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诸多投诚将领中,有三位成为共和国开国上将,他们结局如何?

建国初期,1955年中国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很多在战争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被授予将帅军衔,除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以外,最让人关注的无疑就是57位开国上将,他们都是对中国革命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的功臣,在所有上将中间,大部分都是从红军时期一路拼杀过来的老革命战士,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其中就有三位曾经是国民党名将,解放战争时期向解放军投诚起义,他们分别是董其武上将、陈明仁上将、陶峙岳上将。



董其武作为唯一一位国民党和共产党双料上将,为中国近代革命立下汗马功劳,1899年出生于山西河津县,曾经在阎锡山创办的军校学习,1924年正式参加革命,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从低级军官一步步成为国民党上将,参加过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担任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董其武将军是在1949年9月中旬在绥远投诚起义,1955年授衔仪式,他主动请求降衔,主席斩钉截铁说“董其武必须是上将”,就这样他成为解放军57位开国上将之一。



另一位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国民党将领就是陈明仁将军,他出生于湖南醴陵,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和徐向前元帅、陈赓大将等都是同窗同学,曾经参加过东征战役、北伐战役、抗日战争,直至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是中将军长,1947年第三次四平战役打响,陈明仁被蒋介石命令死守四平,他率部抵抗东北野战军进攻,最终完成坚守任务,被提拔为第七兵团司令,1949年9月陈明仁在湖南宣布起义,1955年授衔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三位上将陶峙岳将军出生于湖南宁乡县,他是一位资格很老的革命前辈,曾经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护法战争,随后在北伐战争、中原战争中大放异彩,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坚持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参加了最残酷的淞沪会战,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领十万国军士兵在新疆宣布起义,新中国成立之后被任命为第22兵团司令,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这就是国军投诚将领中,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他们为新中国建设尽心竭力,其中董其武上将一生都在积极入党,在1988年终于如愿以偿,陈明仁将军负责驻守中国广东边疆,陶峙岳将军参加新疆建设兵团,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