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国之前的领导人叫国王,拿破仑却叫皇帝?

蓝天5748987516132


这个问题得从欧洲历史讲起,欧洲的历史,正统是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君主是皇帝,臣服于罗马帝国的各个小国的君主叫国王,这一点跟古代中国是一样的,古代中国的中原王朝的君主叫皇帝,周边小国的君主叫国王。所以按照这样的体制,古代欧洲只有一个国家,就罗马帝国,当然也就只能有一个皇帝,就是罗马皇帝。

罗马帝国在公元400多年前后开始衰落,一方面原来臣服或者游离于罗马帝国的部族像日耳曼人、法兰克人纷纷崛起,挑战罗马帝国的统治,另一方面帝国力量的衰落导致帝国对他的东部地区失去控制力,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地区脱离帝国,建立起东罗马帝国,这样欧洲出现了两个皇帝。

476年西罗马帝灭亡,当年臣服于罗马帝国的这些部族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小国,最后法兰克人做大做强,成为西欧的霸主,基本上统一了当年的西罗马帝国曾经的地盘。查理曼大帝在公元800年正式加冕成为“罗马人的皇帝”,戴上了西罗马帝国的皇冠。

查理曼大帝


可是这个由法兰克人“复活”的西罗马帝国只是昙花一现,查理曼大帝死后不久,帝国分裂,最初皇帝的头衔是由查理曼大帝的长孙洛塔尔拥有,但他的两个兄弟,一个占据了今在的法国大部分地方,一个占有今天的德国的大部分地方,实力比他强,最后把他给干掉了,从此西欧又没有了的皇帝。

伦巴第国王的王冠,后来成为查理曼大帝的皇冠,后来又成为拿破仑的皇冠


直到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强势崛起,成为西欧的霸主,才再次获得了皇冠,建立了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宣称自己是查理曼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从此神圣罗马帝国的君主拥有了西欧的皇帝的法统。

这个时期,在法国境内,查理曼大帝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最后被卡佩家族的法兰西公爵所取代,987年西法兰克地区的各封建贵族推举法兰西公爵为法兰克国王。这是历史上法兰西王国的开端,法国的历史也从这时开始。所以法国是从法兰西公爵成为法兰克国王开始的起步的,他并没有继承西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的渊源和实力,因此法国的君主也就只能是“国王”了。

皇帝的称号,在欧洲全都来源于罗马帝国,要想成为皇帝,有两个可能,一是你跟历史上的罗马帝国有历史联系,如东罗马帝国是从罗马帝国中分出来的,他的君主当然也是罗马皇帝,后来俄国和衰亡的东罗马帝国联婚,东罗马帝国灭亡后,沙俄又宣称自己继承了东罗马帝国,所以他拥有了皇帝的称号。

查理曼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则是接续了西罗马帝国的历史传统。神圣罗马帝国自建立起,就是一个松散了封建贵族国家联盟,有点像今天的联合国,他的皇帝是由各国共同推选的,皇帝通常是德意志国王或者奥地利国王,但这个皇帝,只有虚名,没有实权。但既便如此,法国却没有兴趣,也没有资格去参加这个“皇帝选举”游戏。因为法国跟东、西两个罗马帝国都沾不上边。不过,最后,徒有虚名的神圣罗马帝国却是被法国的拿破仑终结。1806年,拿破仑还逼迫当时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称号的奥地利国王弗朗茨二世公开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头衔,解散帝国。

有的人说,拿破仑获得皇帝头衔,是他“灭”了神圣罗马帝国得来的。其实不对,拿破仑称帝在1804年,比神圣罗马帝国的灭亡要早两年,从时间上说是对不上的,更得要的是,拿破仑是一个全新的皇帝,他不是传统的欧洲君主,他没有“正统”的观念,也没有要继承罗马帝国的想法,甚至根本就不屑于做早就已经消失,但却笼罩了欧洲越过1000年的所谓的“罗马人的皇帝”。

拿破仑的皇帝头衔来源于法国的新传统,1804年法兰西共和国参议院提交了授予拿破仑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的法案,法案在全民投票中,以357万多票赞成,2500多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注意,拿破仑的这个皇帝称号,是一个全新的革命性的皇帝,他不再是徒有虚名的罗马人的皇帝,而是实实在在的法国人的皇帝。

所以,拿破仑的皇帝是对“旧欧洲传统”的革命,是法国大革命的结果,法国的君主可以从国王升级为皇帝,是法国大革命解放思想的结果,正是因为封建正统观念被大革命打掉了,拿破仑才有勇气把法国,甚至是整个欧洲,和千年僵尸罗马帝国决裂。

《帝国宝座上的拿破仑》,作者: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1806年)

法兰克人的后代,法兰西也好,德意志也好,为什么要去做罗马人的皇帝?强大起来的拿破仑,没有像查理曼大帝和奥托一世那样要去做罗马人的皇帝,而是做了法兰西人的皇帝。所以他的加冕礼上,打破了传统的仪式,自己接过皇冠,自己给自己加冕。


只爱潘多拉


在欧洲的文化体系中,普通的君主只能叫国王,唯有正统的罗马帝国君主才能叫皇帝。

自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与东罗马之后,便有了并列的两个帝国、两个皇帝、两个主教。皇帝的头衔需由主教加冕才名正言顺。

西罗马帝国被蛮族所灭,但教皇还在,罗马帝国皇帝的加冕权也就存在。教皇有宗教号召力却无实际的政治、军事权力,帝国灭亡后亟需寻找新的合作伙伴。随着欧洲大陆的势力更迭、权力变更,这尊“罗马皇帝”的虚衔成了“流动红旗”,直到德意志皇帝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才算稳定下来——在这期间,法国尽管非常强大,但也只能称作国王。

拿破仑崛起后,横扫欧陆。虽然拿破仑自己不算个信徒,但“皇帝”的头衔毕竟对欧洲人来说还是至高无上的。他强行把罗马教宗带到巴黎,“走流程”把自己加冕为罗马皇帝。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拿破仑当了皇帝,顺带把神圣罗马帝国给撤销了,只保留奥地利皇帝的头衔。

后来拿破仑帝国覆灭了,但奥地利也没有再去恢复神圣罗马帝国;再加上宗教改革后教皇号召力大减,之后再没有人邀请教皇来加冕,这就留下了一笔糊涂账。拿破仑的侄子拿破仑三世称帝,他继承了叔父的头衔,称“法兰西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失利后帝国覆灭;理论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即德意志皇帝,普鲁士击败奥地利统一德意志,称“德意志帝国”;奥地利(当时已是奥匈)一直是帝国,别人也没赶尽杀绝,所以还是奥匈帝国。

至于东罗马帝国,后来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了。帝国灭亡后,流亡公主嫁给了俄罗斯君主,俄国便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沙皇”即“凯撒”之意,俄罗斯的宗教也称“东正教”,与受意大利教皇管辖的天主教有所区分。俄罗斯帝国延续至十月革命。

综上,一战前夕,欧陆共有三个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继承西罗马统系,俄罗斯帝国继承东罗马血统。至于所谓的“大英帝国”,其实只是王国,帝国形容其疆土庞大而已。


讲食堂


首先大家回想一下中国的古代历史,在秦始皇之前都是成为王或天子,为什么到秦始皇这个时候被称为了皇帝?现在我们学所学习的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都有它的由来,皇帝二字也是一样。在秦朝之前,那些朝代不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每个诸侯国都是一个独立的小国家,充当纳贡和军事援助的任务,“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家都懂。到了秦始皇这个时候,他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统一六国,这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国家,在那时对帝王的称谓依次为,皇,帝,王,中国古代也有‘’三皇五帝‘’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秦始皇自认为他的贡献比其他以往的任何人都高,所以在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称自己为皇帝,中国的“皇帝”2字由此而来。

而到了国外为什么一开始叫国王?在那个时候国王就像我们古代的诸侯国一样,只要有土地和1000以上的人民就可以立自己为国王,所以欧洲当时的国王和我们古时候的诸侯国很相似,有一种简单粗暴的感觉,以至于罗马帝国的出现,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屋大维称帝,在欧洲统治了多年,深入欧洲各国人民的内心里,有种神圣的使命感,荣誉感,以至于人民认为只有罗马帝国的君王才可以成为帝王,以至于后来2000多年没有人敢逾越。

直到后来犹如战神下凡的拿破仑统治了整个欧洲,拿破仑成皇帝,去除了罗马二字,事实上当时“罗马皇帝”已经根深蒂固,拿破仑为自己的儿子加冕为“罗马王”,显得更为名正言顺一些。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有错误的地方,或者不同的观点,我们可以一起交流讨论,谢谢。


蚜虫掉牙


我认为法国的国王。与以后皇帝的叫法。是在这样的过度中存在的,叫国王的时期,是大众共同的,努力下。齐心协力。追捧一个英雄是的人物,产生出了一个国家。就叫国王。可能是当时众人的思想,都很单一,各种奋斗目标是要完整一个国家。以后为什么要叫皇帝。是发展的过程中,民间的风俗习惯,各种教派信仰。逐步走向了社会。都在为自己存在的地位做个说法,来抬高自己。这个时候国王与大臣,就的考虑国王与民间风俗习惯的认可。宗教是否正常的产生,对国王的权利有什么影响。对民间有什么不平衡。在这种前提下,宗教有产生了教主。国王与教派主谁大。在这种严肃的问题中。国王与教主都存在再一个国家中。只能改变称呼。国王变为皇帝。皇帝是一个国家中,有着至高无尚的权利。


曙光再現


因为之前的西欧皇帝让神圣罗马帝国垄断了。虽说神圣罗马既不神圣也不罗马。但是神罗的皇帝尊号,在西欧没人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