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何狠心割让燕云十六州?

草上风语 时拾史事

历史上,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北方。从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到满洲,北方苦寒之地的主人如同脚下的青草,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游牧民族靠天吃饭的习性没有丝毫改变,发家致富最快捷的办法,就是仗着胳膊粗,草黄马肥时南下打劫。

而横亘于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太行山之间的“幽云十六州”,成为中原农耕文明阻挡北方强盗的天然屏障。秦始皇当年不惜人力工本修长城,就是盘算着只要后世的子孙们守住这道院墙,基本上就能高枕无忧。

但在五代时期,石敬瑭却将这道院墙连大门带钥匙全送给了北方邻居,并认比自己小十岁的契丹首领耶律德光为父,既称臣又称子,换来契丹援军打垮了后唐军队,建立了后晋政权,成为令人不齿的“儿皇帝”。

石敬瑭画像

这一恶果对汉民族的影响相当致命,直接导致了此后四百年间(直到明朝)汉民族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积弱不振,甚至统绪断绝、文明失落。

借助外部力量夺取天下,并非石敬瑭的发明。唐高祖李渊起兵时,就曾对突厥称臣,并赠送大量财物,以便专心对付各路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借助回纥兵平叛,曾许诺收复长安后,“财物金宝归回纥,土地子女归大唐”。没点甜头,谁也不肯千里迢迢跑来学雷锋,但借兵向来是权宜之计,所以只给财物不给土地。那么,石敬瑭为何不计后果,铁了心要割让“幽云十六州”呢?

石敬瑭并非天生孬种,事实上他曾是战士们嘴里称赞的英雄,是老百姓眼中的“青天”。

石敬瑭的姓氏来源存疑,《旧五代史》称其是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的后代,流落至甘州(甘肃张掖);欧阳修在编订《新五代史》时否定了这个说法,认为“不知得其姓之始也”,暗指他来路不正。他父亲名叫臬捩(niè liè)鸡,这个怪异的名字多少也佐证了欧阳先生的判断。

石敬瑭从小喜欢兵法,令人略感讽刺的是,他的偶像是将匈奴打残疾了的战国名将李牧。生于乱世,这个爱好让他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得到李嗣源(后唐明宗)的赏识,并招为女婿。

石敬瑭的拿手好戏是带领精锐骑兵搞突击,他屡次依靠勇猛冲杀改变了战场场面,还分别救过李存勖(后唐庄宗)、李嗣源的命。最惊险的一次是公元923年,他仅率50名骑兵孤军越过黄河天险,突袭郓州(今山东东平),被敌人刺中后仍然浴血坚守东门,直到援军赶来攻下整个城池。

这一战的直接后果是后唐军攻下汴梁,灭掉了朱温建立的后梁,成就李存勖统一中原。其后在其岳父李嗣源遭受李存勖猜忌的情况下,石敬瑭力阻李嗣源只身回京辩解的打算,亲率三百精骑攻下战略要地汴州,而已经赶到五里之外的李存勖闻听汴州已失,登高长叹:大势去矣!随即下令回师洛阳。

李存勖是五代杰出的军事家,一代枭雄朱温曾感叹: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小字亚子),我的儿子跟他比起来,就是猪狗!成就了契丹大业的“断腕英后”述律平(耶律阿保机之妻,耶律德光之母,曾靠自断手腕殉葬夺取政权)也曾评价:吾闻晋王(李存勖称帝前承袭父亲李克用爵位,称晋王)用兵,天下莫敌。

"断腕皇后"述律平

能先李存勖一招占据汴梁,足以证明石敬瑭的军事才能。其后,他辅助李嗣源登上帝位,长期镇守河东,担任北部边境的防守任务,并将辖区内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但李嗣源病逝后,新任CEO李从珂却将他视为心腹大患,百般猜忌。其实也不能怪他这位小舅子,五代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继承了晚唐遗风,枪杆子里出政权。在后唐建立的过程中,战功最显赫的两个人就是李从珂与石敬瑭,当共同的敌人消失后,最得力的盟友往往会取而代之,成为心里最添堵的那道阴影。

从此时起,勇猛无畏的石敬瑭死了,对生存和富贵的留恋让他变了个人,整天忧心忡忡,茶饭不思,最后竟瘦成皮包骨头。他一方面索性装出一副大病缠身的模样来麻痹李从珂,另一方面开始暗暗囤积粮草,并与契丹暗通款曲,眉来眼去。

公元936年五月,后唐末帝李从珂下诏,改任石敬瑭为郓州节度使,进封赵国公,还赐给他一个“扶天启运中正功臣”的名号。但地球人都知道,这招叫明升暗降,调虎离山。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李从珂下手这么快,却让石敬瑭着实慌了神。他先是装病不走,眼看赖不下去,干脆撕破脸皮,骂李从珂不是亲生的,应当让位给具有纯净血统的弟弟李从益,一面又赶紧派谋士桑维瀚去跟契丹首领耶律德光谈条件,请求契丹出手相助。

李从珂的大军团团包围了太原,局面日益危急,石敬瑭虽然亲自到城头督战,仍然渐渐不支。正在此时,他接到一个更加沮丧的消息:后唐卢龙节度使北平王赵德钧出了更大价钱贿赂契丹,想倚仗契丹夺取中原,契丹人收了钱,准备替老赵家打工。

石敬瑭又惊又怕,气急败坏地向契丹亮出了底裤:认耶律德光为父,称臣,割让幽云十六州,每年进贡帛三十万匹。石敬瑭手下大将刘知远(后汉高祖)、安重荣等人认为条件太屈辱,坚决不同意。刘知远认为:称臣可以,以父事之太过;给钱可以,割地必成大患,将来悔之无及。但石敬瑭一意孤行,催促桑维瀚赶紧签约。

辽太宗耶律德光影视形象

桑维瀚相当敬业,从早到晚跪于帐前哭求耶律德光,放弃支持赵德钧,全心全意帮石敬瑭。耶律德光竟然被桑维瀚感动了,认为这个人忠心为主,不仅答应了他的请求,还热心地向石敬瑭推荐他做宰相。

条件谈妥,耶律德光立即亲自率兵从雁门入塞,偷袭并打败后唐军队。公元936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皇帝,国号“晋”,本着“帮人帮到底”的精神,契丹军索性长驱南下,帮着石敬瑭灭了老东家。

耶律德光够意思,“儿皇帝”石敬瑭也不含糊,大手一挥,将十六州如约划给契丹。

被割让的“幽云十六州”具体是:幽(今北京)、蓟(今天津蓟县)、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涿(今河北涿州)、檀(今北京密云)、顺(今北京顺义)、新(今河北涿鹿)、妫(今被官厅水库所淹)、儒(今北京延庆)、武(今河北宣化)、蔚(今山西灵丘)、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朔县)、朔(今山西朔县)。

再加上契丹利用中原这段乱局趁机抢占的平(今河北卢龙)、易(今天河北易县)等州,中原门户洞开,迅捷的草原骑兵想来就来,打了就跑,平原上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打不过,又跑不了,顿时处于完全被动挨打的局面。

幽云十六州形势图

石敬瑭这个“儿皇帝”百依百顺,除了履约进贡,逢年过节还另外罗致些新奇之物献给耶律德光。但他这副嘴脸让手下很多人看不惯,甚至拒绝服从他的命令,如大同节度度判官吴峦,闭城不受契丹号令;应州指挥使郭崇威率众南归;天雄、渭州各地发生兵变;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更上表斥责石敬瑭父事契丹,困耗中原,表示与契丹决一死战。石敬瑭恼羞成怒,派兵斩杀安重荣,还将他的头颅送给契丹。

即使如此恭谨,耶律德光对这个“老儿子”仍不满意。游牧于雁门关以北的吐谷浑部落因不愿降服契丹,逃到河东投奔了刘知远。耶律德光很生气,就派使者来问罪。石敬瑭既不敢得罪手握重兵的刘知远,更不敢得罪“父皇帝”,竟连惊带怕一病不起,呜呼哀哉。

吊诡的是,在他死后,他那颇有骨气的儿子石重贵却不愿意继续忍受屈辱,对契丹“称孙不称臣”,将他这张老脸抽得啪啪作响。

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读者群号 535858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