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一个不应被历史遗忘的名字:郭永怀

他是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和钱学森、邓稼先等知名功勋相比,他的名字少为人知,他就是郭永怀。

01.少年时代

1909年4月4日,山东荣成市滕家镇的一户农家里,响起了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

郭文吉夫妇迎来了他们的第四个儿子,满心欢喜的父亲给儿子起名为郭永怀。

郭永怀自幼天资聪慧,父亲看他是个读书的好材料,便在他10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本家叔叔办的学堂里读书。

果然父亲没有看走眼,17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青岛大学附属中学,成为四乡八里第一个公费中学生。

20岁那年,郭永怀考取了南开大学物理学专业,得到了当时国内知名教授顾静薇的赏识。

两年后,顾教授推荐他到北京大学光学专家饶毓泰教授门下继续深造。

在参加了北京大学的入学考试后,郭永怀如愿以偿地进入北大物理系学习。

02.留学生涯

1938年夏,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会举行了第七届留学生招生考试,3000多名报考者,力学专业只录取一人,结果,他和钱伟长 林家翘并列第一。

在上海登船前,他发现领到的护照竟是由日本政府所签发,怒不可遏,毅然放弃这次机会。

八个月后,他又接到加拿大的留学通知,进入多伦多大学学习。只用半年就取得了数学硕士学位。

1941年,他赴当时国际上著名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加州理工,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和钱学森一起成为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弟子。

他用了4年时间,完成了有关“跨声速流不连续解”的出色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

1946年秋,郭永怀应邀赴航康奈尔大学任教,不久就和钱学森合作拿出了震惊世界的重要数论论文,首次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概念并得到了实验证实,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

1946年到1956年,这10年间是郭永怀物理系研究的黄金时期,发表无数研究成果,尤其是在空气动力学和应用数学的研究成果,让他闻名世界。

1956年,美国同事请他参加机密研究项目,要求他填写一张调查表,

问:“你为什么要到美国来?”

郭永怀回答:“到美国来,是为了有一天能回去报效祖国。”

问:“如果发生战争,你是否愿为美国服兵役?”

郭永怀回答:“不。”

就这样,他坚定地拒绝了留美涉密资格,被美国政府列入了黑名单。

郭永怀毅然决然辞去了康乃尔大学教授的职务,携妻挈女准备回国。

为防止美国检查制造麻烦,临行前,在西尔斯院长举行的欢送烧烤晚宴上,郭永怀当众将自己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所有书稿统统付之一炬,于国庆节前一天返回祖国。

03.临危受命

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了郭永怀和他的家人,中科院安排他任中国科学院刚组建的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1958年,郭永怀与钱学森筹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力学工程系、化学物理系,并出任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

1959年,苏联突然单方面致函中共中央,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技术资料,并撤走所有技术和专家。

钱三强找到郭永怀家中,两人关在书房里谈了三个小时。

在这一次拜访之后不久,郭永怀正式受命,担任九院副院长,与王淦昌、彭桓武一起形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带领105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特殊队伍,开始了“两弹”研制工作。

04.鞠躬尽瘁

研制基地位于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地区,气侯变化无常,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度。

当时物质匮乏,许多研究人员都营养不良高原浮肿,50岁的郭永怀更是显得格外的苍老,满头白发。

为了取得满意爆炸模型,郭永怀带领队员反复试验,甚至自己跑到帐篷去搅拌炸药。

在多次试验后,郭永怀提出了两路并进,最后择优的办法,一举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了最佳方案。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当蘑菇云升起,全体工作人员一片沸腾,郭永怀却疲劳过度瘫晕在试验现场。

05.以身殉国

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又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

他要急着赶回北京,把这个新得到的数据带回去。

同事们劝他:“晚上不安全,您明天回吧。”

郭永怀笑笑说:“晚上好,睡一觉就到了。”

他匆匆地从青海基地赶到兰州,当夜幕降临时分,郭永怀拖着疲惫的身体登上了赶赴北京的飞机。

当漫天星斗渐渐隐退,东方泛起鱼肚白,飞机也即将要降落在北京机场。

离地面还有40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了平衡,开始猛地坠落,瞬间坠毁在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

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时,吃惊地发现他的遗体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

烧焦的两具遗体被吃力地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竟然完好无损!

06.国防元勋

郭永怀飞机失事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失声痛哭,良久不语,随即下令彻查这一事故。

此时郭永怀刚满59岁。

1999年,郭永怀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当年钱学森回国时,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曾命令司法部

决不能把他放走,‘因为无论他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对于这样的评价,钱学森谦虚的说道:“假使我的价值能够得上五个师,那么有一个人的价值至少要达到了十个师。”

钱学森说的那个人就是郭永怀!

07.大国脊梁

这是一个不应该被历史遗忘的名字,是他们这一群人挺起了中国的脊梁。

随着54年前的一声巨响,中国从此步入大国行列,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从而为后来的中国赢得几十年和平稳定的发展时间,才有了今日中国的繁荣富强。

近日,郭永怀等科学家再次被国家提起,并给予高度赞扬。

国家没有忘记他们,历史更不会把他们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