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中,朱允炆如果坚持用这位开国老将,那失败的就是朱棣了

在明朝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著名的“政变”事件。想必这个很多人都知道,这便是“靖难之役”。通过政变,燕王朱棣把自己的侄子朱允炆赶下了皇位,自己做了皇帝。其实,早在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他就预感到,自己这个儿子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元璋皇子众多,可最喜欢的,就是皇长子朱标和皇四子朱棣。朱标就不用说了,他是朱元璋的心头肉,登基之后便把他选立为太子。并且,朱标为人谦和,宽厚人爱,在诸位皇子和众多大臣当中,也享有很高的威望,是将来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遗憾的是,这位皇太子身体有疾,年纪轻轻便去世了。

而朱棣则拥有很高的军事才能,在少年时期,便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大明朝建立以后,他又和徐达、蓝玉等开国名将,一起率大军征讨残元势力,生擒了蒙古悍将索林帖木儿,在军队当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也颇有朱元璋的豪爽和干练。

不过,出于对皇长子的宠爱,在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还是把王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如果朱标当了皇帝,那朱棣是心服口服的,他从小就对这位大哥很是敬佩,可对朱允炆却并没有什么感情。如今,让他给自己的这位侄子当臣子,他心里始终有些不太舒服。可是碍于朱元璋的天威,也只好暂且屈服。

在朱元璋驾崩之后,刚开始朱棣并没有想过要发动政变。朱允炆却提出了“削藩”的政策,就是要削弱藩王的势力,这让朱棣等人大为恼火,就这样,举着“清君侧”的大旗,发动了政变。建文帝此时发愁了,相对于自己的这位皇叔,自己在军事上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当初的那些开国大将,徐达、蓝玉、常遇春等人,要么病死,要么被自己的皇爷爷给诛了九族,如今在他身边的将领,更是凤毛麟角了。

据相关的野史记载,当时朱元璋曾在去世前,曾预感到了燕王的蠢蠢欲动,可无奈当时没有确凿的证据。因此,在所有开国大将当中,朱元璋还是给自己的皇孙留下了一员大将,这便是开国功臣耿炳文。

或许很多人提到耿炳文,都感觉有些许的陌生。耿炳文是曾经开国前,管军总管耿君用的儿子,在耿君用去世后,耿炳文便承袭了父亲的职位和军队。之后,耿炳文为了报答朱元璋对耿家的知遇之恩,便带领军队死命拼杀,屡次挫败张士诚的部队,为大明建国立下汗马功劳。大明建国后,他又奉命率军去镇守镇守辽东,从而保障了大明王朝的东北大门。朱元璋在排列功臣时,耿炳文与徐达等人一同列为第一等。

朱棣发生政变之后,朱允炆最先想到的将领,便是耿炳文,这时候,他已经65岁的高龄了。开始,耿炳文大军号称30万,实际上只有十余万。不过,耿炳文的军队常年疏于训练,比起朱棣常年在边境镇守的大军来说,战斗力并不强。因此刚开始,耿炳文连吃败仗。好在耿炳文战斗经验丰富,及时调整了策略,坚守真定不去主动出击。

这个政策,其实是在与叛军打心理战。对方师出无名,仅靠着“清君侧”的名义,根本不可能赢得天下人的信任。因此后勤上面,就是一个软肋。到时候不用出兵,叛军自当退却。朱棣这次政变,也将以失败而告终。

不过,此时朱允炆有些坐不住了,他觉得是耿炳文的无能,才造成了前期的失利,而这时候大军又被迫退守真定,便认为是耿炳文指挥无方。此时,有大臣建议用李景隆替换掉耿炳文,建文帝当即准奏。

李景隆是开国功臣李文忠的儿子,当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时屡立战功,获封曹国公。不过父亲勇猛,儿子就不一定强悍。史书中记载李景隆:“智疏而谋寡,色厉而中馁,骄矜而少威,忌刻而自用。未尝习兵,不见大战。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也。”

得知这一消息后,原本还在焦虑当中的朱棣非常高兴。在他看来,李景隆的威胁,比耿炳文差远了。不出所料,李景隆很快便把朱允炆好不容易凑起来的50万大军,挥霍一空。从这之后,朱棣实力大增,朱允炆实力大减,一增一减之间,攻守易型了,大明江山,也很快就易主了。

其实,“靖难之役”这件事,从建文帝这方面来说,确实有些力不从心。可他如果能早点认识到这种情况,就不应该那么着急执行“削藩”政策,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更何况还是堂堂的大明燕王呢?从朱棣这方面来说,违背了父亲的遗训,落得了一个“不忠不孝”的名声,单单一个“清君侧”,也不足洗刷他的污点。

不过从根本上来讲,“靖难之役”发生的源头,还是在朱元璋本人身上,他对自己的儿孙过于自信,不愿承认他们有逆反之心,在选立继承人身上,也有些过于草率。不过,朱棣和朱允炆不管谁当皇帝,这大明朝还是他朱家的江山,对老百姓来说,只要日子过得去,皇家的事情也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