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多少最有幸福感?为什么?

闽北吃货帮


夫妻双方月收入3万左右最有幸福感,也就是单身人士月收入1.5万左右最有幸福感。

理由:

1、满足了基础物质需求。

依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1.5万的收入基本保障了食物、居住、恋爱、社交等基本需求。基本需求满足了,内心的安全感也就有了。明了的说,心里踏实安稳了。

2、满足了比较的需求。

大多数人的幸福来自比较,尤其来自和周边人群的比较。你收入1万,你闺蜜收入1.5万,你内心就憋屈。你收入1.5万,你同学收入1万,你内心就很甜美。1.5万的月度收入满足了国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诉求。

3、扼制了欲望膨胀。

1.5万的月收入,是一个刚刚能吃饱,但还不至于吃到打嗝地步数字。人一旦吃到打嗝,在哪个美妙的瞬间过后,紧接着就是头昏脑涨,肚子难受。1.5之内不想不该想的,超过1.5万就会想入非非。1.5万之前只想管好一亩三分地,1.5万之后就会想到扩张。随之各种抓耳挠腮、睡不着、焦虑就如影随形了。


职场千里马文化


想要获得更高的幸福感,不如先了解一下幸福感的三个来源:

1、物质带来的幸福感短暂而且有可能有害;

2、情感带来的幸福感持久且多多益善,如亲情、友情、爱情等人际关系;

3、精神世界的丰富则更能带来幸福感的提高,如信念、信仰、自我实现、内心世界的丰富等。

所以,幸福感跟月薪多少没有直接关系,我们更应该注重情感和精神世界带来的幸福感。但是月薪也需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我们才会有最基本的幸福感。

记得马云说过:一个人月薪两三万的时候,有房子有车,是最幸福的;如果他年薪超过千万,不一定幸福。因为当钱够多的时候,他要考虑更多是如何让钱保值,要去想投资,要去做更多的事情,这个时候钱可能还会让他带来更多的烦恼。

于是很多人去问马云:“你有这么多钱,你幸福吗?你是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马云回答说当我有这么多钱以后,我就不觉得这个钱是我的,只是社会让我暂时保管,社会相信我管理的能力而已,这钱不是我的。

我也认同马云说的,一个人月薪大概在两三万,没有太大的生活支出,也没有过大的百万收入,这种新生活是最幸福的,因为这个幸福是实实在在的。

很多像马云、王健林这样拥有亿万资产的大佬们,虽然社会地位很高,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其实很多情况下身不由己。因为他们作为企业家,身上担负着众多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想抽空跟家人好好度假都很难。

所以这个问题不用太过于纠结,月薪需要提高,但更重要的是保持乐观积极的身心。

我是傅一声,升职加薪有套路,欢迎你的关注!

傅一声


马云好像说过月薪几万时最有幸福感,在好多年前,人们月薪普遍是两三千的时候,我还看到有人说月薪一千块钱最有幸福感。说法不一,但是都是一个指向,就是月薪越少的时候就越有幸福感,但这个少呢也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大概就是比平均收入略高一点。

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因为我觉得在前几年我的幸福感就比现在要多一点,而那个时候我的收入也比现在要少一点。但事实上,形成幸福感的原因,不见得只有月薪这样一个指标。更重要的原因也许是那个时候你更加年轻,你的精力更加旺盛,感觉到世界对你是打开的。你的生活具有更多可能,这可能才是我们幸福感的来源。

金钱能够带来一定程度的自由,收入肯定是越多越好,我个人的经验是,收入高的人往往是靠一些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挣钱,所以他们可以支配的时间会更多。

只是我们在希望能够挣到更多钱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懈怠感,这个时候,迎合我们内心惰性的说法,就会受到欢迎。但是它可能是一种假象,比如说那个口口声声月薪几万块最有幸福感的马云,他其实还在孜孜不倦地去挣更多的钱。


闫红说


如果比较理性思考这个问题的话,我觉得得参考所在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家庭负担,房贷车贷,小孩教育,未来养老,家庭旅游等因素。

按我所在三线城市,平均每月做一笔计算:

1.房贷4500;

2.车贷养车2000;

3.伙食5000;

4.给父母1500;

5.小孩教育2000;

6.养老保险及理财2000;

这里合计每月就需要17000了,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每月差不多得20000了,如果再考虑留一些存款,每个月至少得20000+了。所以对我来说,每个月至少两万是保持目前生活水平的一个基本保证。至于幸福感的话,我觉得还需要加一把劲,每年有个远方的旅游。

另外,随着物价上涨,房价上涨,想必其他东西也是跟着上涨,唯独月薪没有跟着上涨。总感觉幸福感越来越远了。

或许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还是希望大家的生活越过越好。


小狼金成


其实“幸福感”是一个很空洞的东西,这样的感觉每个人都不同,我们无法用单一的物质或某种已获得的情感去衡量每个人的所谓“幸福感”。然而“幸福感”往往又和人们的欲望所关联,欲望越强的人,幸福的感觉越低,所以单从月薪来衡量所谓的“幸福感”是不合适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月薪来衡量出一个人的生活水平。

上图是2017年全国各城市的平均公司,想从月薪上感觉到幸福,首先最基本的是要超过你所在城市的平均收入吧,如果你目前的收入还低于这样的标准,就别谈幸福感了。然后达到上图中的收入只是一个起点,可以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就笔者而言,笔者所在的城市南京6680的月平均收入是不会让你有幸福感的。如果还有房贷、车贷、生活的开销、子女的开销,笔者认为想要获得基本的财务自由,增加少许的幸福感,月收入必须要达到25000元,也就是年薪30万,小小的幸福感才能体现出来。

当然了,以上只是笔者各人的观点,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并且生活的城市地域不同、物价不同,所带给人的幸福感也不一样。笔者有一位朋友在面包房工作,月薪3500元,在笔者看来,她的工作还是比较辛苦的,但是笔者这位朋友却很满足,因为这是她喜欢的工作环境,自己开销不大,钱也够用,而且还可以天天面对自己喜欢的面包,最近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幸福感爆棚。我们又该如何衡量呢?

无论怎么样,“幸福感”都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目标,为了“幸福感”一起努力吧,虽然目标如此遥远。。。。。。。


无忧精英网


刚上班的时候,第一个月的工资发了630块,630块自己都乐呵了,后来主任说有一项考核算错了,又给补了300,也就是我第一个月工资930。

这个工资水平维持了三个月。带我的师傅说,过了三个月适应期,有绩效了,工资就会高的。坚持半年后,有次休年假收到工资条,好像是2030多的工资,兴奋的一下子从床上弹了起来。感觉过2000是一个里程碑,应该那次是最兴奋的。

第二次觉得兴奋,是工作第二年也是在休假的时候,同事给我打电话说发工资了,有史以来最高,让我看看我自己的,我一查,税后8600,那是我自上班以来拿的最高的工资,也小兴奋了一把。

印象中很兴奋的也就是这两次。再后来工资过万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兴奋了。


冰糖2228


需要分清地域。

我生活在南京,以南京小康生活举例子:

1.生活成本:日常柴米油盐稍微好点,月消费大概3000,孩子上个一般中等的私立幼儿园3000,人情往来2000,娱乐活动2000;

2.房子:按照南京均价30000计算,住稍微好点的小区,房价大约35000,首付50%计算,100平三居室暂且叫做幸福,每月还贷大约8000;

3.教育投入:包括学区房和未来孩子的课外兴趣。学区房大致600万,按照首付300万计算,十年挣到,每年30万;课外兴趣,按照两项计算,年投入10万;

4.旅游、保险、父母养老:按照每月1万计算;

5.45岁想退休过的更幸福有闲时间:按照每月1万计算;

综上:3000+3000+2000+2000+8000+300000/12+100000/12+10000+10000=71333

大致月薪70000最幸福。


会分享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因为要参加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连续三年每个月的收入平均也就2000块钱,一直住单位的集体宿舍,连给我姥姥买点好东西的钱都不能挤出来。曾经答应她,带她来北京玩的钱都根本没有,所以现在想一想对过世的姥姥是一个亏欠。那个时候请朋友看电影都是一种奢侈。

回到自己单位以后,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月薪也达到七八千块钱,但是相对北京价格节节攀升的房价来讲,这些钱真的是微不足道。相当长时间也没有富裕的钱让自己和家人去别的城市旅游一趟,一直想让自己的父母去外地旅游一趟,也没有达成心愿。

这两年我的收入因为有了自媒体有所提高,包括和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还有其他平台基本上都有签了协议,而且不断的更新文章,每个月都有上万元的收入,而且我也在网络上回复患者的付费咨询和电话咨询,渐渐的小有名气,在某个咨询平台上每天的号基本上是被抢空的。我也陆续开了头条店铺的推荐靠谱的护肤品的小小生意,也适当的弥补了生活的柴米油盐酱油茶。但这些钱如果跟北京的房价来比的话还是差的很多,一个月的收入连半平方米的房子的钱也不够。。。

那么问题来了,每个月的月薪多少的时候最有幸福感呢?

我觉得每个人的欲望都是希望钱越多越好,能够让家人过得越来越好,能够让孩子上得起能上的学校,能让家人一起去旅游,美美容,能够过上幸福的日子,这个时候可能是最有幸福感的。

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合法的收入,而且能够满足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外,还能够有一定量的钱,带着家人去旅游,去好的餐厅吃顿饭,能够看看电影能够看话剧,家里面人生病的时候,有富裕的钱能够去得起医院,看得起病,整个家庭幸福美满,家人身体健康,我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是最有幸福感的。

钱是越赚越多的,还得靠大家不断的去努力呀。


皮肤科徐宏俊医生


这个真是和心态、不同阶段的想法有主要关系。

就拿我来说吧。

1999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2000年的时候在长沙能拿到2500一个月,租房吃饭一个月4、500就够了,一个人单身,和一帮关系特别好的同事天天奋斗加班,下班了一起宵夜、看电影、打游戏,花钱方面挺大手大脚的,没有什么经济压力和未来要买房结婚的目标舒服,那个时间段觉得挺充实挺幸福的。

2001年到广州来发展,收入到了4000的样子,慢慢的知道自己需要对女朋友有一个交代,要买房结婚什么的,开始逼着自己攒钱,到2002年东拼西凑了8W在广州首付买了一套87平总价31W的房子,当时房价才3600,现在看起来真是太便宜了,现在的年轻人要置业太不容易了。

自从买房之后,开始的两年为了还清借的钱(不包括银行贷款的20多万),那真是精打细算的花钱,一毛一毛的省下来,当时在棠下租的房子住(新房要等1年半才能交楼),350的房租,加上水电什么的七七七八八大概400左右,记得有一个月节省到什么程度呢,连同吃饭、生活用品、日常交通,包括房租,所有的开支一个月花了800多,现在想想真是挺艰苦的,但好像那时候为了一个目标,觉得一步步能够达成,也还是挺幸福挺充实的,而且那时候开始养成了记账的习惯,不在那么大手大脚的花钱了。

之后一直到2004年结婚,2007年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月收入到了1W左右,慢慢的攒钱,基本上在2008年把银行房贷给还清了,现在想想真是挺傻的,当时如果拿这些钱多贷款买两套房会不会爽的多啊😂,不过当时确实目标挺简单的,早点还清负债,早点解放,偶尔会和老婆出去吃个饭、看个电影什么的,远远不能达到大排档自由的程度,不过当时两个人的生活还是蛮简单安逸的,心境上比后来的状态要放松。

07年孩子出生后,买了第一台车,别克凯越手动版,当时觉得这个车真是太棒了,看哪哪都喜欢,当时两口子的收入一个月1.6W左右,房价和物价还没有大幅的上涨,那种经济压力还没有明显的体现出来,因此,幸福感我觉的就还好啦。

一直到2010年前后,因为老婆的工作是在佛山(公务员很难调动),举家搬到了佛山,这期间老家父母想要换新房,原来住的老房子住了20多年了,我是独生子,手上没有多的闲钱,只好把广州的房子108W给卖了,拿了20多万给爸妈在老家换了一套140方的新房,我们在佛山贷款换了一套130多方的二手房,基本上两边住的问题给解决了,但当时为了筹钱的事情,确实挺焦躁的,虽然换了大房子住,但真的谈不上有幸福感,整个人的状态不是太好。而且把广州的第一套房卖掉,感情上非常的不舍得,现在看来,经济上的损失也很大,现在那套房的市场价至少在400W以上了,但是想想也就那样,人总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有最主要的问题需要解决,很难看到未来的发展的。

10年的时候因为职位晋升到中层,慢慢的月薪能达到2W,这几年每年有10%以上的涨幅,到2018年初我离职做全职奶爸之前,基本上年薪接近40W的水平吧,老婆的薪酬也能达到20W以上,但是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感觉开支的增速也在加快。2010年给老婆换了一辆国产的海马丘比特小车,当时孩子刚上幼儿园,老婆骑单车送幼儿园,有一天亲眼看到一辆公交车把一个骑单车的母女俩卷进了车底,把我给吓到了,二话不说,赶紧给老婆买车,铁包肉比肉包铁还是安全很多啊。

到2012年,我自己换了一辆30W的汉兰达,基本上之后几年就会每年出去自驾旅游一两次,云南、西藏、广西、江浙、青海、陕西,还是跑了很多地方,国外去了尼泊尔和马来西亚,出去吃饭已经不满足大排档自由了,基本上能做到普通餐厅自由,老婆买衣服也开始不怎么看价钱了,这种状态看似比以前好了很多。

但是,焦虑感缺提升了,一个是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年龄差不多到40了,孩子教育的问题,而且收入的提升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在储蓄的增加幅度上,挣的多,花的更多了,所以我感觉这几年的幸福感一直是下降的。

到2016年,因为政策放开,我们生了个二胎儿子,一下子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很多,因为自己记账,明确知道养一个孩子一年的基本开支是3W+起,两个孩子一年差不多7、8W的样子,这个跟内地可能不好对比,佛山现在发展很快(房价、消费水平),然后给老婆换了一辆30W的讴歌CDX,回头一看银行存款没多少😂,基本上就是自己给这花那花败的七七八八了,再一看收入支出比,真是每个月存不下多少钱,心里经常慌的一批,真没有多少幸福感可言。

到2017年的时候,自己有一个大的反思,总是让自己这么忙碌、焦躁,最后因为工作忙、出差多,大女儿也不黏我和想我,而且因为自己关注孩子的教育太少,女儿有一些好的习惯一直没有养成,我就会思考自己到底图个什么,儿子也一天天长大,想着如果我不参与到儿子的成长中来,未来会不会很后悔?

思前想后,今年过完年,跟老板辞职了,回家做了全职奶爸,现在全家靠着老婆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因为后面几年打算带儿子到处旅行,老婆上班也需要用车,所以两台车也一直留着,好在之前有记账的习惯,基本上了解了家庭基本开支的需求,几个月下来,自己买菜做饭,偶尔出去吃一顿,发现老婆的收入也能够支撑这个家庭运转下去,自己炒炒股,看看书,做做家务,带着儿子玩,学习育儿知识和旅行的知识,发现自己的心态能够慢慢的淡然下来,每天给老婆孩子做饭,看着她们吃的开心的时候,内心还是蛮幸福的,有时候,幸福就是这么简单,真是用钱很难衡量的。

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断舍离,把心态放好,幸福就不会远吧。

我是元宝爸爸,亲子旅行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旅行、自驾旅行、亲子旅行经验和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元宝爸爸爱旅行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本人吧,独生子,家里面是集团企业的,上市公司大概10多家吧,具体有也不知道有多少家?资产估值的话大概8000多万吧(当然是我父亲嘴里说的,跟实际价值可能有点偏差)。从小不像大家想象的那种纨绔子弟一样,而是各种学习报班,什么都学,然后一如大家所想一般进了市里最好的初中最好的班级,然后是最好的高中最好的班级,高考的时候运气不佳,没考上清华北大,就直接上了复旦,大一交了个女朋友,说是金融系的系花,我感觉也就那样吧。出去大概开了五六次房吧,后来觉得她脾气不怎么好就分了,然后大二特别爱玩游戏,游戏里面也是各种充钱,各种请专业的人带玩,大概花了五六十万吧,也给喜欢的游戏主播刷了二十多万的礼物,也不算很多吧!大三大四就准备考研了,有点累,其它没什么好说的。考研还是考到北大了,然后家里面就开始训练我接班了,也没什么好说的,其实很多东西别人都帮你全部弄好了,都是系统化的,只要不是傻的,都可以胜任。看到这个问题,我也仔细想了一下,月薪的话,至少应该200万左右才能让我有感触吧,毕竟要发展吗,要超过父母的成就。差不多就这样吧!另外对于自媒体这块,我可能会来试一下水,大概投入1000万吧,总要干一翻自己的事业,不是吗!