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认为实诚傻 他却因诚实救得自己性命

北魏太武帝时,司徒崔浩主修魏国《国纪》,崔浩虽才学过人,算无遗策,深受太武帝宠信,但因其对北魏改革利于汉人而得罪鲜卑贵族,鲜卑贵族知道其受太武帝宠信,暂时忍气吞声以伺机攻击他。

崔浩自觉功劳高,才能强,不觉飘飘然起来,被几个阿谀奉承之徒撺啜着把写成的《国纪》刻在石碑上,立在交通要道上让后人铭记崔浩秉笔直书的精神。

崔浩聪明一世,此时犯糊涂,奉命与他一起修史的中书侍郎高允可不糊涂,深知暴露鲜卑人丑事的后果,劝说崔浩,不听。

果然,不久以后,崔浩因撰写《国纪》,被人进言说故意书魏国之丑,触怒太武帝,被关押起来,高允也因修史受到牵连。

因高允曾做过太子老师,太子对其极为敬重,就去向太武帝求情,说高允与自己相处多年,深知他的为人,一向小心谨慎,虽然他和崔浩一起修《国纪》,但他人微言轻,主要责任在崔浩,请赦免高允。

太武帝把高允从牢里传出来,把太子的话告诉他,问是否属实,太子向他示意承认就能被赦免,高允却视而不见。/,

向太武帝陈述:崔浩虽是主修,却事务繁忙,大部分传记都是我做的,崔浩只是审核而已。

太武帝大怒:这么说,你的罪过比崔浩更大,怎能饶你!

太子慌忙跪下求情:高允害怕了,语无伦次。《国纪》确是崔浩所作。

太武帝又问高允是不是真的,高允从容回答:臣才疏学浅,书中有许多错误,触恕天威,臣已知罪,自知必死,不敢乱说,太子可怜我,为我辨护开脱,我不能欺骗你,所以都是实话。

太武帝听了反而不怒,高兴地对太子说:真难得啊!临死不说假话,不为求生掩饰过错,是忠贞之臣,即使有罪,也应赦免。

太武帝又把崔浩招来,崔浩惶然不知所对,太武帝大怒,把崔浩斩首,株连九族。

事后,太子责备高允不按他说的做,高允却告诉他:我与崔浩共修一本书,这是事实,死生没有什么,我今天违背本意活下来,虽万分感激殿下大恩大德,但我认为我没有错。

太子听完,感叹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