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革命本钱,怎么干大事?孙中山告诉你两个字,募资!

一百年过去了,孙中山盖棺仍未定论。缘由何在?因为历史并未终结,只是告了若干段落。“辛亥革命”开启的共和国的历史进程尚未结束,提出的目标事实上远未实现。

说孙中山是革命家和政治家,其实作为学医出身的孙博士最擅长的是募资。以其一生所募集的巨大资金来看,如在当下,放眼全球投行业,那他也是个中最顶尖的高手,无论是私募还是公募都是一把好手。但遗憾的是,他用所募集的资金所作的风险投资,却算不上成功。

所以,以其革命活动的手段和重点而言,称孙中山为金融革命家最准确。

这个称谓有二层涵义。一是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主要表现在金融筹资上;二是孙中山所采用的金融创新工具具有开创性和革命性的意义。

孙中山很擅长筹资和他的革命活动主要表现在为革命募集资金上,这早已为若干孙中山研究者所注意。从风险投资角度来看孙中山为革命募资的行动,你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中国,孙中山第一个提出了“共和制”这样一个概念性产品。当然这是新生事物,在中国,有没有市场前景要打大问号。能不能比以前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的老产品“帝制”更有市场需求,大家都很有疑虑。只有少数人愿意冒险,豪赌一把。做风险项目,首先就要有人投资,其次要有人相信这个而去推广。

所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风险投资很相像。都是先提出概念性产品,然后去吸引风险资金,随后雇人去开发推广产品。而风险投资者之所以愿意投资,是为了想在项目成功后得到投资回报。想来他们家有这方面的遗传,广东一带下南洋经商的也多,耳濡目染,就擅长此道,并且有所创新。

他的产品是什么呢?就是下面这个看起来像银票的东西,其实就是他们的产品,学名叫做“革命债券”。


“革命债券”!这绝对算得上是金融创新。即便放在世界范围内不算是,在中国的金融史上肯定是。应该载入中国金融发展史中,写上浓重的一笔,不然就有失公允。而且革命党发行的“革命债券”大多没有抵制物,完全靠孙中山的个人信用做担保。

图片来自网


再有,孙中山曾许诺让日本"领有满蒙"为条件寻求日本的援助。这种融资手段比当下房地产商拿着土地批文去向银行贷款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如果说房地产商是“空手套白狼”,那孙中山就是“拿别人的孩子去套狼”。都不是自己控制下的东西,就拿来做筹码去换取投资者的投资!

总的说来,无论是海外华侨这样的“散户”、还是像张静江、张蹇这样有名有姓的“大户”,还是日俄这样的“战略投资者”,基本上还是相信了“孙大炮”的“忽悠”,为其改“大清家族企业”为“股份公司”投过资,入过股。

下面逐个分析孙中山的三次重大投资:一是发起成立“中华民国”;二是“二次革命”追加投资;三是孤注一掷“联俄容共”。

一、发起成立“中华民国”

孙中山之于中华民国的关系,国民党称其为“国父”。现在大陆的许多场合,也含糊地这样叫。但在正式场合,称孙中山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

但国民党称其为“国父”,就很不准确。如果国民党独尊孙中山为“党父”,倒还过得去,因为国民党改组为列宁式的政党主要是他一人所主。而中华民国的创立,非孙中山一人所为,许多人许多方面的力量都有功,许许多多的辛亥老革命元老们一起努力才创立了民国,而不是说他一个人,可以称他为主要缔造者之一,倒是说的过去。不能因为国民党后来取得了中华民国执政党的地位,就抹杀在国民党成立之前的辛亥革命元老的历史地位。

从另一方面来看,现在有些史论,也很不客观。例如,以孙中山“武昌首义”时不在国内,“武昌首义”不是孙中山直接领导的而否定孙中山对促成“辛亥革命”重要作用。

没有孙中山、黄兴等人前期领导的若干“起义”作铺垫,“武昌起义”能引起连锁反应吗?孙中山的前期革命活动只是没有引发连锁,没有达到临界值。但毫无疑问,却对促成“武昌起义”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辛亥革命”发生后,孙中山为南方各地“革命军”所拥戴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也说明当时各方面的革命力量都承认孙中山对于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制的首要作用,是众望所归。

所以,以现代公司理论观之,“中华民国”这个股份公司有若干发起人,而孙中山是首位发起人,也是最重要的发起人。虽然,在他发起成立“中华民国”之前,曾上书李鸿章,想成为“大清企业”的高管,但机缘不巧,最终他成了致力于改制“大清企业”,成立“中华民国”的发起人之一。

二、“二次革命”追加投资

前面说了,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首要发起人。孙中山也因此成为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相当于临时“董事长”,但后来却没有当上正式的董事长,董事长一职改由袁世凯担任。孙中山前期的投资,半生的心血就打了水漂,这又是为何呢?

以我观之,从他的目标而言,改制“大清企业”,发起成立“中华民国”,是成功了;但从他个人而言,却失败了。自己率先提出一个新概念产品,自己也投入了许多,带领一帮兄弟打拼多年,但产品开发出来后,却被他人所居,当然是失败了啦。

他个人失败的原因出在他的“发起公告”或“招股说明书”上。他提出的政治目标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也就是所谓的“三民主义”。那这个目标,最终是由袁世凯完成的。袁世凯手握重兵逼退了清室,恢复了中华,也愿意采用共和制。大伙一看,目标基本实现了呀。至于谁当董事长,当然凭实力和贡献说话。所以,董事长一职不由得不让袁世凯做。

实际上,最后,作为首要发起人的孙中山连个董事会成员都没捞上。这就好比企业改制,发起人本来是想借企业改制进入董事会,也投了若干钱,结果改制是成了,但企业却被管理层收购了,发起人既没成为大股东,又没进入董事会,连个高管都不是。被袁世凯打发去修铁路去了,和孙悟空在天宫的待遇差不多。

这样一来,等于说孙中山前期对“中华民国”的风险投资都沉没了。要挽回前期投资,唯有追加投资。于是就有了孙中山的“二次革命”。


当孙中山被打发去修铁路后,对于孙中山而言,“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就算不得革命成功了。他还要继续革命。他不顾国民党内部的反对声音,借着“宋教仁被刺身亡”和北洋政府向西方银团借款未经国会批准这两个题材,又去募集资金,用于武力讨伐袁世凯。结果,还是失败了。

三、孤注一掷“联俄容共”

“二次革命”追加投资失败后,孙中山还继续追加过若干投资,如护法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最终,孙中山认识到,搞风险投资,光有资金不行,用资金委托他人设计和生产不可靠,还要有自己的队伍。光搞ODM和OEM是不行的,还得有自己的核心开发团队和生产基地。陈炯明对他的背弃更坚定了他的这一信念。

这才有了“联俄容共”。



为什么说他是孤注一掷呢?因为从孙中山方面来讲,他首先希望从西方战略投资者那里定向募集建立开发团队的资金,但西方战略投资者不看好他;次而转向日本,日本这次也不搭理他,可能对他太失望了,以前的投资都没收回。最后没有办法,才找到俄国。

从孙中山以往在海外的活动地域和募资渠道来看,首先是美国,募款主要来自华侨,其次是日本。日本的帮会和政界都给了孙中山很多庇护和投资。再者,他的政治口号也袭自西方。他首找英美,次找日本,也在情理之中。

从俄国或者共产国际方面来看,他们想在中国培植共产党的势力,想为幼小的中共找个靠山。孙中山也不是他们的首选。共产国际先是找了若干北洋军阀,如吴佩孚,但都遭到拒绝。最后才找到孙中山。双方都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所以一拍就合。

共产国际对孙中山投资,当然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国民党庇护共产党。为什么共产国际不直接将大量援助给中共呢?因为当时中共太弱小了,承爱受不了这样的大补。

应该说,孙中山最后这一笔孤注一掷的投资成功了,国民党通过北伐夺取了全国政权。只是他没有看到这一天,留下了“革命仍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言。他一生募集了巨额资金,却没有得到最终的回报,甚为遗憾。但今日国民党独尊其为“国父”,共产党称其为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很想知道孙中山一生募得资金的总额,来源,去向与投资者的回报情况,没发现有这方面详尽的分类研究。直观的感觉,投资者回报方面,多数“散户”没有得到回报,从革命债券作为纪念品保存着而没有兑现,可以看出这一点。不知道当时他们入资时是如何想的,是爱国?是逐利,还是被孙大炮天花乱坠的说辞所打动,或者兼而有之,不得而知。也不知有多少海外华桥在革命成功之日千里迢迢回来索要回报,是否索要到了?

但那些既是投资者又是孙中山投资活动的跟随者和参与者多少得到了些回报。“大户”应该都得到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