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150萬領土還給你們,答應我一個條件,北洋政府:我不同意

大家好,我是農家阿鵬。如果提到我國的近代史,相信大部分人心中的的印象就是落後和捱打兩個主題。因為那個時代,我們中國的國力非常衰弱,經常被歐美列強用先進的武器裝備所欺凌,尤其是清末期,被列強們強迫簽訂了數不清的不平協議。這些協議讓我們中國的利益受到了極大的損傷,民間的百姓們也因為這些協議的戕害,因此而破產和失業的百姓是很多的。但是暫時的利益損失還可以通過以後的努力工作找回來,而那些失掉的土地卻成了再也無法回到我們這裡了。

在這些條約裡,很多都有割讓土地的條款,尤其是北方的俄國強迫我們簽訂的協議,裡面存在了大量割讓土地的條款,而且奪走的土地也高達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我們現在國土的六分之一了,如此巨大的土地損失真的是非常令人心痛了。即使是到了今天國力有所恢復的時代,面對那個能隨時摧毀地球的北方核大國,這些失去的土地也看不到絲毫能被要回來的希望。

不過在歷史上我們也是有過收回這些土地的機會的,但是當時代表中國的北洋系執政者並沒有抓住這樣的機會,到了今天也成了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在大概一個世紀以前,當時的俄國被國內的政變推翻了,代表舊俄國的沙皇全家都被秘密處決了,新生的蘇俄政府取代了舊俄國的統治地位。當時剛剛建立的蘇俄政府是非常正義和講道理的,這個政府是由那些真正有先進思想的革命者們建立的,他們願意把舊俄國侵佔的土地歸還給我們,不過他們這樣做也是有條件的,就是需要當時的中國政府承認其政權的合法性。當時蘇俄希望我們承認他們在國際上的地位,並且和他們簽訂友好協定,同時還要求我們廢除與其他列強簽訂的不平等協定。

理論上來講這些要求都是非常合理的,畢竟新生的蘇聯政權放棄了舊時代在中國的權益,那麼作為平衡,其他國家也不應該繼續享有不平等條約所帶來的權益。這樣的要求對新生的蘇聯來說也是正常的訴求,畢竟當時他們受到很多國家的抵制,國際壓力很大,迫切需要一個盟友來分擔一下壓力。作為一個新生政權,為了能夠存在下去,用不合理手段得到的領土換取他國的有力支持,也是很合情合理的。

而且當時的蘇俄內部也是動盪不安,到處是舊時代的白俄匪徒襲擊新政權,外部也是敵人四布,這樣的局面下那些本就不合理得來的土地也成了一種暫時的負擔,不但無力直接掌控,反而會被盤踞在那裡的舊俄國人所利用,來反抗新生蘇俄政權的統治。這種情況也是真實存在的,當時這些土地上生存了很多舊俄國的支持者,他們也確實在不斷的騷擾著蘇俄的統治。在蘇俄的統治穩固後,這些人最終逃往了我們中國避難。在後來民國的上海就能見到大量逃難來的舊俄國人。

這些舊俄國人即使逃亡到了中國,他們內心也還是希望能夠恢復自己的沙俄祖國的,所以在那個時候蘇俄內部還建立了契卡這種內衛機關,用來對付層出不窮的內部叛亂者。有些叛亂者還秘密潛伏了下來,在當年蘇俄解體的時候還能隱約看到他們的傳人在活動。

這樣複雜的內外部形勢使得蘇俄人希望能用這些沙俄搶來的土地來換取我們的支持,而如果當時北洋執政者答應了這些條件的話,那麼也等於讓我國站在了蘇俄這一邊。雖然北洋執政者也很希望廢除清朝簽訂的那些不平等的條約,但是面對眾多列強的壓力,此時的中國是沒有一戰之力的。

所以即使是這樣誘人的功績,也沒能讓北洋政府有勇氣來答應來自於蘇俄的提議,最終錯失了這次寶貴的機會。從後面蘇聯的飛速強大來看,北洋政府的這次決定無疑是壓錯了寶,假若當時答應的話,雖然可能暫時會受到列強制裁,但是跟隨在蘇聯的後面還是能吃到肉的,今天我們國家也會多上一大塊領土。但是由於當時的北洋政府太過於懦弱膽小,讓我們中國錯失了寶貴的收回領土的機會,後來在1991年中俄簽署了有關確定邊境的條約之後,這塊割讓出去的土地就永遠的和我們國家說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