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直到亡国都没完成的事,皇太极只用3年就做到了,只因1点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紧接着便派徐达北伐,最终攻克北京,元朝灭亡。但是元朝残余势力并没有被消灭,在明朝的两百多年间,蒙古势力一直伴随明朝始终。鞑靼和瓦剌便是蒙古残余势力的代表,可以说在明朝势力衰微时,这些蒙古人还可以长驱直入给明朝造成巨大损失。

按道理来说明朝在强盛之时,是有好多次机会消灭蒙古的,就以明成祖朱棣为例,他在位期间曾经先后五次远征蒙古,狠狠打击了蒙古的战斗力。但是,蒙古帝国就如打不死的小强,仅仅在朱棣远征25年后,又兴盛起来,不但侵扰明朝土地,甚至到了也先的时候还在土木堡俘虏皇帝明英宗,无数精兵强将在这次战斗中战死。在长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中,明朝都没有彻底征服蒙古。就这样,蒙古帝国国祚传到了第35任大汗林丹汗的手中,这也是蒙古最后一位大汗。

▲林丹汗

林丹汗继位时,北方大草原的蒙古汗权不振已经很久了,漠南的科尔沁、等诸部各自为政,蒙古大汗只能支配察哈尔部,在漠南诸部奉仅仅是名义上的共主。漠北的外喀尔喀部落更是直接不承认蒙古大汗为共主,而漠西的部落却与蒙古帝国为敌。处境可谓是非常凶险,另一方面,东北的女真族正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逐渐走上统一与强盛之路。因此,林丹汗早年的处境非常艰难。但是,林丹汗很有野心,试图恢复蒙古的统一,重建成吉思汗的霸业。

于是林丹汗开始猥琐发育,先是在刚刚上位的10年中,迅速提高威望与实力,开始了统一蒙古部落步伐。不过,这个时候建州女真兴起,努尔哈赤直接挑战明王朝的权威,向大明这个庞然大物开战。

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林丹汗最好的方法是与明朝联手抗击努尔哈赤,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征服疾病缠身多年的明朝,但是林丹汗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他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可问题是当时哪有那么多的时间给他处理内部问题呢?

▲八旗军

谁也没想到,此时林丹汗居然被聪明的努尔哈赤挖了墙角,建州女真开始先后与一些蒙古部落通婚。林丹于是起了疑心,率军征讨科尔沁,导致蒙古内部战争开始。又因为是努尔哈赤挖的墙角,所以林丹汗也开始与努尔哈赤交战。

可是此时的林丹汗又犯了个错误,那就是两线作战,在1628年六月,他率队大举入侵大同,杀死明朝军民数万人,差点攻占大同城。

在这种情况下,林丹汗的做法反而促成了明朝和努尔哈赤的结盟,两边都决定夹击攻打他。在这种情况下,蒙古怎么可能禁得住两边的攻击,于是在1631年,林丹汗开始西迁。 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看准这个机会,决定发动对林丹汗的决战,林丹则一路向西狂奔,在向西逃亡的过程中,他的很多部众不断落队,都先后投降了。因为没有粮食,蒙古军队甚至出现了“杀人易食”的地步 ,在饥寒交迫,四面楚歌之中,林丹汗最终病逝了。1635年,林丹汗的遗孀们及儿子额哲投降,奉献传国玉玺,至此蒙古帝国才正式灭亡。

▲皇太极

​明朝直至没有灭亡也没有征服的蒙古帝国,最后在皇太极的打击下正是灭亡。有人说,这是皇太极的运气好,其实不然,主要是林丹汗的政策屡屡犯错,这才给皇太极灭掉蒙古帝国的机会,当然明朝此时也没有能力再发动远征了,毕竟农民军和清军已经够头疼了,所以最终终结蒙古帝国的注定只有皇太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