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庭7千勇士拯救大兵耿恭,梦工厂《拯救大兵瑞恩》黯然失色

汉章帝建初二年,我神州大地上上演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营救,汉章帝一声令下发兵7千,行程四千多里,只为了救援固守在金浦城的大兵耿恭以及其麾下的数百名汉军勇士。

公元76年冬,塞外连降大雪,积雪淹没了茫茫戈壁,封锁了道路沟壑,北风呼啸,犹如刀锥让人刺骨难耐。就在这样的天气里,一路人马披风带雪从武威出塞,消失在白茫茫的大隔壁之中,他们就是汉庭的7千勇士,不畏生死向数千里之外的金浦城和柳中城进发,欲从数万残暴的匈奴军中救出几百名自己的兄弟!



耿恭乃何许人也,使得汉庭如此看重?

耿恭,字伯宗 ,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将领,时任长水校尉。公元75年,汉章帝撤出驻扎在西域的汉朝大军,只留下了耿恭、关宠二将各率数百人驻扎金浦城和柳中城。汉军主力撤走之后,不甘失败的单于纠集匈奴军数万来前来夺取西域。面对百倍于自己的劲敌,耿恭无所畏惧,以视死如归的精神带领手下将士坚守金浦城,一次次利用夜袭和毒箭重创匈奴,使大败后的单于大军不得不狼狈而去。

随之,为了防止敌军更猛烈的反扑,耿恭也借机撤退到了更适合坚守的疏勒城。



不久,单于数万大军卷土重来,层层围住了疏勒城,仅为几百人的汉军守城将士危在旦夕!时年7月,单于大军围攻疏勒城,然久攻不下,于是下令切断了疏勒城的水源。水是生命之本,没有水,人马就根本无法存活。耿恭便下令让士兵掘井取水,然而在戈壁沙漠地带掘井取水谈何容易,挖了十五丈仍丝毫没有出水的迹象,耿恭整衣下拜,虔诚向上苍祈祷,不知是何缘故,耿恭拜毕,井水随即喷涌而出,将士们无不欢呼雀跃,一边高呼万岁一边狂饮清凉甘甜的井水。

匈奴人大惊失色,以为汉军有神灵相助,赶紧撤围。随后辗转去攻打臣服汉庭的车师后国,车师后国不敌,再次投降匈奴。9月,匈奴与车师后国联军,再次围住疏勒城。车师后国王后是汉人,因为同情汉军便多次偷偷支援粮食并泄露军机给耿恭。但支援的粮食是有限的,没有粮食时,耿恭带领将士挖老鼠,捉昆虫来充饥,活物吃完后,大家又开始煮食皮甲,弓弦。这一坚持就是几个月。

大兵压境,眼看着疏勒城不保,耿恭便派出部将范羌前往朝廷搬救兵。范羌的到来惹得东汉朝廷上下掀起了一场大辩论。此时汉章帝刚即位,保守派认为国家尚不稳定,不宜发兵远征,为了一个区区校尉大动干戈损兵折将实为不值。但是,一身正气的太尉鲍昱却拍案而起:“大汉不会扔下为帝国血战的将士,试问将士在外被敌人围困而国家不去救援,日后谁还会再为帝国血战?!”

于是,便有了开头7千汉军出征的一幕。



冬天到了,将士们缺食少衣,差不多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死亡随时都在威胁着他们,此前的数百人已经不到一百人了。匈奴的单于无比佩服耿恭的忠义,他十分惜才,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耿恭这样难得的将才死于沙场。于是,单于派出使者进入疏勒城劝降,他许诺,只要耿恭率残部降于匈奴,他便赦所有人不死,并逐一封官加爵。同时承诺封耿恭为王,并将公主下嫁给他。

然而,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耿恭不为所动。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他命令部下将单于使者绑缚到城楼之上,当着单于的面将其杀死,并食其肉,饮其血,以示大汉将士绝不做苟且偷生之事!单于大怒,又一次发起猛攻,但是一次又一次被耿恭打败。



这,就是千古传诵的著名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来历。

76年1月,汉军到达柳中城,关宠部已经全部牺牲。此时大雪早已封山,很多地方积雪过丈,人马寸步难行,光是翻越雪山就要牺牲很多将士。有人开始犹豫了,救还是不救?况且,耿恭部已经有可能全军覆没。但是也有人依旧抱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决心坚持前往。加上范羌泣血相求,所有战士无不动容!他告诉将士们,为了国家的荣誉,前方的将士们啃树皮,吃皮甲,从马粪里挤出水来解渴······早将生死抛之脑后的他们为了阻止匈奴的进犯,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靠着坚韧的意志击退了敌军无数次的进攻。巍峨的万里长城都挡不住单于大军侵犯的铁蹄,但是他们却用饥寒交迫的血肉之躯挡住了!哪怕只是救出一名疏勒城的战士,都将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战士们纷纷要求跟随范羌前往疏勒城,最后决定分出2千战士跟随范羌前去援救。疏勒城,一座小而坚固的小城,此时的城墙上满是刀伤箭痕。耿恭的部下已仅仅剩下了二26人,经过无数次的生死搏杀以及无数个饥寒交迫的日子,除了这奄奄一息的26人之外,其余数百人已尽数为国捐躯。

不好!又有敌情!疲惫不堪的耿恭被部下叫醒,在夜幕中从城头放眼望去,一队黑压压的兵马直奔疏勒城而来。“全体集合,准备战斗!”随着耿恭一声令下,稀稀拉拉从各处钻出二十多人,个个衣衫褴褛、疲惫不堪,这那像是一支队伍啊,比难民还难民啊!将士们心里都明白,这将是最后一战,今夜过后大家都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但是,依旧没有人畏惧,没有人退缩,凭着最后一口气,战士们引矢上弩,严阵以待,只等指挥官下达开火的命令。



眼看着敌军再次兵临城下,突然从对方队伍中出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耿校尉,我是范羌!大汉帝国派军队来接校尉了······”所有将士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掐一掐自己,感觉是疼的,是真的,真的是皇上派人来接我们了!两队战士们顿时相拥在一起泣不成声。

第二日,耿恭率25名部下随汉军返乡,但是战斗仍未结束,得知消息后的单于率大军围追堵截,想置2千救援军和耿恭残部于死地。但是,耿恭出色地阻击了敌人,击败了匈奴军的围追堵截,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最终率军到达玉门关,终于安全了!

中郎将郑众亲自在玉门关迎接英雄的归来,为耿恭接风洗尘,所有的人都肃然起敬,为这位浑身是胆、坚忍不拔的名将而由衷钦佩。

但是,耿恭以及他的25名部下,最终到达玉门关时仅剩了13人,其余13人或牺牲于阻击单于的追击中,或牺牲于撤退的路途中。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给耿恭守疏勒城给予极高的评价,义薄云天,与前汉的苏武相交辉映,范晔评道:“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