加急”一直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